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威 遺著
緒 言
我已馬齒徒增八秩,本應清靜無為,安度暮年。無奈族中兄弟卻以我耳雖欠聰而目尚明,體雖稍弱而腦尚靈,既無職務纏身,又無糊口之憂為由,硬委以義務重修族譜之責。為此,須搜集有關史籍與異地楊氏族譜,以及有關楊氏族史之專著以追本溯源,尋根問祖,查清先祖世系,繼承與發(fā)揚先祖優(yōu)良傳統(tǒng)。其中兩部近年新出之專著最令人矚目:一是貴州楊維森編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的《弘農楊氏族史》(以下簡稱《族史》);一是湖南楊布生等編著,1994年6月,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出版的《中中華姓氏通書。楊姓》(以下簡稱《通書》)。
常言云;有高山才顯平地,有比較始見高低。兩書對比,良莠、優(yōu)劣、真?zhèn)?、正誤,昭然可判別。
我與維森、布生兄等,天各一方,素昧平生,從未謀面。既無親疏之偏愛,亦無利欲薰心為瓜葛,對兩書之是與非,有必要陳述旁觀者之淺見,以與作者和全國各地宗親商榷并期有以賜教。
概而言之,《族史》一書如作者在卷首之“前言”所說:本書從蒐集史料,研究考證,執(zhí)筆撰寫,歷時八年有余。幾易其稿,方始成篇。”作者博覽群書經史,“歷代正史、野史、地方志、姓氏專著、歷代名人文集中有關楊氏文字(傳記、行狀、墓志銘、碑文、譜序)等?!笨芍^史料豐富可靠,考證、辨析、論述嚴謹精詳,雄辯地糾正了楊氏族譜中之重大訛誤,澄清了許多混亂之說。是我國單一姓氏族史首創(chuàng)之佳作,填補了我國家族史之空白,可謂難得之族史學術專著。
湖南國家級史學家何光岳先生,對此書和其作者,給予很高而恰當之評價云:“《弘農楊氏族史》洋洋近50萬字,可謂精詳之至矣!”作者“以夜郎一隅之僻,而博采諸楊,貫連系統(tǒng),實為楊氏增輝,功德無量…較其他二部《楊姓》之書,有過之而無不及矣”。
此書初版,印刷審校工作欠佳,錯字與紀年互注差錯不少,但屬小疵,瑕不掩瑜。初版至今六年,編著者已作訂正、補充,由十三個篇目增至二十七個篇目,155萬余字,20000年1月由香港閩南人出版有限公司再版,并再次得到專家學者的好評,如國家古籍出版規(guī)劃小組秘書長,中華書局總編傅璇琮先生稱《弘農楊氏族史》一書為“通貫古今之巨著”。“不僅于楊氏一族,且對華夏歷史文化研究亦甚有貢獻?!敝袊V牒學研究會長、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張海瀛先生稱:“該書體例新穎,世系清晰、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是一部別具特色的楊氏家族史,是目前罕見的高水平的家族史的代表作?!?/p>
《通書》雖有部分資料與論述可取,但整體觀之,實為一本大雜燴,其內容多為匯集各地楊氏族譜為主要論述根據,未作慎重考證、辨析,“倉促”出書(作者“后記”語),安能不訛誤矛盾百出?或謂各地族譜既有記載,就是根據,錄之亦不為錯。須知各地不同時期、不同社會文化條件下編修之族譜,不論其四修五修、多次重修,均有不同程度之訛誤:有因世系斷代不可考而偽造世系者,有把自己本支世系攀掛上旁支顯貴者……等等。如不認真考證,人云亦云,焉能不發(fā)生謬誤與自相矛盾,進而以訛傳訛,造成混亂,貽誤后人?
我曾不揣淺薄,冒昧致書《通書》之主要編著者楊布生兄,列舉許多我認為訛誤矛盾之處,如我之見不謬,希能更正,如我之見不對,亦望賜教。
1997年11月13日,布生兄復函稱:“我們本來不是研究歷史的,更不是研究姓氏文化的。是因某種原因(?)把我們卷進去了。但一卷進去就使我們喘不過氣來了。每天都收到宗親們的來信,向我們]尋根溯源問這問那。也有象你老一樣提出質疑的(不單是質疑,已明確指出謬誤與矛盾一一威注),怎么辦呢?我們正準備另寫一部楊姓方面的書,一是彌補《通書》之過失;二是進一步發(fā)揚我楊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書名暫定《楊氏源流》?!ぷ髟缴钊?越往后走,疑團越多,越不好著筆”等。
我滿以為布生兄等虛懷若谷,從諫如流,更正謬誤,“彌補通書之過失”,竊以為喜。不料未過一月,12月7日,布生兄來信附一紙征集資料打印件稱:“《中華姓氏通書·楊姓》一書…暢銷一時,現(xiàn)在準備重印。……我們決定再寫一部百萬字楊姓源流方面的書,…作為通書的續(xù)編…”云云。實在令我十分驚訝,于是致書楊布生兄質詢:我指出《通書》許多謬誤與矛盾難道均為無的放矢嗎?布生兄等所謂“彌補通書之過失”不包括我所列出之謬誤與矛盾嗎?否則為何仍準備重印發(fā)行而一字不提更正?是不是市場效益壓倒一切?但至今未接到布生兄等復信,未知何故。
此外,布生兄等另寫之《楊氏源流》既然是《通書》之續(xù)編,是否仍堅持《通書》之謬誤呢?是否仍如《通書》那樣征集各地提供之族譜,不作考證、辨析而“倉促”出書呢?竊以為憂!
我的擔憂不幸而言中,布生兄并并未寫出什么“一部百萬字楊姓源流方面的書”。而是對《通書》作些編排上的變更,為空出篇幅,把《通書》中的一些文字刪掉(所刪者有些內容恰恰是重要史料,如華陰出土的墓志銘、楊氏先秦著名人物楊肸的介紹等,無異于去金取沙),以便加些插圖,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將書名《中華姓氏通書·楊姓》,以一字之差變?yōu)椤吨腥A姓氏通史·楊姓》,2000年12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印數(shù)10000冊,其紙張、印刷比《通書》更勝一等,看來也會暢銷一時,獲利不少。但布生兄所“彌補”之“過失”在哪里呢?治史(名為《中華姓氏通史》啊)的嚴肅認真,為學的基本道德原則哪里去了?這和假冒偽劣商品有什么兩樣?所以我不得不言,將《評中華姓氏通書楊姓》一文再加修改、打印,因《通書·楊姓》與《通史·楊姓》內容僅有刪削與未刪削之區(qū)別,所以,我將原《評中華姓氏通書?楊姓》用括號附言的形式,加以說明,也算是兼評《通史?楊姓》吧,希望楊氏宗親賢達及關注姓氏文化的專家學者再次關注、明辨是非,并期有以教我。
(一)楊氏肇姓始祖究竟是誰
誰是我們楊氏肇姓始祖?是楊氏族史、族譜長期懸而未決之重大問題,長期未能統(tǒng)一,實為我楊氏之恥?!锻〞妨_列各地楊氏族譜之記載,有以楊杼為始祖者,有以晉武公次子伯僑為始祖者,有以周宣王少子尚父為始祖者,有以楊肸與食我為始祖者,更有以定悼之子伯僑為始祖者等?!锻〞芳炔幻鞔_肯定是誰,也不明確否定誰,而是含含糊其詞地說:若以某某為始祖敘其世系。但全書是偏于認同楊杼之說,以楊杼世系為主線論述與列世系的。
關于楊氏受姓始祖,《族史》一書作者在該書第一篇《受姓探源》中已詳引史料加以辨析,證據充分,考證精當,否定各說,而確認晉武公子伯僑為弘農楊氏受姓始祖。受姓始祖,代代相傳,只有一位,不會有多位(改姓、冒姓、賜姓除外)。因直系上祖,只有單線,其理甚明,請參看《族史》,勿需贅述,我這里僅就《通書》中的“楊抒”,再略作論述。
我們這一支之舊譜與祠堂之靈位,也是以楊杼為始祖者,也是以繼業(yè)為楊業(yè)公者。我詳閱《族史》一書,據其論述,查閱有關史籍之后,認為《族史》否定楊杼之說,論據充分,有說服力。我沒有查到任何史籍記有楊杼(或姫杼)其人其事。楊杼以下至22代之定悼及定悼之子伯僑,亦找不到任何歷史記載。這段世系只見于南方幾省部分楊氏族譜中。據悉山西社科院家譜資料中心所存45部楊氏族譜,沒有一部提及楊杼。楊杼之說始作俑者為始修于南宋淳佑年間之廣東梅州譜,并影響至南方各省及海外。《通書》除引述這些族譜之外,亦無任何史料為據。
《族史》一書第第一篇第七節(jié)節(jié)《廣東梅州譜“楊杼”質疑》,否定楊杼之說,摘其要如下:
(1)楊章以上至楊杼、配氏、生子、官職謚號、均有記載。三千多年前有如此詳細之記載,難以令人置信。
(2)楊杼之名,翻遍先秦典籍:《詩經》、《書經?周書》、《左傳》、《國語》、及漢代司馬遷之《史記》以至《竹書記年》,均無記載。楊杼以下二十二世,梅州譜記有許多人入仕為達官顯宦,但但翻遍先秦典籍及《史記》,其人其事,均找不到絲毫蹤影。
(3)從漢唐至明清之歷代楊氏和非楊氏眾多著名博學之士如楊雄、蔡邕、楊炯、楊炎、楊大雅、張說、陳子昂、常袞、歐陽修、楊萬里、楊奐、元好問、宋濂、楊士奇、楊漣等所寫許多有關楊氏之文字(墓志銘、譜序、傳記等)都沒有一個人提到楊杼及其下至定悼、伯僑之世系。
(4)楊杼之說,翻翻遍歷代姓氏專著如《潛夫論?姓氏志》、《姓纂》、《通志》、《路史》、《古今姓氏書證》、《姓氏急就篇》、《萬姓統(tǒng)譜》、《奇姓通》及清人陳廷煒蓍《姓氏考略》、熊峻運著蓍《增補族譜箋釋》等,亦找不到絲毫蹤影。
(5)梅州譜始修者楊文富于宋淳佑八年(1248年)所寫之譜序,明楊宗信于永樂十五年(1417年,距楊文富之譜序169年)所寫譜序,對肇姓始祖亦不提一字??梢?因史無記載,他們態(tài)度謹慎,不敢妄言。
(6)楊杼之說,翻尋《四庫全書》,亦無出處。
(7)梅州譜提到伯橋、楊肸、六卿一段文字,年代錯亂,史實不實。楊章以下世系亦有錯亂錯接。
除了以上《族史》所列否定楊杼之論據以外,我再補充以下幾項意見與資料,也是否定楊杼之有力論據。
(1)《通書》33頁、《通史》43頁綜合廣東梅州譜、湖南城步譜、卯田譜與楊大剛編修之《楊氏族譜。說“一世楊杼(姬杼)…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ー日子時?!溆谥苣峦醵旮?前999年)四月初八日丑時”。楊杼以下各代及配偶之生卒年月日時甲子、生子、官銜、謚號、墓葬之地點地形山向亦有詳細之記載?!锻〞肪幹哒J為“為諸譜諜所罕見”。“很有價值,很有權威。”(《通史》中這些話已刪去),卻不疑真假,實在遺撼!
這些族譜之編修者,自以為記得如此詳細確鑿,別人還不信以為真嗎?(確實,毫無歷史知識或馬平大意者,會信其為真?!锻〞分幹卟坏牌錇檎?而且認為“很有價值,很有權威”,看來或屬于馬乎大意吧!)其實卻弄巧成拙,恰好成為弄虛作假之鐵證。何以見得?請看下面剖析評說:
首先,請看看中國古代史之權威巨著《史記》周本紀及三代世表可知:中國歷史有系統(tǒng)連貫之甲子紀年,始于周宣王未親政時之共和元年庚申(前841年),宣王之前,所謂楊杼出生之年,《史記》根本未有明確系統(tǒng)連貫之甲子紀年與王朝紀年。司馬遷只能記某王崩某王立而已?;蛟弧妒酚洝窡o記載,其他古籍可有記載。請看司馬遷在《史記·年表第一》前頭之“引言”:
“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紀元年,蓋其詳哉!至于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
“余讀《牒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shù)?;洹稓v譜牒》、《終始五德之傳》,古文成不同,乖異。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哉!于是以《五帝系牒》、《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
可見,周宣王共和元年以前,黃帝以來,《尚書》雖曾有年數(shù)記載,但有很多闕漏,不能連貫,不可能依次記錄。因此孔子序《尚書》只好“疑則傳疑”,不作無根據之推算編上年月,蓋十分謹慎嚴肅也。
《牒記》自黃帝以來雖有年數(shù),但司馬遷查對《歷譜牒》與《五德終始之傳》等古籍,均各不相同,才知道孔子序《尚書》不次年月日之不錯。所以,他把自黃帝以來至共和此段世系,根據《五帝系牒》與《尚書》集成《年表第一·三代世表》,都沒記年月甲子。
《春秋》是我國最早第一部有連貫系統(tǒng)之編年史,有詳細之年月記載。但《春秋》之紀年始于公元前722年,在宣王共和之后119年,不可能有宣王以前之紀年,即成王、康王、穆王時(所謂楊杼生卒時代)之紀年。《史記·晉世家》亦指明:“靖候以來,年紀可推,自唐叔至靖候五世,無其年數(shù)。”
考古出土之殷商甲骨文,雖有甲子記載極少數(shù)極簡單之記事,如“王申雪”、“已卯雹”、“已西大雨”之類零星記事,并未有系統(tǒng)之紀年。
連司馬遷與孔夫子都都弄不清宣王共和以前之紀年,宋代以后這些族譜編修者如何知道楊杼出生時是成王二十年,是丙辰,是前1085年?不是隨心所欲推算編造嗎?還應該指出:宋代始修之梅州譜,僅以楊云岫為始祖,上世缺記,根本沒有如此詳細之生卒年月日時甲子等記載。這些生卒年月日時甲子記載,《通書》作者抄自楊大剛胡編亂造之《楊氏族譜》。
再者,宣王以上至成王,十代之多,幾百年之久,各代之帝王后妃,《史記》等古籍尚且沒有如此系統(tǒng)而詳細記載生卒年月日時甲子等。唐叔虞以下各代嫡傳晉候與配偶,亦無如此詳細之記載。而楊杼及其以下各代與配偶,既非帝王后妃之尊,又非嫡傳晉候之顯貴,難道有專職史官長期為他們作系統(tǒng)詳細之記錄嗎?即使有人記,而當時尚未有明確系統(tǒng)之甲子紀年紀時,如何能記?其理甚明。
周宣王以上所謂楊杼出生之成王前后之紀年紀時,不但孔夫子、司馬遷不清楚,當今著名之科學家、史學家,仍未能弄清宣王之前僅五代之周懿王元年究竟是公元前多少年,更不用說宣王以上十代成王之紀年了。
請看1997年4月11日《南方周末》頭版頭條科學新聞:《追蹤“天再旦”的奧秘》,報導了1997年3月日全食和推算周懿王元年究竟是公元前多少年一事。摘要如下:
“《竹書紀年》載有“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意為周懿王元年鄭地天明后忽又昏暗,繼又復明。”即日食也。 “《史記》記載:中國有明確的紀年,開始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年代,各種早期之文獻,互相不同,長期無法定論?!薄懊绹A裔天文學家彭瓞鈞,利用先進的計算技術,得到懿王元年“天再旦”日食,發(fā)生于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奔窜餐踉隇榍?99年。
“我國天文學家,中國紫金山天文臺的張培瑜先生,通過天文臺計算推算,認為公元前925年6月3日這次日食為懿王元年可能性更大?!?/p>
“中國科學院陜西天文臺研究員劉次沅博士認為彭瓞均的結果還遠不能作為定論?!?/p>
由此可見,孔夫子、司馬遷與當今之科學家都不清楚周宣王以前之紀年。我們這些族譜編修者,難道比他們更高明,有本事推算到或找到周宣王以前之紀年嗎?回答是否定的,絕不可能。(2001年11月9日中央電視臺公布史學科學家推算出來的共和上溯盤庚的年表,雖不是共和以前古籍留下的記載,報導者也認為為“仍然不是絕對準確”,但若以此年表與與《通書》所寫“楊杼”以下各代生卒年月時相對照,更顯出《通書》之胡編亂造。)
由此可見,楊杼之說及其以下二十三代生卒年月日等記載,乃是近世之人胡編亂造無疑。此外,《通書》59頁、《通史》60頁頁說:“楊喜生于漢文帝九年庚午(前171年)六月十六日亥時…卒于漢武帝五十一年辛卯(前90年)十月十二日未時”。但《前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載楊喜卒于漢文帝十年(前169年)并無生年記載,更無月日時甲子之詳,究竟誰對呢?楊喜以下楊敷、楊胤之卒年,《通書》所述亦與《前漢書》不同.《前漢書》比《通書》更可信吧!赤泉候楊喜之生卒年既錯,則上推至楊杼世系和下推至楊喜以下世系,《通書》所述之生卒時間均不能成立矣。
(2)唐玄宗為其宰相楊國忠之父撰寫《楊殉碑》有云“叔虞剪圭,自周封晉,伯僑食采受邑君,楊氏族之先也?!?見《全唐文》)
唐朝皇帝所撰之碑文,比宋以后所修之族譜早幾百年之多。且是帝王之作,是必有所據者。(《隋書·經籍志》載有《楊氏族譜》四種,后散佚)。認為伯喬是楊氏族之先:,而不說楊杼食采受邑君,不說楊杼為楊氏族之先。為什么?因為沒有任何典籍史料記載叔虞有個次子楊杼之故。實際上并無其人。或曰此伯僑為楊杼之23代孫、定悼之子,亦不能自圓其說。因定悼之子伯僑并不“食采受邑君”,即使受封,也只是所謂“三封楊候”,距離叔虞與楊杼二十三、四代之多,應有六七百年之久。為何不以所謂叔虞之次子,所謂首封楊候之楊杼為楊氏之先而以23代之“伯僑”為楊氏之先?而且還有所謂“封楊候”之箕子七代孫紹甲之嗣子澗(說是周宣王之子,據此說,弘農楊氏非叔虞后裔)在前,以“三封楊候”之“伯喬”為楊氏之先,豈不悖于情理?其理甚明,此伯僑絕不是楊杼23代孫,絕不是定悼之子。
(3)《通書》41頁、《通史》53頁所述,關于伯僑三封楊候之說,有兩種不同之記載:第一種認為定悼之子伯僑受封于楊為楊候,即所謂“三封楊候”,是楊杼23代孫。根據是在“楊氏家譜中”,沒有提出任何史料依據;第二種根據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說伯僑是晉武公次子,晉獻公之弟,是楊氏受姓第一始祖。
第一種說法之根據是“在楊氏家譜中”,沒有說明是何處何時何人所撰之家譜。這種家譜總比不上《新唐書》可靠可信吧?不單單《新唐書》記載晉武公子伯喬是楊氏始祖,如上所述及以下所述,“晉武公子伯僑”之說,史籍中隨處可見,而楊杼與定悼子“伯僑”卻亳無根據,毫無佐證。
不知《通書》編著者根據什么,把晉武公子伯橋從楊杼算來是12代?!币蚨煌ㄏ嗑鄮装倌曛畠蓚€伯僑各異之原因。就馬虎隨便以“其原因姑置之不論?!庇惨詶铊虨槭甲妗巴⒗m(xù)”世系,不作考證,豈不太輕率嗎?(關于兩個伯僑之辯,下面另辟一節(jié)評述)
(4)《通書》88頁(《通史》已去)所述,近年出土一批北魏時楊氏墓志,比《新唐書》更早,是確確實實可靠可信之歷史文物證據,《通書》亦說是“研究楊氏世系的有力鐵證?!钡制婀趾瓦z憾,且令人不解的是《通書》作者對此重要寶貴之“鐵證”卻視而不見,只抄錄而不細看、不研究。(2000年12月《通書》改名《通史》,由東方出版社出版時干脆將這些作為“鐵證”的墓志銘刪去了)。《通書》59頁(《通史》已刪去)所引之楊泰墓志云:“長源浩浩,遠書悠悠。起自自唐叔,發(fā)系隆周。伯僑分晉,是曰楊候。皎皎赤泉,千載承流?!贝藯钍掀鹪粗F證。注意:為何不提到所謂“首封楊候”之楊杼?此“唐叔”無疑即唐叔虞,而“伯僑即晉武公次子伯僑無疑,絕不是所謂楊杼23代孫定悼之子伯僑,因為定悼之子伯僑距“分晉”已很遠,幾百年之久,此其一;其次,若楊杼是叔虞之子,又是所謂“首封楊候”,還有所謂“二封楊候”之楊澗,接叔虞之后,必然應是楊杼,絕不應輪到23代所謂“三封楊候”之定悼子伯僑。不提楊杼,也和唐玄宗所撰之《楊珣碑》不說楊杼為楊氏之先而說伯僑為楊氏之先一樣,因并無楊杼其人,叔虞并無一個次子楊杼或姬杼,誰能舉出史料證明“楊杼”之存在?
(5)楊偕于宋治平戊申(1068年)所作《楊氏新昌譜后序》稱:“叔向之子日季夙、曰道,逃居居華陰仙谷,遂為華陰楊氏?!笔逑驗闂蠲Z之字,是伯僑之玄孫。楊章、楊震即季夙和道之后裔。和北魏楊泰嘉志、唐玄宗《楊珣碑》一樣,均以晉武公子伯僑為楊氏之始祖。
(6)《通書·楊姓》等所列楊杼至定悼之子的世系。三改血緣:第一改,把紹甲列為七世,所謂“大太祖”;第二改,把尚父列為八世,所謂“再封楊侯”;第三改,把伯僑列為二十三世,所謂“三封楊侯”。實在離奇!成何體統(tǒng)?紹甲何許人?《通書?楊姓》說是箕子七世孫。箕子又是何人?并不是楊杼六世孫(姑不論有無楊杼其人),而是商封庶兄(見顧寶田、陳福林注譯《左氏春秋譯注?魯閔公二年》《注:82)。就是說箕子及其七世孫紹甲都不是楊杼之血緣,并不是楊氏先祖,不是叔虞之后裔。
尚父既不是紹甲之親生之子,也不是楊杼之血綠八世孫,而是周宣王之少子。是叔虞之長兄周成王之后裔,《通書?楊姓》說,尚父是紹甲之養(yǎng)子,螟蛉之子,雖可承桃,但查無史據。有何史籍記載周宣王讓其少子給紹甲收養(yǎng)?伯僑也不是楊杼二十三世孫,不是定悼之子。(若為定悼之子,按其上世世系,是成王血緣),若是晉武公之次子,顯然又回到了叔虞血緣,(下即有《兩個伯僑之辨》,可知定悼之子伯僑之假)。如此三改血緣,足見其混亂與荒唐。
(7)山西太原晉祠是叔虞之子孫為祭祀叔虞修建的,那那里有很多碑石銘文,完全沒有楊杼(或姫杼)之名。是千古之鐵證,叔虞根本沒有個次子楊抒。
綜上所述以及《族史》根據許多史料之辨析論斷,可肯定我弘農楊氏之肇姓始祖絕對不是楊杼,也不是所謂的“二封”之楊澗、與所謂“三封”之定悼之子伯僑,而是晉武公稱之子伯僑。
(二)兩個伯僑之辯
《通書》41頁所述,楊杼23代孫伯僑(定悼之子)字文實,謚賢敬,配于氏,生三子:遜、近、述。
43頁所述,晉武公子伯僑也字文實,也謚賢敬,也配于氏,也生三子:遜、近、述。這就奇怪之至矣,兩個人,時間相距約十一代,幾百年之久,名字、謚號配氏、生子數(shù)、三子之名均相同。如僅一兩項相同,或可能有偶合,如此多項完全相同,絕然不是偶合,其中必有蹊蹺。可以肯定必是同為一人,不是兩人。但一人不可能有二父(定悼與晉武公稱),一人也不可能處于相距幾百年之兩個時代。因此可以肯定其中之一必假,是應用了移花接木、偷梁換柱之手段。而且可肯定是后世之人所為,弄虛作假。因《通書》是引述自宋以后所修之某些楊氏族譜。
究竟何種說法是移花接木、弄虛作假?只要弄清宋代才始修之廣東梅州譜以楊杼為始祖及其下23代之世系是否屬實,即可得到答案。我認為“楊杼”之說,毫無根據,毫無佐證,不能自圓其說,前已有所論述,根本無楊杼其人,何來23世孫伯僑?誰能找到典籍史料證明有楊杼其人其事?證明有定悼及生子伯僑?
說伯僑是楊杼23代孫,必定是以楊杼為肇性始祖修譜之人所為。因楊杼至定悼之世系毫無歷史根據,梅州譜中明代楊宗信于永樂十五年(1417年)所作譜序亦稱:“宋末兵火,譜牒無存,先世之事。多不可考。”無法接上有史可考之楊章、楊震之世系,乃采用移花接木之手段把晉武公子伯僑列為定悼之子。用移花接木手段把伯僑列為定悼之子者,可能自以為一箭雙雕:既解決了下接楊章、楊震世系之難題,又可以搞亂和否定晉武公子伯僑為楊氏受姓始祖。用心良苦!然而毫無歷史根據,豈能一手遮天!胡編亂造者實為先祖抹黑,造成混亂,愧對先人與后裔。
(三)楊家將之世系十分混亂
因為我們這支正是楊家將的后裔,故特關注此世系?!锻〞氛浴端问贰酚嘘P之史料基本不錯,對楊家將之評價還可以。但對其世系之敘述卻太混亂與荒謬。請看:
(1)《通書》172頁“表8楊業(yè)家族世表”(《通史》已刪去),前頭有一段夾注:“索源始祖為楊杼之后,傳震公長子牧公世系衍生,楊堅支系楊廣的兒子侑發(fā)展而來?!贝硕螉A注,且不論其文理、語法累贅不通之極(如“索源始祖,為楊杼之后”。應為“索源始祖為楊杼”,而不是“楊杼之后”。又有什么“牧公世系衍生”,又是“楊廣的兒子侑發(fā)展而來”,是“始祖由牧公世系衍生和楊廣兒子發(fā)展而來嗎?如開頭說“索源楊業(yè)家族之由來”,則文理、語法可說得通。主要是內容混亂錯誤,不符史實,必須正之:
楊堅、楊廣、楊侑是楊震后裔雖不錯,楊業(yè)家族并不是“牧公世系衍生”,也不是“楊廣的兒子侑發(fā)展而來”,而是楊震后裔之兩個不同之分支。楊業(yè)是楊震第五子楊奉(楊牧之弟)之后裔?!蹲迨贰匪鲋老挡欧鲜穼?此錯誤如不是《通書》之作者弄錯,可能是楊業(yè)后裔某些子孫因楊堅是楊氏所出之皇帝,又不了解歷史,而掛接上楊堅之世系?;蛎髦煌老?但攀龍附風之思想作怪,硬掛接為楊堅之后裔以為榮耀,但不符合史實。而《通書》之作者,不查史籍,不作考證,作此夾注,造成混亂,影響惡劣。
(2)《通書》168頁、《通史》164頁所述,延昭、廷朗同為一人,而172頁“表8”(《通史》已刪去)卻列為兩兄弟。僅三頁之隔竟如此前后自相矛盾,輕率馬乎至此,實為罕見,出人意表。
(3)《通書》168頁(《通史》163頁倒2行)說:“綜合幾家《楊氏族普》,對楊業(yè)世系作如下訂正:楊業(yè)本名重貴,字繼業(yè)?!?/p>
此訂正反而訂誤矣!本名雖為重貴,“繼業(yè)”并不是楊業(yè)之字。他早年任北漢主劉崇指揮使時,劉崇賜其同姓,取名劉繼業(yè)。與劉崇之子劉繼元同輩同派,姓名都改了。古人之字,多為名之衍義。重貴與繼業(yè),毫不沾邊。劉崇死后,其子劉繼元繼位為北漢主,后來被宋兵打敗而投降宋太祖趙匡胤,當時繼業(yè)(重貴)仍固守太原。宋太祖早聞重貴英勇善戰(zhàn),欲得為將,乃命劉繼元詔之歸宋。太祖喜得良將,恢復其原姓楊名業(yè)。從此楊業(yè)成為一代名將,流芳千古。可見,說繼業(yè)是重貴之字,豈不荒謬?
《通書》173頁(《通史》167頁)之楊琪墓志記載君之伯祖繼業(yè)”此墓碑作于北宋,緊接北漢之后,作者顯然受到劉崇賜姓改名之影響,仍稱楊業(yè)為繼業(yè),是可理解的。但請注意:此墓墓志并不說“繼業(yè)”是重貴或楊業(yè)之字,而是正名或原名。因此也不能用以證明“繼繼業(yè)”是重貴之字,其理甚明。
(4)《通書》172頁“表8”(《通史》已刪此表)把文廣、充廣、文貴列為延朗之孫,實際是延昭(即延朗)之子。此表中之名字,如宗寶、宗政、宗觸等,乃是把戲劇小說中之人名與正史之人名混淆,如179頁(《通史》172頁)“楊家將演義”“宗保(寶)領兵征依智高?!睂嶋H正史《宋史》只有文廣隨狄青征依智高,并無宗保(宗寶)之名。此表中之宗寶或即文廣,此表竟把宗寶列為文廣之父(自己是自己之父)!把文廣等列為延昭之孫(兒子變成孫子)!可見“通書”之作者所引用《宋史》之史料是轉抄別人之資料,并末認真詳閱《宋史》有關章節(jié),否則不會弄出如此荒唐之笑話。
(5)楊業(yè)之原配夫人是折氏,并不是余氏。折有二音,其一與佘諧音?!坝嗵蹦诵≌f戲劇中用名,文藝作品中之故事、人名、世系,豈能與正史族史混淆!如戲劇中之穆桂英乃源于文廣之妻慕容氏,穆、慕諧音,也是一例?!锻〞?67頁(《通史》162頁)曾有不能把戲劇小說與歷史檔案史料混淆之論述,為何在楊業(yè)家族世系中混淆得一塌湖涂?真是奇怪之至,荒謬矛盾之極矣!但細想起來統(tǒng)觀全書,作者缺乏嚴謹之治史精神,沒有掌握豐富之史料,沒有認真考證辨析,焉能不謬誤矛盾百出?則又不奇怪矣!
(四)明朝名臣楊士奇世系亦很混亂
《通書》209頁(《通史》198頁)說:“常德漢壽花園楊氏是……楊輅的后代。其明遷始祖楊昌敬是楊輅十五代孫?!?11頁“表10”(《通史》已刪去)之“花園楊氏世系”以.晉武公子伯僑為一世祖。“即楊輅、楊昌敬是晉武公子伯僑之后裔?!?/p>
212頁(《通史》200頁)說:“長沙望城縣卯田譜楊氏,也是……楊輅后代,其明遷始祖楊奎三……是楊輅十九代孫。是楊杼的八十二代孫?!?/p>
又是怪事之一,楊輅為何有兩個始祖?(伯僑與楊杼)?;蛑^作者是照抄“花園譜”與“卯田譜”,不應責怪。但抄而不辨,不考證,讀者那能不感糊涂?怎能稱《通書》?如果書名是《楊氏族譜資料匯編》,可以只抄不辨,供讀者參考研究,還能說可以。而作為《通書》,豈能辭其咎?《通書》195頁(《通史》186頁)既然說明已訂正楊輅非文友之子,為何在《通書》213頁(《通史》201頁)又將楊輅寫為“文友四子”?(文友生子名構,《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為楊構作有墓志銘。)豈不太馬虎嗎?
193頁(《通史》185頁)說楊輅是晩唐人,281頁(《通史》261頁)卻又根據什么周征松所謂“考證”說是楊業(yè)之侄所生四子之一,則又是宋朝人矣。同一本書,如此前后自相矛盾,孰對?
281頁(《通史》261頁)把楊輅、楊士奇之子孫說成“亦即楊家將的后代”,又是一個荒謬。兩者乃是兩個不同之分支,并不是直系相傳。
楊震第十代孫楊結生二子:楊珍、楊繼。楊輅、楊士奇是楊珍之后裔,楊家將是楊繼之后商。怎能說楊略、楊士奇之子孫是楊家將之后代呢?
“湘西楊家……“四修之《楊氏宗譜》”并不像《通書》所說:是“不可辯駁的歷史見證”,一本宗譜,不管經過多少次重修,豈能稱為“不可辯駁的歷史見證”?把楊士奇之子孫列為楊家將之后代,完全是此族譜之作者攀龍附風之思想作怪,以為榮耀,或昧于歷史之所為。正如把楊家將說成是“楊堅支系楊廣的兒子侑發(fā)展而來”一樣荒謬,并不符合史實。
此類族譜、宗譜,在以前印刷出版業(yè)不發(fā)達,歷史書籍不多,交通、訊息不便,文盲占大多數(shù)之年代,尚可以蒙騙許多人,現(xiàn)在越來越難蒙騙了。
(五)文藝與歷史混淆之典型敗筆
《通書》第一章第五節(jié),25至27頁(《通史》37頁至39頁)“《封神演義》中楊戩及其他”,根本不可取。是文藝與歷史混淆之典型敗筆。楊業(yè)家族世系亦如此,已如前述。此節(jié)更為突出而明顯,表現(xiàn)出作者十分熱衷于把文藝當作史料之謬誤,反映出作者史學水平與治史方法令人不敢恭維。
《通書》說《封神演義》是“一部歷史科幻小說?!边@部神話小說,能否稱稱為科幻小說,能不能與凡爾納以來許多科幻文學家之作品相提并論,恐怕還有爭議,需要研究。但此乃我們題外之義,姑置之勿論。我們是在作楊氏之尋根溯源,不是研討文體。
我們須要議論之事是:《通書》在此節(jié)中,明明說此書是明朝文人之杜撰虛構,并不是西周武王時之歷史記錄,也不是當時文人所寫之小說或紀實文學作品??赡懿o楊戩其人,而是虛構之人物(文藝完全允許,歷史可不行),甚至可以肯定說就無此人。正史、典籍有其人其事之記載嗎?《通書》卻花許多筆墨去摘引大段虛構之對話,煞有介事地去分析武王為何不分封楊戩爵位,不是多此一舉,故弄玄虛嗎?此其一。
其次,《通書》說什么“從對話和民間傳說中,我們也能窺見到在西周初年,或許就有了楊姓的端倪?!薄斑@種楊姓人只是“恬淡成性的山谷野人’罷了”。
請看,《通書》之作者竟有如此神奇之本領與洞察力,能從明代文人“杜撰虛構”之神話小說之對話與民間傳說窺見到幾千年前楊姓之端倪。此小說虛構之對話與民間傳說之價值,在作者看來尤勝于考古出土之西周文物,尤勝于古典史籍與文獻。
眾所周知,已有充分確實可考之歷史資料記載證實:楊姓始于武王之子唐叔虞之后,(以“楊杼”為始祖者,有所謂紹甲、澗兩次承嗣,已更改血緣,而非叔虞世系矣)。怎能根據明朝文人杜撰虛構之小說可以窺見西周武王時或許就有楊姓端倪?
楊姓始于唐叔虞之后裔,晉武公子伯僑封于楊為楊候,雖亦屬西周,但絕不是在武王之時或之前。就以虛構之楊杼來說,虛構者亦認為在叔虞之后。
可見從虛構之楊戩“也許能窺見楊姓的端倪”,豈不荒謬可笑?如有人說從《西游記》之孫悟空可以窺見孫中山先祖之端倪,從《紅樓夢》之賈寶玉可以窺見賈平凹(當今頗有名聲之文學家)先祖來源之端倪,能不令人捧腹嗎?
(六)《通書》其他謬誤與毛病
(1)《通書》35至36頁(《通史》43至48頁)說:“箕子七世孫紹甲陣亡后,王不忍其絕后,不得已命王子諱澗再封楊侯(命王子澗去封誰為楊候抑或封王子澗為楊侯?)以承其桃。”而還面敘其身世。又說:“8世楊澗,紹甲養(yǎng)子,字尚父”,楊澗既然是宣王少子尚父,紹甲陣亡后才封其承祧,何以忽又成了紹甲之養(yǎng)子?若是紹甲之養(yǎng)子,已是當然承祧之人,(除非其忘恩負義),又何須封?看來偽造之譜難免語無倫次且語法不通。宣王少子尚父有其人其事,楊澗是否即尚父?有何史籍根據?又是移花接木吧?
(2)44(《通史》56頁)說:“楊食我遭迫害,子孫逃往華山仙谷中避難。”(此為史實一一士威注),何以下面又說自其下一代楊道起至楊章十一代均在周王朝為官?豈不荒謬?代代為官,絕不可能,該譜始修者或重修者可能認為先祖無官不光彩,而擅自給先祖封官授爵?!锻〞烦徊?實為憾事。
(3)35頁(《通史》45頁)說:“七世楊紹甲…生于周夷王元年丁西(前924年)…周宣王甲戍(前827年)敕命肇封為大太祖楊侯。卒于共和元年庚申(前841年)……壽83歲?!?/p>
首先應指出其所謂生卒之時間,同前面楊杼之生卒時間一樣,完全虛假不實,前面已詳細評述,不須再說。
現(xiàn)應指出其謬者是:“敕命肇封”是皇帝之命(姑且假設此時有皇帝敕命)所封,并不是紹甲之子孫封,皇帝豈有封其為“大太祖”之理?大概為此族譜之作者所封吧?
其次,以楊杼為始祖之說,既已說楊杼為所謂首封楊侯,而紹甲為所謂二封楊侯。何以又說紹甲為“肇封楊侯”?“肇”者開始也,肇封者始封也。肇封楊侯者究竟是紹甲還是楊杼?再者,紹甲既為“大太祖”,則楊杼是大大太祖抑或是小太祖?如此語無倫次,再次暴露假造之譜難免矛盾百出,捉襟見肘。
再次,生于前924年,受封封于前827年,就是說紹甲97歲才受封。雖說是大器晚成,壽命百歲,不為怪。但《通書》說他只“壽83歲”。豈不是死后十四年才封侯?豈不怪哉?又:生于前924年,卒于前841年,應為73歲,何以說“壽83歲”?是紀年弄錯了吧?在如此短短一節(jié)文字中,竟有如此多之謬誤矛盾,實令人吃驚。是楊大剛編修之《楊氏族譜》錯抑或是《通書》作者弄錯?看來雙方均不能辭其咎。此處順便指出:楊大剛編修之《楊氏族譜》,從《通書》摘引楊杼等之生卒時間、官銜、謚號、墓葬等等看,肯定虛假無疑。無須重述?,F(xiàn)在就墓葬補充一項新鮮之資料,足證其虛假:
1997年10月16日《深圳商報》“文萃周刊”發(fā)表篇《中國考古新發(fā)現(xiàn)》學術專文說:“由于年代久遠,我國西周史之研究,資料相當缺乏。由于西周墓葬'不封不樹’,沒有留下任何地面標志,周天子的陵墓無跡可尋?!贝宋恼f近幾年考古工作者發(fā)掘出西周分封的國君諸侯墓,才有重大發(fā)現(xiàn):“山西曲沃曲村出土的17座八代晉國之君及夫人墓地”。“有很多青銅器上鑄有八代晉君的名字。”(可惜沒有寫出此八代晉君之姓名,待查)。
南方各省部分楊氏族譜,以楊杼為始祖(且不論有無其人)。此類族譜均說楊杼為周武王子唐叔虞之次子,當屬于西周初期。所記之楊杼墓葬之地址、山形、山向等,記得清清楚楚,甚至繪有圖形,多么確鑿!勝過當代天子與嫡傳晉侯多矣。且楊杼以下,連配偶亦有記載。能令人相信嗎?
(4)31頁(《通史》已刪除)說:“唐叔虞…生三子:爕、良、公明。一說生二子:燮和杼”。
生三子,有史料為據。至于“一說生二子”之“說”出自何處?有無史籍、史料為據?我只見某些楊氏族譜有記載,卻找不到任何史料出處,或因我歷史知識淺薄,誰能有以教我?
(5)112頁“表7”(《通史》已刪除)楊侑列為楊廣之孫,楊昭之子。而172頁“表8”前頭之夾注卻說:“楊堅支系楊廣的兒子侑發(fā)展而來?!眲t楊侑既是楊廣之孫又是楊廣之子,豈不是天大笑話!同一本書竟多處前后自相矛盾,太馬虎矣!
(6)33頁所述,梅州譜、城步譜、卯田譜均以楊杼為始祖,不以晉武公子伯僑為始祖。說晉候變之后裔“復姓羊舌”,不能把“四知堂”的伯僑與“河東堂的”羊舌氏混為一談。(《通史》已除)擺出一付楊氏正統(tǒng)之架勢,其實是徒勞之舉。
第一、前面第一節(jié)已詳細論證:根本就無楊杼其人,何來23代孫伯僑?
第二、前面第二節(jié)“兩個伯僑之辯”又充分說明所謂定悼之子伯僑,毫無史籍史料根據,實乃用移花接木、偷梁換柱之手段把晉武公子伯僑列為定悼之子,誰能拿出史據來推翻此論證?
第三、羊舌氏是不是另外一姓,是否與“四知堂”無關?“羊舌”乃較大之地域名稱。包括銅鞮、楊氏、平陽三地。歐陽修之《新唐書》與楊繪之《楊氏血脈圖序》等均有記載。晉武公次子伯僑及其子孫食采于此地稱羊舌大夫、羊舌氏,羊舌突、羊舌職、羊舌肸,都是以地名冠于人名之上之稱謂。羊舌肸即楊肸字叔向。《通書》45至54頁就以十多頁之多(《通史》已全部刪除,以便壓縮篇幅,加插圖)的篇幅詳述其生平及政治思想。題目就是“政治家楊肸的榮枯與人品”。同一本書,前頭說羊舌肸不姓楊,而是另外一姓羊舌。后面又說羊舌肸是“政治家楊肸”,怎能自園其說?
其實“四知堂”之楊震正是晉武公子伯僑至楊肸、楊章之后裔。有充分史料為據,“族史”有精詳之論述。誰能拿出楊杼與定悼有子伯僑之歷史根據?正因沒有定悼子伯僑,不能接上楊道、楊章至“四知堂”楊震之世系,成為以楊杼為肇姓始祖之族譜編修者難解之歷史死結與心病,乃絞盡腦汁,采用不光彩之移花接木手段,把晉武公子伯僑列為定悼之子。反而倒打一耙,誣說晉武公子伯僑及其子孫屬于另一姓,不姓楊。妄圖否定晉武公子伯僑為楊氏肇姓鼻祖,又可以標榜楊杼之假世系為正統(tǒng)。但假就是假,經不起推敲辨析,無歷史史料為據,豈能成真?
很有說力的是:“四知堂”楊震公出生與安葬地映西潼關縣“楊震后裔宗親聯(lián)誼會”會長楊煥海致信我說:“楊氏始祖并不是楊杼其人”等等。又陜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張玉楓等編著的《楊氏源流》也不以楊杼為始祖,而是以晉武公子伯僑為始祖。以楊抒為始祖者說楊震是楊杼之后裔。而楊震故鄉(xiāng)宗人全不買賬,豈不是極大諷刺與笑話?
楊杼之世系為何造假?廣東梅州譜始修者楊文富所作之譜序,透露了隱秘。其譜序有云:“上世祖宗墳墓,山川間阻,不能掛掃。惟唐有大始祖,朝議大夫(按此語有語病,應為“唐有梅州楊氏大始祖”,即楊云岫),官粵寓梅,遂立家焉”等。就是說,楊云岫于唐朝時從北方來到廣東梅州作官,因交通很不方便,路途遙遠,其后裔遂與北方故鄉(xiāng)斷了聯(lián)系,又無族譜世系留傳下來。當然無法知道先祖世系,后有人遂造假世系以自慰。
我的家鄉(xiāng)廣西賓陽縣楊氏三個村就有同樣情況,三個村的開基始祖是親兄弟:福安、福登、福盛。從北方山東到廣西賓陽(賓州)落籍定居,直到十多代后才各自修譜,又不互相聯(lián)系研究,“各自為政”,大家都根據口傳知道從北方來時的遠祖是楊藩公和村開基始祖。楊藩公至村開基祖之間多代先祖已失傳中斷,于是遂各自造世系,而各自造之世系,代數(shù)與名字完全不同,且各自敘述南來的時間、情況亦不同,足證造假無疑。其他地方也很可能有類似情況。
(7)56頁“關于以伯僑為始祖的楊姓”一節(jié),對于伯僑究竟是晉武公子或出公之子,及周宣王曾孫或周宣王少子尚父或景王之后諸說,《通書》作者認為“其說參差,不可考矣”。(《通史》已刪除,見53頁內容)其實并不是不可考,而是作者根本不去費神費力查考?!蹲迨贰芬粫髡邔Υ怂蚜_許多史料,極精辟雄辮地條分縷析,辨真?zhèn)巍⒄`,很有說服力,證實伯僑是晉武公之子是楊氏之肇姓鼻祖。其他均為不能成立之訛傳,是錯誤之說,更不是定悼之子。請參閱《族史》第一篇。
(8)33頁(《通史》43頁)摘引楊大剛編修之《楊氏族譜》說:“一世楊杼……生于周武王20年丙辰前1085年”。225頁(《通史》211頁)卻說:“如按《梅州譜》以楊杼為始祖,從公元前1085年封候起……”一說前1085年生,一說前1085年封為楊候。楊杼出生那年封候。謂之矛盾百出、荒謬可笑,不過分吧?是楊大剛之族譜錯抑或梅州譜錯,或是《通書》作者錯,實難解難分。不管誰錯?!锻〞纷髡呔y辭其咎。
(9)277--278頁(《通史》257至258頁)說山西代縣的忠武祠……廊西廂有元以來石碑四通。為楊族世系碑。……碑陰刻楊業(yè)父楊袞至楊懷玉17世世表,楊業(yè)父正史是楊信或楊弘信,楊袞是契丹之將,如何說是楊業(yè)之父?清代楊茂林于道光丁未年(1847年)編修之山西代縣《楊氏族譜》亦以楊袞為楊業(yè)之父,是楊茂林以此碑為據抑或此碑根據楊茂林之作鐫刻,未詳考,不論如何,均為訛誤?!锻〞?72頁之“表8”(《通史》已刪去)亦以楊弘信為楊業(yè)之父,但又列楊袞為弘信之兄。即楊業(yè)之伯父。同一本書,一處說是楊業(yè)之父。一處處說是楊業(yè)之伯父,《通書》此類前后矛盾實在太多矣!
(10)112頁“表7”(《通史》已刪除)楊堅家族世系,把整、嵩、惠、達列為楊忠之弟。而《隋書》四十九卷所載,則是楊忠之子、楊堅之弟。正道是暕之子,不是浩之子?!锻〞凡粫取端鍟房尚趴煽堪桑?/p>
(1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所列楊氏世系是研究楊氏的珍貴史料,該表所列世系,上下代之間誰是誰之子,一清二楚。《通書》134頁(《通史》已刪除此節(jié)文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的楊姓世系》一節(jié)所述上下代之間分不清誰是誰之子,使人懷疑《通書》作者是否看懂該表?否則,不會化清楚為糊涂。
(12)14頁(《通史》25頁)關于黃帝升天之傳說,臣民不舍,哭哭得淚流成沮(河)之神話,以夸張之文藝手法表現(xiàn)人民對黃帝崇敬之情與懷念,顯然是后人編寫之迷信故事,錄之未嘗不可,但應在行文中敘明,或加注釋以免宣揚迷信為好。
(13)第5頁(《通史》第18頁)根據某些族譜所記說:“商紂王五十三年(前1122年)”與“(武王卒于公元前1103年)”。這些紀年沒有任何可靠之歷史根據,前面已詳述:西周共和元年以前之紀年,孔子、司馬遷以及當今之科學家、史學家尚且弄不清。這些族譜之編修者比他們更高明嗎?
(14)第8頁說:“黃帝是中華民族拓荒者。”(有關文字《通史》已刪除)。此言不錯。但說許多發(fā)明(文字、制制衣、建房、訓獸、算術、音律、醫(yī)學、陰陽五夫一妻制、雨傘、釀酒、舟車、指南針、養(yǎng)蠶等等)都是黃帝時發(fā)明發(fā)現(xiàn),使“中華文化從此大備”,則難說不謬。凡稍懂社會發(fā)展史者,都不會相信此說。這些東西不可能都在黃帝時“大備”??赡苡心稠棾鲈邳S帝之時,部分則在黃帝之前或之后,須靠考古才能證實確定。因黃帝之時尚無文字記載歷史,沒有記下發(fā)明者與發(fā)明時間,后世之人,把這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均歸功于黃帝以示崇敬而已。
(15)2--5頁“表1”(《通史》15-17頁)與27頁黃帝至武王之世系,比《史記》所載多出(6)(7)(16)(18)(20)(21)(22)(23)八代之多。又第9頁(《通史》21頁)說:“螺祖生昌意、玄囂、龍苗?!薄妒酚洝穮s無龍苗?!墩闹葑V》有無史籍根據?
(16)104頁(《通史》104頁)關于楊堅降生之描述,“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等等,也是迷信虛假之言,肯定絕無此事。此乃歷代封建帝王以真龍?zhí)熳幼跃?御用文人胡編亂造以蒙騙人民,鞏固封建王朝統(tǒng)治之愚民手段。既有傳說記載,錄之以存當年之意識形態(tài),未嘗不可。但當今科學雖然昌明,迷信之風仍遠未消滅,應應加批判之注釋,以免宣揚、助長迷信之風為是。不能因楊堅是我楊氏所出之皇帝而不顧科學真理,曲意包容,貽害后代。
(17)據《魏書》北魏楊津生五子:遁、逸、謐、愔、岐。遵彥為楊愔之字?!锻〞?96頁卻將遵彥、愔變?yōu)閮扇?使楊津之子多出一人,莫非未閱史書嗎?
(18)41頁所述:“傳說伯僑出生時,兩手合而不開。百日之后,兩手忽開。左手紋有“木”字,右手紋有“易”字,乃合為楊也?!?《通史》已刪除)此種族譜之記載,實乃以拙劣之迷信謊言來神化先祖之把戲。實無須照錄,毫無承傳之意義與必要,不足為訓。
(19)卷首之幾幅畫像,畫工不錯,連楊杼都畫上了。正如小說等所繪之帝王將相、英雄豪杰一樣,作為藝術形象,以增強直觀感染力,無可非議。但必須指出:一是這些畫像并不是本人真實容貌(楊杼根本就無其人),不是以本人為“模特”描繪,且多半是其去世之后,未見過面之人所繪繪畫,更不是攝影,根本不是原貌。我就見楊震公兩幀畫像,臉形絕對不同,兩幅擺在起,如像下不注明楊震公像,任何人都不會認為同為一人。這些畫像是作者根據構思,想象創(chuàng)作者。二是若歷史上真有其人、如楊震、楊堅、楊業(yè)等,作為藝術形象,尚可贊許。歷史并無其人之楊杼,只能產生極壞影響,使不了解真相者以為真有其人,助長以訛傳訛?!锻ㄊ?楊姓》為銷售目的,將《通書?楊姓》大量刪削,空出篇幅,增增加不少插圖,以便收連環(huán)畫般的效果,其中人物畫像,亦如上述。絕大多數(shù)插圖與文字不相對應,不過用來招攬購書而已。稱為《通史》,實在是文不對題,令人慨嘆。
(20)唐僖宗時黃巢起義,即廣明之亂,其時在公元880年,《通書》216頁(《通史》203頁)記楊再思生于唐懿宗成通十年(869),又言再思受命守杭州抵御黃巢,須知再思時方11歲,何能受命?亦說明《通書》作者對事件及年代,未作詳細考査,信筆亂抄。同樣的錯亂尚有200頁(《通史》191頁),楊時生于1053年,其父楊植生于1090年,子生于父之前37年。
(21)307頁倒10行(《通史》已刪除)之“王羽車”實為“王翚”之誤。古書直排,“翚 ”誤為兩字也。或非“通書”作者之誤,但亦負有失察之責。還有“楊千度”誤為“楊干度”,“永熙”誤為“永昭”,“石季龍”誤為“石李龍”等等,則無須細說矣。至于62頁(《通史》63頁)所言楊震“改葬四川成都府西門外黃龍出洞形、辰山戍向”,還是請布生先生到陜西潼關實地考察楊震墓葬的情況吧。
后 記
既有“緒言”在前,便想說幾句后話:如上所述,《通書》謬誤,矛盾如此之多而嚴重,實不應出版。更不應明知有“過失”要“彌補”(布生復信語),未作更正而重印發(fā)行,殊不知數(shù)年之后,該書又改頭換面,名為《通史》,大印特印,是可忍,孰不可忍?期望宗親賢達及關注楊氏族史之學者參與商榷規(guī)勸,如我所說錯誤,亦誠望賜教。布生兄執(zhí)教于大專學府,竟出版如此敗筆之作,令人驚訝。我懷疑他是否親任主筆?是否親自詳審?是不是由其年輕之親屬編撰而掛上自己之名以標榜,乃至為追逐市場效益而而不顧一切,“倉促”出書與重印?布生兄說:“我們本來不是研究歷史的。更不是研究姓氏文化的。”本來研究什么,沒有說,大概教育、文化、文學吧。從《通書》、《通史》看來,確實欠缺嚴謹之治史精神與方法,欠缺認真負責仔細考證辯析之功夫。如仍象《通書》、《通史》這樣再出百萬字之《楊氏源流》,實不堪設想。誠望布生兄等慎之又慎之!
應該指出:市場效益并不一定反映一本書之優(yōu)劣與學術價值,此乃眾所知者。在全國缺少有關族史族譜專著及多數(shù)人對族史族譜復雜狀況不了解之情況下,象《通書》及其變種《通史》之類著作,作者又有布生兄之大名,還有編輯部諸公之名望,向全國發(fā)行,當會“暢銷一時”,饑不擇食也,我便是如此。
我之歷史知識淺薄,不能上臺唱戲,卻好以膚淺之見,評頭品足,說說別人唱功做功好壞??础锻〞贰锻ㄊ贰放c各地楊氏族譜之訛誤與混亂,特別是對肇姓始祖各唱各調,深以為恥與不安!無奈我已耄耄之年,垂垂老矣,對于我楊氏族譜浩繁之“撥亂反正”,已無能為力。謹以此文拋磚引玉,寄望于全國年青力壯、飽學經史、貫通古今之宗親賢達與后昆,亦誠望關注我楊氏族史之異姓專家、學者給予寶貴指教。
如認為此文于正本清源有所補益,希能復印若干份,分寄同好,則幸甚,因這本小冊子系我節(jié)約養(yǎng)老金打印,散發(fā)實在有限。
ー九九八年元月二十五日初稿于深圳
一九九九年四月五日定稿印發(fā)
二OO一年四月十五日再修改重印
通訊處:廣西賓陽縣印刷廠覃子清轉
郵編:530400
作者簡介:楊士威(已逝),1918年農歷三月初一日生,省立廣西南寧一中畢業(yè)。1949年前曾任初中語文教師,建國后曾任小學教導主任、副校長、縣教職委員等職??釔畚氖?,曾纂修本支譜。本著尊祖敬宗、正本清源之心,二十年前撰成此文,至今尚可參考,而成為遺著矣。上面的日期落款是士威老人留下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