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tǒng)觀賞石審美思想是傳統(tǒng)美學思想在觀賞石審美上的體現(xiàn),我們分別就石譜中的儒道釋賞石審美觀和傳統(tǒng)的觀賞石審美特色這兩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石譜中的儒道釋審美觀
儒家美學、道學美學和禪宗美學對我國傳統(tǒng)的觀賞石審美思想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云林石譜》和《素園石潛》里有充分的體現(xiàn)。
I ,《云林石譜》與儒家美學
宋代杜給的《云林石譜》一書由孔傳所作的序中說:“天地至精之氣,結(jié)而為石……雖一拳之多,而蘊千巖之秀……圣人嘗曰,仁者樂山,好石乃樂山之意?!笨梢?,是把觀賞石看作自然界中山體的縮微,以“仁者”之心來賞析的。這與儒家美學的“善即是美”和“盡善盡美”相契合。
《云林石譜》在序中還表白了愛石、藏石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認為像支遁好馬、衛(wèi)懿公好鶴、王羲之好鵝,雖然所愛各不相同,但這些愛好沒有什么依據(jù),并不如愛石那樣可取。
2.《素園石譜》與道家禪宗美學
明代林有麟的《素園石譜》收載大量的名石和名人題詠。作者在凡例中說:
“石有形有神,今所圖止形耳。至其神妙處,大有飛舞變幻之態(tài),令人神游其間.是在玄賞者自得之?!边@其實道出了在賞石審美過程中物我相忘而相融的一種美感狀態(tài)。我們特別注意到林有麟在《索園石石譜》自序中的一句話“莞爾不言,一洗人間肉飛絲語境界”。“肉”,是指口中的歌聲,譯成白話就是”微笑不語,卻勝過過人間歌唱與器樂之聲的境界”的意思。這“莞爾不言”與禪宗的佛祖“拈花不語”何其相似!
對這種神游其際,“此中有真意,欲辯己忘言”,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玄妙的審美境界,林有麟很明確地說“石尤近于禪”??梢姷兰液投U宗美學對《素園石譜》影響之深。
蘇軾是一位文學大師,也是一位禪宗大師,他認為人生不過“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當我們面對億萬年成就的觀賞之石和短暫無常的人生時,若能將順其自然的石與我們自身的心相融,感悟到人生在于感受,瞬間便成永恒時,就該是一種禪意的審美境界了。
二、傳統(tǒng)的觀賞石的審美特色
總體而言,傳統(tǒng)的觀賞石審美有三大特色,即以石比德、以小見大和以丑為美。
1、以石比德
以石比德是將孺家美學“善即是美”的人格美的追求,比附于石的一種審美意趣。荀子在《法行》篇中說:“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不屈,義也……’,。是說玉之美在于與人的“仁”、“知”、“義”等品格相似,是人的“仁”、“知”、“義”在玉中得到了比附,得到了寄托。
唐朝李德裕有一首詠“海上石筍”的詩,其最后一句“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以石的孤且直表達了對自身的人格感悟。至于傳為佳話的"米莆拜石”也是緣于以石比德。
2、以小見大
傳統(tǒng)的觀賞石審美,是文人賞石,賞自然山水縮微之石,將對自然山水的喜好寄情于賞石之中.蘇東坡有賞石詩曰:“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于盆議中,日與山海對”。將百里之勢,濃縮于一石之間。蘇東坡曾見一異石.九峰玲瓏宛轉(zhuǎn),就取名為“壺中九華”。潘象安題詩云:“片石蒼山色,復如山勢奇。雖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蘇爾坡的命題與潘像安的題詩,都是以小見大之意。這在歷代的詠石詩文中,如杜甫《題新定八松院小石》詩中的”故美何日到,且看小三峰”,如白居易《太湖石》詩中的“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等、比比皆是。
這種以小見大的情懷常常表達出的是一種賞石悟道的禪意。米芾的《題蒼雪堂石研山》詩:“五色水,浮昆侖。潭在頂,出黑云。掛龍怪、爍電痕。極變化,闔道門”。
這種以小見大的趣味.迫尋的是“疊峰層巒,穿云參斗”的山勢奇特。米芾的“瘦、皺、漏、透”正是對以太湖石為代表的這類奇石的市美而言的。
3、以丑為美
劉熙載在《藝概》‘卜說:“怪石以丑為美,丑到極處,便是美到佳處.”鄭板橋認為“石丑,且而雄,丑而秀。一塊元氣結(jié)而石成,成為一塊怪石,看似凹凸不平,險怪橫蠻,難以尋常審美觀視之,卻是陋劣之中有至好,丑陋之中存至妙,這樣的衛(wèi)石,讓人百看不厭,耐人尋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