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是最常見的紅細胞酶病。G-6-PD缺乏是與溶血性貧血相關(guān)的最常見的酶異常,全世界約有4億人受累。
紅細胞G-6-PD遺傳缺陷患者遍及世界各大洲,以東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為主。在我國較多見的是蠶豆病和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藥物、感染誘發(fā)的急性溶血性貧血。
首先,先來看一則病例
患者,男,61歲。因“口干、消瘦2月余,解濃茶樣尿、皮膚黃染2天”入院。
既往史:
患者于2個月前診斷為“2型糖尿病”,應用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18U,早晩餐前30分鐘皮下注射)、玉泉顆粒(5g,1日2次),5天后患者出現(xiàn)解濃茶樣尿,伴皮膚、鞏膜黃染,全身乏力。
既往無肝炎病史及輸血史,無藥物及食物過敏史。
1子1女及外孫患G-6-PD缺乏癥。
體格檢查:
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晰。全身皮膚和鞏膜中度黃染,無肝掌、蜘蛛痣。雙肺聽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
心率:84次/分,律齊,心臟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脾不大。
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紅細胞2.1×1012/L,血紅蛋白62g/L。大便潛血陰性。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9U/L,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12U/L,總膽紅素66.4μmol/L,直接膽紅素16.3μmol/L,間接膽紅素50.1μmol/L。
貧血檢查:G-6-PD 0.09U/L,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IgG、C3b、C3d)陰性。
診斷為:1.2型糖尿??;2.G-6-PD缺乏癥,溶血性貧血。
治療:給予停用玉泉顆粒,強化胰島素控制血糖等治療。
1周后,患者小便呈淺黃色,全身皮膚、鞏膜黃染消退,血糖控制至理想范圍,紅細胞、血紅蛋白、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恢復至正常后出院。
哪些藥可能誘導G-6-PD缺乏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
今天,讓我們通過6個問答,來了解藥物誘導的G-6-PD缺乏癥發(fā)生的溶血性貧血。
藥物誘導的G-6-PD缺乏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以往稱為伯氨喹型藥物溶血性貧血。但除了伯氨喹外,還有多種藥物(見表1)均可能誘導G-6-PD缺乏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
此類藥物主要包括抗瘧藥中的伯氨喹、阿的平、奎寧,抗菌藥物中的磺胺類藥物及呋喃類藥物,解熱鎮(zhèn)痛藥中的阿司匹林等。其中以伯氨喹啉導致溶血的作用最強。
葛根可誘導G-6-PD缺乏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作用機制包括免疫和非免疫機制兩方面。葛根對G-6-PD正常者的紅細胞未見影響,但是對G-6-PD缺乏癥患者紅細胞具有較弱的氧化作用,增加氧化應激造成氧化性損傷,而且具有累積效應。
表1 可能誘導G-6-PD缺乏癥患者發(fā)生溶血性貧血的藥物
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急性溶血性貧血,溶血的程度與有關(guān)藥物的劑量和患者紅細胞G-6-PD缺乏的程度有關(guān)。
藥物誘導的G-6-PD缺乏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其典型表現(xiàn)為在用藥后1~3天,有血管內(nèi)溶血發(fā)作,1周左右時貧血最為嚴重,甚至發(fā)生周圍循環(huán)或腎衰竭。癥狀有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畏寒、發(fā)熱、頭暈、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痛等。鞏膜黃染,尿色如濃紅茶或甚至如醬油。
一般病例癥狀持續(xù)2~6天。嚴重者出現(xiàn)面色極度蒼白、全身衰竭、脈搏微弱而速、血壓下降、神志遲鈍或煩躁不安、少尿或閉尿等急性循環(huán)衰竭和急性腎衰竭的表現(xiàn)。
G-6-PD缺乏癥較輕者停藥后7~10天后,溶血現(xiàn)象逐漸減退,但重復用藥可再度發(fā)作,如果間歇或持續(xù)少量用藥,可發(fā)生慢性溶血。
G-6-PD缺乏癥嚴重者,可以發(fā)生極重度貧血,并出現(xiàn)血紅蛋白尿和急性腎衰竭,如不及時搶救,甚至導致死亡。
患者有應用表1中的藥物;
有急性溶血證據(jù),如出現(xiàn)急性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等;
患者實驗室檢查的結(jié)果顯示其體內(nèi)G-6-PD活性降低;
排除患有肝膽疾病及其他溶血性疾病的可能。
本文介紹的病例為2型糖尿病合并G-6-PD缺乏癥患者,起病前曾服用降糖中藥方劑玉泉顆粒,其成分為葛根、天花粉、麥冬、人參、茯苓、烏梅、黃芪、甘草、地黃,五味子,繼之出現(xiàn)排濃茶樣尿,全身皮膚、鞏膜中度黃染,檢查示血紅蛋白下降和間接膽紅素升高。
排除患有肝膽疾病及其他溶血性疾病的可能。葛根可誘導G-6-PD缺乏癥患者發(fā)生溶血性貧血。因此,患者可確診為玉泉顆粒誘導的G-6-PD缺乏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
學習了G-6-PD缺乏癥導致的溶血性貧血的表現(xiàn)與診斷,可千萬別錯過它的鑒別與防治要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