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講一個大家最熟悉的溫膽湯。
溫膽湯是中醫(yī)的名方,出自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還有另一種說法,出自南北朝姚僧垣的《集驗方》,古方溫膽湯的組成,大家背一下方歌。
“溫膽湯用苓半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寐證多端,此系膽虛痰上擾。”
溫膽湯由主要六味藥組成,加上姜棗就是八味藥。這六味分別為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茹。我們再分析一下,前面四味藥就是二陳湯,二陳湯為治痰濕之總方。痰濕有狹義的痰濕,指咳吐痰液;還有廣義的痰濕,是無形的痰濕。這些痰濕,二陳湯可以將之化開,加之枳實、竹茹能降膽胃、肺之氣,整個方子降氣化痰之力就強了。人體痰濕屬于濁陰,濁陰出下竅,要往下面走,這溫膽湯就是降濁陰的良方。
我們在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習時,大家都知道國醫(yī)大師鄧鐵濤老教授最常用的方有兩個,一個是溫膽湯,一個是補中益氣湯。而這溫膽湯還成了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以及廣東省中醫(yī)院心內科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協定處方。可見此方使用頻率之高,治療疾病范圍之廣。
鄧老這兩個方,一個溫膽湯代表降濁陰,一個補中益氣湯代表升清陽。兩個方子里面就含有升降的思想。而且兩個方子的作用點都偏于中焦肝膽脾胃。補中益氣湯我們以后再來談,現在著重談溫膽湯。
溫膽湯的主治,古書上即有記載,“心虛膽怯,氣郁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觸事易驚,或夢寐不詳,或短氣悸乏,或自汗,并溫膽湯主之。”這段話把溫膽湯主治的機制說出來了,就是痰與氣相搏,按方歌上所說的,就是“痰上擾”。痰病產生的癥狀很多,怪病皆由痰作祟,所以方歌稱之為“證多端”,也就是說痰上擾導致的疾病不僅僅教科書所列舉那些。教科書上認為溫膽湯治膽胃不和,痰濕逆擾,能夠理氣化痰,降膽和胃,這是站在痰和氣的角度論溫膽湯。
道醫(yī)用這溫膽湯,甚至用每個單方時,站的高度都比較獨特,獨特在哪?在精氣神三寶。站在精和氣的角度看,就是在痰氣的層面用溫膽湯,可以解決很多怪病。如果再往高一層看,站在“神”的角度運用溫膽湯,凡是病人脈象上越,形神不安的,用這溫膽湯效果相當好。把上越的脈象調伏下來,疾病就好轉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