大補陰丸
黃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兩(各120g)熟地(黃酒蒸)龜板(酥炙)各六兩(各180g)
【原方證治】《丹溪心法》卷三:“大補陰丸降陰火,補腎水?!?/p>
【制方背景】
1.養(yǎng)陰療法的發(fā)展受阻
養(yǎng)陰療法的理論,最早見于《黃帝內(nèi)經(jīng)》,該書對陰液(包括精、津、液、血、髓等五種體液)的來源、性狀分布及生理功能等,作了詳細的描述,為后世養(yǎng)陰學(xué)說奠定了“陰陽互根”、“陰陽平衡”的理論基礎(chǔ)。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對“養(yǎng)陰”的臨床應(yīng)用作了初步發(fā)揮,反復(fù)指出誤汗、誤下或妄用熱療(包括灸法和火針)可以因耗傷人體“陰液”而造成種種難治的“壞癥”,并創(chuàng)立了“急下存陰”、“釜底抽薪”等療法來保存人體的“陰液”,為后世醫(yī)家的養(yǎng)陰療法作出了貢獻[5]。養(yǎng)陰療法的發(fā)展在唐宋時期受到一定的阻礙,有兩大因素:一方面當時的很多醫(yī)生為了迎合士大夫盛行煉丹溫補的風氣,多用溫補辛燥之藥治病;另一方面與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局方》)盛行兩百多年密切相關(guān),書中大多數(shù)方藥偏于芳香溫燥,且是比較固定的成方,不利于靈活加減,容易造成濫用溫燥,損傷陰液的弊端。
2.地域和氣候的影響
丹溪生于南方,濕熱之氣盛行,根據(jù)《素問·異法方宜論》之大旨,他認為:“西北地氣常實,陽易虧,北方治病宜溫?!ぁぁぁぁぁ|南天道常盈,濕熱氣盛,相火易動,陰易虧?!惫手鲝垺澳戏街尾∫饲濉薄|垣雖提到這一點,但極少有這一方面的理論、治法。因此,丹溪養(yǎng)陰的理論認識和治法,補充了東垣之不足。
【制方要旨】
大補陰丸是丹溪依據(jù)“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宜常養(yǎng)其陰,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斯無病矣”的理論所創(chuàng)立的滋陰降火代表方劑。本方原名為“大補丸”,《醫(yī)學(xué)正傳》卷三根據(jù)本方重在滋陰保精,配以血肉有情之品,滋陰之力較強,故更名為“大補陰丸”,并沿用至今。
本方作為滋補腎陰,壯水制火之劑,對于房勞過度,腎陰耗傷,相火亢旺,孤陽妄行之證,可收良效。方中熟地益髓填精;龜甲為血肉有情之品,擅補精血,又可潛陽,二藥重用,大補真陰,乃丹溪對東垣“當以味補腎真陰之虛,而瀉其火邪”的繼承和發(fā)展。黃柏、知母清熱瀉火,滋水涼金,瀉火保陰以治其標,并助君藥滋潤之功,同為臣藥。二藥相須為用,深受東垣創(chuàng)制滋腎丸的影響:滋腎丸用于下焦?jié)駸?,小便淋閉不通之證,方中黃柏苦寒瀉火為主,配以知母滋潤養(yǎng)陰為輔,反佐肉桂辛熱溫陽,助膀胱氣化,共收清化濕熱之功。清代吳謙《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認為“世人但知以桂附引火歸原,不知以知柏平陰秘陽,舉世皆蒙其誤,故震亨特立補陰之論,以辟以火濟火之非,而未達其旨者,從而非之,良可嘆也”,丹溪將本用于清化外來的濕熱之邪的組合藥對“知母、黃柏”擴大到治療內(nèi)在亢盛之相火,是一個重大發(fā)展,對后世臨床也影響深遠,正如唐宗海所說:“苦寒之品,能大伐生氣,亦能大補生氣,蓋陰虛火旺,非此不足以瀉火養(yǎng)陰。”以豬脊髓、蜂蜜為丸,取其血肉甘潤之質(zhì),以髓補髓,能通腎命,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和“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意,而治其本。豬脊髓、蜂蜜既助君藥滋補精髓,又兼制黃柏之苦燥,用為佐使。諸藥合用,陰足火自清,火清陰自復(fù),本固源清,諸癥自除。
配伍特點:用熟地與龜甲滋陰,配伍黃柏、知母苦寒瀉火,培本清源,標本兼顧,滋陰培本為主,重用滋陰之熟地與龜甲,兩藥劑量與黃柏、知母的比例為3:2,即如《醫(yī)宗金鑒》卷二十七(丹溪)云:“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宜常養(yǎng)其陰,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斯無病矣?!?/p>
【類方提要】
在大補陰丸的基礎(chǔ)上,①配伍養(yǎng)肝強筋壯骨之白芍、鎖陽,理氣和中的干姜、陳皮,去豬脊髓、蜂蜜,即《丹溪心法》卷三的虎潛丸,補而不滯,其滋補清降之功比大補陰丸略弱,但長于強筋骨,為治療痿證的專方;②去龜甲、豬脊髓,加山茱萸、山藥、丹皮、澤瀉、茯苓,即《醫(yī)方考》知柏地黃丸(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益髓填精之功弱于大補陰丸,但三補(山茱萸、山藥、熟地)三瀉(丹皮、澤瀉、茯苓)并用,無滋膩礙胃之弊。
【名家發(fā)揮】
張景岳制“左歸丸”。明代景岳擅長用熟地補五臟之陰,故有“張熟地”之稱,他在《大寶論》、《真陰論》、《陽不足再辨》等篇中,反復(fù)闡述了真陰真陽的雙重作用。他的觀點與丹溪不同的是,陰虛證雖常見,但陰虛之先必有陽虛,倡導(dǎo)“陽非有余,陰常不足”;在治療方面,從“醫(yī)易同源”的觀點出發(fā),提出了“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著名論點,創(chuàng)制養(yǎng)陰方劑左歸丸,除滋陰藥外,還有鹿角膠溫腎填精,使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梢娝麑Φは瓣幉蛔恪闭摚瑢嵱醒a充,極大豐富了中醫(yī)補陰法的內(nèi)容。
吳崑制“知柏地黃丸”。明代吳崑在丹溪“陽有余,陰不足”理論的影響下,取知母、黃柏與六味地黃丸相合而創(chuàng)制“知柏地黃丸”,既有清相火之功,又有防止滋膩礙胃之弊,成為治療腎陰虛火旺證最常用的方劑,比大補陰丸更受后世醫(yī)家青睞,真可謂善用古方,曲盡其妙。
陳修園制“大補陰丸”。清代醫(yī)家陳修園以大補陰丸滋陰降火,能治六味地黃丸所不能治之癥,勿以知柏之苦寒而凝之,提出:“燈燭之火,治宜甘潤至靜”。所謂燈燭之火是指先天不足,腎水素虛,又兼色欲過度以竭其精,水衰則火亢,所以出現(xiàn)咳嗽咯血,或吐血等癥,脈象見浮虛而數(shù)或芤。外癥一般有干咳、骨蒸、口舌生瘡、小便赤短。此癥似若燈燭之火,油盡而自焚,治療忌用辛熱或苦寒。陳氏指出“蓋以腎居至陰之地,若用寒涼則孤陰不生,而過苦之味,久而化火,俱非陰虛證所宜也”,“須用甘潤至靜之品,補陰配陽”。他的經(jīng)驗之談“余每于水虛火亢之重癥,用大補陰丸多收奇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