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贊不絕口心神向往的當然還是
大武漢的過早魅力
武漢人平時隨口說一說
“在武漢一個月早餐不重樣”
真的只是我們在謙虛!
武漢過早種類究竟有多少種?
絕對不止30種!
吃貨君今天就來認真的給大家數(shù)一數(shù)~
1
熱干面
武漢人跨越長江三鎮(zhèn)的過早盛宴,種類雖多,卻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熱干面。
想在中國找到一個沒有蘭州牛肉面的城市很難,但出了武漢想再吃到一碗熱干面,更難。小時候我總覺得,沒有熱干面的城市就是遠方。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有的熱干面的城市已經(jīng)成遠方。味覺是回憶的路標, 而家門口的熱干面店是我回家的坐標。你最愛的熱干面坐標是在哪一家呢?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歡艷牛肉熱干面(漢口臺北一路環(huán)亞藝樹家小區(qū)旁) 龐記熱干面(一元路漢景村1號(近坤厚里十六中))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干面(武昌糧道街139號) 田記熱干面(江漢二樓140號)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勝利街86號) 李記熱干面(漢正街服裝批發(fā)市場入口處) 鵬記熱干面(首義新村42棟4號) 三環(huán)熱干面(珞珈山花園小區(qū)大門的旁邊) 常青麥香園(全城連鎖) 曾麻子(全城連鎖) 羅氏熱干牛肉面(漢陽玫瑰街279號) 高氏一品香熱干面(復(fù)興路15號,近房管所) 老田記面館(吉慶街65號附近,近南京路) 熊臘生熱干面(寶裕路與京漢大道交叉口北) 長子熱干面(漢口車站路49號,近中山大道) 鐵棚子熱干面(大興路,老五燒烤對面巷子內(nèi)) 2 牛肉面/粉
武漢牛肉粉/面受各地風(fēng)味影響,最終卻能自成一派,是武漢過早江湖里不可忽視的主角之一。武漢的牛肉粉主打鹵香紅油,麻辣重口,在火辣的熱氣中猛嚯一口清香米粉,再大嚼一塊鹵牛肉,真是恣意豪情。
在大眾點評定位武漢搜索關(guān)鍵詞『牛肉面/粉』能找到6922個相關(guān)商戶,遍布武漢各個區(qū)域,哪一家是你的最愛呢?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駿駿牛肉粉店 (漢口中山大道16號,電車硚口站旁) 鹿鳴春(青山區(qū)工業(yè)三路武鋼總醫(yī)院旁) 王記牛雜館(漢口江漢三路近步行街口) 中山面館(硚口區(qū)硚口二路電車站) 金焱牛肉粉大王(萬松園小區(qū)雪松路30號) 劉記三狗牛肉面館(漢口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老寶慶牛肉粉面館楊園店( 和平大道1052號,四美塘公交站) 花子牛肉粉(江岸區(qū)西馬街辦事處聯(lián)合村146號1-1) 頂好牛肉面(漢口蘭陵路47號) 鄭記牛肉面(吉慶街與匯通路交匯處,近匯通路) 精粉世家(漢口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西區(qū)商鋪) 金焱牛肉粉大王(漢口萬松園小區(qū)雪松路30號) 龔太婆牛肉粉(武昌民主路何家垅) 川妹牛雜(漢陽麒麟路與漢陽大道交口南側(cè))
3
油香
糯米外皮炸的金黃油亮,土家族苗族叫做油粑粑,蜜糖流心餡才是武漢的油香。油香在武漢算是真的要瀕臨滅絕了,幾乎查無此店。只留下江湖上的一些傳說,有人偶然在某個地方遇見過一次,所以只要機緣巧合遇見了,一定要買一個吃了解饞,所謂是可遇不可求。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百步亭油香(百步亭花園路菜市場) 無名油香(江漢區(qū)中山大道463號附近) 安慶餛飩的油香(天聲街菜市場) 婆婆油香(南京路F64路口處) 鳳凰社區(qū)的油香(導(dǎo)航搜索—鳳凰山社區(qū),加油站對面)
4
湯包
在所有的包子類食物中,武漢人最最偏愛湯包。尤其是武漢的老桿們,最是樂忠于訪遍武漢三鎮(zhèn)只為去尋一籠湯汁最鮮美的湯包,更喜將一餐能吃多少個湯包當作炫耀的談資,樂此不彼。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華美湯包店(江漢路happy站臺B111號) 成記湯包店(江岸區(qū)匯通路二德里,崇善路附近) 曾記水貨湯包店(硚口區(qū)長堤街188號) 集美湯包(硚口區(qū)解放大道374附1號) 紅蜻蜓炸湯包(硚口區(qū)解放大道397號) 魯記曉楊春湯包(江漢區(qū)民意街辦事處自治街仁厚社區(qū)內(nèi)) 潤發(fā)湯包(江岸區(qū)山海關(guān)路5-3號) 今楚湯包(萬松園街道萬松小區(qū)65棟1單元1樓) 易胖湯包(江漢區(qū)仁德里1號) 水晶湯包(硚口區(qū)古田三路公交車站旁) 四季美湯包(中山大道吉慶民俗街06-102) 鄭麻婆湯包(中華路街辦事處都府堤48號11棟1層) 榮華湯包(江岸區(qū)漢口二七小路東解放大道鐵路工人文化宮旁)
4
水餃/餛飩
林清玄散文里,一到半夜就敲打木魚來叫賣的精肉餛飩;《戰(zhàn)長沙》里胡湘湘將零錢放進籃子里,系上繩子從閨樓的窗戶吊下去給老板,換來一碗宵夜餛飩;《色戒》里傭人從廚房端著食盤出來,一路徑直走到太太們的麻將桌前,呈上作為點心的幾粒精致餛飩……
這些關(guān)于餛飩的畫面,都開始才上了心頭,又涌上舌頭。
武漢人把“餛飩”叫“水餃”,這也算是件南北差異的趣事。而外地人眼中的“水餃”,武漢人又叫它“東北水餃”或者“餃子”。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老吳記水餃館(江漢一路與前進五路交叉口) 熊太婆原湯水餃(武昌區(qū)糧道街與胭脂路交匯處) 談炎記水餃大王(利濟東街1號,利濟北路路口) 味滿濃原湯水餃(糧道街247號) 大漢口楚楚水餃(漢口前進五路,近江漢一路) 六也抄手(鄱陽街江漢路地鐵C出口附近江漢村巷內(nèi)) 老街福龍抄手(江漢二路與南京路交叉路口) 肖桂芳水餃店(漢陽建港小學(xué)對面) 蔣婆抄手(中山大道路口蘭陵路94號)
5
生煎包
在武漢吃生煎包不同于上海。
上海人把生煎包稱為生煎饅頭,多作為早飯來吃。武漢人卻不愿拘泥于這些小節(jié),隨時隨地,想吃了就兩三口一個接一個,樂滋滋油滋滋。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八斤生煎包(大智路地鐵站D出口200米我愛我家門口) 江漢路煎包一絕(漢口中山大道818號萬達廣場門口) 五福生煎(糧道街57號(文華中學(xué)旁)) 游記煎包(精武路對面天橋旁)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江漢四路南京路口) 小楊煎包(瑞安街蝦皇田雞西100米) 阿寶生煎包(漢口中山大道818號萬達廣場門口) 小路易生煎館(前進五路24號,水塔市消防局對面)
6
生燙
在武漢的牛肉粉面里,有一個系列叫生燙,不是非常傳統(tǒng)但很有特色,鮮、滑、嫩是必須的,光聽名字就覺得熱氣騰騰的。既可以是過早,也可以是午餐,深夜肚子餓了也可以搞一碗。
武漢牛肉生燙的燙料種類以牛內(nèi)臟為主料,新鮮的生的嫩牛肉用滾燙高湯燙熟,迅速撈上來放在同樣剛出鍋的粉或面上,保持住鮮嫩的口感。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要做出一碗可口的生燙,除了食材要新鮮,火候至關(guān)重要。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王記牛雜館(漢口江漢三路,近步行街口)
羅氏熱干牛肉面(漢陽玫瑰街279號)
杰杰生燙黃牛肉面館(江岸區(qū)聯(lián)合村,花子對面)
五五二生燙(三眼橋路552終點站,發(fā)展大道和三眼橋的交匯口)
祥龍生燙牛雜館(漢口北湖正街14號)
曉揚春湯包牛雜(自治街仁厚社區(qū)李文鎖城九九旅館附近)
黃炎記牛肉米粉店(生燙牛肉寬粉)
美猴王面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東金字塔)
淘氣牛雜館(解放公園路28號,解放中學(xué)對面)
眾和生燙牛肉館(京漢大道新興街-滑坡后街47-2號)
明靜特色生燙牛雜粉面館(江漢區(qū)前進二路34號)
蔡甸文秋特色生燙牛肉牛腰粉(中山大道10號硚口路駿駿旁)
7
魚糊湯粉
魚糊湯粉,被譽為武漢人的羊肉泡饃,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撲面而來的是水鄉(xiāng)澤國、極具武漢碼頭文化氣息的味道。
在武漢人眼里,糊湯粉一定要與油條搭配著來吃,酥軟滾燙的,浸進湯里,那種鮮香和酥軟的口感,就是對清早老武漢人的一種饋贈。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徐嫂糊湯粉館(自由路戶部巷內(nèi)) 李記鮮魚糊湯粉(大成路19號) 懷貨糊湯米粉(惠明路老味魚莊對面) 辣妹子鮮魚糊湯粉(前進五路,近中山大道) 老楊家鮮魚糊粉(南京路,吉慶街路口東) 崇仁糊湯粉館(崇仁路85-1號) 徐記鮮魚糊粉(友益街老車商旁巷內(nèi)) 斌斌鮮魚糊湯粉(胭脂路與候補街交叉口西20米) 張記鮮魚糊湯粉(水陸街東李記秘制牛肉粉面館隔壁) 沈記鮮魚糊湯粉(南京路江漢一路路)
8
面窩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小吃,創(chuàng)始于清光緒年間。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干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話不習(xí)慣叫它“面凹”,不順口,所以久而久之叫成了“面窩”。單吃面窩香脆,配上熱干面和牛肉粉又是另一番滋味,是百搭的賴子。
推薦
全明牛肉粉面窩(古田一路田文側(cè)路,羅家墩新寓東門旁)
麗華早點(大成路12號近司門口)
老味面窩(水陸街與復(fù)興路交叉路口)
黃氏面窩(前進五路水塔街社區(qū)2號門門口)
9
豆皮
有位文人曾經(jīng)說過:比起知名度最高的熱干面,豆皮才更貼近這個城市的靈魂,滾燙的、野生的,轟隆隆地朋克著。武漢是個朋克的城市。當北京人都在談理想時,在武漢,大家正閉著眼睛算,一鍋豆皮會切成幾份。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樓林美豆皮店(洞庭街11號)
老武鍋豆皮(靜安路鐵路局對面)
味美香豆皮(廣八路輕音社附近)
鄧氏豆皮(水果湖惠明路3附9)
周記熱干面豆皮大王(麒麟路與桃花街交叉口)
嚴老幺燒賣的豆皮(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口)
阿斌三鮮豆皮(水陸街(水陸街與復(fù)興路交叉口))
程鮮記豆皮店(武昌區(qū)得勝橋195號)
老通城豆皮(江岸區(qū)吉慶街176號)
王師傅豆皮(高雄路東段,近臺北一路)
曾記豆皮大王(漢陽大道五里新村漢陽醫(yī)院巷子口)
10
小籠包
小籠包在蘇南、上海、浙江一帶習(xí)慣叫做小籠饅頭,四川叫做小籠包子,武漢叫做蒸包,一個蒸籠里有10個包子,10個包子為一籠,小巧雪白,鮮嫩香甜。 推薦 清真劉記牛肉小包(涂家?guī)X菜市場附近) 小籠包 | 洪山區(qū)廣八路北段,近徽州湯包 正宗天津小籠包 | 余家頭761號附2(近余家頭公交站) 阿哥灌湯小籠包(洪山區(qū)歡樂大道38號東湖景園夜市前臨街門面)
11
糯米包油條
糯米包油條是武漢人的飯團,粒粒分明的瑩潤糯米嚼勁十足捏成圓柱狀,滾了糖霜和豆粉撒上黑芝麻,精華卻藏在里面那一小段咸香酥脆的油條上。咬上一口,各種滋味口感疊加混合,回味無窮。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何嫂糯米包油條(循禮門往青少年宮走大概30米那巷子里) 武大糯米包油條(武漢大學(xué)正門進去桂圓路走到底左拐) 古田好吃糯米包油條(古田路小學(xué)旁邊) 糯米包油條(自由路與戶部巷交叉口旁) 徐氏糯米包油條(山海關(guān)路37號,近中山大道) 糯米包油條(珞珈山街) 珍珠糯米包油條(一元路亮亮蝦莊旁的坤厚里口子上)
12
年糕
武漢的年糕當數(shù)德華樓一枝獨秀,有九十多年歷史的德華樓,水磨年糕的確是不負盛名,軟而彈滑、綿而細膩、耐嚼生津,口感一流,十分好吃。
推薦
德華樓(六渡橋,漢口清芬一路)
13
發(fā)糕
發(fā)糕是武漢伢從小吃到大的尋常美味,松軟清香,只有淡淡的米甜味,小時候喜歡久久的含在嘴里,慢慢品味。
推薦
小李發(fā)糕(全城連鎖)
778大米純糖發(fā)糕(后湖南路4-附13-14)
恭喜發(fā)糕 (中南路中商百貨對面長頸鹿美語下面)
李爹爹蒸糕(漢陽區(qū)西大街(近鸚鵡大道鐘家村車站))
14
豆絲
在很早的舊時代,湖北農(nóng)村將早稻和綠豆磨成漿,倒進鍋里燙成薄片,加入佐料翻炒片刻便可以即食。切成絲曬干后儲存的時間會更久,春節(jié)用來招待客人或送禮都很好。這種美食現(xiàn)在仍然活躍于我們的飯桌,我們喊它“豆絲”,它便是武漢豆皮的前身。
豆絲傳入武漢后,一開始熟食小販是用它來煮豆絲湯,時間久了擔(dān)心食客會膩,又想要有市場競爭力,便有人想心思改成油煎。香蔥、糯米、肉丁等做成餡料,包進豆絲皮里,滋啦滋啦油煎出了現(xiàn)在武漢豆皮的雛形。
推薦
建建枯豆絲(青龍巷49號)
老謙記豆絲大王(武昌區(qū)戶部巷28號,自由路口)
豆絲王(候補英坊小區(qū)旁)
胡家豆絲餅(北湖正街與臺北路交叉口)
15
燒梅
明明南北都有,卻獨特的將其稱之為“燒梅”,熱烈濃郁的黑胡椒味兒,正如同武漢吖的火爆性格,第一口嗆人,之后卻回味無窮。先喝口挑夫最愛的大碗茶,刮刮油水,把筷子往茶里輕輕沾兩下后再夾起燒梅,以防止燒梅皮破掉,對于正宗的老武漢來說,這都是爛熟于心的規(guī)矩。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德潤福嚴氏燒麥店(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
嚴老幺燒麥(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口)
嚴氏重油燒麥(中山大道18號,中山醫(yī)院旁)
王家燒麥店(北湖路17號,北湖小學(xué)斜對面)
吳氏燒麥(雪松路西街花園對面)
趙師傅油餅包燒麥(武昌糧道街139號)
王氏燒麥(司門口大成路12號)
彭氏燒梅店(水陸街64號)
武昌重油燒梅店(一元路7號鋒尚時代大廈一樓)
陶仙居(鄱陽街81號(漢口英商電燈公司舊址斜對面))
16
炸醬面
炸醬面是北方的特色面食,包容性強悍的武漢人民也經(jīng)常嚯一碗。極具北國特色的炸醬面到了武漢,要么就是面條被換成了熱干面,或者是雜醬里加了多多的肉末和香菇粒,甚至還要再添一勺芝麻醬也是極好的。總而言之,好吃是武漢人民吃雜醬面的最終追求。
推薦
陳記炸醬面總店(漢口民生路黃陂街81號)
三和牛肉炸醬面(雪松路103漢庭酒店西50米)
天天炸醬面館(云林街62附6號,近臺北一路)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勝利街86號)
17
糯米雞
廣東的糯米雞要將所有配料和糯米用荷葉包起來,再將它蒸好。武漢人懶得去等這么久,滾了面漿一炸,口感層次豐富又噴香好吃。小時候幾乎一周都能吃幾次糯米雞,現(xiàn)在一年也難得碰到幾回。
推薦
無名攤位(寶豐路巷子口)
民生甜食館 |(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正宗黃金小面窩糯米雞·藕元子 (武昌區(qū)自由路與戶部巷交匯處)
鄧記(江岸區(qū) 山海關(guān)路)
正宗黃金小面窩糯米雞( 武昌區(qū)自由路與戶部巷交匯處)
18
涼面
涼面是夏天唯一能撼動一下熱干面地位的面食了,在武漢吃涼面的精髓在于那一勺不同于南北的芝麻醬。但隨著人口遷徙文化交融,如今武漢吃涼面已然分為了芝麻醬黨和非芝麻醬黨,每年夏天一到就爭得熱火朝天。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一品紅(漢口一元路(近市十六中) )
老曹口水涼面(洪山區(qū)珞獅路192號)
繼叔口水涼面(前進五路路口對面的小巷子)
靚靚蒸蝦(漢口雪松路)
春林涼面(青山區(qū)朝陽街)
歡樂美食館(楊汊湖菜市場對面的小巷中段處)
趙記怪味面館(廣八路50號,廣埠屯銀海雅苑對面)
19
蒸餃
武漢人早上吃餃子喜歡吃蒸餃,講究的是一定要灌湯為好,柔韌彈性的面皮包著鮮美的湯汁,一咬湯汁一飆。
推薦
胡氏灌湯蒸餃(黃孝河路花橋一村、二村中間小路間)
武昌重油燒梅店(一元路7號鋒尚時代大廈一樓)
王師傅豆皮(高雄路東段,近臺北一路)
20
藕面窩
藕面窩在武漢是瀕臨滅絕的過早小吃,比苕面窩更少見了,切成絲的藕條裹了面泥入鍋油炸成型,酥酥脆脆的油香風(fēng)味,帶著一點咸辣。
推薦
凡胖子面窩(武漢四中門口馬路邊)
21
鍋貼/煎餃
武漢人稱煎餃為鍋貼,多見于晚上,但其實過早也經(jīng)常吃,只是早上吃就會和生煎包帶著一起賣,一樣一半,豐富口味。
推薦
七七餃子(玫瑰街玫瑰園美多多酒店旁)
蕾子煎包煎餃(紫陽水陸街水陸小區(qū))
桂萍特色牛筋牛雜(長堤街大排檔麻木老地方旁)
紅學(xué)鍋貼(解放路青石橋48號院)
仁厚鍋貼(民意四路仁厚社區(qū)西南二門社區(qū)警務(wù)室旁)
張記牛肉鍋貼(古田二路與古詞路路口)
22
蒸包子
武漢人吃包子的熱情不低于北方人,其中以袁大頭一枝獨秀。袁大頭是一對夫妻把5平米的小店開到了500平米,30多年來只堅守這一家店,拒絕了所有加盟。30多年只漲價過三次,目前的價格還是2013年第三次漲價后的定價。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袁大頭包子(光華路6號,澳門路口)
德華樓(硚口區(qū) 六渡橋清芬一路(庫瑪后面))
德潤福嚴氏燒麥 /鮮肉包子、紅糖包子(江漢區(qū)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
九龍王大包(光華路8號)
季品香包子(卓刀泉街楊家灣地鐵站B出口皇后公園小區(qū)1棟1樓商2)
雪晶大包(全城連鎖)
和善園(京漢大道利濟北路輕軌站旁)
漢林包子(解放大道武漢世界貿(mào)易大廈西南)
四美包子(中南路10號鵬程時代廣場一層地鐵D2出口)
桃園眷村(盧溝橋路28號武漢天地2期7棟1層)
23
油餅
武漢人吃油餅很少寡吃,多為搭配牛肉粉面。炸得金黃酥脆的油餅泡進面湯里,瞬間吸飽了香辣的湯汁,趁著半軟尤脆的時候咬下去,湯汁四溢好吃極了。
推薦
軍供油餅王(工農(nóng)兵路1號軍供賓館旁)
李永記油餅(武昌戶部巷北段)
鹿鳴春牛肉面(青山工業(yè)三路)
鄭記牛肉面(吉慶街與匯通路交匯處,近匯通路)
24
金包銀糍粑面窩
屬于在傳統(tǒng)的面窩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里面加入了糍粑,炸出來的面窩又糯又軟,口感很特別。
推薦
金包銀糍粑面窩(自由路戶部巷小吃一條街)
25
油酥餅
武漢江漢三路的涂記酥油餅是具有代表性的武漢網(wǎng)紅特色美食了,外皮酥得直掉渣,牛肉餡和豬肉餡各有風(fēng)味,咬一口肉香四溢。
推薦
涂記油酥餅(江漢三路52號)
26
小油條
小油條和普通油條無論是形狀還是味道上都有一定的差異。小巧的小油條外皮微脆,內(nèi)部尤其綿軟,一口一個非常適口,更適合老人與小朋友。 推薦 無名小店(中山大道硚口路駿駿隔壁)
27
燒餅/鍋盔
武漢伢小時候吃的都是具有一定本地特色的燒餅,或甜或咸,簡陋單一卻美味。近幾年城市各種文化交融厲害,鍋盔漸漸地代替了童年的那種燒餅存在。
(點擊下列圖片可跳轉(zhuǎn)相關(guān)文章)
推薦
一元路燒餅 (一元路與中山大道的交匯處)
麥香香燒餅 (武勝路榮華二路幸福一村15號)
土憨巴饞嘴燒餅(紅旗渠路錦繡人家小區(qū)馬路對面)
公安鍋盔(全城連鎖)
劉記燒餅(球場街36號,地鐵6號線E1出口旁)
老風(fēng)味燒餅(顯正街155號,藍月亮文具店旁)
縉云燒餅(臺北路216附2號)
燒餅susu(糧道街258號中學(xué)對面)
豆花香·燒餅(北湖街辦事處北湖宿舍32棟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對面)
28
豆腐腦
武漢固定店面里賣豆腐腦的少到幾乎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很多豆花店。好在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里總算還能吃到豆腐腦,這里也賣咸口的。
小時候第一次在民生甜食館里看到咸豆腐腦很震驚,小小的三觀受到了顛覆級沖擊,原來還有人在豆腐腦里放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再到后來網(wǎng)上南北咸甜豆腐腦之爭的時候,覺得吃咸豆腐腦的人真奢侈啊,明明放一勺白糖就已經(jīng)能好吃到咬斷舌頭了。
推薦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全城連鎖)
豆腐腦(洪山街道口商圈廣八路阿友不大盤雞內(nèi))
29
歡喜坨
歡喜坨有百余年的歷史了,一開始只是小麻團,后來越做越大。特別是現(xiàn)在一些大酒店酒席上的歡喜坨,大得讓人不知道從哪里下嘴好。
街上賣的歡喜坨越來越少了。小時候第一次吃歡喜坨,爸爸說是甜的很好吃,我以為里面會有夾心,結(jié)果吃完了也沒發(fā)現(xiàn)夾心,一直認為爸爸騙了我。可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它真是好吃呀。
推薦
麗華早點(大成路12號(近司門口))
汽水包歡喜坨 (百步亭/二七 丹水池小路)
正宗桂林米粉(糧道街)
無名歡喜坨(武漢大學(xué)工學(xué)部菜市場內(nèi))
30
湯圓
武漢的湯圓以五芳齋為首,是傳統(tǒng)的老字號店鋪,糯米皮煮得特別細軟,芝麻餡帶著淡淡的薄荷味,適合老年人食用。
推薦
五芳齋(中山大道與大智路交匯處,近武漢數(shù)碼港)
31
酥餃
武漢的酥餃是用糯米做的,炸好后再滾上一層甜糖粉,又甜又軟,咬一口可以拉好長,內(nèi)里香糯軟彈,滑溜溜又不失嚼勁的口感簡直媲美芝士,是我童年最喜歡的過早了。
推薦
蔣氏糖酥餃(天聲街農(nóng)貿(mào)市場)
鳳凰山社區(qū)(導(dǎo)航搜索—鳳凰山社區(qū),加油站對面)
李氏酥餃(前進五路38號)
胖胖酥餃(西馬路)
沈姐金谷條香糖酥餃(自由路附近路邊攤)
任氏酥餃(中山大道16號)
32
粑粑(b?。?/span>
米漿在平鍋上很快就凝固成粑粑,最后對疊起來,一面金黃一面雪白。小時候的這一畫面至今存留在我的記憶里?,F(xiàn)在街上賣米粑粑的幾乎絕跡,但是在酒席上總以主食點心的身份出現(xiàn),一上桌便被哄搶光。
推薦
米粑(武漢大學(xué)工學(xué)部菜市場內(nèi))
袁氏香酥米粑(武昌區(qū)得勝橋)
知音西村菜場米粑粑攤(知音西村菜場旁)
33
汽水包
小時候隨處可見的汽水包,現(xiàn)在在武漢也成了稀罕物兒,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問哪里還能吃到這樣童年的美味。
“汽水包”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冬天的武漢街頭,大油桶煤火爐上邊,一口大大的平鍋,油膩膩的鍋蓋,蓋不住蒸騰的熱氣,十分鐘,水汽漸漸收干,白白胖胖的包子比鄰而居,一瓢金黃的食油澆下去,包子們發(fā)出吱吱的聲響。一口咬下去,滾燙的糯米餡冒著胡椒的香氣,燙嘴暖身。金黃的底部結(jié)著硬殼,香脆無敵擋。
推薦
毛氏汽水包(山海關(guān)路13號)
老漢口汽水包(全城連鎖)
老字號汽水包(寶善街近中山大道)
汽水包歡喜坨(百步亭二七丹水池小路)
閆記汽水包(民主二街71附9號)
34
千層餅
有時候來不及過早,剁幾塊千層餅總是最好的選擇,看起來薄軟的面包層層相疊,其實特別有嚼勁,每一層都有佐料,所以越嚼越有味道。
推薦
胖子餅屋(雪松路106號)
北方千層餅(永清路37附10號)
張家餅店(武昌八一路463附6號)
王記餅屋(武勝西街45號)
千層餅屋(珞獅北路49號)
35
油餅包燒麥
真正讓趙師傅名聲大噪的不是熱干面而是“油餅包燒麥”,這道武漢小吃僅此一家獨有。剛出油鍋的小油餅撕開包進熱氣騰騰的燒梅,這個神奇的重口料理不管是在微博、朋友圈還是ins、b站各大網(wǎng)絡(luò)平臺,只要一出現(xiàn)就被刷屏。
推薦
趙師傅油餅包燒麥(武昌糧道街139號)
36
糊米酒
武漢的糊米酒是粘稠狀的甜湯,用桂花、米酒、小湯圓、枸杞、蛋花煮成,甜稠軟膩,是武漢豆皮的標配。一般沒有店單獨售賣,都是豆皮店里順帶經(jīng)營。 推薦 老通城豆皮(交易街中信銀行旁) 嚴老幺燒麥(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口)
37
油墩
這貨我一直管它叫甜甜圈。小學(xué)初中時期,它總會出現(xiàn)在移動推車上。5毛一個,看見它在一大鍋油里面浮浮沉沉,金燦燦的出來滾上一圈糖粉就大功告成?,F(xiàn)在要想找到它還真的不容易。
推薦
王氏華華牛雜店(萬松園白天的靚靚蒸蝦店內(nèi))
38
苕面窩
小時候過早攤上苕面窩總是和藕面窩一起賣,一甜一咸很是相配。不同于藕面窩的脆,苕面窩是軟軟糯糯的口感,沒有過多的調(diào)料,主要就是靠紅薯油炸受熱后散發(fā)出來的香甜取勝。
推薦
588黃牛肉面館門口(和平大道949附14號)
凡胖子面窩(武漢四中門口馬路邊)
武漢大學(xué)工學(xué)部菜市場內(nèi)
39
雞冠餃
推薦
李記雞冠餃 (中山大道與新興街交叉口東南50米)
月宮食堂(武勝路地鐵站Q出口直行約600米右手邊小巷子 )
鳳凰山社區(qū)(導(dǎo)航搜索—鳳凰山社區(qū),加油站對面)
雷氏雞冠餃(三眼橋北路24附4號)
油炸雞冠餃(榮華二路幸福一村12號小區(qū)底商)
青石特色雞冠餃(鐘家村西大街)
絕味雞冠餃(解放大道仁壽路車站后)
40
糍粑
糍粑在武漢的吃法很多,不過過早攤上主要是以油炸為主,長條狀的糍粑塊炸成金黃,不配任何蘸料,只有糍粑自帶的淡淡咸香。
推薦
為民面館(工業(yè)二路19號附2號,近公交719終點站)
傳統(tǒng)風(fēng)味糖糍粑(操場角長堤街交匯處)
41
剁饃
厚實的剁饃是面食愛好者的最愛,就光外酥里軟的口感和甜甜的味道真是百吃不膩,完全能喚醒你靈魂深處對糧食的渴望。
推薦
無名小店(山海關(guān)路一條街上)
西大街剁饃(西大街)
42
蛋酒
武漢人吃熱干面的標配就是一碗蛋酒,雞蛋蛋液攪拌均勻,淋上滾燙的開水后瞬間被沖擊成蛋花,再挖上幾勺米酒,最后撒上一勺白砂糖,就是最美味營養(yǎng)又便宜的蛋酒。
推薦
武漢的熱干面館內(nèi)幾乎都有售
43
清酒
清酒即是不加雞蛋的蛋酒,因為沒有了蛋花這一技術(shù)上的限制,所以清酒可以選擇喝冰的,口感更好。冰冰涼涼的清酒,帶一點米酒特有的酸甜,是炎熱的武漢夏天過早的最佳飲品。
推薦
高氏一品香熱干面(復(fù)興路15號近房管所)
44
銀耳湯
武漢人喝銀耳湯很隨意,可以在過早店內(nèi)就著一碗粉面慢慢舀著喝,也可以路過一個小攤子買一杯用吸管慢慢啜飲,非常滋潤養(yǎng)人。
推薦
無名小攤(武昌青龍巷內(nèi))
45
豆?jié){
比起濃郁純膩的牛奶,清爽香甜的豆?jié){更符合大多數(shù)武漢人的口味,無論吃什么都可以搭配一杯。
推薦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勝利街86號)
桃園眷村(盧溝橋路28號武漢天地2期7棟1層)
46
綠豆湯
武漢夏天酷暑炎熱,但是武漢人仍然無法放棄過早,所以在主食不變的情況下,蛋酒、糊米酒等熱飲反而不如一碗清涼的綠豆湯受歡迎了。
推薦
小李燒烤(蘭陵路65號)
胡阿姨原味綠豆湯(雪松路152號)
47
酸梅湯
在武漢人心目中,過早的傳統(tǒng)飲品中除了綠豆湯,只有酸梅湯更加解暑了。但酸梅湯最好喝的一定還是武漢老字號老萬成,手工熬制的酸梅膏,是超市里那些流水線產(chǎn)品比不了的酸甜清爽,炎炎夏日吃完一碗熱辣的牛肉粉,一杯酸梅湯喝下去,瞬間透心涼。 推薦 老萬成酸梅湯(漢口中山大道835號) 說到這里,你以為武漢的過早只有47種就完了?圖樣圖森破!以上說的這些早點還可以無限的排列組合成新的過早花樣,比如熱干面下湯面、熱干寬粉…… 所以要想知道武漢過早到底有多少種花樣,那是根本就數(shù)不清楚的,你只需要知道武漢過早天下第一就行了! 你最愛的武漢過早搭配是啥? 評論區(qū)秀一下
?? 編輯 / Gire
?? 主編 / 白廓
??
武漢新晉網(wǎng)紅書店清單 ▏100 圖,向全世界安利武漢
??長得好看的
就要點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