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大會)剛剛宣布,將 “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杭州市第三項世界遺產,也是浙江省第四項世遺(前三項為江郎山、杭州西湖、大運河)。中國的世界遺產數(shù)量增至55項,暫時超越意大利的54項獨居世界第一。稍晚時間如果意大利的葡萄酒產地也申遺成功,那么在本次大會結束后,中國與意大利的世界遺產數(shù)量將同為55項,并列世界第一,相信這是很多世界遺產愛好者的夙愿吧。感謝30多年來為中國申遺工作付出巨大努力的從業(yè)者們。
良渚古城遺址方位圖
良渚古城遺址遺產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部的余杭區(qū),由4片分布于同一緩沖區(qū)內的遺產區(qū)構成,分別為01號瑤山遺址、02號谷口高壩區(qū),03號平原低壩—山前長堤區(qū)、04號古城區(qū)遺址。遺產區(qū)總面積14.3366平方公里,緩沖區(qū)面積為99.8029平方公里,總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是一項規(guī)模宏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類型世界文化遺產。
良渚古城是目前國內發(fā)現(xiàn)的同時代最大的城址,為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良渚文明存在的時期,也是古埃及、蘇美爾、哈拉帕文明開始出現(xiàn)的年代,以良渚文明為代表的距今5300~4300年,可以稱為良渚時代,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文明誕生及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稱:良渚古城遺址在國內獨一無二,其意義與價值堪比殷墟,是中國同時期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堪稱“中華第一城”。
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結構,由內而外依次為宮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圍水利系統(tǒng),成為中國后來都城結構的發(fā)端。都城系統(tǒng)歷經5000年尚能保存如此完整,世所罕見。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文本
良渚古城遺址符合如下兩條世界遺產登錄標準:
標準(iii)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tǒng)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長江下游環(huán)太湖地區(qū)一個區(qū)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規(guī)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系統(tǒng)、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以及具有信仰與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等出土物,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游環(huán)太湖地區(qū)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yè)為經濟支撐的、出現(xiàn)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tǒng)一信仰的區(qū)域性早期國家,展現(xiàn)出長江流域對中華文明起源階段“多元一體”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標準(iv) 可作為一種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觀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良渚古城遺址在空間形制上展現(xiàn)出的向心式三重結構——宮殿區(qū)、內城與外城,成為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中進行社會等級“秩序”建設、凸顯權力中心象征的典型手法,揭示出長江流域早期國家的城市文明所創(chuàng)造的“藏禮于器”的規(guī)劃特征;以及作為城市水資源管理工程的城址外圍水利系統(tǒng),在工程的選址、規(guī)模、設計與建造技術方面展現(xiàn)出世界同期罕見的科技水平,展現(xiàn)了5000年前中華文明、乃至東亞地區(qū)史前稻作文明發(fā)展的極高成就,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綜上所述,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可實證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yè)發(fā)展的高度成就,填補世界遺產名錄東亞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獨特的見證。
良渚考古發(fā)現(xiàn)和申遺之路
陳同濱研究員陪同莉瑪·胡賈博士在良渚
1936年11月——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首先在良渚一帶發(fā)現(xiàn)并發(fā)掘了多處史前遺址
1959年——以良渚遺址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確認
1994年——被國家文物局推薦列入中國《世界遺產名錄》預備名單
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1月29日——中國上報“良渚考古遺址”至世界遺產中心,正式進入預備世界遺產名單
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遺址”的提名文件,經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代表中國鄭重簽名后,由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處正式致函世界遺產中心、予以提交。項目提名文件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qū)管理委員會委托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建筑歷史研究所負責、陳同濱研究員主持,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qū)管理委員會共同編制,歷時五年
2018年9月19日至9月25日——國際專家莉瑪·胡賈博士受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委托,對良渚古城遺址進行了現(xiàn)場考察和評估驗收
2019年5月20日——ICOMOS對良渚古城遺址評估意見公布,推薦以標準(iii)、(iv)列入
2019年7月6日——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良渚古城遺址參觀信息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良渚古城遺址內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即將于7月8日重新開放,開放的區(qū)域是良渚古城遺址城址區(qū)的核心部分,面積3.66平方公里。公園明日上午9點起開放免費預約,詳情請參考定了!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預約參訪系統(tǒng)7日上線
另外,十分推薦良渚遺址官網(wǎng)上的“良渚遺址——遺產展示地圖”,鼠標點擊每一個遺產要素點,都有詳細的說明。
互動地圖網(wǎng)址:
http://www.lzsite.cn/lzsitemap.html
良渚古城遺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總量達1萬余件。其中,玉器主要作為隨葬品出土于分等級墓地,總數(shù)不少于7000件,材質以透閃石為主,器型包括玉琮、玉鉞、玉璧、三叉形器、冠狀飾、錐形器、玉璜、半圓形飾、柱形器、玉鐲、玉織具、玉紡輪等,以及圓雕的鳥、龜、魚、蟬等動物形玉器。
以下照片來自世界遺產中心網(wǎng)站:
錐形玉墜 (瑤山M10:5)
玉璧 (反山M23:23)。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單位面積最大的器類,這種有孔的圓形玉器,不僅選材獨具特色,而且自早到晚體現(xiàn)出追求圓大和精致并重的器形變化趨勢,彰顯出其日益重要的地位。玉璧在后世演化為祭天的專用玉禮器,影響比琮更為深遠。
玉琮 (反山M12:98)。玉琮是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器類。這種內圓外方,蘊涵著“天圓地方”原始宇宙觀的筒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原創(chuàng)器型,是對神人獸面紋所蘊含的神靈崇拜的重要載體。琮也是同時代輻射面最寬、影響力最強的玉器。
卞家山遺址出土的陶壺
良渚古城遺址4處遺產點介紹
01號瑤山遺址(面積0.6656平方公里)
瑤山遺址,位于良渚古城城址外東北方向約5公里良渚街道安溪村的一處山丘頂部,高出周圍農田約35米。這是良渚古城遺址年代較早的遺跡,營建時間約為公元前3300年,是良渚古城先民早期祭祀場所與貴族墓地,目前考古已發(fā)現(xiàn)的墓地分布面積約300平方米?,幧竭z址的出土物包括玉器、漆器、陶器和石器等,其出土玉器在數(shù)量、體量、種類以及工藝方面反映了良渚文化高超的藝術成就,體現(xiàn)出玉器是良渚古城遺址最突出的物質成就之一。
良渚古城的外圍還分布著瑤山、匯觀山等祭壇遺址和權貴墓地?,幧绞且蛔0渭s35m的自然山丘,位于良渚古城東北約5km。1987年在瑤山的頂上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良渚文化的祭壇,由內而外形成紅土臺、灰土框和礫石臺面三重結構,可能與觀象臺測年有關。祭壇上共清理出打破祭壇的13座良渚大墓,分兩排埋在祭壇的南側。
02號谷口高壩區(qū)(面積1.3641平方公里)
良渚古城遺址的外圍水利系統(tǒng),由谷口高壩、平原低壩和山前長堤等人工堤壩遺址組成,跟相關的山體、丘陵、孤丘以及天然溢洪道等自然地形組成。整個水利系統(tǒng)通過11條人工堤壩與山體、孤丘等構成了高壩區(qū)和低壩區(qū)上、下兩級系統(tǒng)。谷口高壩與相連山體形成高壩系統(tǒng),山前長堤、平原低壩與相連的山體、孤丘形成低壩系統(tǒng),它們與具有溢洪功能的山體間的天然隘口,構成了較為完整的水利體系。整個水利系統(tǒng)東西兩端相距11公里,南北相距5.5公里,堆筑的總土方量達288萬立方米。
谷口高壩位于古城西北方向的大遮山南麓,已發(fā)現(xiàn)的6條水壩遺址,分為東西兩組,東組包括崗公嶺、老虎嶺和周家畈,西組包括秋塢、石塢和蜜蜂壟,壩體跟自然山體相連,均選在山谷的最窄處,長度在50-200米,壩頂海拔高度25-40米,相對高度10-15米,每組各自封堵一個較高山體中的較大谷口。
03號平原低壩—山前長堤區(qū)(面積3.4924平方公里)
平原低壩位于谷口高壩南約3.5公里的平原孤丘之間,由梧桐弄、官山、鯉魚山、獅子山等4條堤壩遺址將栲栳山以西的連續(xù)孤丘連接起來。壩體長度依孤丘間距遠近而不同,在35-360米間,壩頂海拔高度約10米,相對高度約6米。
山前長堤即塘山遺址,位于古城北側的大遮山山前,南距古城約2公里,北距山腳約100-200米,東起盧村,向西至毛元嶺后折向南至栲栳山,總體呈東西走向的曲尺形,全長約5公里,寬20-50米,壩頂海拔高度12-20米,相對高度2-7米,是水利系統(tǒng)中最大的單體遺存。山前長堤從東至西可分為三段:東段東西長約1公里,為接近直線走向的單壩結構。中段東西長約2公里,為南北雙重堤壩結構,雙壩間距約20-30米。雙壩之西屬西段,東西長約2公里,為曲尺形單壩結構,與雙壩的南壩相連并最終向南折至毛元嶺。
外圍水利系統(tǒng)是良渚古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遺址的地理邊界,它與良渚古城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為古城的安全與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防洪、蓄水、水運、灌溉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tǒng)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堤壩系統(tǒng)之一。它見證了良渚時期較為科學的水利工程技術和強有力的社會組織能力,也改寫了中國與世界的水利史。這一水利系統(tǒng)在壩址選擇、地基處理、壩料選材、填筑工藝、結構設計等規(guī)劃和工程技術方面,體現(xiàn)了中國早期城市與水利工程的整體規(guī)劃能力及其科學性。
04號古城區(qū)遺址(面積8.8145平方公里)
城址是良渚古城遺址的核心。城址空間自內而外由宮殿區(qū)、內城與外城三組人工營造的遺存組成。
宮殿區(qū)包括位居內城中心的莫角山臺地及其南側的皇墳山臺地、池中寺臺地,三處地勢最為高爽的臺地曾是良渚最高統(tǒng)治者居住和活動的場所。其中,莫角山臺地整體呈長方形覆斗狀,東西長670米、南北寬450米,規(guī)模巨大。
城址的內城由四面的城墻圍合。蜿蜒在原野上的那壟壟土崗,組成了內城四面封閉圍合的城墻。內城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南北長約1910米,東西寬約1770米,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內城城墻周長近6000米,寬約20-60米,墻體內外兩側還有一些凸出的形似埠頭的構造,以致墻體最寬處達到150米。城墻現(xiàn)存較好的地段相對高度約4米,一般殘高約2米。
內城城墻的建造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東北角的雉山與西南角的鳳山,這兩座平原上的小山丘,既是整個城墻建造的地形依托,又是古城營建時明顯的定位點和防衛(wèi)的制高點。城墻底部普遍鋪墊石塊作為基礎。石塊經檢測,主要來自古城北面幾公里外的山谷。石基之上,用較純凈的黃土分層堆筑形成墻體。這種墊石堆筑的營城技術,在中國史前長江與黃河流域的諸多城址中獨樹一幟,它和“草包泥”堆筑工藝的廣泛運用,充分體現(xiàn)了良渚先民善于就近取材、因地制宜的營造智慧。
外城位于內城外圍,面積約5平方公里,由17處斷續(xù)分布的人工營造臺地構成。這些臺地主要是墓地與居址復合的遺址,其中長壟狀的扁擔山、和尚地、里山、鄭村、高村、卞家山等臺地,斷續(xù)相連,基本跟內城北、東、南三面城墻保持平行,從而構成了外城半閉合的輪廓框架。其中,美人地臺地考古揭示出臨河而居的村落景觀,以及人工河道兩側用木板精心構建的護岸設施。卞家山臺地則是一處包含房屋居址、部族墓地、水岸碼頭、河溝埠頭等復雜內涵的臨水而居的聚落遺址。
參考資料:
1.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文件
2. 良渚遺址網(wǎng)站資料 http://www.lzsite.c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