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寫作 · 教育 · 思想 · 文藝
感受語文之美 , 播撒讀寫菌芝
書名:《傅雷家書》
內容:主要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長子傅聰?shù)募倚?,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span>
推薦: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1.
作為課標規(guī)定的必讀書,《傅雷家書》一直是令初中師生“頭疼”的名著。大家都知道這本書中滿是營養(yǎng),滿是正能量,可是,捧起書來,卻總覺得讀不下去。
在愛好口味勝過營養(yǎng)的年青人看來,《傅雷家書》就像一碗沒加糖的芝麻糊,營養(yǎng)豐富卻口感不佳。
在這樣一個靠標題才能吸引眼球的新閱讀時代,這些家書注定不會像咪蒙的《致賤人》那樣成為“爆文”,閱讀量不可能達到“100萬+”。
2.
可是這些家書又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評論家畢飛宇說:
所有的父親都要讀《傅雷家書》,
所有的母親也要讀《傅雷家書》,
所有的兒子更要讀《傅雷家書》,
只有做女兒的可以不讀——在你成為母親之前。
那么,我們該怎樣去“硬著頭皮、咬牙切齒”地讀下去呢?
《傅雷家書》由散篇書信組成,如若一并讀起來,確實比較乏味。我有兩個建議,說出來笑掉你的大牙:
一是擺在床頭,每晚睡前翻一篇,以便催眠;
二是干脆自己不讀,看看別人的摘錄,這些家書有很多內容談的是音樂,是藝術,讀不懂就別硬著頭皮讀了。
三是別做家書看,要當做小說讀。這在下文中會具體談到。
我就曾把《傅雷家書》擺在床頭,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然后分門別類作了摘錄,今天把感受與摘錄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如果你不想作傅雷研究專家,讀完這則清單,也就算讀了《傅雷家書》,雖然傅雷先生為人刻板,但應該也會原諒我們的。
3.
畢飛宇先生說:
《傅雷家書》當然是家書,可是,在我的眼里,它首先是一本小說,主人公有一共四個,傅雷,朱梅馥,傅聰,傅敏。
我覺得,用這種角度讀《傅雷家書》,會更深入一些,閱讀的阻力也會小一些。
主人公傅雷,是怎樣一位文人??!他是最出色的翻譯家,沒有之一。他翻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令翻譯家們感嘆:“再也沒人能譯出這樣的文章了?!彼〞砸魳泛兔佬g,他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是國內被閱讀最廣的美術史著作。他為人刻板,一絲不茍,家里的暖瓶把手都要朝右擺放;他性情剛烈,是骨頭最硬的文人……
而作為父親,他又對孩子“有宗教一般再造的激情與布道的耐心”,說實話,我對傅雷十分尊敬,卻不想也不敢成為他的兒子。
4.
于是,我對第二位主人公傅聰,同樣充滿敬意。再說幾句找罵的話:
傅聰是幸運的,他出了國,離開了父親,父子之間用家書的形式實現(xiàn)了交流。
如果父子二人生活在一起,在那位比青春期的自己還要執(zhí)拗、狂暴的父親管教下,傅聰會怎么樣呢?
也許會與父親針鋒相對,也許會被壓制得服服帖帖(可參考第三位主人公傅敏的經(jīng)歷);當然,也許會更加出色……
不善當面交流的傅雷,用家書完成了他對傅聰?shù)慕逃?,讓我們也能從這些家書中汲取營養(yǎng)。
5.
好了,做了這么多鋪墊,我該與大家交流自己喜歡的那些內容了。
傅雷最嚴厲的一句話,我曾讀給自己逆反期的兒子聽過。
有段時間,傅聰也有點逆反,遲遲不回信,拒絕與父親交流,傅雷這樣批評兒子:
你過去承認我“在高山上看事情”,也許我是近視眼,看出來的形勢都不準確。但至少你得用你不近視的眼睛,來檢查我看到的是否不準確。目前,第一不要給我們一個悶葫蘆!
對別人同情之前,對父母先同情一下吧!
有句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是,孩子并不在乎吃不吃虧,他們就是不愿聽父母的管教。傅雷告訴兒子,即使逆反,也應有點理性,想想父母說得是否正確,同時,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拒絕與父母交流。
另外,有些人都會對別人友好,卻容易對親人發(fā)脾氣,讀了最后一句話,我再也不對父母那樣了。
6.
傅雷自己不擅長待人接物,他似乎也沒把這個當做自己的缺點??墒?,就像恃才傲物的嵇康,在離世前卻告誡兒子要小心翼翼做人一樣,傅雷也這樣告誡傅聰:
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待朋友不能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著的。
所有的父親,在兒子的幸福面前,都可能向現(xiàn)實低頭,這就是父親的大愛。
7.
當兒子取得成績、沾沾自喜時,傅雷這樣教誨:
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換來你今日的成功!我時時刻刻要提醒你,想著過去的艱難,讓你以后遇到困難時更有勇氣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
人生本是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長得很呢,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
當兒子不知如何規(guī)劃時間時,傅雷用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言傳身教:
你該記得我的生活習慣吧?早上一起來,洗臉、吃點心、穿衣服,沒有一件事不是用最快的速度趕著做的;而平日工作的時間,盡量不接見客人,不出門;萬一有了雜務打岔,就在晚上或星期日休息時間彌補錯失的工作。
當孩子獨居國外,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處理時,傅雷這樣建議:
發(fā)生什么疑難或苦悶,隨時向一二個正直而有經(jīng)驗的中老年人討教,深思熟慮,然后決定,切勿單憑一時沖動。
當孩子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傅雷這樣教孩子學習:
會學的人舉一反三,少加點撥,即能躍進;不會學的不用說聞一以知十,連聞一以知一都不容易辦到,甚至還要纏夾,誤入歧途,臨了還抱怨老師指引錯了。
當孩子不知如何讀書時,傅雷給出這樣的建議:
閱讀也不宜老揀輕松的東西,當作消遣,應當每年選定一兩部名著,用功細讀。
8.
在傅聰出國之前,傅雷曾對他嚴加管教,想用“辱罵”和“拳頭”讓傅聰在壓力和恐懼下進步。后來,傅雷對此極為悔恨,家書中這些表達悔意的句子令人動容: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補贖不了這種罪過!
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跟著你痛苦的童年一齊過去的,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幸虧你得天獨厚,任憑如何打擊都摧毀不了你,因而減少了我的一部分罪過。可是結果是一回事,當年的事實又是一回事。盡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
孩子! 孩子! 孩子!我要怎樣擁抱你才能表達我的悔恨與熱愛呢!
可以想見,如果不是父子分別,天各一方,執(zhí)拗的傅雷是不可能對兒子說這些話的。
當兒子表現(xiàn)出對父親的愛之后,傅雷更是喜不自禁:
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里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
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原來,即使是最親最親的父子之間、母女之間,也需要把愛說出口。
9.
家書中還有很多充滿正能量的句子,強過那些心靈雞湯不知多少倍: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
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坦,工作反而會順利。
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
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一腔熱血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許多多寶貴的光陰。
經(jīng)歷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風上也要改善一步,這樣才不冤枉。一個人吃苦碰釘子都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所謂人生或社會的教育就是這么回事。
10.
談起藝術,傅雷更有獨特的視角,很多讀者會把這部分略過去不看,不少內容我也看不懂,但還是摘錄了以下語句:
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
現(xiàn)在我深信這是一個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藝術特別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歸納。
藝術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認識,還不能限于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
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
一切偉大的藝術家必須兼有獨特的個性與普遍的人間性。
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癡,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一樣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最高的境界。
11.
對了,該說說傅敏了。很多讀者感到奇怪,為什么家書多是寫給傅聰?shù)?,而很少有寫給傅敏的,是傅雷不喜歡小兒子嗎?
當然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傅雷怎么會不喜歡小兒子呢?
據(jù)說,傅雷因經(jīng)濟原因,無法供兩個孩子學習音樂,只能犧牲傅敏,他對傅敏一定很歉疚的。傅雷與傅敏的通信,因為當時的社會局勢,許多都被燒掉了。僅留下的幾封,談的是最美的“愛情”主題。
那時候,傅敏談戀愛了??贪宓母道拙鼓芙绦鹤尤绾芜x擇對象,如何談戀愛。讀到下面兩段話,心里感覺甜甜的: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
有了這三樣,其他都可以逐漸培養(yǎng);而且有了這三樣,將來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風波也不致變成悲劇。
12.
關于為什么要寫家書,傅雷這樣說:
長篇累犢的寫信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傅雷家書》對青年人所起的作用,遠遠不止上面四條。
它是“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它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任何時候捧起它,都會感覺沉甸甸的、暖融融的。
也許,讀了這些傅雷語錄,你也會把《傅雷家書》擺在床頭,在臨睡前聽聽父親在耳邊叮囑呢。即使現(xiàn)在沒有時間讀,等做了父親母親,你一定會再次想起這部書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