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書
一年多讀365本書
《傅雷家書》
每天一本書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我將用一篇文章的長度,來向您講解書中精髓。
今天,我們要一起讀的書是《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中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與其長子——世界鋼琴大師傅聰之間橫跨十幾年的書信集,收納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夫婦與傅聰?shù)臅牛?/strong>是素質(zhì)教育的經(jīng)典范本,也是充滿父愛的教子名篇。
在傅聰?shù)某砷L之路上,家庭對他有著極為特殊的影響。
他曾多次說起,自己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給他的教育,無論在藝術道路還是人生道路上,父母一直是自己的兩盞明燈。
傅雷對傅聰?shù)慕逃?,始終堅持著“先做人”的教育底色。他認為教育應當以人格教育為主,知識其次。
在人格良善的基礎上,再要求孩子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為基礎,健全自己的精神世界。
傅聰曾說:“《家書》用文字概括了我從小在父親身邊所感受到的一切?!?/p>
《傅雷家書》不僅能從兩代人的對話中,了解到一代鋼琴巨匠傅聰?shù)某砷L歷程,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一個中國傳統(tǒng)書香門第的精神世界,必將從中受益良多。
下面,讓我們翻開這本家書,品讀傅家故事和其中珍貴的人生筆錄。
嚴格的品行教育與寬松的藝術自由
1934年,傅聰出生在上海一個傳統(tǒng)的書香門第,在他的記憶里,父親傅雷是一個為人處世認真,嚴肅,一絲不茍的人。
幼年時,父親極少對自己嬉笑逗樂,也不會對自己調(diào)皮淘氣的行為表示欣賞。這讓傅聰在他面前總是小心翼翼,不敢任性。
傅聰長到學齡時,上海正被日本侵略軍包圍,傅雷就親自編寫教材,給傅聰制定課程,在家親自教他。
傅雷既是嚴師,更是嚴父,他對傅聰嚴格的品行教育細化在生活的每個方面。
就餐時,傅雷會時刻注意著傅聰?shù)淖?,手肘擺在桌邊的位置是不是妨礙了同桌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fā)出了喪失禮貌的咀嚼聲等;小時候,傅聰只愛吃肉,不愛吃菜,父親曾為此罰他只能吃白飯。
但傅雷也不是一直這樣“不近人情”的。有一回,傅聰練習鋼琴,彈得累了,離開琴譜奏出自己編的調(diào)子來。
在二樓工作的傅雷聽見了走出來,嚇得傅聰趕緊乖乖地按琴譜彈下去。
但父親沒有罰他,而是鼓勵他再彈一遍剛才自創(chuàng)的曲子,并且親自用空白的五線譜將這個曲子記錄了下來,說這是極好的創(chuàng)作。
傅雷從不在藝術和創(chuàng)造力上束縛傅聰,而是在對其品德教育嚴格的同時,小心呵護著他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循循善誘下,傅聰既被指引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的的青年,又被鼓勵成為一個有獨立自我精神的藝術家。
在這樣教育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傅聰很快在鋼琴領域表現(xiàn)出了突出的才能,1954年,20歲的傅聰被國家文化部選中,得到了去波蘭深造學習的機會。
傅聰離開的當天,傅雷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回顧前二十年對傅聰?shù)慕逃龆X得不該在傅聰?shù)耐陮λ敲磭揽?,但又明白傅聰今日的成就離不開自己嚴格的要求。
他將這些反思與自我辯駁毫無保留地寫進家書,對傅聰說道:
“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
你不知使我的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盡管將來你我之間聚少別多,但我精神上是溫暖的,不孤獨的。”
孟德斯鳩曾說:“樹人如樹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難欣欣向榮?!?/strong>
要想讓孩子生長挺拔,必然需要父母對品行素質(zhì)的嚴格把控;而且還要注意不能磨滅孩子的創(chuàng)造天性。唯有精確地把握這個“度”,才能讓孩子長成棟梁之才。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永遠是左右為難的,“嚴”與“松”,度的把握,是父母最要注意的方面。
教育的目的在于
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波蘭是肖邦的故鄉(xiāng),傅聰來到波蘭后,對這里的藝術氣息深深吸引,然而,還未熟練掌握的波蘭語,以及難以適應的異國環(huán)境,成了妨礙他安心學習的阻礙。
對此,傅雷給傅聰列出了三件求學時需要注意的事。
“因為你的生活將來要和我一樣的忙,也許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時間與區(qū)別事情的緩急先后,你的一切都會打折扣?!?/p>
“關于學習,要有耐性,不要操之過急,越是心平氣和,越有成績,時時刻刻承認自己是笨的,不怕做笨功夫,就不會期待太迫切,稍不進步就慌亂了。 ”
“一切學問都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課,把已學的從頭溫一遍,我敢斷言,你會發(fā)覺有許多已經(jīng)完全忘了。”
傅雷的這些叮囑,雖然沒有直接解決傅聰?shù)膶W習問題,但提供了他解決問題的大方向。
把握住了這些大方向,無論需要學習什么新的知識,都能安排好人生的進階之路。
尤其是在知識爆炸的現(xiàn)代社會,作為父母的確很難跟得上孩子學習的步伐,孩子需要學習的知識日新月異,父母們往往覺得力不從心,難以輔導。
但在牛津英語辭典里,教育的定義為“滋養(yǎng)與養(yǎng)育的過程?!币簿褪钦f,教育根本的目標是使接受教育的人能夠發(fā)展自身。
接受教育是人在一種環(huán)境中得以提升的過程,而人唯一可能的發(fā)展形式就是自我發(fā)展,他者,比如家庭和父母能夠做的,是促進孩子的自我發(fā)展。
人的自我發(fā)展是一生的事業(yè)。
傅雷在家書中寫道:“終生堅持自我教育是十分困難的,但這件事是值得去努力爭取的?!?/strong>
因此,父母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引領他們成為一個有自學能力的人。
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了,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境況,都有處理消化的能力,這是一個人自我發(fā)展的基礎。
批判精神是自我進步的有力武器
經(jīng)過在波蘭近一年的刻苦學習,1955年,傅聰參加了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
這是鋼琴界最高級別的賽事之一,在這屆比賽上,傅聰驚艷發(fā)揮,獲得第三名加“瑪祖卡”最優(yōu)獎的好成績,這是東方人首次在肖邦比賽中取得的杰出成績。
喜報漂洋過海傳回國內(nèi),傅雷夫婦難耐激動的心情。
“難為你,親愛的孩子!你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沒有辜負祖國的寄托!東方升起了一顆星,這么光明,這么純凈!這么深邃!”
但這樣的表揚的句子沒有太多,傅雷話鋒一轉,又當起了“黑臉”。
“人生的路還很長,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決不能讓自滿和驕傲的情緒抬頭?!?/p>
傅雷是中國儒家的門徒,他在遇到特別開心的事情時,總懷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鄭重、危懼、戒備的感覺。
傅聰?shù)匿撉偕拈_出了第一朵花,這讓他既興奮,又難免擔憂,多加囑咐。
而傅聰?shù)墓廨x樂章正在國際上緊張有序地奏響,隨著一場場音樂會的舉辦,他得到了國際越來越多的欣賞和關注。
年輕的傅聰開心地將評論界對他的贊美轉述給父親,而父親的回信卻始終提及著一個詞——“自我批評”。
“你要分析一下弱點,把別人沒說出而自己感覺到的短處也一起告訴我們。
把人家的贊美報告我們,是你對我們最大的安慰,但同時必須深深檢討自己的缺陷。”
傅雷這么寫道:
“自我批評的精神才是進步的有力武器。它能培養(yǎng)冷靜的科學頭腦,對自己,對人,對事,都一視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檢討。”
小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從父母的以身作則里反觀自身,學會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后來,孩子慢慢摸索著獨立,父母成了拉住孩子的一根韁繩,在孩子跑偏時,拉他一把,幫他擺正方向。告訴他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等到孩子能認知自己,往前馳騁的這時候,父母又要從“一根韁繩”變成“場邊觀眾”了,提醒孩子保持自我批評,而不是指手畫腳妄論對錯,這是很高明的教育。
只有讓孩子自己養(yǎng)成自我批評的習慣,對真實的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才能養(yǎng)出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
正如傅雷在信中所寫的那樣:
“一個有才的人的危機是容易自以為是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要用扎扎實實的學識來充實,用冷靜與客觀的批評精神,持續(xù)不斷檢查自己。
唯有真正能做到這一步,而且終生做下去,才能做到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p>
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即使傅聰成年后不在身邊,傅雷也常用寫信的方式,時刻為傅聰樹立起一個學習的榜樣。
傅雷說: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過于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過于以身作則?!?/p>
有一回,傅聰寄來的信筆跡不夠端正,傅雷在回信時,特意選用了比平時小很多的一張信紙回信,依舊做到了將字跡寫得整整齊齊,以此來督促傅聰養(yǎng)成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他說:
“日常瑣事要做到干凈利索,寫信也是。做人的作風應該是一致的,否則就是不調(diào)和。而從事藝術的人應當最恨不調(diào)和。
一切小事都要養(yǎng)成干凈的習慣,對你的藝術無形中也有好處。因為無論如何細小不足道的事情,都反映出一個人的意識與性情。
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p>
“愛”“人”是教育的底色
傅雷對傅聰?shù)慕逃冀K建立在成為一個出色的“人”的基礎上。
傅雷寫道:
“我說的‘做人’是廣義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內(nèi),主要是對集體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
“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這就是傅雷對傅聰?shù)钠谕?/p>
在傅雷看來,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定是一個擁有赤子之心的,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以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的,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人。
而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暇,指清新,更是指愛,這愛絕不是婆婆媽媽的,而是熱烈的,真誠的,潔白高尚的。
他時刻要求傅聰將“愛”作為建立人格的底色。
在與親朋師友的交往中,凡事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心意。
“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希望你從今以后,一輩子記住這一點,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代?!?/p>
在投入藝術世界的同時,也要將愛投入生活,關心世界,國家和人民。
“你要關心琴之外的學問和時局,人格的發(fā)展上,青年的全面發(fā)展是很重要的?!?/p>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隨時隨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為國家播種,施肥?!?/p>
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營,要將它看作與藝術生活一樣重要,決不可厚此薄彼。因為藝術扎根于生活,生活本就是最高深的藝術。
傅雷始終在引導傅聰走在一條“人”的道路上,教育他成為生活的藝術家。這才讓他的藝術能夠保持有源頭活水的灌溉和活力。
從傅雷對孩子的教導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應該對孩子起到的兩個方面的正面影響。
人是環(huán)境造就的集合,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土壤,什么樣的土壤結什么樣的果,父母給孩子的教育永遠是學校,社會替代不了的。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曾對傅聰說道:
“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敲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p>
其對孩子的良苦用心,流于筆墨,溢于言表,經(jīng)過了近70年的歲月,至今依舊熠熠生輝。
傅雷曾經(jīng)翻譯過羅曼羅蘭的這樣一段話:
“你們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們這些青年,現(xiàn)在要輪到你們了!踏在我們的身體上面向前吧。但愿你們比我們更偉大,更幸福。”
如先輩所言,我們這些嶄新時代里的青年人,都應該成為畢生能進行自我教育的青年人,不僅擁有捧起書本的熱情,還能擁有捧出真心的人性。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全部內(nèi)容,這是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第一百七十九本書。
因書明理,以慈懷道,關注慈懷讀書會,每天讀完一本書,把自己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注:配圖來自Jungho Lee作品
*文:由葭,慈懷每天一本書簽約作者,青年撰稿人。微博@U--JIA由葭。
*注:如果你也想成為慈懷每天一本書的簽約作者,歡迎后臺回復“閱讀達人”了解相關事宜。
今日話題
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這就是傅雷對傅聰?shù)慕逃砟?,讀完這篇文章,你如何傅雷的教育孩子的方針,對你又有什么啟發(fā)呢?
所有渴望堅持讀書、改變自己的人
歡迎加入慈懷每天一本書交流群
與百萬書友交流討論,組隊讀書
▼
徐錦江教你如何欣賞中國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