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俠客行》,每次讀起來都讓小編熱血沸騰。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的是無數個千古俠客的影子。為情為義,袖里藏劍,錦衣夜行,為家為國,風蕭蕭兮,豪氣干云!
自【三家分晉】以來,春秋戰(zhàn)國已從奴隸社會轉型至封建社會。這一時期,將星閃耀、豪杰并起,這是一片充滿刀劍與酒肉中的獵場,也是一場英雄與豪杰間的較量。而其中,草莽之間多起英豪,為國大義,慷慨赴死,衍生出“刺客”這一特殊群體,也演繹了無數刺客與君王的傳說!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六大刺客的經典故事。
之所以說他幸運,是因為兩個原因。
其一,遇到個好伯樂——魯國國君,一而再、再而三的信任曹沫并委以重任;
其二,唯一 一個刺殺,不對,是嚴重威脅他國國君卻能安然無恙回到自己國家的人。
曹沫是魯國人,因為英勇而為魯莊公辦事。魯莊公欣賞他的勇氣。(當時)曹沫做魯國的將軍,跟齊國作戰(zhàn),作戰(zhàn)三次,三次都敗了,但魯莊公還是很信任曹沫。而齊桓公既想吞并魯國,又忌憚周天子的討伐。于是,就按照管仲的建議,邀請魯莊王來在柯地相會并結盟。
齊桓公和魯莊公在壇上結盟以后,曹沫手里拿著匕首挾持齊桓公,齊桓公左右的侍從沒有一個敢動,齊桓公于是問曹沫說:“你想要做什么?”
曹沫說:“齊國多年來一直欺負魯國,搶占了我們不少土地,現在要歃血為盟,沒問題,但是首先要把汶陽的土地還給魯國?!?/font>
齊桓公于是答應把汶陽歸還給魯國。齊桓公說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壇,面朝北方坐在群臣的位置,臉色沒有改變,說話跟原來一樣若無其事。齊桓公很生氣,想違背約定。管仲說:“不能這樣做。如果為了貪圖小利來使自己痛快,就會在諸侯間失去信義,最終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給他們?!庇谑驱R桓公就把所侵占的魯國土地歸還魯國。曹沫于魯莊王安然無恙的回到了魯國。
曹沫劫盟雖然成功了,但其危險系數并不比荊軻刺秦王小。畢竟,齊桓公已經集結了軍隊在柯城,曹沫等插翅難飛。只不過,他運氣比荊軻好一點:齊桓公急于稱霸天下,只能以“仁義”來收買人心。這就意味著他有讓步和妥協(xié)的可能。
其次,齊桓公也是一個比較講“信用”的人,承諾的話確實算數了。
當然,曹沫的成功與他自己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隨機應變的處事能力密不可分。換了一個怯懦之徒,或者一個有勇無謀之徒,都無法完成這場華麗麗的個人秀。這些因素地綜合,使得曹沫終于成為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刺客第一人,也是刺客當中相當幸運的一個人!
說專諸有才,原因有三:
其一,刺殺方法妙哉!
其二,伍子胥曾夸他是“敢于赴難的勇士”;
其三,他廚藝了得,被尊稱為“廚師之祖”,舊時城內居民時常前往焚香祭奠。
如今的名菜“糖醋魚”就是‘全炙魚’(有稱‘全魚炙’者)的傳承及代表,而它的發(fā)明者正是專諸的老師,春秋時期名廚太和公(或太湖公)。
專諸,是吳國堂邑人。據《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途中,見專諸勇猛無敵便與之結交。后來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后,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好好待他。
公元前前516年,楚平王死了。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余、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將蓋余、屬庸的后路,吳國軍隊不能歸還。
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說:“這個機會不能失掉,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為國君,季子即使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呀。”
專諸說:“吳王僚是可以殺掉的。母老子弱,兩個弟弟帶著軍隊攻打楚國,楚國軍隊斷絕了他們的后路。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這樣王僚還能把我們怎么樣呢?!?/font>
公子光以頭叩地說:“光之身,子之身也?!薄疽馑际牵何夜庸獾纳眢w,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負責了?!?/font>
這其中就含有一種摯友般知遇的理解。兩人二位一體,公子光是專諸的知己,而專諸冒死刺僚則體現出對公子光的忠義精神。
為了能夠接近吳王僚,“從太湖學炙魚,三月,得其味”。以及到最后的魚腹藏劍刺殺,一方面顯示出專諸雖為一介武夫,但是有勇有謀。另一方面,顯示出專諸講究信用的品格,一旦受人之托,便為了使命,兢兢業(yè)業(yè),精心準備,傾情投入。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出衛(wèi)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門戶、臺階兩旁,都是吳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wèi),都舉著長矛。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里,然后把魚進獻上去。
到吳王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匕首刺殺王僚,吳王僚當時就死了。侍衛(wèi)人員也殺死了專諸,在吳王僚的手下一片混亂之時,公子光的人馬全部消滅了他們,并自立為國君,這就是吳王闔閭。
之后,公子光也履行了自己當時的諾言,封專諸之子為上卿,也從另外一方面反映出一種
之所以說豫讓盡職是因為他忠心待主,智伯死后,他一而再、再而三為其報仇。盡管最后失敗,但他仍選擇“殺身成仁”。
要說中國古代刺客,不得不提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豫讓。如今廣為流傳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就出自這名古代義士。
豫讓,姬姓,畢氏,是戰(zhàn)國時期晉國人。
他起先在范氏和中行氏手下做家臣。后來,智伯邀請了他做自己的家臣,他才開始得到重用,兩人相互尊敬,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智伯是當時晉國四卿之一,掌管著晉國大部分土地。其他三卿分別是: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
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滅掉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史稱“三家分晉”。
豫讓逃到山里,發(fā)誓要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于是,他更名改姓,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他懷揣匕首,伺機行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突然覺得哪兒不對勁,就讓自己的手下來搜廁所,不料竟發(fā)現了豫讓,衣服里面還藏著利刀。襄子憐他是位義士,就把他放走了。
豫讓獲釋后仍不甘心,他將漆涂在身上,使皮膚腫爛,剃掉胡子眉毛,同時吞吃炭塊,使嗓子變啞,使人認不出他的本來面目。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說:“你不是豫讓嗎?”回答說:“是我?!?/font>
朋友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愛您。親近寵愛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嗎!”
豫讓說:“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殺掉他,這是懷著異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懷著異心侍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彼J為那樣做有悖君臣大義。
后來豫讓提前埋伏于一座橋下,趙襄子過橋的時候,馬突然受驚,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讓。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沮w襄子真的天生好命,一連兩次都能察覺到有人要刺殺自己。】
豫讓知道生還無望,無法完成刺殺趙襄子的誓愿了,就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象征性地刺殺。趙襄子滿足了他這個要求,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豫讓的事跡傳開,趙國的志士仁人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為他的死而悲泣!
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避禍到齊地(今山東境),以屠為業(yè)。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
聶政再三推脫說:“我所以降低志向,污辱自己,在市井里做個屠夫的緣故,只是希望借此奉養(yǎng)我的老母。老母在世,我的生命不敢用來答應別人犧牲的?!薄具@里的意思很明確,即《禮記》所言:“父母在,不許友以死”,這是聶政“孝”的表現?!?/font>
嚴仲子自然也是很識趣的走開,再也沒打攪過聶政。
直到聶政的母親去世三年后【古代守孝一般為3年】,聶政感念嚴仲子的知遇之恩,于是一個人闖進韓國都城,殺死韓國的丞相,并擊殺十多名衛(wèi)士。因為,聶政的姐姐和聶政長得很像,聶政怕姐姐受到牽連,用劍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
【在這里主要體現聶政的“仁”,寧愿自己毀容也要保護自己的姐姐不受迫害?!繒x、楚、齊、衛(wèi)等國的人聽到這個消息,都說:“不單是聶政有能力,就是他姐姐也是烈性女子。
聶榮聽到一系列消息后,猜到是自己弟弟干的好事了,馬上動身到韓國。來到刺客曝尸的地方,一看,果然是聶政,當即伏尸痛哭,說出了聶政的身份,并撞死在聶政的尸體前。(一說因悲傷過度,暴死于聶政尸前。)
讀到這兒,無人不為聶政所深深感動。這個刺客,直到性命的最后一刻,亦一心維護母親及親姊。即使在戰(zhàn)國那么混亂的時期,七國混戰(zhàn),禮崩樂壞已成必然,仍有聶政這樣講仁義,重孝道的人出現。聶政的“仁孝”也給當下諸多不愿撫養(yǎng)老人的子女好好的上了一課!
【知識小鏈接】
郭沫若曾據此寫歷史劇《棠棣之花》,歌頌聶政的俠義精神。在河南禹州市市區(qū)西北有紀念他的聶政臺。
之所以說荊軻最有名,原因有三:
一是荊軻自身很牛;
二是寫他的司馬遷很牛;
三是因為荊軻刺殺的對象很?!獞?zhàn)國時代的終極BOSS秦始皇。
由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所以小編在這就簡單說兩句~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和樊于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帮L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荊軻來到秦國后,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首見,刺秦王不中,最后被殺。荊柯刺秦王的故事就連現代的兩大名導也不放過這個題材。評荊柯為名氣最大的刺客,可謂名至實歸,眾心所向。
之所以說他倒霉,是因為還沒開始刺殺,就已經被刺殺對象——秦王弄瞎雙眼。而且這直接導致最后的刺殺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高漸離,戰(zhàn)國末期燕(今河北省定興縣高里村)人,擅長擊筑(是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園,中空,十三弦),高漸離與荊軻的關系很好【刺殺秦王的原因】。
荊軻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筑【筑,古代一樂器,也可成為武器?!?/font>,荊軻和而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死了之后,他隱姓埋名,藏在宋子縣一個富人的家里當幫傭。
后秦滅六國后,秦王因為高漸離擊筑太好了,就請他來王宮為他擊筑,可是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備,事先命人將高漸離的眼睛弄瞎,以為這樣高漸離就沒法刺殺他了。但高漸離往筑里灌鉛,趁秦王聽曲正入迷時,使勁朝秦王砸,想殺死他,但是很遺憾失敗了,所以就被殺了。
英雄末路,依然不失血性豪氣,為了國家、為了知己、舍身取義,殺身成仁,真是可歌可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