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一個方子,名為:半夏厚樸湯,具體組成:半夏、茯苓各12克、厚樸9克、生姜15克、紫蘇6克,水煎服。
主要作用:消氣消痰
【正文】
作為一名中醫(yī)大夫,近期經(jīng)常在門診上聽到患者說這樣一句段:“大夫,我知道我身上的病不是多大,但是卻很難受,為啥呢?就是我這個喉嚨里面,整天像有個東西在那里堵著一樣,想吐吐不出來,想咽又咽不下去,去我們當?shù)蒯t(yī)院做檢查,那醫(yī)生還說沒有檢查出來哪里有問題!”
“這個病也不是大事,也不是說天天有,經(jīng)常性的今天好點,明天差點,反正時間也不短了,還有一個點就是:平時生氣或者激動的時候,這里面就難受的厲害一點!”
大家看完這位患者的描述,想必大家都有所感同身受,大家可能心中不自主地浮現(xiàn)出來一個詞:慢性咽炎。
西醫(yī)叫慢性咽炎,在中醫(yī)的世界里叫梅核氣,那么大家可能就該產(chǎn)生疑問了,為啥會得這個梅核氣?
得了梅核氣,從中醫(yī)角度用中醫(yī)方法該如何調(diào)理?等等諸如此類的疑問隨之而來,下面我來給大家逐個講清楚。
醫(yī)圣張仲景曾形容梅核氣為“炙臠”,什么意思呢?就是喉嚨里面像是有一塊紅燒肉一樣。
這可不是亂說,有文獻為證,《金匱要略》原文: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醫(yī)圣張仲景為何偏偏強調(diào)婦人咽中如有炙臠?這里可并不是咱們的醫(yī)圣對男女性別之分存在歧義。
因為在那個年代,有一種行為表現(xiàn)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婦人身上,婦人也是在當時此類病癥人群占比較高,女性絕大多數(shù)有點愛生小氣、生悶氣。
那么,這個“炙臠”又是從何而來?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足以概括:痰氣交阻。
當人在生氣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身體內(nèi)有一股氣在往上沖,而面相呢,就如大家說得“面紅耳赤”,氣,是往上沖了,但是這股氣最容易卡在咽喉的這個部位。
咽喉這個部位像個攔路虎一樣,把津液攔在那里,津液過不去,隨著時間的日久月累,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痰濕,這就是痰氣交阻的由來。
再來說說醫(yī)圣張仲景是如何治療的:半夏厚樸湯的組成:半夏、茯苓、厚樸、生姜、紫蘇,共計5味藥,此方為何如此組成?
1. 茯苓
稍微略懂一點養(yǎng)生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茯苓利濕,痰是在濕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形成,通過上面對梅核氣由來的解析,咱們也知道痰濕不除等于白搭,《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面更是把茯苓列入上品,味淡、滲透利水的同時還能保護脾胃原本的正氣。
2. 半夏
半夏是化痰神器,沒有之一,任何化痰的方子都離不開它。它是一味祛邪很猛的藥,而且它有降逆的作用,就是讓上逆的氣機下來,不要上逆,上逆本來就是不正常。
比如咳嗽、打嗝、流鼻涕、生小氣、生悶氣等都是上逆表現(xiàn),這個痰濕阻礙肺氣與胃氣的下降,原本該肅降的不肅降,這個半夏剛好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3. 厚樸
再看厚樸,厚樸也是降氣的,它降哪里的氣?降腹氣。
民國的時候,有一位非常厲害的大醫(yī)叫張錫純,因為醫(yī)術高超嘛,很多人慕名前來,所以他幾乎是從早到晚地坐在那里幫別人看病,坐久了就覺得這個肚子呀脹脹的,肚子里頭有氣排不出來,于是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張方子,就一味厚樸,吃完以后排幾個屁,立馬就舒服了。
4. 生姜+紫蘇
最后在看生姜與紫蘇的奇妙組合,最大的特點:通陽,讓體內(nèi)的陽氣遍布全身,溫暖經(jīng)絡。陽氣就像太陽,大家都知道,霧霾遇到初升的陽光,自動散去,唯留余熱。
人得到了溫暖,就會變得有精神,心情自然佳。
這就是醫(yī)圣張仲景的半夏厚樸湯,簡單廉價但效果好,妙用無窮,據(jù)說醫(yī)圣在講述這個方子的時候,曾用過一個詞:覆杯而愈。
何意?大概意思就是這邊剛喝完這副藥,那邊的藥碗一放下,疾病煙消云散,形容方子的療效如此之快,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醫(yī)圣張仲景對此方的非凡自信。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人朋友會問:二陳丸也能化痰,但是,為什么吃后效果不怎么好呢?
因為我們講這個痰它是從氣上得來的,先有氣,再有痰,二陳丸雖然化痰,但降氣的作用不夠,痰濕雖然化開了,但是不往下掉。
你看半夏厚樸湯,它里面既有紫蘇,又有厚樸,氣一降,痰就降,它吃完以后,你會感覺好像有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在推動痰濕往下走,從咽喉一直走到大腸小腸,最后通過二便排出去。
適用于半夏厚樸湯的人往往都有肝氣不舒的情況,舌頭一伸出來,絕大多數(shù)都是舌苔白白的,膩膩的。
不想喝湯藥的朋友可以用中成藥逍遙丸配上二陳丸,逍遙丸治氣,二陳丸治痰,痰氣并治,相得益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