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是中國傳統(tǒng)民間工藝的優(yōu)秀遺產(chǎn),源于北宋,繁榮于明清,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據(jù)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近歲節(jié),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边@真實地反映了北宋時期京城開封木版年畫印制和銷售的盛況。
木板年畫
作為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其主要分布于河南開封市區(qū)、朱仙鎮(zhèn)及其周邊一帶。開封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構圖飽滿,造型古樸夸張,色彩新鮮艷麗,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并稱中國四大年畫。
雕刻套刀
木板雕刻工具早年多為自行制作,有刻刀、凈縫刀、文章銼、鞏銼、刮刀、鏟刀、敲錘等二十余件。后來,雕版師傅也在使用成套的專用雕刻刀。
畫刻雕版
開封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刀技線條粗獷豪放,陰粗陽細,陰陽對比性較強。尤其是在神像畫的衣紋上表現(xiàn)更為突出,有鄉(xiāng)土氣息,具有北方民族的純樸、厚實、健壯、整潔的藝術風格。
刀法技藝
緊貼著線條垂直下刀叫伐,靠外斜刻一刀叫支,若順勢向上起刀謂挑,再沿著第一刀補刻一刀叫跟刀,畫面上所有的線條刻完以后,用凈逢刀剔出多余的木屑,叫凈逢。
印刷工具
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來自民間,流傳于民間。年畫的印制工具多就地取材,采用本地野生植物頂端之茸毛和棕,用繩子捆扎而成。草制圓錐形色刷,一色一刷不能混用。
雕版印制
年畫200張為一“塊”。印時將紙張按不同的張數(shù)按“塊”夾在自制竹夾上。紙夾牢后,一頭插入“管釘”,一頭置于自制灰磚槽中,紙折疊呈“S”狀。印黑線版需雙手用力,線條才清晰,瓷實。整套動作和過程,要求眼明手快、手眼密切配合,必須全身心投入一絲不茍。
木板套色
年畫十分講究用色,以礦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制顏料,磨出的顏料色彩十分純凈,以之印制的年畫明快鮮艷,久不褪色。高檔年畫與神像畫人物之眼眸、胡須、服飾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達九遍。普通年畫以黑、黃、紅、丹、綠、紫六色,先淡后重,依次套印而成。
工藝傳承
木版年畫的技藝對于民間藝人來講意味著生命,他們常說,這是老輩兒傳下來的,要發(fā)揚光大!民間藝人講不來什么大道理,但他們在身體力行地用汗水為中國民間文化的傳承默默地耕耘著。
鞭锏門神
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中最多就是門神,門神中以秦瓊、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門神畫中,兩位武將衣著不同,形態(tài)各異。
內容多樣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文武門神。文門神有五子、九蓮燈、福祿壽等;武門神常是戲曲中的忠臣義士和各類英雄好漢。不同人的房門常貼不同內容的門神:已婚子女輩房門貼天仙送子、連生貴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門貼加官進祿、步步蓮生;老年人房門貼松鶴延年和壽星之類;少年兒童居室房門貼五子奪魁、劉海戲金蟾等。
廉政年畫
開封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是中國年畫的源頭,至今仍存留著傳遞久遠的人類文化記憶和信息的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年畫老藝人們在保護、傳承和交流這門藝術的同時,也在積極開發(fā)新題材,為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qū)紀委、杞縣紀委 供稿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鄔金夫 整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