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七國之亂是發(fā)生于公元前155年(漢景帝二年),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一起起兵叛亂,故又稱之為“七王之亂”。
戰(zhàn)爭的起因:
說起來這“七國之亂”發(fā)生的原因,要從漢文帝時期說起。當然七王發(fā)動叛亂的原因是因為晁錯上了一個《削藩策》,于是七王就以“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起兵造反了。但是這晁錯只能算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得從漢景帝劉啟還是太子期間與吳王劉濞的吳國太子劉賢的一次對弈下棋。
在下棋期間吳王太子在棋桌上爭勝,態(tài)度不恭,漢景帝就拿起棋盤砸在了吳王太子的頭上,當場就給砸死了。當然吳王太子之所以有資格去長安入宮陪伴漢景帝,也是因為吳王劉濞的吳地豫章郡產(chǎn)銅,因而吳王劉濞利用手握資源,招致天下眾多的亡命之徒,盜鑄銅錢。同時,吳地濱海地區(qū)產(chǎn)鹽,吳王又煮海水為鹽,販賣到全國各地,獲利頗豐。這吳地錢幣也流通全國,吳地非常富足,百姓也很支持吳王劉濞,吳國日漸強大起來了。
吳王太子劉賢被漢景帝砸死了,漢文帝敕命尸體送回去埋葬,到了吳國,吳王劉濞大怒,說道:"天下都是劉家的,死在長安就埋在長安,何必送回吳國埋葬!"遂又把尸體送回長安埋葬。吳王劉濞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心懷怨恨遂從此刻起不遵守諸侯對天子的禮節(jié),稱病不朝。當朝廷都以為吳王劉濞是因為承受不了喪子之痛才生病了,可是后經(jīng)朝廷調查吳王沒有生病,于是就扣押了吳國的使者。
吳王劉濞聽聞使者被扣,也是惶恐不安。就派使者前往長安代他秋季朝覲,漢文帝又問起吳王,使者回答說:"吳王實際上并沒有生病,只是因為朝廷禁錮了好幾個吳國使者,吳王害怕,所以才假裝生病。請陛下捐棄前嫌,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于是漢文帝就赦免了吳國使者,又賜給吳王幾案和手杖,體諒他年老,可以不再朝覲。
書生個人覺得這漢文帝是真的體諒其失子之殤,并且看其年老,才做出這些決定,也算是一種補償,可惜吳王劉濞沒領情,反而以為漢文帝和朝廷特別軟弱,從而更加激發(fā)了其野心。
吳王劉濞是高祖劉邦的兄長劉仲之子,在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高祖劉邦親自率軍。沛侯劉濞當時年僅二十,以騎將的身份跟隨劉邦在蘄縣之西一舉擊破英布的軍隊。英布逃掉了,但荊王劉賈被英布所殺,沒有繼承人。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猛壯的藩王難以統(tǒng)治,而此時劉邦自己的兒子還都年幼,承擔不起這個重任,于是就立劉濞為吳王,統(tǒng)轄三郡五十三城。
算輩分吳王劉濞是漢文帝的堂哥,漢景帝得叫其伯父。公元前155年,漢景帝才登基兩年,太子府出身的晁錯得以重用,并且在朝堂上公然上疏《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也是明白人,何況這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于是采納了晁錯的意見,于次年冬天下詔削奪吳、楚等諸侯王的封地。
或許說吳王劉濞早就想造反了,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這下可好了很多劉室宗親諸侯王的封地被削掉,這些諸侯王當然心懷不滿。在經(jīng)過吳王劉濞的挑唆后,于是以其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以"清君側"為名聯(lián)合起兵反叛。
戰(zhàn)爭的過程: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置糧倉于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并派遣間諜和游軍深入肴澠地區(qū)活動。吳楚聯(lián)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劉將閭據(jù)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lián)兵犯漢。剛開始各路叛軍都進展很順利,而漢景帝聽聞七王起兵叛亂也是驚慌失措。
漢景帝還是很相信晁錯的,趕緊喊晁錯來商量。晁錯提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墒窃跐h景帝見過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后,這袁盎提議誅殺晁錯,以平息七王的怒火,并滿足七王的條件,自己為使者去說服他們退兵。漢景帝采納了袁盎意見,很快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lián)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漢景帝批準了,晁錯滿門被殺,可惜了本以為晁錯死了后七王就會退兵,沒成想?yún)峭鮿㈠ǚ炊J為漢景帝軟弱無能,于是決定稱帝自稱“東帝”。
這下漢景帝傻眼了,人吳王劉濞從一開始就是打著做皇帝的主意才造反的,自己還傻乎乎的自斷臂膀,當然也讓忠臣寒心呀。這袁盎連“東帝”的面都沒見到,漢景帝這才下定決心武力鎮(zhèn)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抵御吳楚聯(lián)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并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jiān)視齊、趙的動向。
吳楚聯(lián)軍向漢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梁國進軍,梁王拼死抵抗,但因吳楚聯(lián)軍龐大,很快梁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被攻下,梁國告急,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墒侵軄喎驅ζ涞那笤弥焕恚詈罅和跎蠒鴿h景帝,漢景帝下詔周亞夫去救援,周亞夫還是沒去救援梁王。
而周亞夫本就打算利用梁王拖住吳楚聯(lián)軍,自己尋找戰(zhàn)機,切斷吳楚聯(lián)軍的糧道。最后這吳楚聯(lián)軍也沒有攻下梁國,因為梁國富庶且城池堅固。叛軍久攻不下,轉而攻打周亞夫率領的漢軍。而周亞夫也是堅守不出,與吳楚聯(lián)軍對峙。一時之間雙方高掛免戰(zhàn)牌,可私下里周亞夫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饑餓,幾次挑戰(zhàn)未果,于是夜里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于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lián)軍。
戰(zhàn)爭的結果: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shù)千人乘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退守東越,并派人召集殘兵。漢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東越騙吳王出去慰勞軍隊,用矛戟刺死吳王,獻其頭于漢朝。吳王死后,吳軍潰散,楚王劉戊自殺而死。
在齊地,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臨淄,三月不下。 漢將欒布率軍進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膠西王回國后,其子劉德建議襲擊漢軍,不成則逃到海上,膠西王不聽。到漢營請罪,韓頹當斥責他陰謀叛亂,宣讀詔書,膠西王自殺而死。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都伏法被誅。
在趙地,酈寄領兵進攻趙國,趙王劉遂堅守邯鄲,酈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吳楚兵敗,也不肯入出兵相助。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后,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
七王叛亂從公元前154(漢景帝三年)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
戰(zhàn)爭的點評:
可以說西漢的一場“七國之亂”把劉室宗親的親情徹底給弄得支離破碎,不管是吳王劉濞失子之殤,還是漢文帝漢景帝的一時的軟弱退讓,歸根究底的原因還是日益蓬勃的野心在作祟。
大家還記得漢高祖劉邦的長子齊王劉肥嗎?或許大家會感到很奇怪齊王怎么沒參與叛亂,要知齊國可是七十二城。此時的齊王是劉將閭,他最后被迫自殺了,原因是他也參與了,而且還參與了策劃叛亂,只是他隱藏的太深。
漢高祖劉邦不想分封諸侯王,決定把天下當家來治理,只是分封劉室宗親,不得不說太高明了。只是親兄弟也有打破頭的時候,可惜一直到明清,明知此法后患無窮,可還是沿用了,什么是家天下大家明白沒?本文可參考文獻《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