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bǔ)
來源產(chǎn)地
為槲蕨科植物槲蕨、秦嶺槲蕨及光葉槲蕨、崖姜蕨的根莖。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燎去毛狀鱗片。
附生于的林緣石上或山谷巖石間、林中樹干或巖石上。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
別名猴姜、猢猻姜、石毛姜、石庵 、過山龍、石良姜、爬巖姜、石巖姜、碎補(bǔ)、樹蜈蚣、地蜈蚣、黃爬山虎、麻雞翅膀、搜山虎、肉碎補(bǔ)、猴掌姜、石連、姜、石巴掌、毛姜、申姜、巖姜。
【炮制】
骨碎補(bǔ):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燙骨碎補(bǔ):取凈骨碎補(bǔ)或片,照燙法(附錄Ⅱ D)用砂燙至鼓起,撞去毛。
【原形態(tài)】
植株高25-40cm。根狀莖橫生,粗狀肉質(zhì),密被鉆狀披針表鱗片,有綠毛。
葉二型;槲葉狀的營養(yǎng)葉灰棕色,卵形,無柄,干膜質(zhì),長5-7cm,寬約3.5cm,基部心形,背面有疏短毛,邊緣有粗淺裂;
孢子葉高大,紙質(zhì),綠色,無毛,長橢圓形,寬14-18cm,向基部變狹而成波狀,下延成有翅膀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對,略斜上,長7-10cm,寬2-3cm,短尖頭,邊緣有不明顯的疏鈍齒;網(wǎng)狀脈,兩面均明顯。
孢子囊群圓形,著生于內(nèi)藏小脈的交叉點上。沿中脈兩側(cè)各排成2-3行;無囊群蓋。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苦,溫。
歸腎、肝經(jīng)。
補(bǔ)腎強(qiáng)骨,續(xù)傷止痛。用于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跌撲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風(fēng)。
《中華本草》
苦;性溫
肝;腎經(jīng)
補(bǔ)腎強(qiáng)骨;活血止痛。主腎虛腰痛;足膝痿弱;耳聾;牙痛;久泄;遺尿;跌打骨折及斑禿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20g;或入丸、散。外用: 適量,搗爛敷或曬干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注意】
陰虛內(nèi)熱及無瘀血者慎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