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竹葉石膏湯 |
【漢語】 | Zhu Ye Shi Gao Tang |
【英文】 | Lophatherum and Gypsum Decoction |
【分類】 | 清熱劑 |
【出處】 | 《傷寒論》 |
【組成】 | 竹葉二把 (6g) 石膏一斤 (50g) 半夏半升,洗 (9g) 麥門冬一升,去心 (20g) 人參二兩 (6g) 甘草二兩, 炙 (6g) 粳米半升 (10g) |
【用法】 |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現代用法:水煎,米熟湯成,溫服)。 |
【功用】 |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
【主治】 | 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神疲少氣,咽干唇燥,不思飲食,或咳嗆,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
【病機】 | 熱病后期,高熱雖除,但余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多汗,口干喜飲;熱擾心神,而有心煩或虛煩不寐;熱傷氣陰,故神疲少氣,咽干唇燥,舌紅苔少,脈虛數;熱病后期,胃氣未復,故口淡無味,不思飲食;余熱內擾,肺胃氣逆,故欲嘔或咳嗆。本方證病機特點為余熱未清,留戀肺胃,氣陰兩傷,胃氣不和。 |
【運用】 |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熱病后期余熱未清而氣陰耗傷,胃氣失和的常用方。臨床以身熱多汗、咽干口渴、神疲少氣、不思飲食、氣逆欲嘔、舌紅苔少、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于中暑、夏季熱、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流脊髓膜炎、肺炎后期、膽道術后嘔吐等屬余熱未清而氣陰兩傷、胃氣失和者,以及糖尿病的干渴多飲屬胃熱氣陰兩傷者。 3. 注意事項:本方清涼質潤,如內有痰濕,或陽虛發(fā)熱,均應忌用。 |
【方歌】 | 竹葉石膏參麥冬,半夏粳米甘草從, 清補氣津又和胃,余熱耗傷氣津用。 |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y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漲知識】
黃帝內經
素問
傷寒論
張機
系列
金匱要略
張機
系列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