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湘鄉(xiāng)縣志稿 又名湘鄉(xiāng)文獻
湘鄉(xiāng)縣文獻委員會編輯。記事止於民國二十六年(1947)。 存大事記、人物志、藝文志、湘鄉(xiāng)土林著述考初編目錄等篇章。是志應湖南省志的開局纂修,倉猝徵集史料,不及詳加分門別類,只按到手資料輯錄成稿。人物志收錄清同治至民國年間湘鄉(xiāng)名人曾國藩、羅澤南、羅信南、蔣德鈞、李希圣等五十余人之傳略、神道碑、墓志銘。藝文志收集清同治、光緒、宣統(tǒng)、民國間邑人著作數百種。大事記詳記清末民國年間湘鄉(xiāng)史事。均有裨於考證。此為湘鄉(xiāng)十四修邑志,惜未完稿。有民國三十六年(1947)寫本、油印本。
[民國]湘鄉(xiāng)史地常識
譚日峰編輯。日峰,邑人,擅長歷史地理之學。是書始編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歷時一年,二十四年成書付印。記 事止於是年十一月,計一冊,九萬六千余字。由編者呈縣教育局審定,報省教育廳通令縣中各學校采用,并保版權。是書上接同治齊志,下迄民國二十三年,時跨兩代,錄存光緒、宣統(tǒng)、民國年間邑事甚富。開卷有題詞、目錄、例言、圖像十三幀、湘鄉(xiāng)縣地圖一幅。正文百課,按地理、民性、風俗、黨務、政治、產業(yè)、歷史、交通、人物等順序排列。附插圖四幅,銅版風景人物照片二十二幀,簡表二十種,為一部完整的鄉(xiāng)土地理教材,是研究湘鄉(xiāng)近現代歷史的參考書之一。書中郵電記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以來的歷史沿革;教育記清末民國全縣學校概況。是書體例完備,內容豐富,采楫廣博,史料翔實,為湖南鄉(xiāng)土地理志的佳作。有民國二十四年 (1935)湘鄉(xiāng)鉛印局印本。
[民國] 湘鄉(xiāng)縣土地理志 又名湘鄉(xiāng)鄉(xiāng)土地理教科書
成希蕃纂修。希蕃,字維翰,邑人, 教育工作者,清末民國年間先后任教於漣濱書院、漣濱學校,有《慎勤堂詩集》行世。是志撰寫於民國三年(1914)十月,記事止於是年。正文分三十八課,后附縣城圖、舊都坊圖、山脈圖、水道圖、道里圖。約萬余字。概述湘鄉(xiāng)清末至民國初年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工商實業(yè)、戶口賦稅等史事,可填補湘鄉(xiāng)光緒、宣統(tǒng)、民國文獻之空白。文字淺顯,內容通俗,是為高等小學堂教科書。有民國九年(1920)抄本,1978年傳抄本。
[同治]湘鄉(xiāng)縣志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 齊德五等修,黃楷盛纂。德五,字慎庵, 山西介休人,進士,同治七年(1868)六月至十二年九月兩度知湘鄉(xiāng)縣事。楷盛,字正齊,記名御史, 貴州銅仁知府,湘鄉(xiāng)東皋書院山長。是志上接道光五年胡志,下增道光、咸豐、同治三朝邑事。始修於同治八年二月,十三年七月成書付梓,記事止于是年。正文分十二志七十二門,門下分目十四,附目十三,約百二十五萬字,為湘鄉(xiāng)十三修縣志。篇幅宏大,內容豐富,冠湘鄉(xiāng)諸志之首,又為清代湖南方志所罕見。是志一出,震驚海內,其闡揚所謂忠烈節(jié)義,深得清廷贊許,是志特別注重人文。人物、選舉兩項占全書篇幅的二分之一。略錄舊志人物,詳記咸豐元年(1851)至同治十年的湘軍將帥士兵陣亡名單就達數萬人;選舉錄存湘軍軍功出身的總督、巡憮、按察使、道臺四十四人,知府、運同、郎中員外郎、同知、知州八十二人,知縣百六十人,總計各類大小官吏二百三十余人。極力宣揚所謂"同治中興",使之成了以曾國藩、羅澤南、曾國荃、李續(xù)賓為首的湘軍將士的記名冊和功勞簿,是研究太平天國革命運動與湘軍發(fā)展史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是志體例完善,類目適當;例言所舉各志條目,辨析精審。兵防特立團練一門,以舉湘軍原始;選舉志之武勛、世爵、封陰;人物志之忠 烈、義勇諸門,皆能依類以從,繁簡得當;藝文志仿班氏志例,載書目而不錄詩文,文省事增;烈女之匯姓為表,事從簡潔,既能著實,不病遺漏;惟於星野、古跡、名墓、風俗、物產、統(tǒng)於地理,礦產、祥異、屬於兵防,一仍舊志,殊為不倫,未能糾正,誠為失當。但凡例之作,於前志之不合者,編者類能準今維昔,平心參訂,不為茍同,依類發(fā)凡,分門起例,仍不失為方志體例上乘。有同治十三年 (1874)刻本。
[道光]增修湘鄉(xiāng)縣志十卷首一卷
(清)胡鈞修,張承澍纂。鈞,字竹安,浙江鎮(zhèn)海人,進士,道光四年(1824)至十二年四任湘鄉(xiāng)知縣,十三年署長沙知縣,嗣升郴州知州。承澍,湖南善化 (今長沙)人,嘉慶十三年(1808)舉人,揀選知縣。是志開局於道光四年(1825)十二月,翌年五月成書付梓。記事止於道光五年二月。正文分三十五門四十一目,約四十五萬字,為湘鄉(xiāng)十一修縣志。是志系知縣胡鈞"就丁丑(嘉慶二十二年)刊本,糾其錯誤,益以己卯(嘉慶二十四年)本之應補入者, 復采道紀元以來人物時事臺為一編,仍為十卷,附以志說二卷"。是志極重人文地理;山川記載本邑山峰嶺巖,洞石墩潭,水洲井泉百一十處,筆者將龍山、黃巢山、車架山、十里巖、響鼓巖、卷簾水、虎塘等名山秀水和湘鄉(xiāng)八景、潭臺八景一一展示書卷中,充分反映了上湘(湘鄉(xiāng)稱上湘)地區(qū)的自然風貌;古跡自成一志,記載蔣公故宅、南軒祠、白龍王廟、鎮(zhèn)湘樓等古遺址二十八處,是修復名勝古跡的重要參考資料;人物收錄較廣,自選舉政績至隱逸列女,約占全書篇幅的三分之一,收錄古代人物千余名;藝文占全志的四分之一,收錄漢唐宋元以來名人詩文詞賦,論序傳銘四百余篇(首);人物藝文兩門,互相參見補遺,堪稱湘鄉(xiāng)人文大全。是志較之翟志增加近二萬字,搜羅全備,考核精嚴,人物兼及津梁、祠宇;藝文之傳記詩賦,博采冥求,較舊志更為豐富,卷目門類,悉依嘉慶翟志,合丁丑、己卯兩志之長,而增益於一書,足稱佳志。為不損原書本來面目,胡鈞糾誤補遺,厘為《湘鄉(xiāng)志說》二卷,附於書後,以成全璧。有道光五年(1825)刻本。
[嘉慶]湘鄉(xiāng)縣志十卷首一卷
(清)翟聲煥、李世經修,朱祖洛等纂。聲煥,字靜軒,山西曲沃人,舉人,嘉慶二十年(1815)七月以同知攝湘鄉(xiāng)縣事,二十一年擢升辰沅道。世經,字緯齊, 江蘇昆山人,拔貢,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二任湘鄉(xiāng)知縣。祖洛,字慎齋,邑人,乾隆五十三年 (1788)舉人,揀選知縣。是志上接乾隆十三年張志,下續(xù)乾隆嘉慶六十年史事,始修於嘉慶二十一年知縣翟聲煥,繼修於二十二年知縣李世紀,是年五月完稿付梓。記事止於二十二年。正文分三十五門四十二目,約四十三萬余字。為湘鄉(xiāng)十修縣志。圖考收錄山川、鄉(xiāng)都、縣城圖、東皋、漣濱書院圖、八景圖、褚公祠圖等二十三幀,詳記湘鄉(xiāng)名山秀水、城鄉(xiāng)地名、古代遺址,繪圖精細,雕刻上品,是研究本邑地理歷史,修復名勝、古跡的依據;田賦近四萬字,詳於舊志全錄明洪武初年湘鄉(xiāng)增加公糧原委,以及明中後期減糧事和清初墮糧情況,記載官府詳文十數篇,是研究湘鄉(xiāng)賦役興衰的歷史文獻資料:礦廠獨立為志,記湘鄉(xiāng)縣西硫磺礦在乾隆、嘉慶年間開采封礦情況;典籍不入藝文,獨立成志,著錄漢蔣琬《喪服要記》、元馮子振《梅花百韻詩》、明賀祥《史取》、清謝天墀《事類群玉》、肖智漢《姓氏譜》、《日月紀古》等,計十六家、十八種。物產收錄稻梁麥菽麻四十七種,蔬果卉木藥竹百七十余 種,其中藥類四十四種,飛走鱗甲七十五種。藝產 有棉布、土絹、土綾、桐油、石灰、皮紙、素紙、燒紙等十八種。是志雖續(xù)乾隆張志,但增刪得宜,詳略有方,不僅備載一邑典章,而足供後世修志之采輯參考。人物、藝文兩卷,互相參照,交錯補遺。選舉、政績、列女、物產、祥異、星野、建置、疆域、 戶口、田賦、學校諸類,旁搜博采,足資考證。有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
[乾隆]湘鄉(xiāng)縣志六卷
(清)張?zhí)烊缧?,謝天錦纂。天如,字念齋,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拔貢,乾隆十年(1745)至十二年湘鄉(xiāng)知縣,後升永順知府、山東道員,修有《永順府志》。天錦,邑人,乾隆元年歲貢生,新田訓導。是志上承康熙劉志、李志,下續(xù)康熙三十七年至乾隆十三年史事,始修於乾隆十二年知縣張?zhí)烊?,歷時半載,翌年刊刻問世。記事止於乾隆十三年。正文分二十一門四十目,約二十二萬余字,為湘鄉(xiāng)九修縣志。田賦記明中晚期,清康熙年間湘鄉(xiāng)公糧墮降史事較詳;人物全錄康熙劉、李二志,增人康熙後期乾隆初年人物傳略;城池、街巷目記邑城鎮(zhèn)湘街、四牌樓街、水東門街等主要街巷三十條,是研究縣城建設的重要文獻資料;疆城照錄康熙三十七年(1698)邑令李介編定的都坊,計二十一鄉(xiāng)、六十八都、十二市;自此沿襲至清末大致未變;藝文錄存宋王容、魏了翁 《褚公祠記》、劉辰翁《古山樓記》、元散曲戲劇家馮子振《翠寒集序》、宋周行子、元陳邦光《韶山》七律二首等詩文著述百余篇,約為全書篇幅的三分之一,蔚為大觀。是志體例完善,類目妥當;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廣徵博采,考證精詳;語言流暢,獨具一格。有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康熙三十七年] 湘鄉(xiāng)縣志十卷
(清)李介修,葛世封等纂。介,陜西同州(今大荔)人,貢生,康熙三十二年(1694)至三十七年湘鄉(xiāng)知縣,後升靖州知州。世封,邑人。是志上承康熙十二年劉志,下續(xù)二十五年史事,始修於庚熙三十七年知縣李介,同年成書付梓。記事止于是年。卷目門類,參照劉志。存卷八第十二頁至七十八頁,卷九第一頁 至十七頁。卷九卷端題:"湘鄉(xiāng)縣志卷之九,知湘鄉(xiāng)縣事馮翊李介主修,邑人葛世封、賀慶生、黎射斗纂輯"。卷八為詩文和八景圖,是圖繪畫雕刻精湛, 以點繼構成山水、云天、人物,形成一幅完美的版刻畫,邑人劉世賢繪制,是罕見藝苑珍品。卷九方外,記釋道、僧侶、寺觀等。詩文錄存劉象賢、傅禧藏、宋文起、陳之丕等當時名人著作十篇。是志為傳世孤本,從中可窺全志概貌。有康熙三十七年(1698)刻本。
[康熙十二年] 湘鄉(xiāng)縣志十卷
(清)劉履泰修,劉象賢等纂。履泰,字惕庵,四川萬縣人,舉人,康熙十年(1671)至十八年湘鄉(xiāng)知縣。象賢,字若啟,號庵懿,室名"儉德堂",湘鄉(xiāng)虎塘(今雙峰)人,明崇禎十五年(1642)湖廣鄉(xiāng)試舉人,著有《儉德堂集》,輯《上湘坳頭劉氏續(xù)修族譜》。是志上承清順治十六年(1659)葉志,下增康熙十二年以前史事,十二年初春開局纂修,年底成書付梓。 記事止於是年。正文分九門七十三目,約十二萬字,為湘鄉(xiāng)六修縣志。首列序文凡例,湘鄉(xiāng)縣圖、目錄。 依次為地理、建置、賦役、職官、學校、選舉、人物、方外、詞翰九個分志。沿革紀述湘鄉(xiāng)建縣歷史,表列各朝隸轄原委;街巷記錄邑城大街小巷數十條的名稱位置,是研究湘鄉(xiāng)縣城興衰的歷史文獻;賦役詳載明大祖朱元璋怒湘邑易華助陳友諒軍糧十萬八千擔,將湘鄉(xiāng)公糧年增至十萬八千擔,相當於宋元的三倍,以及明中晚期至清康熙年間湘鄉(xiāng)公糧減墮豁免史事,從一個側面反映封建帝王對農民的剝削壓迫實況;藝文以詞翰名志,分上下二卷,錄存唐宋元明清五朝湘鄉(xiāng)本外籍名人詩文詞賦百余篇;末附兵災記載湘鄉(xiāng)歷代戰(zhàn)事,有裨人文史事考證。是志體例完整,門目適當,內容豐富,別具一格,是清康熙年間湖湘方志上乘。傳本僅二,藏北京圖書館、湖南圖書館(不全)。有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1977年膠卷本。(劉志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