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曾經(jīng)說過,翁帆是上帝賜給他的最后禮物。人們感到不公平的是,楊振寧老同學鄧稼先的最后禮物卻是病痛,由此看來,楊振寧真的好幸運。但是,這兩件事沒什么好比的。
楊振寧是位物理學家,在中國積貧積弱的年月成長起來的,那時候,青年知識分子都有個“科學救國”的理想。于是像錢學森、鄧稼先等一大批愛國科學家選擇了回國。然而,楊振寧沒有回來,專心研究他的物理理論,一不留神,獲得了諾貝爾獎,自諾貝爾設(shè)獎以來,獲獎的科學家有幾十位,但美國人說,除了牛頓、愛因斯坦,很少有人能與楊振寧媲美,當然還包括同獲此獎的李政道。
楊振寧曾經(jīng)說過,不回國也能為祖國做貢獻,他是吹牛嘛?肯定不是。那年月,情況復雜,新中國百廢待興,楊振寧就是貪著美國較好的科研條件,想在專業(yè)上有所建樹,他做到了,也給中國人爭了氣:你們都說中國人不行,看看行不行?
純種中國人楊振寧獲了諾貝爾獎,偉大領(lǐng)袖極為高興,他老人家曾經(jīng)說,中國要對人類有較大貢獻,楊振寧對路子。1971年,中美關(guān)系剛一向好,楊振寧就迫不及待地回國看看。他原本持有的是民國護照,1964年開始持有美國護照,他聽了父親的話,沒有去臺灣。楊振寧回國,偉大領(lǐng)袖曾與他愉快交談。
有人說楊振寧不愛國,這也需要用事實說話。1971年,楊振寧回國的時候,中國早已打贏了朝鮮戰(zhàn)爭,打贏了兩次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國不再被動挨打,中國正在強大。中國升起蘑菇云的時候,楊振寧激動得哭了,盡管他缺席這一偉大使命,但他也為他的同學鄧稼先感到自豪。這也使他有底氣在美國“歸還沖繩協(xié)定”聽證會上吶喊:釣那個魚啊就島是中國的!
楊振寧回國拜訪的名單上,第一個就是老同學鄧稼先。然而他找不到鄧稼先,彼時,這位兩彈功臣遠在青海221基地,而且正遭受審查。若不是楊振寧急著要見,總理及時派專人找到,鄧稼先恐怕也逃脫不了許多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
其實,楊振寧同祖國的聯(lián)系,一直沒斷過。作為科學家,他一直為中美友好交流搭建橋梁,為中國學術(shù)研究籌措資金。1997年5月,紫金山天文臺建議,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國際編號為342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他如果沒有特殊貢獻,能有這般榮譽么?
1999年,楊振寧正式退休,他已經(jīng)是77歲的老人。2003年,81歲的楊振寧回清華大學任教,他的工資,經(jīng)常捐獻用作教學或者學生出國培訓。說到這里想問一問批評楊振寧的人們,你們家有80歲的老人嗎?他們在干什么?
如今,網(wǎng)絡(luò)對楊振寧的報道,更多的是他的私人感情,82娶28成了魔咒。而楊振寧卻在這魔咒中越活越健康。于是,含著檸檬的詆毀便變本加厲。
鄧稼先和楊振寧,都是我們崇敬的科學大家。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曾公開說過,“有的人把鄧稼先跟楊振寧對比,或者拿楊振寧去說鄧稼先,這樣非常不好”;“鄧稼先學的是核物理,錢學森研究的是火箭導彈,都是國內(nèi)兩彈一星工程所亟需的人才。而楊振寧是搞理論物理的,非常不擅長搞應用、搞實驗,而理論物理對當時中國沒什么太大用處。而只有在美國做研究,他才可能達到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并且,理論物理作為基礎(chǔ)研究,成果是公開的,造福的是全世界”。
有位院士表示:“楊振寧和鄧稼先、錢學森都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鄧稼先為民族利益作出貢獻,楊振寧為人類發(fā)展作出貢獻,他們的貢獻都是永恒的,但沒有比較性……”
人常說,地球離了誰都轉(zhuǎn)。楊振寧缺席中國最難的歲月,新中國建設(shè)的車輪照樣在滾滾向前。這是中華民族的力量。1971年,楊振寧回國也是冒著風險的,美國當局也經(jīng)常阻撓,他不怕,因為祖國強大了。他敢理直氣壯的說:“在中國,我的父親、母親、弟妹們——我的親屬們都在那里,我的許多朋友在那里,我想念他們,所以我要去看望他們,這并不觸犯美國的法律!”
今天,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恢復中國國籍,說明了什么?正說明國際競爭中,中國強大了。
奉勸某些人,少一些詛咒和攻擊,多一些理智和勵志。特別是清華學子,不要謾罵你們的校友楊振寧,拿幾個諾貝爾獎,才算真本事。
團結(jié)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咱國萬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