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2 09:37:49)
轉(zhuǎn)載▼標簽:
雜談悲觀主義者叔本華說:一定的焦慮,痛苦,煩惱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一條航船如果沒有壓艙物,它就不能保持平穩(wěn),也無法正常行駛。人生也是如此。叔本華寫下這句話時,已經(jīng)28歲,而我是在21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在沒有看到叔本華這段文字之前,我把痛苦與焦慮,比喻為必要的“人生壓艙石”。于是在一個秋天,我坐在滿身翻卷的黃葉中,寫下《人生不過是一場體驗》一文,轟動全校。
叔本華對哲學最大的貢獻,是用“意志”這一“自在之物”推翻了康德的“現(xiàn)象與物自體”理論,這在他晦澀難懂的那本書中都寫盡了,這本書大二時我在枕頭下墊了整整一年沒有看懂,沒有看懂,自然佩服,自然折磨。10多年過去了,等我下功夫?qū)Ψ饘W弄個究竟后,再讀這本書,忽然開悟了,如喝涼開水一般,一個晚上讀完。
此外,對于早期的叔本華來說,一種更高維度的、關(guān)于物自體的知識是可能的,但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他也慢慢變得康德式的了。在接觸了印度哲學以后,他更傾向于透過一種神秘主義經(jīng)驗來通達關(guān)于物自體的知識,它不再是通過一種理智直觀,而是通過某種所謂的頓悟。
后來叔本華的弟子尼采,因為在心智與語言思辨高度上達不到叔本華的極致,瘋掉了。在海德格爾與德里達還沒有出現(xiàn)之前,尼采的瘋掉很正常。據(jù)說,尼采第一次讀到叔本華的書,激動得痛哭流涕,認為自己遇到了先知。
叔本華與尼采,都從共同的原點出發(fā),卻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他們的原點都是“欲望”。透過“欲望”,叔本華看到了痛苦,他說,使我們痛苦的,并不是外界那些物質(zhì)的得失,而是我們自身永遠躁動不安、奔騰不息的欲望。所以,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尼采不這樣看。他也看到了欲望,但是透過欲望,他看到了生命意志的“流射”,看到了創(chuàng)造,看到了權(quán)力。其實,由意志到征服到權(quán)力,是一個必然的邏輯。尼采在他的自傳體《我這個人》寫到:我生病從來不看醫(yī)生,征服疾病正是我生命意志的體現(xiàn),也只有征服才能使我的生命意志更強大。
這兩個哲人都厭惡女性,都沒結(jié)婚。估計是叔本華認為對女性的欲望給自己會帶來痛苦,而尼采認為女性實在不值得去征服以體現(xiàn)自己的生命意志,盡管他說過千萬別忘記帶上自己的鞭子一類的混話。這兩個人不同的是,叔本華算是無疾而終,而尼采瘋了,一跤摔在大街上,再也沒起來。若干年后,另一個尼采的信徒希特勒,把世界弄了個哀鴻遍野,他也瘋了,這一點,想來尼采沒料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