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也被成為“金陵”,傳說戰(zhàn)國時期,楚威王認為這里有王氣,于是命人在山下埋下黃金,用來鎮(zhèn)住王氣。陵,是山的意思,金陵名稱由此而來。
明朝初年,朱元璋將這里設為都城,開啟了大明江山。作為明代都城的南京,一度發(fā)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那會子,南京有多繁華呢?百姓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9月18日播出的《國寶檔案》,節(jié)目組從明代畫作中找到了答案。
》》回望歷史——明朝這樣在南京城建
填燕雀湖建皇城,現(xiàn)在的南京前湖有歷史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天下群雄紛紛揭竿而起。朱元璋也參加了起義,一路拼殺,最終于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定都應天府,也就是南京。
南京位于中國東部的長江下游,北控中原,南制閩粵,西扼巴蜀,東臨吳越;居長江流域之沃野,控沿海七省之腰膂。
從鄒典的《金陵勝景圖》中可以看到,南京城四周山巒起伏,丘陵環(huán)抱,地勢險峻。城東有一座鐘山,為群峰之首,猶如一條巨龍盤旋;城西的石頭山巖石陡峭,呈虎踞之勢。
南京自古就有“龍盤虎踞”之稱,被認為是帝王之所。不僅如此,南京西瀕長江天險,萬里長江繞城而行,水深浪激,形成“天塹”。
朱元璋將南京定為都城,然后,他不惜舉全國之力,在這里修建城池、宮殿、廟宇、衙署,要建設一座嶄新而浩大的城市。
朱元璋派出他最依仗的重臣劉伯溫奉命勘定皇城位置,劉伯溫認為,城東鐘山的“龍頭”前面,是最好的寶地,應為皇城。然而,令人為難的是,這個位置是一個湖,叫燕雀湖,湖面上怎么能建宮殿呢?朱元璋當機立斷:填湖!
朱元璋征調幾十萬民工,將南京城西的三座山鏟平,才最終填滿了燕雀湖。為了避免地基下沉,先在地面上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樁,再用大條石壓上去,確保地基牢固。
如今,位于南京中山門外北側的前湖,其實是歷史上“燕雀湖”,也就是老版本燕雀湖被填湖以后殘余的湖泊。
朱元璋生性節(jié)儉,卻舉國之力修建城池
明朝初年,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匯聚南京修城筑墻。為了燒制城磚,長江沿岸各州府共125個縣,共同參與。他們按照統(tǒng)一的規(guī)格尺寸,燒制大型城磚,然后運抵南京。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每塊城磚上都印有監(jiān)制官員、窯匠、夫役的姓名和年月等,可以追查到責任人。如果質量達不到標準,必須退回重燒;再不合格,嚴懲不貸。這在迄今依然挺立的城墻上,隨處可見。
朱元璋出身貧困、生性節(jié)儉。相傳,他做了皇帝之后,每天的早膳仍然只有蔬菜、豆腐。他還有條被單,是用做衣服剩下來的小塊布料拼接縫制而成,用了好幾年。然而在建城這件事情上,他卻不惜余力,一定要打造最氣勢非凡的城池。這是為什么呢?
相傳,有一天,朱元璋來到南京成為的燕子磯,正當月夜、彎月當空,眼前是一瀉千里的長江,腳下是滾滾波濤,望著他金戈鐵馬打下的江山,朱元璋感慨萬千!并滿懷激情寫下了一首詩: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從文學的角度而言,這首詩真的毫無文采。他直勾勾地把燕子磯比作秤砣,把長江比作秤桿。彎月是秤鉤,要稱稱他的江山有幾多。
那會兒,天下初定,從這首打油詩來看,朱元璋治理國家的雄心壯志和無限豪情躍然紙上。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不遺余力建造都城,要確保城池固若金湯。耗時二十多年建成的南京城,城樓高聳,氣勢雄偉,素有“高堅甲于海內”的美譽。
蜿蜒曲折的南京城墻內含玄機
明代的都城南京分為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等幾部分。皇城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前朝三殿、后庭六宮。采用中軸對稱的格局,雄偉壯麗。雖然明朝皇宮已經無存,但后來的北京故宮是完全是明皇宮為藍本設計建造的。從中也可看出,曾經的明皇宮的規(guī)模和氣勢。
南京皇宮外層層設防,城市最外圍的城墻,長達35公里左右,比當時法國巴黎的城墻還要長,堪稱世界之最。如今這段城墻雖然歷經600多年歲月的侵蝕,依然挺立,現(xiàn)存完好的南京城墻25.782公里,為國內之最。
南京城墻依地勢環(huán)城而建,蜿蜒曲折,明朝時有城門13座,水關2座,垛口13616個,藏兵洞200余座,城池極為堅固。
有專家認為,南京城的設計布局是按天文學中南斗、北斗聚合而成的形狀,從中間做一條切線,南為“南斗”,六顆星由六座城門組成,北為北斗,七顆星由七座城門組成,所以南京城墻共十三座城門。在北斗斗勺的中央,恰好就是皇帝的宮殿,設計極為精巧。
》》畫說古都——龍盤虎踞在金陵
明朝初年,南京城內人口就已經達到了70萬,是當時中國規(guī)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整個明朝時期,南京城都是富庶而安定的。這些明朝畫作見證了當時都城的繁華景象!
《山水圖》記錄航運業(yè):千帆競發(fā) 百舸爭流
明代畫家魏之克的灑金《山水圖》,設色淡雅,呈現(xiàn)出南京的山水美景,其中一部分明顯能看出石頭城的影子。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船只在航行,遠處高高揚起的風帆若隱若現(xiàn),可能是出發(fā)要遠航,也有可能是剛剛歸來的航船。
明代南京城工商業(yè)發(fā)達,各種手工作坊應運而生,其中造船業(yè)極為鼎盛,南京造船廠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幫助鄭和七下西洋。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山水圖》。
萬歷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來到南京,曾游歷世界多地的他,目睹了南京城的景象之后, 用眼花繚亂來形容這座城。當看到江河之上百舸爭流的場景時,利瑪竇不由得驚嘆道:怎么有那么多的船只?
《南都繁會圖卷》鐫刻發(fā)達工商業(yè):城內就有進口商店
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南都繁會圖卷》,更是生動再現(xiàn)了南京城的市井繁華,畫面從郊區(qū)農村的田舍開始,以城市中的南市街和北市街為中心,在明皇宮前結束。畫卷上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接踵摩肩。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南都繁會圖卷》。
據統(tǒng)計,這幅長卷上共有109家商店的招牌、幌子和匾額。有1000多個人物,他們的職業(yè)多種多樣,包括侍衛(wèi)、戲子、纖夫、漁夫、郵差和商人等等。
街上店鋪種類豐富,各種商品應有盡有,茶莊、金銀店、藥店、浴室,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林林總總。其中,光是與穿衣打扮有關的店鋪就多種多樣,有賣絲綢的,賣布的,賣京式靴子的,賣腰帶的。例如,《南都繁會圖卷》上“梳篦老鋪”是賣梳子的,“畫脂杭粉 名香宮皂”是賣香皂、胭脂的……
圖中一塊招牌寫著“梳篦老鋪”。
圖中一塊招牌寫著“畫脂杭粉 名香宮皂”。
遐想當年,當時南京城的居民穿著鮮艷的衣服,出門涂面膏,生活安逸。如果想買東洋、西洋貨物,也是可能的。因為《南都繁會圖卷》上,有的店鋪明確打著“東西兩洋貨物俱全”的招牌。
圖中有兩塊招牌寫著“東西兩洋貨物俱全”。
從《南都繁會圖卷》可見,明朝南京城的商品經濟非常發(fā)達,而且已經越來越細分化了。
《金陵勝景圖》全景掃描南京:四十八景一覽無遺
秦淮河上,唱戲的小船蜿蜒前行,委婉動聽,兩岸樓臺亭榭繞著河堤,燈火璀璨。文人雅士在這里吟詩歌賦、喝酒品茶。市井繁榮,古跡眾多,再加上南京城獨特的山水風貌,共同構筑了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與風韻。所以,先后有了“金陵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說法。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金陵勝景圖》。
鄒典的《金陵勝景圖》用長卷將金陵勝景融于畫中,將明朝時期都城南京的風景名勝一一呈現(xiàn),從城北的弘濟寺開始,按順時針方向繞城一周,云霧繚繞間,山巒起伏;棲霞寺、靈谷寺內,古塔矗立;此外還有巍峨的城垣、金頂的皇宮、秦淮的垂柳等等。既有山水的氣勢磅礴,又顯出一派寧靜秀美的古都城市風韻。
北京畫院理論研究員呂曉認為:“無論該畫到底表現(xiàn)了哪些具體的景點,但它以富麗精工的青綠山水表現(xiàn)的山水畫卷洋溢著明媚的春光,猶如一首贊歌,給人以愉悅之感?!?/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