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句麗族是我國東北的一個古老少數(shù)民族,長期生活于我東北鴨綠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國,公元312年勢力抵達今天朝鮮半島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滅亡。本文主要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歷史沿革,高句麗的族源,高句麗政權的建立及與中原王朝的外交關系,高句麗滅亡后高句麗的流向,四個方面來論證高句麗族是我國東北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其建立的政權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方政權。
關鍵詞:高句麗,高句麗族源,高句麗政權,高句麗族人的流向
(一)
在高句麗政權的歸屬方面,大體存在兩種觀點:一是有人認為高句麗政權是中古代的一個地方政權,一是有人認為高句麗是朝鮮的一個地方政權。上述兩 種不同的觀點是目前研究高句麗問題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不同學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研究高句麗的有關民族問題時,首先應該明確在高句麗政權建立之前我國東 北和朝鮮半島的某些歷史地理情況。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
1.東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
自有文字時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qū)就已載入典籍。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當推《尚書·禹貢》,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 省西部地區(qū);〃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于州的轄境之內(nèi)。相傳〃九州〃為禹治水后所設,而舜又析〃九州〃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東北〃為 幽州,即遼寧北鎮(zhèn)以西地區(qū)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zhèn)以東地區(qū)稱遼東。遼西東之分,大抵以今遼河為限隔。除《禹貢》,還有《爾雅·釋地》、 《周禮·職方》及《呂氏春秋·有始覽》等書,都做了相類似的記載。其實,所謂〃九州〃、〃十二州〃之設,反映了當時春秋戰(zhàn)國之際或稍晚人們的地理概念。由 此可見,至少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在人們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遼寧省境分別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營州的轄境之內(nèi)。
據(jù)《史記·五帝本記》載:早在舜時,北方朝貢的民族有〃山戎、北發(fā)、息慎〃。息慎即肅慎,在堯舜時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所以,周繼承了堯舜 時的遺產(chǎn),稱:〃隸慎、燕、毫,吾北土也?!ㄖ軙r,肅慎繼續(xù)朝貢,孔子曾親眼見過其貢品――楛矢石砮,并為陳國惠公做了鑒定?!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也有關 于肅慎的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ú幌碳唇耖L白山,肅慎族居于長白山地區(qū)又得到了確證。以上所證,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 地理概念,把它擴展至白山黑水即相當今之吉林、黑龍江兩省之境。此時,因無明確的行政區(qū)劃,仍以方位〃東北〃代稱本地區(qū),同時,又把民族作為地區(qū)的代名 稱。
東北正式有了本區(qū)域名稱,是到了戰(zhàn)國時期,與燕國在此設郡聯(lián)系在一起。燕國處北方,經(jīng)常遭到強敵東胡的內(nèi)侵。昭王時,始筑長城,幾乎把現(xiàn)今遼寧 省全境括在長城以內(nèi),設郡以轄其地。據(jù)《史記·匈奴傳》載記甚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ㄟ|西與遼東兩郡及右北平 郡的部分均在今遼寧省境。襄平即今遼寧省遼陽市,就是當時遼東郡的首府。這是有史以來,首次在遼寧也是在東北地區(qū)建制設郡。自此,遼即成了今遼寧地區(qū)的代 名稱,歷代相沿不變。有時也把遼泛指為東北地區(qū),但它真正含義,還是限指遼寧地區(qū)。秦結束了戰(zhàn)國長期紛爭的局面,第一次實現(xiàn)了大統(tǒng)一。為防御匈奴,集燕、 趙長城之大成,將各段長城連為一體,如《史記·蒙恬傳》說:〃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ㄟ|東段長城,基本沿襲燕長城的走向,仍把 遼寧大部劃入長城的藩籬之內(nèi),所置遼東、遼西與右北平三郡,是對燕制的承襲和進一步完善。
2.”古朝鮮”主要指的是”箕氏朝鮮”和”衛(wèi)氏朝鮮”.
箕子胥余是殷末的貴族.<<尚書…商書.微子>>記載:”殷既錯天命,微子作誥父師、少 師.微子若曰父師、少師……”下小注:”父師少師三公箕子也;少師孤卿比干.”(尚書卷五微子十七商書),《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箕子者,紂親戚也 ”.周武王滅商后,周武王訪問箕子治國之道, “箕子對曰”,”其后, 箕子超周”封箕子于朝鮮,箕子朝鮮候國正式建立.有史料可證,據(jù)《后漢書·東夷傳》載:“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鮮,箕子教以禮義、田,又制八條之教?!薄度龂?志·東夷傳》也有相同的記載, 《三國遺事》記載:檀君〃都平壤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鮮,檀君乃移于藏唐京.”近年來,遼寧喀左縣北洞村出土了箕族銘文的窖藏青銅器,并且山東省黃縣 也出土過箕器,這些出土品說明,箕子走之朝鮮與被封于朝鮮是不庸質(zhì)疑的.箕子朝鮮的歷史延續(xù)千年,至西漢初為燕國人衛(wèi)滿所滅,建立了衛(wèi)滿朝鮮《后漢書》記 載:”初,朝鮮王準為衛(wèi)滿所破,乃將其眾數(shù)千人走入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后漢書卷85《東夷傳·韓》)《三國志》記載:”侯準既潛號稱王, 為燕亡人衛(wèi)滿所攻奪,將其左右宮人走入海,居韓地,自號韓王.其后滅絕,今韓人猶有奉其祭祀者.”(《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韓》)
3.在戰(zhàn)國燕昭王向東北拓疆之前,至少在春秋時期就存在著一個”古遼東”;其西限在今山海關一帶,其東限至今朝鮮的清川江,古朝鮮在遼東之東的 今大同江中下游地區(qū).“古遼東”,是指戰(zhàn)國時期燕國設置遼東、遼西郡之前的遼東,亦即最早提到的“遼東”這一稱謂.“遼東”之名最早見于《管子·地數(shù) 篇》:“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這里的齊是指春秋時期的齊國,燕是指齊國的北鄰燕國。房玄齡注:“渠展,齊地?水(濟北)所流入海之處,可煮之所 也,故曰渠展之鹽。”據(jù)此,渠展應是現(xiàn)在渤海南岸的萊州灣一帶。關于“遼東”,有的學者認為是“指遼河、大小凌河入遼東灣一帶,在渤海的北岸,至今遼寧的 重要鹽區(qū)仍密布在蓋平至葫蘆島角之間”(朱活:《?幣續(xù)窺》(齊魯書社,1984年出版),載于《古錢新探》)。但是,燕國在春秋時的疆域并沒有達到今遼 河以及大凌河流域。在齊桓公北伐山戎、孤竹之前,今灤河以北至大凌河一帶的沿海地區(qū)是孤竹、屠何、貊人的居住區(qū)。當時燕國“北迫蠻貉,內(nèi)措齊、晉,崎嶇強 國之間,最為弱小,幾滅者數(shù)矣”(《史記·燕召公世家》)。即使在齊桓公“北伐山戎,制令支,斬孤竹而九夷始聽,海濱諸侯莫不來服”(《管子·小匡篇》) 而“為燕辟地”(《谷梁傳·莊公三十一年》)之后,燕國的勢力也沒有很快到達大、小凌河流域,有許多跡象表明,原居于西喇木倫河、老哈河一帶的東胡趁機南 下,填補了大、小凌河流域的空白,占領了這一地區(qū),并在這一地區(qū)發(fā)展了夏家店上層文化。據(jù)考古家言,夏家店上層文化乃是東胡文化,其分布區(qū)域,其北限是到 達西拉木倫河流域及迤北的丘陵地帶,其南限未過灤河與燕山,西南大體以七老圖山為界,東部不過柳河與醫(yī)巫閭山,其活動中心先后曾發(fā)生過變化,“早期活動中 心偏北、偏西,晚期活動中心則偏南、偏東,有一個由北逐漸向南發(fā)展和移動的趨勢”(靳楓毅:《夏家店上層文化及其族屬問題》,載于《考古學報》,1987 年第2期)。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管仲所說的遼東,決非今遼河至大、小凌河入遼東灣這一帶地區(qū),因為燕國當時向東北渤海沿岸的擴展不會太遠,充其量也 只能到達今遼寧省的綏中縣以北地區(qū)。關于古遼東的記載,還見于《戰(zhàn)國策·燕策》:“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 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
關于這段,有人認為“真假摻半,它是燕昭王后期的部分史實為基礎,又揉進一些妄言,然后托為蘇秦說燕王語,而上系于燕文侯時”,林胡、樓煩俱非 燕地,九原和云中亦不屬燕,但“燕東有朝鮮、遼東”則符合史實(閻忠:《<戰(zhàn)國策>燕國疆或辨析》,載于《史學集刊》1995年第3期)。然而,持此觀點 的學者卻認為這“符合史實”的含義是“秦開東攻朝鮮后,遼東及原朝鮮部分居地也并入燕國疆界”,“是知《燕策》此言不虛”。顯然,這位學者是將上述引文中 的“有”字理解為占有了。有的外國學者在解釋“朝鮮、遼東”時,竟然去消了其間的頓號,認為它表達的意思是“朝鮮的遼東”,“戰(zhàn)國時期的中國承認了朝鮮的 遼東”(〔朝〕李址麟:《秦漢兩代遼東郡的位置》,載于《歷史科學》1963年1期)。而我國也有人認為“朝鮮、遼東”應作“朝鮮之遼東”解,因為“這時 燕還不曾據(jù)有遼東地區(qū)”5。關于去消“朝鮮、遼東”中 間頓號的說法,已有人指出其錯誤所在,認為如果按照這種邏輯去理解問題,其中的“林胡、樓煩”豈不變成了“林胡的樓煩”,而“呼沱、易水”也就變成 “呼沱的易水”了嗎(顧銘學、南昌龍:《戰(zhàn)國時期燕朝關系再探討》,載于《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0年1期)? 筆者認為,如何理解“燕東有朝鮮、遼東”應是引起我們足夠重視的重要問題,能否正確分析,對搞清東北亞某些歷史問題來說,并非無足輕重。首先應明確,朝鮮 (即古朝鮮)和遼東應是兩個互不混淆的概念。在語法上說,“朝鮮、遼東”應是并列詞組而不是主從關系,這應當是個常識問題。因此,“朝鮮、遼東”所表達的 意思是指兩個不同的地域,朝鮮既不能包括遼東,而遼東也不能包括朝鮮。其次應明確,蘇秦所說的這段話應是 燕昭王建立五郡以前的歷史地理,而不是相反。其中的“有”不作占有講,而當存在講,是“無”的反義詞,蘇秦講的是燕國的四至,而不是其全盛時期 的疆域。在戰(zhàn)國初期,燕國的北面是東胡,古遼東本包括后來的遼東、遼西之地,蘇秦不講東胡而只講遼東,原因亦在于此。我們拋開這話是不是蘇秦講的這一點, 單就“燕東有朝鮮、遼東”來說,朝鮮應在遼東之東是毫無疑問的,朝鮮雖與燕國遼東相隔,但從海路來看,亦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因此,說朝鮮和遼東皆為燕國的 東鄰是沒有錯的。綜上所述,從東北亞地區(qū)某些歷史地理沿革變化來看,古朝鮮和高句麗的領土都屬古代中國,但是,高句麗前期同古朝鮮之間并任何瓜葛,當高句 麗建國之時,古朝鮮則已經(jīng)滅亡,而古朝鮮族大都與漢人相融合。(二)
高句麗族源根源于中國。盡管我國學者對于高句麗的族源存在著一些分歧,大體上存在有穢貊說、夫余說、漢人說,但是無論那種說法,都是在中華大地 范圍上。筆者也認為穢貊說、夫余說、漢人說是符合歷史的,下面分別介紹一下自己的主張:穢貊族是高句麗的主源說,夫余族是高句麗的又一主源說,漢人是高句 麗的一個主源說。
1.穢貊族是高句麗的主源說。
穢貊是我國北方和東北地區(qū)的古老民族,古籍都有記載《尚書·大傳》》:“三者十稅一,多於十稅一謂之大桀、小桀;少於十稅一謂之大貉(貊)、小 貉(貊)(注《尚書·大傳》卷六),周傳多方)”,《孟子·告子下》:“子之道,貉(貊)道也。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貊)、小貉(貊)也?!保献?卷12告子中華書局影印本《十三經(jīng)注》),《后漢書·東夷高句麗》:“句麗,一名貊耳,有別種依水為居,因名小水貊”(《三國志》卷三十魏書·東夷傳)) 《魏氏春秋》:“遼東西安平縣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麗別種因名之曰小水貊?!薄对娊?jīng)·大雅·韓奕》:“王錫韓侯;其追(即穢)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 ”,《史記·燕召公世家》說:“燕外迫蠻貉(貊),內(nèi)措齊晉。”表明穢貊族分布地已經(jīng)包括今天東北地區(qū),。在周滅商之時,為周人東進所迫,除部分留居故地 外,大部分向東北和北方遷徙?!兑葜軙ね鯐贰罢龞|高夷”晉人孔晁注說“高夷,東北夷高句驪”,《荀子·強國篇》載,秦“北與胡貉為鄰”;《管子·小 匡第二十》記載:“齊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逾太行,與卑耳之貉拘秦夏”,西河為今山西與陜西間或內(nèi)蒙古與寧夏間黃河河段;卑耳,山谷,在今 山西省平陸縣西北,說明有一支穢貊人向北遷移到陜西,山西或?qū)幭牡谋辈康貐^(qū),這支穢貊人秦漢以后的史書無其活動記載,應該是與當?shù)厮诰用袢诤狭??!渡胶?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記載:“貊國在漢水東北,地近于燕”,說明北遷的穢貊人有一支折向東,遷移到今河北省東北部地區(qū),他們在燕昭王(前311-前279)派秦 開北破東胡時,懼禍及己,再向東北遷移,遷到了靠近潢水的東北大地,以后,長城以內(nèi)再無穢貊活動記事,秦漢以后的史書都把穢貊列入東北夷或東夷。 穢與貊盡管在漢以后史書多聯(lián)稱,但是從族系上細分,應該指中國東北地區(qū)同一東夷系統(tǒng)的南北不同的部族,其中北部或東北部(日本海沿岸)之穢族,按 《說文》解釋為“水多貌”,顯然指穢地多川谷,濕地,其中心地區(qū)即“西團山文化”為主的松花江中上游及松嫩交匯的川谷山地,并波及濱海地區(qū),而貊又作“貉 ”,貊之族有兩層意思:首先,是地理概念。正如,林云先生指出在《燕亳與燕亳邦小議》指出《左傳·昭公九年》中的“燕亳”即“燕貊”。(林云《燕亳與燕亳 邦小議》史學集刊,1994年第二期),而亳指古代高臺之居的部族,如商之先居“湯亳”。顯然,《左傳》中的“燕亳”與《尚書·大傳》中的“大貉(貊)、 小貉(貊)”都應該分居于北方“燕地”的高山之“亳”和居于古代遼東“二江”(大小水)上的高山部族之一“貊”部。其二,是“貊”作為古代四夷之民的泛 稱。如《漢書·賈捐之傳》云“駱(貊)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保ā稘h書》卷64下《漢書·賈捐之傳》)這里的“駱越”公認為南方百越之一部。從這個意義 上講,漢代以后南方百越之“駱”與東北東夷之“貊”都不過是當時人對不同地域四夷之民的通稱。正如《漢書·禮樂志》稱“隅辟越遠,四駱咸服”(《漢書》卷 二十二《漢書·禮樂志》)高句麗中的”高”為方位,句麗為”山川紆曲”,兩者合稱應指遼東”二江”流域的”高峰曲谷”之高句麗民族的地理觀念.高句麗最早始興的”消奴部 (西部)”,學術上已公認為在遼寧省桓仁縣為中心的渾江流域的”高山曲谷”中,其高山之城即為”五女山城”;其”故國之川”應為今渾江和富爾江流域.而這 一地區(qū)正是春秋戰(zhàn)國前后,遼東諸”貊”中的”小水貊”的核心地區(qū).以次推斷,假如說先秦時期,活動于鴨綠江中游右岸和渾江流域的”高夷”,是高句麗先民的 主要族源之一(不是唯一族源),則其后見于春秋以后文獻中的大小貊(主要是小水貊),與漢代高句麗的”消奴部(西部)”,從族源和地緣上看,亦應是”高夷 ”文化的直接繼承者和構成高句麗早期族源的主體。
國內(nèi)學者支持高句麗族源是貊的有很多人。張博泉認為:“高句麗原是出自的” (張博泉《東北古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東北史研究》1983年版1期)又說“高句麗出自穢貊,亦即貊?!保◤埐┤稏|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學出版 社,1985年版)姜孟山認為:“朱蒙建國之前已有高句麗族”。“朱蒙建國前高句麗族一名貊,即‘句麗別種依小水作用,因名之為小水貊’”?!案呔潲愂酋?族的一支,是從貊族中分離出來的?!保ń仙健对囌摳呔潲愖宓脑戳骷捌湓缙趪摇?,《朝鮮史研究》1983年版5期)傅朗云等認為:“高句麗族屬于貊族 ”(傅朗云等《東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陳連慶認為“高句麗出自貊族”。(陳連慶《西漢與新莽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士兵》,《史學集刊》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期)90年代關于高句麗起源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新說輩出。
1990年李殿福、孫玉良提出:“高句麗人是中國東北地區(qū)古代穢貊族的一支”,“在高句麗政權未建立以前,在今日新賓縣內(nèi),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個稱
為高句麗的貊人部落?!保ɡ畹罡!O玉良《高句麗簡史》,韓國漢城三省出版社,1990年版)1994年魏存成提出:“高句麗原系貊,但其王室來自夫余,
高句麗和夫余同屬穢貊族系?!蛴嗪头x更密切一些。”(魏存成《高句麗考古》,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1995年李殿福提出;“我們認為高句麗
民族的族源作為主體來說,應該是生活在渾江中游和鴨綠江一帶的貊人,盡管高句麗王國的統(tǒng)治階級的代表人物鄒牟來自北夫余?!保ɡ畹罡!稏|北考古研究
(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1997年王綿厚提出:“高句麗先世之主體,應是以鴨綠江兩岸的大石棚、石棺墓和青銅短劍為代表的漢代以前中國
東北地區(qū)的貊族文化”(王綿厚《高句麗民族的起源及其考古學文化》,《高句麗、渤海研究集成》(一),哈爾濱出版社,1997年版)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
以得出穢貊族是高句麗的主源。
夫余為古代中國東北地區(qū)繼古代朝鮮國后最先建立政權的少數(shù)民族,盛于漢代,南北朝時期國亡民散。古籍中有記載,夫余真名最早出現(xiàn)于《史記·貨殖 列傳》“夫燕亦渤,碣之間一都會也,……北鄰烏桓,夫余”《魏書·高麗傳》“高麗者,出於夫余,自言先祖朱蒙?!薄吨軙じ啕悅鳌贰案啕愓?,其先出於夫 余,自言始祖曰朱蒙,河伯女感日影所孕也。朱蒙長而有材略,夫余人惡而逐之,土于紇升骨城,自號曰高句麗,仍以高為氏。其孫莫來涿盛;擊夫余而臣之。莫來 裔孫璉,始通使於后魏”以此我們可以推出夫余族是在高句麗建國以前已經(jīng)存在,其族后歸屬于高句麗?!赌鲜贰ひ孽觥じ吖贷悅鳌贰案呔潲悾谶|東之東千里,其 先所出,事詳北史。地方可二千里,中有遼山,遼水所出。漢、魏世,南與朝鮮、穢貊、東與沃組、北與夫余接。其王都於丸都山下,地多大山深谷,無原澤,百姓 依之以居,食澗水。”《北史·高句麗傳》“高句麗,其先所出夫余。王嘗得河伯女,因閉於室內(nèi),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 升?!薄端鍟|夷·高麗傳》“高麗之先,出自夫余。夫余王嘗得河伯女,因閉於室內(nèi),為日光隨而照之,感而遂孕,生一大卵,有一男子破殼而出,名曰朱蒙。 ”
朝鮮一些書籍也有關于夫余的記載:《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東明圣王傳》“始祖東明圣王,姓高氏,瑋朱蒙。一云鄒牟,一云眾解。先是,夫余王解 夫婁老無子,祭山川求嗣?!薄度龂z事·高句麗傳》“高句麗,即卒本夫余也?;蛟疲窈椭?,又成州等,皆誤矣。卒本州在遼東界。國史《高麗本紀》云。始祖 東明圣帝,姓言氏,諱朱蒙。先是,北夫余王解夫婁既避地于東夫余?!薄稏|國史略·高句麗傳》“高句麗始祖朱蒙立。漢元帝建昭二年,新羅始祖二十一年。先是 東夫余王金娃,夫余王解夫婁老無子,求嗣祭山川,所御馬至鯤淵,見大石相對而淚,轉(zhuǎn)石有小兒,金色娃形,喜而養(yǎng)之,名曰金娃,及長立為太子?!保ㄒ陨鲜妨?出自高句麗史籍匯要)《好太王碑》“惟昔始祖,鄒牟王之創(chuàng)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圣德”(《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 社,1996年6月)《冉牟墓》“河伯之孫明之子鄒牟。圣王元出北夫余天下四。”此墓是1935年秋被日本人伊騰伊八掘開,鏡池內(nèi)宏著錄在《通溝》一書的 上下卷,中外學界開始了解這座高句麗貴族的墓葬。此墓在好太王碑東北6公里鴨綠江右岸平原上,文字保存尚可。這是牟頭婁為其舊主人高句麗大兄冉牟撰寫的墓 志。據(jù)好太王碑文和冉牟墓志開頭文字,可知鄒牟王出自北夫余。朝鮮史書《三國遺事》引《古記》曰:“北夫余于前漢宣帝神舜三年壬戌四月八日立都稱王,國號 北夫余,自稱名解慕漱,生子名曰夫婁,以解為氏焉;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東夫余。東明繼北夫余而興,立都于卒本川,為卒本夫余,為卒本夫余高句麗始祖 ”(轉(zhuǎn)引張博泉、魏存成《東北古代民族》,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113頁)以上我們可以認為高句麗是北夫余的一支。
夫余人有天神崇拜的宗教觀。《三國志·魏書·東夷傳》:“以殷正月祭天”,《后漢書·東夷傳》:“以殷正月祭天”這可以證明夫余人確實有天神崇 拜的宗教觀在。在其神化史事制造始祖起源傳說中,很自然地加入天神崇拜觀念,這就是《論衡》所載的“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我,故有辰。”但是僅此而已。 其對天神的祭祀名為“迎鼓”,與始祖東明有關系。高句麗早期宗教觀念中仍采用天神崇拜?!逗鬂h書·東夷·高句麗傳》:“好祀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 大會,名曰‘東盟’。其國東有大穴,號隧神,亦之,十月迎而祭之。”按《前書音義》解釋:“龍星左角曰天田,則農(nóng)祥。辰曰飼以中,號曰零星?!?《三國志·東夷·高句麗傳》:“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名曰東盟。共公三公,衣服皆錦繡金銀以白飾,大加主簿頭著責,如責而無余,其小加著折風,形如羿。 ”可見,高句麗對天神的祭祀是定期舉行的,并且是十分莊重和嚴肅的。以后,《魏書》、《梁書》、《北史》都稱其十月祭天,祭祀名曰東盟?!读簳分袑懽鳌?東明”,而高句麗語中東明之明讀盟,與朱蒙之蒙發(fā)音正同。說明高句麗人所祭祀的天神即東明,也就是夫余人的始祖?!度龂酚洝るs志》祭祀條引《古記》稱朱 蒙廟為始祖廟。高句麗自公元前37年建國始,歷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近十個王朝,經(jīng)700年。其中雖然出現(xiàn)與中原王朝的沖突乃至戰(zhàn)爭,但是,高句麗政權仍是中原王朝統(tǒng)轄下的地方民族政權。
高句麗未建國,其民族稱應源于漢定朝鮮,以高句麗為縣。《后漢書·高句麗傳》記載:“武帝滅朝鮮,以高句麗為縣,使屬玄菟?!备呔潲惪h的設立說 明,高句麗民族在玄菟郡內(nèi)占有一定比重。漢朝設置高句麗縣后,始稱高句麗,可見,其族稱亦是西漢王朝冊封的。當時,高句麗尚未建國,只是以部落群形式散居 于玄菟郡內(nèi),是故漢朝“賜鼓吹伎人”以迎合高句麗民族“男女歡聚,相就歌戲”(《三國志》卷三十,《東夷傳》)之俗。同時隨玄菟郡內(nèi)受朝服衣責,表示自己 是漢朝的臣民。
高句麗建國于西漢元帝建詔二年(公元前37年),但是,早在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建立了玄菟郡,即已說明高句麗已經(jīng)建立縣治并且還是 首縣(郡縣)。西漢末年王莽專權,一度破壞了高句麗與西漢王朝的關系?!稘h書·王莽傳》記載:“先是,莽發(fā)高句麗兵,當伐胡,不欲行,郡強迫之,皆亡出 塞,囚犯法為寇。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為所殺。州郡歸咎于高句麗騶(鄒牟)。嚴尤奏言:‘貉人犯法,不從騶起,正有它心,宜今州郡且尉(慰)安之。今猥被 大罪,恐其遂叛,夫余之屬比有和者。匈奴未滅,夫余、穢貉復起,此大尤也?!Р晃景?,穢貉遂反,詔尤擊之。尤誘高句驪侯騶至而斬焉,傳首長安。莽大悅, 下書曰:‘……其更名高句驪為下句驪,布告天下,令咸知焉?!谑呛讶擞高叀!保ā稘h書》卷99中《王莽傳中》)《三國史記》把王莽發(fā)高句麗兵以伐胡之 事。它在琉璃王三十年(13年)文中說:嚴“尤誘我將延丕斬之,傳首京師。莽悅之,更名吾王為下句驪,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寇漢邊地愈甚”。
東漢光武帝中興,調(diào)整了與高句麗的關系,高句麗開始以一個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形式參與東漢王朝的政治生活,即《后漢書·東夷列傳·高句驪傳》 載:“建武八年(32年),高句驪遣使朝貢,光武復其王號?!彼^“復其王號”是指王莽新朝將高句麗王改為高麗侯,所以才有東漢王朝的“復其王號”?!敖?武二十二年年(46年),高句驪萬余家因樂浪郡附于漢。翌年,又有‘句麗蠶支落大加戴生等萬余口詣樂浪內(nèi)屬’”(《后漢書》卷85句麗蠶支落大加戴生等萬 余口詣樂浪內(nèi)屬。《后漢書·東夷列傳·高句驪傳》)但是,東漢與高句麗的關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地方利益的驅(qū)動,時有矛盾沖突發(fā)生。據(jù)史料記載,在高 句麗太祖大王時期(53-146年)曾經(jīng)七次侵擾遼東。尤其是東漢末年,國力衰退,軍閥蜂起,高句麗乘勢大舉擴張。但是隨著曹魏政權的建立,高句麗也很快 和曹魏王朝建立了臣屬關系。高句麗為表臣屬,青龍四年(236年)高句麗王宮斬吳使胡衛(wèi)之首獻于魏。此前孫吳政權曾遣使密結高句麗,欲奪魏遼東。有史可 證,《三國志·明帝紀》記載:青龍四年(236年),“秋七月,高句驪王宮斬吳孫權使胡衛(wèi)等首造,詣幽州?!?37年,高句麗又遣使獻于魏。高句麗與曹魏 王朝建立臣屬關系后,開始積極地參與曹魏王朝對北方、東北的統(tǒng)一。據(jù)《三國志·公孫度傳》記載:景初元年(236年),公孫淵“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 遣使者持節(jié),假鮮卑單于璽,封拜邊民,誘呼鮮卑,侵擾北方?!倍辏?38年),太尉司馬宣王“率眾討公孫淵,(高句麗王)宮遣主簿大加將數(shù)千人助軍。 ”(《三國志》卷30《東夷列傳·高句驪列傳》)這一仗,高句麗參加曹魏軍隊大獲全勝,遼東、帶方、樂浪、玄菟諸郡納入了曹魏王朝的統(tǒng)治范圍。但是高句麗 與曹魏的關系也不是十分穩(wěn)定。高句麗多次出兵侵擾遼東。為此,曹魏以高句麗侵叛為由,派幽州刺使關秋儉兩次其兵萬余伐高句麗。第一次是正始七年(246 年)魏軍萬余直搗丸都城(今天吉林省集安市)。高句麗王優(yōu)位居敗奔沃沮。第二年(247年),關秋儉遣玄菟太守王欣第二次追討高句麗,過沃沮界千余里,至 肅慎氏南界,誅納八千余口,徙一部與滎陽(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原來臣屬于高句麗的沃沮、穢貊也乘勢擺脫高句麗,一并歸附曹魏。正始八年(127年)高 句麗以丸都城殘破,遷都平壤(今朝鮮平壤市)。高句麗此役遭到重創(chuàng),其勢力退縮至今天渾江、鴨綠江流域。可見,曹魏政權加強了對高句麗的管制。東晉,慕容鬼勢力崛起,并獨占遼東。鑒于慕容鬼收平遼東,晉拜慕容鬼為安北將軍、平州刺使。其后晉又以鬼為都督幽、平哦州,東夷諸軍事。晉咸康 三年(337年)鬼子皇稱燕王。晉咸康八年(342年),燕王慕容皇親率四萬兵出南道,遣慕容瀚將兵一萬五千出北道伐高句麗,高句麗王遣精兵五萬拒北道, 結果高句麗大敗,燕兵進丸都城,虜男女五萬余口,高句麗王單騎逃遁。晉建元元年(342年),高句麗稱臣于燕?!稌x書·慕容雋載記》:(355年)“高句 麗王釗遣使謝恩,貢其方物。雋以釗為營州諸軍事、征軍大將軍、營州刺使、封樂浪公、王如故。”(《高句麗史籍匯要》199)但是,后來由于燕發(fā)生內(nèi)訌,勢 力大減,已經(jīng)無法控制遼東。《資治通鑒·晉紀·安帝戊》記載:“元興三年(404年),高句麗侵燕?!薄稌x書·慕容熙載記》:“高句麗寇燕郡,殺略百余 人,熙伐高句麗,以符氏從,為沖車地道,以攻遼東。熙曰‘待鏟平寇城,朕當與后乘輦而入?!宦爩⑹肯鹊?。於是城內(nèi)嚴備,攻之不能下。會大雨雪,士卒多 死,乃引歸?!保ā陡呔潲愂芳畢R要》206)
高句麗占有遼東之后,國力大增,但是與南北朝諸中原王朝仍然保持臣屬關系,接受冊封?!读簳ぶT夷·高句麗傳》記載:(413年)“至孫高璉, 晉安帝義熙中,始奉表痛貢職,歷宋齊并授爵位,年百余歲死?!保ā陡呔潲愂芳畢R要》208)《宋書·少帝紀》記載:“景平元年(423年)三月,是月,高 句麗遣使朝貢。景平二年(424年)正月,高句麗遣使朝貢?!保ā陡呔潲愂芳畢R要》209)《南齊書·高帝紀下》記載:“建元二年(480年)夏四月丙 寅,進高麗王、樂浪公高璉,號驃騎大將軍?!保ā陡呔潲愂芳畢R要》232)《南史·齊本紀·高帝紀》記載:“夏四月丙寅,進高麗王、樂浪公高璉,號驃騎大 將軍。”(同上)。李殿福、孫玉良《高句麗同中原王朝的關系》一文中提出:高句麗同北魏的共處,“高句麗通過和平交往手段,贏得較長時間的和平局面以便致 力于內(nèi)部發(fā)展”?!爸鲃优c北魏交好,連年遣使入魏朝貢,恪守藩臣之禮”。接受南北朝的冊封。(李殿福、孫玉良《高句麗同中原王朝的關系》,《博物館研究》 1990年3期)高句麗歷代諸王均向中原王朝政權遣使朝貢,克盡臣中,并接受中原王朝的招賜和指令。歷代高句麗朝貢共計143次,而南北朝占109次,長 壽王遷都平壤后及其后諸王均繼續(xù)保持與中原王朝政權的隸屬關系,請求與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向中原王朝政權朝貢,并未發(fā)生任何實質(zhì)性變化。
隋唐時期高句麗與中原王朝的關系是戰(zhàn)爭性質(zhì)的國內(nèi)統(tǒng)一戰(zhàn)爭。581年,隋文帝統(tǒng)一南北朝,高句麗按例遣使朝貢于隋。隋授其王為大將軍、遼東郡
王。如《隋書·高祖紀上》記載:“開皇元年(581年)冬十月酉,百濟王扶余昌遣使來賀,授昌上開府儀同三司、帶方郡公。十二月壬寅,高句麗王高陽遣使朝
貢,授陽大將軍、遼東郡公?!薄杜f唐書·高祖本紀》記載:“武德七年(624年)春正月已酉,封高句麗王高武為遼東郡王,百濟王扶余璋為帶方郡王,新羅王
金真平為樂浪郡王?!遍_皇十八(598年),高句麗結末曷萬余騎寇遼西,營州總管韋沖破之。自此,隋與高句麗關系趨于緊張。同年,文帝發(fā)兵30萬分陸、水
二路分道伐高句麗。并下詔削高句麗王官爵。高句麗懼,遣使謝罪,稱“遼東糞土王臣元”。(《隋書·東夷·高麗傳》《高句麗史籍匯要》268頁)其后,隋煬
帝又三次大規(guī)模征伐高句麗,結果失敗,使隋朝統(tǒng)治陷于不可自拔的危機,使高句麗民窮財盡,為唐朝滅高句麗奠定基礎。
(四)高句麗族的流向主要集中于中國
公元668年,高句麗亡國,唐凡收其“戶六十九萬”。(《新唐書》卷220《高麗傳》?!杜f唐書·高麗傳》記載“戶六十九萬七千”)此為高麗國境內(nèi)的總戶數(shù),內(nèi)中包括了許多非高麗族戶。高句麗亡國后,其族人的去向大體集中于中國,有三:遷居中原、亡入渤海、散入突厥。
第一,高句麗人遷居中原各地。《唐會要·高句麗》記載:“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縣一百。又置安東都護府以統(tǒng)之。移其戶二萬八千於內(nèi)陸。 ” (高句麗史籍匯要)461-462頁)唐太宗遷高句麗人居中原在貞觀十九年(645年),《資治通鑒》是年十月條載:“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 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后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中原)者七萬人”。(《資治通鑒》卷198,太宗貞觀十九年十月條)《新唐 書·高麗傳》記載:“績攻蓋牟城,拔之,得戶二萬,糧十萬石,以其地為蓋州。”克遼東城后,。“獲勝兵萬,戶四萬,糧五十萬石,以其地為遼州”。降白城 后,“獲男女凡萬,兵二千。以其地為巖州”。這說明,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在遼、蓋、巖三州俘獲的高句麗人,約八萬左右人。由于他們與漢人長期交往,已經(jīng)漢 化。1990年李殿福、孫玉良《高句麗簡史》介紹了遼寧省臺安縣大高麗房子村,有高氏家庭聚居,據(jù)他們的家譜記載是高句麗長壽王的后裔。由于年長歲久,與 漢族雜居共處,互相通婚,自然而然成為了漢族。1995年,高氏家族后裔高之謙發(fā)表了《關于高句麗長壽王后裔研究:以高氏家譜為中心》一文,該文論證了“ 高氏家族的漢化是有歷史根源的”,“高句麗滅亡以后,留在故地的高句麗遺民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從遼金開始,漢族化的速度更加快了。”貞觀二十二年(648 年)房玄齡在諫唐太宗再征高句麗表文中,涉及太宗掠與內(nèi)遷高句麗人的話語記錄如下:“前后虜獲,數(shù)十萬記,分配諸州,無處不滿?!保ā短茣肪?5《高 句麗傳》)
唐高宗繼位后,永徽六年(665年)又發(fā)兵征伐高句麗,延續(xù)至高句麗滅亡。這一時期,史載乾封三年二月,李績在薩(薛)賀水(今遼寧省丹東市西 南趙家河)“俘生口三萬余人”;九月唐軍執(zhí)高麗國王高藏,收戶“六十九萬七千”。(《舊唐書》卷5《高宗紀下》)被遷到中原各地,《新唐書·高麗傳》記 載:“總章二年,徙高麗民三萬余江淮、山南(唐道名,地包括秦嶺以南,伏牛山西南,嘉陵江以東,長江四川、湖北以北地區(qū))?!薄杜f唐書·高麗傳·高宗紀 下》總章二年(669年)五月庚子條載,“移高麗戶二萬八千二百……將入內(nèi)陸,萊(治今山東萊州)、營(治今遼寧朝陽市)二州般次發(fā)遣,量配于江、淮以南 及山南、并(治今山西省境)、涼(治今甘肅省武威市)以西諸州空閑處安置”?!稏|國史略·三國》記載:“唐兵合新羅兵攻平壤城,拔之,高句麗王藏降,李績 執(zhí)藏及子福南、德南、大臣男建等二十余萬眾還京師,高句麗亡?!?br>遷徙到中原各地的高句麗人,分布在今天省市有北京市、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山系、陜西、甘肅、四川。散居中原的高句麗人,為官為民,與中原漢族 兄弟一樣:他們長期雜居,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交往中,互相吸收,逐漸融于漢族。所以,史書中無高句麗人再遷徙之事,唐朝以后,中原地區(qū)也沒有以高句 麗人為實體的活動記載。第二,亡入末曷(渤海)。末曷族為我國東北古老民族肅慎族系之一?!吨駮浤辍酚涊d:“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薄妒酚洝の?帝本紀》記載:“(虞帝)南撫交址……北山戎,發(fā)自慎。”鄭玄注:“息慎或肅慎,東北夷。”《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不咸 山,今長白山。隋唐稱為太白山或徒太山),有肅慎氏之國?!蹦敲?,高句麗王國后其人為何流入末曷呢?理由有三。其一,末曷與高句麗接壤,并且其地理環(huán)境 好,為高句麗人流入其境內(nèi)提供了客觀條件?!缎绿茣ず谒╆聜鳌酚涊d:“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與高麗接壤。”高句麗人處于“多大山深 谷,無原澤,百姓依之以居,食澗水。無良田,雖力佃作不足以實口腹。”(《三國志·東夷·高句麗傳》《高句麗史籍匯要》3頁)而末曷族主要分布在東北,地 形大部分是平原,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唐高宗668年,高句麗亡國,高句麗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遷徙,而流入末曷是個首選。其二,渤海由于受中原先進文化和 先進技術的影響,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據(jù)《新唐書·渤海傳》記載:“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鼓,扶余之鹿,嫫頡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