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biāo)古詩詞曲 部編版高一必修上冊古詩詞誦讀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liǎo,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qì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宏觀讀詩——知人論世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xué),唐宋詩詞在各自的時代里光彩耀眼;一個詩人有一個詩人的詩風(fēng),豪放婉約、質(zhì)樸華美,各呈擅場。讀詩,首先要從宏觀上把握詩歌創(chuàng)作的大時代背景,了解詩人的人生際遇、生活環(huán)境、詩作風(fēng)格,從而準(zhǔn)確判定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
姓名:李煜 別名:字重光、號鐘隱
排行:李璟第六子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貫:江蘇徐州
國家:南唐
職業(yè):國君、詞人
特長:書法、繪畫、音律、詩詞
主要事跡:
25歲登基。39歲宋兵南下攻破金陵,李煜被俘到汴京,淪為階下囚。42歲亡。
評價: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詞作風(fēng)格:以南唐滅亡為界
前期作品多描寫宮廷生活、男女戀情。風(fēng)格:綺麗柔靡
后期作品多描寫亡國之恨、故國之思。風(fēng)格:凄涼悲壯
解題:《虞美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唐教坊曲,初詠項羽的寵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項羽的寵姬,常隨項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軍隊圍于垓下。夜飲中, 項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漢軍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劍自刎。
唐無名氏根據(jù)項羽和虞姬的悲劇故事寫了一首《虞美人》,詞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詞,又名“一江春水”。
“虞美人”在古代的寓意:生離死別、悲歌。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之詞。
作于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這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當(dāng)晚,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jī)藥將他毒死。
二、微觀解辭——揣情摩意(來自古詩文網(wǎng))
詩歌是高度凝練的文字,是人、事、景、物、情的有機(jī)結(jié)合體。詩歌的語言常常具有倒裝、省略、互文見義等特點(diǎn)。微觀解辭,就是要學(xué)會“咬文嚼字”,從標(biāo)題、注釋、意象、關(guān)鍵詞句、典故、首尾句、詩歌結(jié)構(gòu)等方面把握詩歌大意,通過對景、事的提煉、理解,圍繞人之常情,推導(dǎo)出詩歌的主旨。
(1)譯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liǎo,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年年開,秋月夜夜圓,這種時日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呢?過去的事情還記得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fēng),在這皓月當(dāng)空的夜晚哪里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雕欄玉砌qì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精雕細(xì)刻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都還在,只是住在里面的人已經(jīng)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滾滾東流的春江之水沒有盡頭。
(2)注釋
1.春花秋月:指季節(jié)的更替。
2.了:了結(jié),完結(jié)。
3.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4.雕欄玉砌:即雕花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這里泛指南唐宮殿。
5.砌,臺階。
6.應(yīng)猶:一作“依然”。
7.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國。朱顏,紅顏,年輕的容顏,指美人。一說泛指人。
8.君:作者自稱。
9.能:或作“都”、“那”、“還”、“卻”。
10.幾多:多少。
三、賞析(來自古詩文網(wǎng))
這首詞刻畫了強(qiáng)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shù)效果?!按夯ㄇ镌隆边@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lián)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shè)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zhuǎn)而自問,“往事知多少?!薄巴隆碑?dāng)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么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fù)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薄皷|風(fēng)”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夜闌人靜,明月曉風(fēng),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yuǎn)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fēng)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jié),還要繼續(xù);而自己仍須茍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安豢盎厥住?,但畢竟回首了?;厥滋帯暗駲谟衿鰬?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爸皇恰倍忠試@惋的口氣,傳達(dá)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jié)構(gòu)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yùn)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yīng),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
三四兩句“又東風(fēng)”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
五六兩句“應(yīng)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fēng)”、“應(yīng)猶在”又呼應(yīng)“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yīng)“往事”。
如此對比和回環(huán),形象逼真地傳達(dá)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后,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于輕描淡寫,或失之于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zhèn)娜苏Z”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dá)出來了。以這樣聲情并茂的詞句作結(jié),大大增強(qiáng)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yuǎn),感情真摯,結(jié)構(gòu)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余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保ā度碎g詞話》刪稿之四○)(蔣雅云)
四、章法結(jié)構(gòu)
上片以樂景寫哀情,借用春花、秋月、東風(fēng)、明月等意象,寫詞人面對春花秋月的美景,登樓遠(yuǎn)眺,抒發(fā)故國之思、亡國之痛、被囚之苦的愁情。
下片主要運(yùn)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借用雕欄玉砌、春水等意象,抒發(fā)詞人故國之思、亡國之痛、被囚之苦的愁情。
五、情境默寫
1.易錯字
春花秋月何時( ),往事( )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 )回( )月明中。
( )欄玉( )應(yīng)( )在,只是( )( )改。問君能有幾多( )?( )似一( )春水向東流。
2.理解性默寫
(1)《虞美人》中,表現(xiàn)李煜這位亡國之君的愁緒如春水奔流傾瀉、無窮無盡的詩句是 , 。
(2)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達(dá)物是人非之感的兩句是 , 。
(3)李煜《虞美人》一詞中,詩人感慨時光消逝,直接抒發(fā)亡國之痛的句子是 , 。
(4)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中,一個詩句驚心動魄,把李煜的愁悶劈空傾瀉下來,這個句子是:“ ? ?!边@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無常之意。
【參考答案】
(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3)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