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后,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心臟病也到了“最危險”的季節(jié)。隔壁的王大叔這幾天血壓又開始高了,李大嬸的心絞痛也發(fā)作了……心絞痛屬中醫(yī)“胸痹”,有一張名方——歸脾湯,自古以來就被廣泛應用于心系、脾系疾病的治療,沿用至今仍在臨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沈元良老師就善用這首方子治療胸痹,下面是他的2則醫(yī)案,一起看看他是如何用歸脾湯辨證加減療胸痹的。
楊某,男,49歲。2010年4月21日初診。自訴胸悶心悸6年余,加重1個月。患者于6年前不明原因出現(xiàn)胸悶、心悸、氣短,在某醫(yī)院就診,心率65次/分,心律齊,二尖瓣聽診可聞及Ⅲ級收縮期雜音,向左腋下傳導,血壓110/70mmHg。心電圖檢查: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心肌受損。西醫(yī)診斷為“二尖瓣脫垂,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經(jīng)治未愈,后常反復發(fā)作。神清,精神軟,經(jīng)常胸悶氣短,心悸不寧,呃氣頻作,口苦,納差,欲嘔,夜寐欠安,舌淡紅,脈細弱,有結代。
中醫(yī)診斷:胸痹。辨證屬心脾兩虛。治法: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處方:歸脾湯加減。黃芪20g,黨參15g,炒白術15g,炙甘草10g,茯神15g,炒酸棗仁15g,遠志10g,廣木香10g,當歸15g,六神曲15g。7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藥后心悸氣短略有好轉,仍口苦,呃氣,欲嘔,不思飲食,宜溫膽湯調(diào)治。
處方:姜半夏10g,姜竹茹10g,陳皮10g,茯苓15g,炙甘草6g,炒枳實10g,桂枝9g,黃連3g,黃芩6g,沙參10g,黃芪20g,黨參15g,炒白術15g,炙甘草10g,六神曲15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三診:藥后諸癥大減。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大致正常心電圖。再以養(yǎng)心益氣和胃調(diào)之。
【臨證心悟】歸脾湯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以滋陰補血復脈。方中黃芪、炙甘草、黨參益氣以補心脾;龍眼肉、當歸甘潤滋陰,養(yǎng)心補血;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肉桂通陽復脈,藥后稍有收效。但口苦、呃氣、欲嘔、不思飲食之癥未減,則為膽胃不和、痰熱內(nèi)擾之證,遣方以“溫膽湯”清熱化痰,調(diào)后而收效,加味后似十味溫膽湯。溫膽湯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以其溫養(yǎng)膽氣為主要功能;《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謂:“治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此藥主之?!惫视糜谀懞轮蟛『筇摕┎坏妹摺:笫啦粩鄶U展,認為“膽寒”是“氣郁生涎(痰),變生諸癥”,主癥也擴充為“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擴大了溫膽湯的主治定位,拓寬了其適用范圍,包括“痰涎”和“氣郁”所變生之諸癥,故臨床也常用于胸痹、心律失常等。
丁某,女,46歲。2018年10月22日初診?;颊?年余前因車禍所致右側創(chuàng)傷性氣胸,治療后愈,自此上3層樓梯后即感胸悶氣促,易勞倦,查心肌酶譜、B型鈉尿肽(BNP)、心超均正常。伴有睡眠欠佳,以早醒、多夢為主,二便正常,納可。舌質(zhì)淡,苔薄白微膩,脈沉細。
中醫(yī)診斷:胸痹。辨證屬氣虛夾瘀,心脾兩虧,心神失養(yǎng)。治法:益氣健脾,養(yǎng)血活血,寧心安神。
處方:歸脾湯加減。黨參20g,炒白術15g,炙黃芪30g,當歸15g,丹參15g,葛根15g,茯苓30g,制遠志10g,酸棗仁10g,合歡皮15g,川芎10g,珍珠母30g(先煎),木香6g(后下),紅景天30g,生姜10g,大棗15g,甘草8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患者服藥后睡眠改善,爬樓時仍感氣促。
處方:黨參20g,炒白術15g,炙黃芪45g,當歸15g,丹參15g,葛根15g,茯苓30g,制遠志10g,酸棗仁10g,合歡皮15g,川芎10g,珍珠母30g(先煎),木香6g(后下),太子參15g,紅景天30g,降香5g,大棗15g,甘草8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上方增損,共服藥3個月,睡眠、氣促均明顯好轉。
【臨證心悟】臨床注重辨病析因與辨證論治相結合,也是治療的前提。本案患者右側胸肋部脹悶是因車禍創(chuàng)傷所遺留,外傷所致瘀血阻滯胸脅,阻礙氣血運行,久而久之損傷胸中大氣,故而出現(xiàn)胸悶氣促。證屬本虛標實,以氣血虧虛為本,瘀阻胸脅為標,虛實證候并見為特點,應標本同治。方予歸脾湯加減,以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紅景天益氣健脾,具有增加機體耐氧量、耐受力、抵抗力作用;當歸、川芎、丹參、葛根、合歡皮、降香養(yǎng)血活血,補血和血,數(shù)味并舉,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的作用;茯苓、遠志、酸束仁、珍珠母寧心安神以助眠。正是在辨病辨證相結合的前提下,予歸脾湯加入活血化瘀通絡之品而獲得良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