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人世間最純凈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時代。這是一句極其悲涼的話,居然有那么多人贊成,人生之孤獨和艱難,可想而知。
我并不贊成這句話。孩童時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嬉戲,成年人靠著回憶追加給它的東西很不真實。友情的真正意義產(chǎn)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獲得意義之時便抵達最佳狀態(tài)。
其實,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變中,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長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的同學遇到的困難使你感到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放慢腳步憂思起來,開始懂得人生的重要。就在這一刻,你突然長大了。
我的突變發(fā)生在十歲。從家鄉(xiāng)到上??贾袑W,面對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鄉(xiāng)間的小友,但已經(jīng)找不到他們了。有一天,百無聊賴地到一個小書攤看連環(huán)畫,正巧看到一本。全身像被一種奇怪的法術(shù)罩住,一遍遍地重翻著,直到黃昏時分,管書攤的老大爺用手指輕輕敲了敲我的肩,說他要回家吃飯了,我才把書合攏,恭恭敬敬放在他的手里。
那本連環(huán)畫的題目是《俞伯牙和鐘子期》。
純粹的成人故事,卻把艱深提升為單純,能讓我全然領(lǐng)悟。它分明是在說,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總會有一天從熱鬧中逃亡,孤舟單騎,只想與高山流水對晤。走得遠了,也許會遇到一個人,像樵夫、像隱士、像路人,出現(xiàn)在你與高山流水之間,短短幾句話,使你大驚失色,引為終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會失去他,同時也就失卻了你的大半生命。
一個無言的起點,指向一個無言的結(jié)局,這便是友情。人們無法用其他詞匯來表述它的高遠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個字,成為中國文化中強烈而縹緲的共同期待。
那天我當然不知道這個故事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黯然失色,沒有一個算得上“知音”。我還沒有彈撥出像那樣的聲音,何來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以舍卻蒼茫云水間的苦苦尋找,正巧降落在自己身邊、自己的班級。這些疑問,使我第一次認真地抬起頭來,迷惑地注視著街道和人群。
差不多注視了整整四十年,已經(jīng)到了滿目霜葉的年歲。如果有人問我:“你找到了嗎?”我的回答有點艱難。也許只能說:“我的七弦琴還沒有摔碎。”
我想:艱難的遠不止我。近年來參加了幾個前輩的追悼會,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懸掛在靈堂中的挽聯(lián)常常筆涉高山流水,好像死者與撰寫挽聯(lián)的人是當代知音,但我知道,死者對于撰寫挽聯(lián)者的感覺絕非如此。然而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辯駁能力僅僅幾天之后,在他惟一的人生總結(jié)儀式里,這一友情話語烏黑鮮亮,強硬得無法修正,讓一切參加儀式的人都低頭領(lǐng)受。但我們對此又不能生氣,如果死者另有知音名單,為什么不在臨死前鄭重留下呢?可見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直到生命結(jié)束都說不清楚明確的友情序列,任何人都可以來臨時扮演一下。幾十年的生命都在尋找友情,難道一個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個個到頭來都對不上口徑,全都錯位了的友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