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文筆不是一日建成的,讀哪些書相對能提高快一點?讀一讀或背下來對遣詞造句有較大提高?
我們通過讀書提高文筆,大概也就是培養(yǎng)語感,積累詞匯,模仿風(fēng)格。至于故事本身,以及謀篇布局,這些在我看來更為重要,但因與文筆無直接聯(lián)系,暫且不提。
其實講好一個故事可比練出好文筆難多了。
為文筆而讀書的大致方向,是少讀小說,多讀散文與詩歌。
先做減法——精煉。
語感不好,對寫作而言非常致命。沒人喜歡跟說話磕磕絆絆的人聊天,太費勁了。
語感是讀出來的,其他的寫作問題先別管,首先做到文章通順。
語感很差的,譬如文字讀起來斷斷續(xù)續(xù)那種,讀些比較受歡迎的散文集,不要讀古詩詞。散文集可以內(nèi)容空泛,但要字句流暢。讀了一段時間后寫寫看,如果文章通暢,讀起來沒有斷裂感,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可以讀一些現(xiàn)代詩歌、古詩詞了,再去體會一下“節(jié)奏感”。
詩歌是最有節(jié)奏韻律的美的,讀了以后可以試著自己斷長句子,以及換行。
這時你已可開始精簡你的文章了。至于怎么精煉,這就需要去讀精煉文風(fēng)的“范例”。
不妨讀一讀廢名。他那篇《竹林的故事》,是難得的精煉小說,礙于篇幅,無法在這里展現(xiàn)原文(請看本期第二篇推送文章)。這位作家“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不肯浪費語言”,可算精煉的行家。
寫完文章后的第一次修改,就是刪廢話。這樣,你的文章既清爽又有力度。
但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適合簡約。就比如廢名,李健吾評價他的小說“空白太多,往往字句間缺乏一道明顯的橋”,簡約固然好,但也不必矯枉過正。
再做加法——詞匯。
詞匯量小,寫作時就會反復(fù)使用同一個詞,還可能把簡單的事講的非常啰嗦,讓人感覺乏味。
還是建議做摘抄筆記。選幾本美文做摘錄,最好是能夠觸動到你的詞匯,寄寓于詞匯上的感情越深,越有利于以后的運用。
簡單粗暴地把華麗詞匯堆砌起來,那根本不是好文筆,是文字土豪。
所以不太建議單純?nèi)绯瓎卧~般的把好詞匯孤零零地抄下來。盡量保留原本的篇章。長一些的復(fù)印下來也無妨,劃出當(dāng)中的好詞匯,多多回顧。先理解,再運用。
詞匯庫的擴充,這就要靠大量的閱讀了,主要還是美文(散文)閱讀。
另外,“創(chuàng)造形象”、“運用比喻”,也可為文章增色。
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
好文章能讓讀者如臨其境,主要是通過意象來達到這一效果。
用不同的東西來談?wù)撃硞€事物,能使文章更清晰更生動。
這時的讀書需要精讀了。多注意各類修辭手法的運用,然后借鑒到自己的文章里去。
帶著思考讀一本美文,勝過囫圇讀過十本。
有了一些基礎(chǔ)的功底后,就可以追求風(fēng)格了。
老實說,我覺得風(fēng)格都是寫出來的。但剛開始寫,總得有模仿對象,怎么找模仿對象,具體怎么模仿,還得讀書。
寫作風(fēng)格=作家個性,沒有風(fēng)格,就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至少會有一種寫作風(fēng)格適合你,厲害點的,還可以在多種寫作風(fēng)格中自如切換。
怎么找到適合自己模仿的作家?
有個捷徑是直接讀名家名篇摘錄,快速挑出適合自己的一類,再集中精神去讀那一類。但若讀書快的話,不妨多讀些完整篇目的,這樣對作家風(fēng)格的把握更清晰。
有時讀書會發(fā)出這類概嘆,“要是我也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就好了”,“不知為何,總覺得讀這個人的小說特別有感觸”……最有興趣,也讀得最多的作家,是較合適的模仿對象。
選擇的標(biāo)準(zhǔn),與個人性格也有些關(guān)系。
有人喜歡綿里藏針的溫和,有人喜歡一針見血的直白。讀起來特別暢快,如遇知己的文字,也許最符合你的性格,模仿起來也最容易。
關(guān)于文筆
其一、當(dāng)我們寫文章時,文筆是何地位。
文筆是基本功,是工具。
就好比練武要有底子,文筆就是寫文章的入門之物。雖然到了某個階段后,文筆會變得不那么重要,但就初學(xué)者而言,所謂的“文采”是最容易練習(xí)的,厚積薄發(fā),努力必然有所收獲。
練武者到了較高境界后,不必再追求武器,作家也是一樣,文筆純熟后會追求情節(jié)、框架、靈性、思想,從生活真實到社會真實,再到人性真實,生命真實。
文學(xué)的魅力起于文筆,但最終要成為偉大作品,絕少是靠文筆。
我建議沒有才能的人注重文筆,是因為文筆就像入門考試,唯有天才有資格免試通過。
天才不受文筆約束,也可自由表達,但普通人不行。
修煉成熟的文筆,對普通寫作者而言,是一柄如虎添翼的神兵利器,我們通過文筆,更精彩也更自由地表達自己。因為我們暫時還拿不出更好的東西,也不知道自己將能寫出什么,唯有文筆可助我們慢慢靠近成功。
比如伊塔洛 斯維沃,這位作家對語言的審美特質(zhì)毫無感覺,對詩歌也是一竅不通,他的《一生》最初出版時,其語法錯誤、其不在意地使用方言、其散文的總體性貧乏,均受到批評。他所有的作品幾乎都缺乏文筆上的魅力,但其文學(xué)價值無可替代。
其二、當(dāng)我們讀書時,不只是在讀文筆。
我們談?wù)撘黄恼?,文筆作為“外貌”,相對而言容易分析,光為了文筆而讀書,其實挺狡猾的。
你可以把精彩的字句記下來,揣摩幾遍,想著以后也可以這么用,這種事小學(xué)生也會做。
而你讀了這篇文章,心里受到了一些觸動,產(chǎn)生了一些微妙的心情,你要把這些藏在心里的東西挖掘出來,轉(zhuǎn)化成可供人閱讀的文字,這就很難了。
為什么作者會寫某一樣?xùn)|西,某一件事,他到底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歷程,他是如何思考的,這些是比文筆更難模仿的東西。寫作的生命力,不是靠文筆,而是靠個人對生命的不斷探索來維持著的。
所以,我也不建議完全為了文筆而讀某類書,多讀不同的書,先開眼界拓寬廣度,再追求具體深度。
對文筆的極致追求,是沒有必要的。這只是個起點,終點還遠著呢,文學(xué)里可以探索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假若某天你已能像模像樣地歌唱,便不必停在籠中,自由地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吧。
本文整理自知乎,回答者丁鈺。
稍有改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