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麥菜、菜心、馬齒莧、薺菜、莼菜、金花菜、包心芥菜、海白菜、蔥、蕪荽、雪里蕻、油菜、瓢兒菜、辣根、艾草
苦麥菜(Luctuca indicaL.),又名苦麻菜、涼麻、苦苣菜、鵝菜、山萵苣等。菊科萵苣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葉菜。對不同氣候和土壤的適應(yīng)性強(qiáng),抗病蟲害,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直根系,主根紡錘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株高1.5~3米,莖粗1~3厘米。下部葉為根出葉,叢生;中上部為莖生葉,互生;葉片形狀不規(guī)則,葉緣呈鋸齒狀。頭狀花序,花黃色,瘦果紡錘形。種子黑色,細(xì)小而輕,千粒重1.0~1.5克。
苦麥菜
苦麥菜
苦麥菜
菜心
菜心
菜心
菜心
馬齒莧(學(xué)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o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花藥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xì)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
馬齒莧
馬齒莧
馬齒莧
【英文名】Shepherdspurse Herb,Herb of Shepherdspurse
【拉丁植物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L.) Medic.[Thlaspi bursapastoris L.
【別名】扁鍋鏟菜、地丁菜、地菜、薺、靡草、花花菜、護(hù)生草、羊菜、雞心菜、凈腸草、菱角菜、清明菜、香田芥、枕頭草、地米菜、雞腳菜、假水菜、地地菜、煙盒草、西西、山蘿卜苗、百花頭、俞菜、辣菜等。薺 菜(十字花科薺屬植物),又名護(hù)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閘菜等,十字花科,薺菜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田野、路邊及庭園。以嫩葉供食。其營養(yǎng)價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種多樣,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薺菜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國自古就采集野生薺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盡薺菜的記載。
薺菜
薺菜
薺菜
薺菜
莼菜(學(xué)名: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等,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性喜溫暖,適宜于清水池生長。由地下葡萄莖萌發(fā)須根和葉片,并發(fā)出4-6個分枝,形成叢生狀水中莖,再生分枝。深綠色橢圓形葉子互生,長約6至10厘米,每節(jié)1-2片,浮生在水面或潛在水中,嫩莖和葉背有膠狀透明物質(zhì)。夏季抽生花莖,開暗紅色小花。
嫩葉可供食用,莼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為珍貴蔬菜之一。莼菜含有豐富的膠質(zhì)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常食莼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主產(chǎn)于中國浙江、江蘇兩省太湖流域和湖北省,4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采摘帶有卷葉的嫩梢。
莼菜
莼菜
莼菜
莼菜
金花菜
金花菜
金花菜
金花菜
包心芥菜
包心芥菜
包心芥菜
包心芥菜
海白菜
海白菜
海白菜
海白菜
蔥(學(xué)名:Allium fistulosum L.),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單生,圓柱狀,稀為基部膨大的卵狀圓柱形;鱗莖外皮白色,稀淡紅褐色,膜質(zhì)至薄革質(zhì),不破裂。葉圓筒狀,中空;花葶圓柱狀,中空,中部以下膨大,向頂端漸狹;總苞膜質(zhì),傘形花序球狀,多花,較疏散;花被片長6-8.5毫米,近卵形;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錐形;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不明顯的蜜穴;花柱細(xì)長,伸出花被外?;ü?-7月。
蕪荽
別名:香菜、香荽、胡菜、原荽、園荽、芫荽、芫茜、胡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滿天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無毛,有強(qiáng)烈香氣。根細(xì)長,有多數(shù)纖細(xì)的支根。莖直立,多分枝,有務(wù)紋。基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列,葉柄長2-8cm;羽片廣卵形或扇形半裂,長1-2cm,寬1-1.5cm,邊緣有鈍鋸齒、缺刻或深裂;上部莖生葉三回至多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狹線形,長5-15mm,寬0.5-1.5mm,先端鈍,全緣。傘形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序梗長2-8cm;無總苞;傘輻3-8;小總苞片2-5,線形,全緣;小傘形花序有花3-10,花白色或帶淡紫色,萼齒通常大小不等,卵狀三角形或長卵形;花瓣倒卵形,長1-1.2mm,寬約1mm,先端有內(nèi)凹的小舌片;輻射瓣通常全緣,有3-5脈;藥柱于果成熟時向外反曲。果實近球形,直徑約1.5mm。背面主棱及相鄰的次棱明顯,胚乳腹面內(nèi)凹,油管不明顯,或有1個位于次棱下方?;ü?-11月。其品質(zhì)以色澤青綠,香氣濃郁,質(zhì)地脆嫩,無黃葉、爛葉者為佳。
蕪荽
蕪荽
蕪荽
雪里蕻(學(xué)名: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oss. var. multiceps Tsen et Lee)是十字花科,蕓苔屬芥菜的栽培變種。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dá)150厘米,幼莖及葉具刺毛,有辣味;莖直立,基生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不裂或稍有缺刻,有不整齊鋸齒或重鋸齒,上部及頂部莖生葉小,長圓形,全緣,皺縮。總狀花序頂生,花后延長;花黃色,萼片淡黃色,長圓狀橢圓形,直立開展;花瓣倒卵形,長角果線形,種子球形,紫褐色。3-5月開花,5-6月結(jié)果。
雪里蕻
雪里蕻
雪里蕻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拉丁文名:Brassica napus L.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原產(chǎn)我國,其莖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花朵為黃色。農(nóng)藝學(xué)上將植物中種子含油的多個物種統(tǒng)稱油菜。
油菜
油菜
瓢兒菜,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貼地生長﹐葉片近圓形﹐向外反卷﹐黑綠色﹐有光澤。以墨綠色葉為產(chǎn)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飄兒菜由蕓薹進(jìn)化而來。原產(chǎn)我國,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以經(jīng)霜雪后味甜鮮美而著稱于我國江南地區(qū),被視為白菜中的珍品,可以炒食,做湯。
瓢兒菜
瓢兒菜
瓢兒菜
辣根(學(xué)名:Armoracia rusticana)別名:馬蘿卜,山葵蘿卜等,屬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辣根屬多年生直立草本。全體無毛。根肉質(zhì)肥大,紡錘形,白色,下部分枝。莖粗壯,表面有縱溝,多分枝。原產(chǎn)歐洲東部和土耳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的青島、上海郊區(qū)栽培較早,其他城郊或蔬菜加工基地有少量栽培。
辣根
辣根
辣根
辣根
紫蘇(學(xué)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蘇、白蘇、桂荏(《爾雅》)、荏子、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皺葉蘇、雞蘇、臭蘇、大紫蘇、假紫蘇、水升麻、野藿麻、聾耳麻、孜珠、興帕夏噶(藏語)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主產(chǎn)于中國西北、東南亞、臺灣、中國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區(qū)、喜馬拉雅地區(qū),日本、緬甸、朝鮮半島、印度、尼泊爾也引進(jìn)此種,而北美洲也有生長。我國陜西、甘肅引種較早,甘肅慶陽已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作為油源之一,擁有豐富的紫蘇資源。
紫蘇
紫蘇
紫蘇
艾草(學(xué)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y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shù),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zhì)化,上部萆質(zhì),并有少數(shù)短的分枝,葉厚紙質(zhì),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于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ü?-10月。
艾草
艾草
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