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以為鳥窩是鳥兒的家,也是鳥兒睡覺的地方,真的是這樣的嗎?
動物學(xué)家在觀察鳥類生活習(xí)性時發(fā)現(xiàn):當(dāng)有狂風(fēng)暴雨時,許多鳥兒并不躲在窩里過夜。
正常的情況下,鳥類天黑即眠,天明既起。但是,大多數(shù)遷途鳥類則是白天停留覓食,夜間飛翔。
通常,人們會看見群雁的飛行一般都在黃昏或晨曦。遷徒中的候鳥只能在白天覓食間隙中睡眠。
野鴨和天鵝總是把脖子彎曲著,將頭夾在翅膀間,漂浮在水面上睡。
而鶴,鸛及鷺等長腿鳥類,更是站在地上入睡。
鳥類的睡眠方式和睡相是它們在長期生存斗爭中所形成的,具有防御敵害,便于逃跑,保證安全等作用。
那么,既然鳥兒不在鳥窩里睡覺,為什么還要辛辛苦苦筑巢呢?
原來,鳥窩對于大部分鳥類來說是為了養(yǎng)育鳥寶寶。
幾乎全部的鳥類,包括麻雀、啄木鳥、燕子在內(nèi),在非繁殖期都不在窩里睡覺。
只有在繁殖季節(jié)的孵卵時期,或成鳥的育雛期,親鳥才在窩里睡覺。而雛鳥一旦羽毛豐滿,即離巢而去,再也不回窩中。
通常情況下,雌鳥在鳥窩中產(chǎn)卵和孵卵,等小鳥孵出后,鳥窩就變成了育兒場所。
而當(dāng)鳥兒長大開始獨立生活時,鳥窩便破爛不堪,它最重要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最終被鳥兒遺棄。
當(dāng)然,也有小部分的鳥兒是把鳥巢當(dāng)成家的。
在美國,有一對禿鷲在一個直徑達(dá)2.74米的大巢里住了整整36年。
在中國吉林,
有一只喜鵲
在窩里度過了9年。
太不可思議了,原來,鳥窩對于不同的鳥兒作用是不盡相同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