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彼此都在付出
今天看了“我們之間”發(fā)的貼《婚姻,給了女人什么?》。文中列舉了婚姻中女人的種種付出與犧牲,其旨意是提醒男人要懂得善待自己的妻子,好好珍惜身邊的女人。這固然很好。但我認為,付出是雙方的,婚姻中的女人,也因為有所付出才會更多的感到幸福、快樂,知足……如果一個人象浮萍一樣漂泊終生,快樂固然也是有的,但是到了最終,所謂的幸福感來自哪里?只要是有了婚姻,就難免得有付出,生活必須共同創(chuàng)造,家庭也需要共同維護。如果不想為他人付出,讓自己一個人孤老終身,難道這就是女人想要追求的生活嗎?我想未必吧!
因為相愛于是有了婚姻,兩個人走在了一起,并且有了愛的結晶——孩子,如果沒有婚姻,生命如何延續(xù)?因為婚姻,把各自的親人變成了共同的親人,于是親情加倍,溫暖加倍,你不再是孤單的,而是這個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因為婚姻,由兩個單身的個體慢慢筑建成一個舒適溫馨的家,于是不管你是身在他鄉(xiāng),或是早出晚歸,或是日夜相守,終歸是心有所依,情有相系……曾經(jīng),老公跟我說過:“你在哪兒,家就在哪兒?!焙芷降囊痪湓挘瑓s讓人小小的感動與溫暖……
經(jīng)常聽到女人抱怨:我為他付出那么多,為什么他這樣對我?——“這樣”,是指對方不如自己期望的那么愛、認同、尊重與回饋。同樣,也經(jīng)常有丈夫如此抱怨妻子。但,他們忽略了一點:在家庭中,每個人的付出方式不盡相同。當女人為家務纏身,照顧一家人的吃喝住行時,男人何嘗不是在外勞累奔波,為一家老小的生存生活而努力?
實際上,只要雙方都是有責任感、態(tài)度積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為家庭付出,只是方式、分工和各自側重點不同:有的在具體事務上多一點,有的在家庭財務上貢獻大一些,有的或許只是讓家庭充滿了歡笑……男女自古以來有分工,再加上性格、能力、習慣等諸多差異,每個人對家庭的付出方式也千姿百態(tài)。 認為自己付出太多的人,往往是拿自己的努力作籌碼,去換取對方的感激與贊賞,從而獲得更多的關愛。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因為自己付出就高高在上,要求對方加倍付出回報,得不到就抱怨、忿恨甚至懷疑對方的感情,就是把付出當成繩索去勒索對方,而且完全無視對方的付出,這是沒必要的。因為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可以得到回報。我不是怨婦。女人不應試以怨婦的姿態(tài)生活著。試著以平淡的心態(tài)去認真地做自己所做的一切,真心的把自己的付出當作一種愛的方式,并用感恩的心去發(fā)現(xiàn)對方的好,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光光是你在為這個家努力著,彼此都在付出。
其實,付出和索取都是愛的方式。付出之后覺得得不到認同的人可以想想,是否自己的付出沒有顧及到家人的真正需要,未能引領家庭向上向好發(fā)展,這就要你依據(jù)家庭的真正需要去做針對性的建設和付出;又或者是否自己的付出因為界限模糊,與對方的付出重疊而導致被覆蓋,這樣的話,有必要做一個家庭項目分工,各自承擔自己更擅長的方面,讓自己的付出更高效、更明顯。
而被抱怨的那一方則有必要對雙方日常的相處模式進行反省,自己是否忽略了伴侶的感受,沒有關注到對方內心的需要,導致對方焦慮不安。要知道,伴侶的抱怨是為了引起重視,得到自己的撫慰、關注和認可,要的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一句肯定的話語,或是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對方覺得自己的付出被感受、承認和感激,從而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和慰藉。
家是因愛組合而成的。在家中,無論是那個看起來英明神武、無所不能的人,還是那個低調瑣碎、默默勤勞的人,倘若沒有愛人的支撐和安撫,久而久之內心就會一片荒蕪。而在精神上撫慰彼此,正是作為伴侶應該付出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