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石鐘山之片石寸草諸將皆能辨識上鐘巖與下鐘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彭侍郎玉麟于鐘山之頂建立昭忠祠乃知鐘山以形言之非以聲言之酈氏蘇氏所言皆非事實也。(曾國藩《石鐘山名考異》)
(乙)洞中寬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槭缣旎ㄉ⒙?,垂垂欲落?!钌蠈?,則昏暗不可辨,燭而登,其地平坦,氣亦溫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積尺許。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復(fù)廣,可容三人坐,壁上鐫:“舟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w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上鐘亦空,此兩山皆當(dāng)以形論,不當(dāng)以聲論,東坡當(dāng)日,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清·彭雪琴所見,記在俞樾的《春在堂隨筆》中)
(丙)石鐘山現(xiàn)屬江西湖口縣,是兩座低矮的石質(zhì)小山。位于雙鐘鎮(zhèn)南端,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位于鎮(zhèn)北端,濱臨長江口的,叫下鐘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構(gòu)成石鐘山的石灰?guī)r,主要化學(xué)成份是碳酸鈣(CaCO3),長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蝕,形成奇特的巖溶地貌。溶洞特別發(fā)育?!妒娚街尽吩疲荷乡娧屡c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石鐘洞系發(fā)育于石灰?guī)r山體內(nèi)的穹形溶洞,當(dāng)江湖之水浸灌洞內(nèi),水位低于洞頂時,風(fēng)興浪作,沖擊洞頂洞壁,轟然發(fā)聲,回音激蕩,這便是石鐘山和石鐘洞之所以具有鐘之形與鐘之聲的原因。
(摘自《地理知識》1979年第5期——《湖口石鐘山》)
1.請為甲文加標(biāo)點。
2.解釋乙、丙文中加黑詞的意義和用法。
(1)燭(
(3)濱(
3.為乙文中紅字的句子選擇正確的譯文(
A.還是經(jīng)過了它的門,只是沒有進屋子。
B.經(jīng)過它的門前,但還是未進去看過。
C.尚且經(jīng)過了它的門前,而且未深入到房屋里。
D.像經(jīng)過它的門前,但是未進入房屋里一樣(沒有看到真實情況)。
4.關(guān)于石鐘山的命名,三文說法不盡相同,請用原文回答以下問題。
(1)甲文認(rèn)為
(2)乙文認(rèn)為
(3)丙文認(rèn)為
5.根據(jù)《石鐘山記》和以上摘選的三段小文,目前對石鐘山的命名有三種看法,一是以
二、閱讀唐代李渤《辨石鐘山記》,完成文后各題。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詢諸水濱
(2)聊刊前謬,留遺將來
(3)有銅鐵之異焉
5.用上文中的有關(guān)語句回答問題
(1)李渤探訪石鐘山遺蹤所得的結(jié)論是什么?
(2)李渤對酈道元的觀點持什么態(tài)度?文中是怎樣說的?
6.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對李渤的觀點是怎樣評價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二、1.(1)蘊含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沿襲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這 (4)眾多
2.“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3.D
4.(1)向住在水濱的人詢問原因
(2)姑且修訂前人的錯誤說法,以留給將來的人
(3)有銅鐵那樣的特異聲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lián)氣凝質(zhì),發(fā)為至靈”“山仍石名,舊矣?!?/font>
(2)否定?!叭缟崎L之論,則瀕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
6.“然是說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題解:
此文作于宋神元豐七年(1084),記游石鐘山情況及由探討此山名稱來歷引起感想。是年三月作者奉詔由黃州移貶汝州(今河南臨汝),六月乘舟赴任;時其子蘇邁同舟赴任饒州德興(今屬江西),因同游石鐘山,并作此記。石鐘山在湖口縣鄱陽湖東岸,分上鐘山、下鐘山。
賞析一"
《石鐘山記》是蘇軾的代表文章之一,并不算太長的文字簡潔,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從直接的言語中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豪放的蘇軾.
《水經(jīng)》上說:"鄱陽湖的湖口,有座石鐘山"酈道元認(rèn)為山下靠近很深的湖水,清風(fēng)掀起波浪,水浪撞擊石頭,發(fā)出來的聲音像敲擊大鐘,到了唐朝的李渤才探究它的原地,在水潭附近找到了兩塊石頭,敲擊石傾聽聲音渾重模糊,北邊那塊石頭發(fā)出的聲音清脆響亮,鼓槌的敲擊停止了,聲音卻還在傳播,余音慢慢消失,所以以此作為石鐘山命名的由來."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余尤疑之.石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文章的一開始,蘇軾就對酈道元的說法及李渤探究的懷疑.然而只是說是沒有說服力的,所以才會有蘇軾夜訪石鐘山的經(jīng)歷.
"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林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跡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短短數(shù)說又何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神秘,幽邃的石鐘山夜景,也難怪舟人會"大恐"了.不過作者很快便道破了原由."山下皆石穴罅,不知深淺".微波沖入石穴中,水的波蕩,波浪相激發(fā)出的聲音,而"與何之噌吰者相應(yīng)的"就是屹立在水流中,中空而多窟的大石頭中進進出出的風(fēng)浪如同音樂一樣發(fā)出的,可見作者親眼所見之后確實效果卓著了,也就難怪蘇軾會理直氣壯地問:"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一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也流露出自己對官場中人的不滿之意.由此可見,一個人的世事經(jīng)歷會對一個人的言行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就連蘇軾這一位名垂千古的大文豪好像也不例外.全文最后那句頗具嘲諷意味的:"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其實更多的是想要表述出自己通過實地考察后發(fā)表一番議論,認(rèn)為凡事不能臆斷.
其實后來有人提出說人們早在蘇軾,酈道元,李渤之前是由當(dāng)?shù)匕傩彰@座山的,而他們何曾像蘇軾"夜訪"過,又有蘇軾那樣博學(xué)而去探尋得如此深奧呢不過不管"夜訪"而來的命名由來是否真實,不管言語是否夠直接,文章所要表達的凡事不可臆斷卻是以對后人有所啟發(fā)和影響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再加上使人受益匪淺的深刻寓理,《石鐘山記》能流傳至今而被人們所欣賞,贊頌自然不足為怪了.
賞析二:
歷來的評論家論此文皆跳不出石鐘山這個框框,認(rèn)為蘇軾真的在探求石鐘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其實,作者是借石鐘山來表達一種不平之情。
蘇軾作文是不拘泥于史實的。嘉佑二年(1057),蘇軾參加禮部進士考試,文題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寫道:“當(dāng)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敝骺脊贇W陽修曾就此事出處問蘇軾,蘇軾答云:“何須出處?!贝蠹抑馈妒娚接洝穼懹谔K軾從黃州移官汝州期間,從黃州到汝州,本不必經(jīng)過石鐘山,但蘇軾以送兒子為借口,專程來到石鐘山,因為他心中有所郁結(jié),想到石鐘山來消解。蘇軾是反對新法的,被御史李定等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他們抓住蘇軾的幾首小詩,捕風(fēng)捉影,胡編亂造,給蘇軾安上一個“諷刺新法”的罪名,多次上表彈劾蘇軾。于是,蘇軾被捕入獄,受審四十多天,家也被抄。好在宋神宗不想殺蘇軾,加上他人的多方營救,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貶官黃州,對蘇軾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的思想變得深刻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由此進入高峰期?!冻啾谫x》、《念奴嬌·赤壁懷古》皆作于此時。《石鐘山記》就是他這個時期心靈軌跡的一個展示?!笆虏荒恳姸?,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表面看是對隨從李渤的嘲笑,實際上是對以李定為代表的欲置蘇軾于死地的迫害狂們的詰責(zé)。在蘇軾看來,所謂的寫詩諷刺新法,純屬主觀臆斷,僅僅根據(jù)二首小詩,就斷定一個忠于朝廷的臣子有叛逆行為,未免太牽強附會了吧。這與“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有什么區(qū)別呢?
令讀者佩服的是,蘇軾寫《石鐘山記》目的不是申冤,而是嘲笑陋者,他蔑視李定那班小人。蘇軾是非常曠達的,也是不屈不撓的,正如他在《定風(fēng)波》所表達的那樣:“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痹谥袊糯R分子中,有蘇軾這樣心胸的人是不多的,這就是蘇軾的魅力。曾滌生說:“石鐘山之片石寸草,諸將士皆能辨識。上鐘巖與下鐘巖皆有洞,可客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乃知鐘山以形容之,非以聲音之,道元、子瞻皆失事實也?!保ā肚箨I齋讀書錄》卷九)此乃膠柱鼓瑟的迂腐之論。蘇軾寫《石鐘山記》難道是為了考古嗎?他是一個聰明的文人,一代奇才,自有自己的表達情緒的
一、為李渤叫屈
唐代的李渤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為他寫了《辨石鐘山記》,而是因為遭到了蘇軾的嘲笑。蘇軾寫《石鐘山記》的意圖之一,便是“笑李渤之陋”。
究竟李渤陋不陋、可笑不可笑呢?
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有一膾炙人口的警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告誡人們對事物作結(jié)論前,要注重親自搜集第一手資料,不可妄加臆斷。這誠然是難能可貴的金玉良言,但放在“笑李”的文章中,則讓讀者產(chǎn)生一個錯覺,好像李渤提出新觀點前,并沒有經(jīng)“目見耳聞”地考察,純屬“臆斷”。這實在是冤枉。好在李文不長,請讀者讀一遍: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尋綸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于南隅,忽遇雙石,欹枕潭際,影淪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若非澤滋其山,山涵其英,聯(lián)氣凝質(zhì),發(fā)為至靈,則安能產(chǎn)茲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辨石鐘山記》)
李渤以為石鐘山是因山中產(chǎn)奇石——“石鐘”石——而得名。指出善長(酈道元之字)之論是錯誤的。
李文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李渤自謂“幽棲”于此,其實是作江州刺史,湖口在其轄區(qū)之內(nèi)。而蘇軾只是路過。由此可以推斷,“李太守”來此游覽的次數(shù)和對其熟悉的程度,當(dāng)大大超過僅留“鴻泥雪爪”的蘇軾。
第二,
第三,
二、“中心思想”不妥
蘇軾的《石鐘山記》現(xiàn)收入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編者通過課后練習(xí),提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種分析是符合作者意圖的。但是,作者以該句來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卻是不貼切的。當(dāng)然,錯誤不來自今之編者,而來自古之作者。
蘇軾在此犯了什么錯誤呢?筆者以為犯了觀點與材料不一致的錯誤,即本文的內(nèi)容推論不出“事不目見耳聞……”這一觀點。其一是中心思想與李渤其人掛不上鉤。作為“笑李渤之陋”的文章,該是“笑李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之陋”。但是,作者所敘之材料卻說李渤“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事實為李渤不僅“目見耳聞”,而且動手實驗了。如此,李渤當(dāng)然不應(yīng)在作者質(zhì)問“可乎”的對象之列,“可乎”之“矢”怎能射中并非“的”的李渤呢?蘇公豈不放了一空炮!其二是中心思想與得名由來這一內(nèi)容掛不上鉤。若是僅僅判斷事物的有或無,“目見耳聞”的確是快捷可靠的方法;但若是探究其所以然,便不是一看便知、一聽便明這么簡單了。而本文所爭辯的不是石鐘山的“有無”這種直觀性的問題,而是石鐘山得名的由來這種理論性的問題,遠非一經(jīng)“目見耳聞”便可奏效的。文章敘述李渤和蘇軾都“目見耳聞”了石鐘山的有關(guān)情況,但得出了兩種不同的結(jié)論,便是“目見耳聞”并非唯一法寶的佐證。既然爭論的問題不是“有無”,問題的癥結(jié)又不在是否“目見耳聞”,那么蘇文的“中心思想”明顯與材料不一致。無論從邏輯思維來說,還是從文章章法來說,都是疵病。
《石鐘山記》是散文中的千古名篇,但“蘇說”卻不是千古定論。畢竟人們是從
第一,“蘇說”的理論依據(jù)患有“先天不足癥”。
人對客觀事物的認(rèn)識,有個復(fù)雜而艱難的過程?!耙軘唷惫倘徊荒塬@得真理,但事物“目見耳聞”了,就一定能得到正確認(rèn)識嗎?否!蘇軾十分強調(diào)的“目見耳聞”,其實只是認(rèn)識事物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無A(目見耳聞)必?zé)oB(對事物的正確認(rèn)識),但有A卻未必能B。例如,李渤,蘇軾,直到清代的周準(zhǔn),曾國藩,彭玉麟,都是就游歷石鐘山的“目見耳聞”而作出判斷的,都不是“臆斷”,但他們的觀點并不相同。這至少說明“目見耳聞”后的判斷不可能都正確。
“目見耳聞”固然有其可靠性,但也有其拘限性。且不說見聞有真?zhèn)沃帧⑷嫫嬷畡e;也不說“見”的時間有朝暮和四時之異;僅僅看的角度不同,結(jié)論也可能大相徑庭。這就是“目見耳聞”的“先天不足”處。蘇軾自己就深有體會嘛,同樣是看,卻“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呢!“蘇說”比之“酈說”,詳則詳矣,然而角度是一致的,都可比之為“橫看”——水石相搏而發(fā)聲?!袄钫f”則有如“側(cè)看”——扣石而發(fā)聲。
第二,石鐘山得名的原由可能本來就具有多元性。石鐘山,是比喻式的稱呼。能構(gòu)成“比喻”,是因為二者有某一相似點或某些相似點。而相似點的認(rèn)定,是帶有很濃的主觀色彩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決定了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可能具有多元性,不像“華陰”這一類解說式的地名只有“在華山北面”這一種解說。“石鐘山”從字面分析,可有多種理解。一是像石頭鐘(非金屬鐘)一樣的山;(石頭鐘,以石做成的鐘,既可“以形”論,也可“以聲”論,亦可“以聲、形”兼論。)二是石頭如鐘的山(石頭如鐘,只宜“以聲”論)。截至目前,“得名由來說”恰好有以形論、以聲論、以聲形兼論這三種,大概不是什么巧合吧。
這段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的“公案”,給后人好多的啟示,在此只想說一點。
在學(xué)術(shù)問題上,對持不同意見者,不論其名氣的大小,應(yīng)取平等的態(tài)度。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對世界的認(rèn)識和解說也應(yīng)豐富多彩。事物是復(fù)雜的,認(rèn)識是無止盡的,誰也不能打包票說自己的觀點是千古不刊之論,也無須苛求認(rèn)識一步到位。自己對某一事物研究了,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便在真理的長河中增添了一朵浪花,也算盡到了一份對人類的責(zé)任。以平常心對待不同意見的爭論,既不因自己提出了什么觀點而“躊躇滿志”,也不因遭到批評而“大發(fā)雷霆”;對別人勿須冷嘲熱諷,更不應(yīng)施以人身攻擊。笑人者,人笑之;對別人的寬容,其實也是對自己的寬容。大家都是人而不是神,誰都難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何必對別人——其實也是對自己——過不去呢?!
析蘇軾的“三笑”
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課文《石鐘山記》,蘇軾文中共笑了三次,第一次是“余固笑而不信也”;第二次是“因笑謂邁曰”;第三次在文章結(jié)尾處“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font>
第一笑為“固執(zhí)的笑”。表面看來蘇軾是笑寺僧與小童的行為,實際上是笑李渤的理論。因為寺僧與小童的行為顯然是受李渤理論影響的結(jié)果,面對李渤的理論,蘇軾一直是懷疑的,面對小童的演示,蘇軾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懷疑,所以蘇軾這一笑是“固執(zhí)的笑”,表現(xiàn)了他敢于對“古人”置疑的治學(xué)和探索精神。
第二笑為“愉快的笑”。蘇軾不避艱險,“夜泊絕壁”之下,目見耳聞石鐘山發(fā)出聲音的“真相”之后,他內(nèi)心的高興是顯而易見的。這一笑表現(xiàn)了蘇軾求實的治學(xué)和探索精神。
第三笑為“不該笑的笑”。因為從文中我們看出,李渤“訪蹤跡”、“得雙石”、“叩而聆之”所得出的結(jié)論乃是實地考察的結(jié)果,他并不是“目見事不可聞,而臆斷其有無”的士大夫之族。況且李渤“濟崖穿洞”(李渤的《辨石鐘山記》)和蘇軾“夜泊絕壁”相比,也并不是“簡陋”。再說李渤置疑酈道元,并實地考證,這種求實的治學(xué)精神不正是蘇軾在本文所主張的嗎?所以蘇軾這一笑是“不該笑的笑”,這一笑表現(xiàn)了蘇軾思想的局限性。他沒有意識到:對事物的認(rèn)識是當(dāng)時客觀條件限制的,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漸進的過程。因此盡管蘇軾的觀點同李渤的觀點一樣是錯誤的,但今天我們并不會笑他。
《石鐘山記》教案3(內(nèi)含模擬練習(x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