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日愿望是什么?”
——“我希望,穿越到我出生那一天,殺死我自己?!?/p>
希望“殺死自己” / 《聽見她說》
這是短劇《聽見她說》里的情節(jié),上映兩集,占了數(shù)個熱搜。
比起為女孩外貌羞恥而一致發(fā)聲的第一期,我更想說說第二期:《許愿》。
以女孩小雨26歲生日的許愿視頻為引,短短25分鐘的獨白,揭開原生家庭的禁忌和難言,牽出了無數(shù)正在發(fā)生的真實故事,
孕期出軌,畸形成長,親情失格。
博得大量關(guān)注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巨大的爭議。
1
“你的生日愿望是什么?”
“殺死自己”
這是小雨26歲的生日,沒有生日蛋糕、沒有蠟燭更沒有盛大的Party。
她孤獨地坐在桌前,錄視頻許下生日愿望,也慢慢透露出成長的點滴。
她的父親在母親孕期時出軌,兩人因此離婚。
小雨和媽媽相依為命,在“愛”里,在“控制”下長大。
從小到大沒有好朋友,
寫日記會被媽媽偷看,
遇到了相愛的男孩,卻被母親偷偷拆散……
小雨也在媽媽滋生的“恨”里成長。
為了讓父親身敗名裂,她被媽媽抱著到處去鬧;
為了讓父親一輩子后悔,她被灌下農(nóng)藥;
爺爺奶奶去世,小雨沒有見到他們最后一面……
在小雨的講述里,始終對母親愛里帶恨,渴望逃離,心懷抱怨。
而提到父親,卻后悔自己欠他一個擁抱,甚至希望自己去陪他。
這掀起了巨大的聲浪:
有人同情小雨,譴責(zé)母親把恨轉(zhuǎn)嫁給孩子;也有人譴責(zé)渣男父親,從根源上害了一個家庭,
有人批判這一集親疏不分,價值觀扭曲。
兩極分化的彈幕 / 《聽見她說》
層層聲浪下,那些“她”真正想要表達(dá)的,有人聽見了嗎?
2
比起譴責(zé)母親
我更希望她活出自己
原生家庭的悲慘案例,從不缺少站在上帝視角的譴責(zé)、教導(dǎo),而是缺乏一些共情。
下意識因憤怒譴責(zé)母親,卻沒人在意她是否活出自己。
成為母親之前,她先是一個個體。
是母親,也是女人,有母愛的宏大,也有人性的脆弱。
若站在“她”角度,面對事件始末,理解心路歷程,則一切不同。
母親的崩潰與個性轉(zhuǎn)變、原生家庭的破碎、以及子女的無辜承受。
這一切都有一個事實的大前提:丈夫孕期出軌。
把憤怒發(fā)泄到無辜孩子身上,固然不對。
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經(jīng)此一事的母親,客觀上所承受的傷害無比真切。
從生理學(xué)來看,生活中很多給人體造成高壓的事件,都有對應(yīng)的壓力指數(shù)。
其中,懷孕為40,喪偶和離婚最高,分居第一、第二,直沖100。
霍姆斯和黎黑編制的壓力事件量表
孕期+出軌,是兩個高壓事件同時疊加,女性因此受到的傷害難以量化、也無法還原想象。
甚至有的人由此患上精神疾病,都并非個案。
懷孕期間知道自己丈夫出軌,卻礙于孩子沒有挑明,只得一個人在衛(wèi)生間默默流淚 / 《下一站是幸?!?/span>
母親將這份巨大的悲痛轉(zhuǎn)化為恨意,并以此來懲罰自己在內(nèi)的所有人。
這背后隱藏的情感,其實是一個個體,在遭遇婚姻背叛時的絕望與無助。
顧佳知道丈夫出軌后抱著閨蜜王漫妮大哭 / 《三十而已》
太多女性,在孩子出生前,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有了小孩后,又把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精神無法獨立。
一旦遭遇丈夫的變心和背叛,唯一的心理支柱坍塌,陷入痛苦。
義憤填膺地指責(zé),要求她們快速進(jìn)入承擔(dān)者的狀態(tài),不僅加深了傷害程度,最終還會造成悲劇的最大化。
在譴責(zé)教育問題之前,更應(yīng)該做的,是給她們時間和寬容去平復(fù)。
理解脆弱,尊重人性。
3
“我理解了小雨的逃離和向往”
半個小時的片子,有近一半時間,小雨在敘述自己不曾謀過幾面的父親:
他和母親的過往,他走后的生活,他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她的見面,她對父親的愧疚與盼望。
有人說,片子對父親著墨過多。
實際上,缺位的父親姓甚名誰、是何面目,對單親長大的小雨來說,沒那么重要。
令小雨真正渴望的,是那份本該存在、卻離失的父愛。
單親的她,盼望自己出生在一個完整的家庭,可以有另一種被愛的方式。
她傾訴的父愛,更多的,是一種對“父母雙全”的幻想。
母愛有多窒息,小雨就有多渴望完整的愛 / 《聽見她說》
《隱秘的角落》里,單親媽媽周春紅對待兒子朱朝陽,和小雨母親的“控制”如出一轍。
她對兒子說的最多的就是:“媽媽只有你了?!?/p>
熱牛奶喝不下也必須喝,交朋友是進(jìn)入社會才做的”。
任何苦痛的根源都是:“你爸爸不愛你”。
不站隊就是不孝,就是辜負(fù)了她的愛 / 《隱秘的角落》
對孩子們來說,母親是受害者,更多的,也是施虐者。
因缺愛而產(chǎn)生的偏執(zhí),他們極度渴求獲得,溫暖被愛的方式。
把父親、亦或其他人的愛,當(dāng)成稻草抓住。
《歡樂頌》里的樊勝美,映著許多人渴望愛的影子。
不安的樊勝美,一次次去填補(bǔ)原生家庭的無底洞。
沒有對未來的預(yù)期,沒有承受風(fēng)險的底氣,只能躲在角落,期待一個“完美”的伴侶來拯救她。
你要努力賺錢,你還要24小時隨時能被call到 / 《歡樂頌》
剝奪關(guān)于“愛”的幻想,對長久親情缺位的他們來說,往往十分殘忍和嚴(yán)格。
與其上升道德標(biāo)準(zhǔn),不如關(guān)注ta們真實需求。
4
讓“原生”的陰影
能活在陽光下
如果說現(xiàn)有的結(jié)局,很難顛覆。
那么最容易、也是最需要去關(guān)注的,是避免有越來越多的人,延續(xù)悲劇,成為原生父母的翻版。
片子中,小雨曾說,自己碰上過一個喜歡的男孩,因為母親的介入被迫分離。
而在小雨看來,這段感情的斷裂不怪母親,只怪自己。
是她自己配不上前男友。
小雨媽媽用前夫的錯懲罰自己和女兒時,小雨也同樣在用相同的方式懲罰自己。
心理學(xué)家Alfred Adler在《自卑與超越》中寫,
“一個人在五歲之前,其生活經(jīng)驗已經(jīng)決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釋自身遭遇和回應(yīng)的方式,對于'對這個世界和自己應(yīng)該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p>
原生家庭為孩子奠下的烙印,從小就清晰可見,可能會伴隨折磨一生。
《都挺好》里面,蘇明玉的父母偏愛哥哥,也用不正常的期許讓她承擔(dān)著養(yǎng)家的巨大責(zé)任,而上一輩不幸的婚姻,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她抗拒著親密關(guān)系。
《都挺好》
蘇明玉是幸運的,她的反抗最終走向了好的結(jié)局,也得以與父母和解。
可更多的情況下,是成年個體依舊被童年的陰影籠罩,脫不開原生家庭給自己留下的創(chuàng)傷。
將自己的行為冠以“為你好“”道德“的名義,實際上卻是在孩子身上不知不覺地延續(xù)自己過去的夢想。
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應(yīng)得到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健康釋放的環(huán)境,才能培養(yǎng)出自信、和勇敢去愛的能力。
最大的愛,是愛ta們“自己” / 《聽見她說》
希望現(xiàn)實生活中的ta們,可以走出自縛的牢籠。具備愛人的能力,也有不愛的勇氣。
同樣,ta們不缺少,像解讀教科書一般,被冠以的別樣社會意義和說辭。
而缺少真正的看見,和聽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