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大棗瀉肺湯,原出于《金匱》卷上,葶藶子(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主治肺癰、喘不得臥、胸脹滿、一身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支飲胸滿者。
《千金方衍義》:肺癰已成,吐如米粥,濁垢壅遏清氣之道,所以喘不得臥,鼻塞不聞香臭。用葶藶破水瀉肺,大棗護脾之法,保全母氣已復(fù)肺葉之根本。肺胃素虛者,葶藶慎用。
《刪補名醫(yī)方論》:肺癰喘不得臥及水飲攻肺喘急者,方中獨用葶藶之苦,先瀉肺中之水氣,佐大棗恐苦傷胃也。
先以水3升,煮棗取2升,去棗,納葶藶煮取1升,頓服。
方中沒有詳細說明葶藶子用量,一般藥典用一次6--9克?,F(xiàn)代處方用藥用都會配伍一些藥物,在取葶藶子的劑量時,也會相應(yīng)大些,一般不超過30克,也會在服法上,有別于古方,分兩次服用。
臨床上對于咳喘不得臥者,都會依據(jù)不用階段、不同癥狀表象,適當用要,葶藶大棗瀉肺方,單獨使用不多,在配伍時聯(lián)用較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