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涌
學校教育更像是一個生命展開過程,就像一棵樹的生長,從一粒種子到大樹,永遠面朝未來。
近來,有關上海某重點高校學生袁某因“看不起學?!倍鴨畏矫嫱藢W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參與罵戰(zhàn)和筆戰(zhàn)的人常常把矛頭指向教育。的確,學校教育人人經(jīng)歷過,人人能言說,可學校教育到底該指向什么?學校和學生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人們似乎很少思考。
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沒有“育”。如果我們把“育”作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從來都不只是一個結果。至于學校,最應該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態(tài)”教育。試想貝多芬、莫扎特是學校能教出來的嗎?他們本身就有天賦異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下他們都有可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脫穎而出——當然,學校教育可能會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學校須擔負一個責任,就是讓一個普通人成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為具有文明常識的社會人,或者說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尤其是基礎教育,更應該以普通人為本。
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求知欲最旺盛、記憶力最好、想象力最豐富,對一切都充滿幻想。許多在各自領域出類拔萃的人回憶起自己的中學、大學時光,之所以會常常心存感念,就是因為他們的人生理想是從那里起步的,他們的知識基礎是在那里奠定的,他們的精神氣質(zhì)是在那里形成的,最初的社會活動訓練是在那里進行的。在許多老一輩知識分子的記憶中,不僅人們熟知的那些百年名校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就是散落在全國各個角落的許多普通學校,都一樣富有特色和個性。
一所好的學校,無論中學還是大學,都應該是能讓每一個從那里走出去的學生,在漫長的生命途中時時駐足回望的,是能讓學生有一種精神歸屬感的。一所好的學校,除了給學生提供知識,更重要的還是一種求知的方法、路徑,是一種精神的訓練,是打開認知世界、觀察社會的窗戶,或者說提供一個眺望世界的平臺,是啟迪心智,點亮每個人心中的那盞燈,是對創(chuàng)造的鼓勵和激發(fā),肯定每個人的夢,尊重而不是抹殺個性。在那里,學校教育的目的從來都不是單純?yōu)榱藨犊荚?,不是單純?yōu)榱藢W生尋一條出路,教育本身有著更高的價值,教育的過程遠重于結果。
一所好的學校,之所以值得我們追想、神往,最根本的就是它超越功利。把功利的目標凌駕在一切之上,只會顯示出學校在精神上的猥瑣和平庸。今天的學校教育,一個很顯見的弊端就是急功近利,處處以俗世的標準衡量自己的成敗得失,處處以功利的目光打量一切,對學生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對校長和學校的評價都是按照功利的標準。老實說,一個具有一點正常判斷能力的人都不難看出,這個標準很大程度上是非教育的、畸形的以及被異化的。在這樣的風氣導向之下、這樣的價值框架中,學校當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人不是機器,學校不是工廠,中學不是通往大學的輸送帶上的一個機械環(huán)節(jié),大學不是生產(chǎn)勞動者的流水線。學校應該有自己基本的獨立價值,比如要讓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得到陶冶,知識得到訓練,視野得以開拓。即使不再升學,一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理解都應該在青少年時期初步成型。
學校教育是青少年未來生命中一個不能缺少的支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更像是一個生命展開的過程,就像一棵樹的生長,從一粒種子到大樹,永遠面朝未來。
(作者系作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