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整合,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并借助信息技術,獲取、重組、加工各種信息資源,然后以課件或網(wǎng)頁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相關的學習內容,營造氛圍、設疑啟智。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樣的整合有效實現(xiàn)了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材料直觀化,教學問題情境化,教學過程趣味化,學習方式多樣化,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課具有貼近現(xiàn)實、貼近生活的特點,把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教學整合,有許多獨特的作用和功效。
一、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1.通過信息技術獲取信息資源
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學生就無法實現(xiàn)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因此,備課時,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后借助各種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光盤的截取、網(wǎng)頁的下載、動畫的制作等方法收集資料。教師可以在課前將與教學相關的圖片、錄像、錄音、教學課件、教學軟件等收集起來,作為自己授課、學生自主學習的儲備資料。另外,師生也可以自己動手借助照相機、攝像機、掃描儀等信息技術搜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典型材料,以豐富教學資源。
2.通過信息技術重組、加工資源
由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具有貼近生活的特點,可以從網(wǎng)絡和現(xiàn)實生活中搜集到的視頻、音頻、文字、圖片、FLASH等材料十分豐富,這就需要我們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重組與加工。重組與加工資源時應重視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和提升,使其能夠為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感染力服務。
3.通過信息技術呈現(xiàn)、演示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使用計算機輔助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以課件或網(wǎng)頁的形式向學生呈現(xiàn)重組、加工好的資源。通過圖片、視頻等素材直觀、形象地演示某些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通過圖表、動畫等展示事物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實現(xiàn)知識的傳授。
4.通過信息技術營造氛圍、設疑啟智
利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演示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思考,形成自主建構知識的意識。
5.給學生提供相關網(wǎng)頁,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教師在搜集、獲取資源之初,就要有意識地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錄相、錄音、教學課件、教學軟件以及網(wǎng)站、網(wǎng)頁保存到自己的收藏夾中。這樣不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輕松快捷地檢索信息,輔助教學,而且學生也可以獲得拓展知識技能的途徑,從而讓有探究興趣的學生能深入學習、開闊視野,為他們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供指導與幫助。
另外,通過網(wǎng)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解惑答疑,進行個體輔導;學生之間也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進行合作分享、探討交流。
二、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整合的效果分析
1.使教學內容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以“德育回歸生活”為出發(fā)點,強調教學要以學生逐步擴展的社會生活和不斷產(chǎn)生與面臨的問題為背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生活感受中總結提高。所以教師授課必須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把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就能夠方便快捷地采集,生動形象地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素材,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
例如,在學習第三冊第1課《溫暖的家》時,我先拍攝了自己家庭成員的生活畫面,做成課件后向學生展示,拋磚引玉,鼓勵學生也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把自己快樂、有趣、溫馨的家庭故事做成課件,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家庭、親情的溫暖。
整合使得教學活動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關注、感受生活,體現(xiàn)了教育新理念。
2.使教學材料直觀化
實驗心理學告訴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來自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并且多種感官的參與也有利于知識的保持和遷移。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教學整合,提供給學生的信息不僅量大、準確,而且直觀、形象,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第一冊第5課《多彩的生命世界》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自然界中生命的豐富性”,我截取了資料片《讓生命永存》中的一段視頻,只有短短4分鐘,就讓學生欣賞到了48種生活在海樣、陸地、冰川、天空中的不同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學生足不出戶就見識了自然界生命的精彩、多樣,領略了生命的神奇。
3.使教學問題情境化
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教學整合,可以更好地創(chuàng)設出與教學內容相應的問題情境和意境,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其好奇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還以《多彩的生命世界》一課為例,導入新課時我通過PPT展示了兩幅對比鮮明的圖片——充滿生機的“公園一景”和荒無人煙的“戈壁荒漠”,真實形象的畫面,強烈的視覺刺激,縮短了事物的時空距離,能讓學生設身處地地作出選擇:更愿生活在哪種環(huán)境中?從而引出“生命”的話題。
4.使教學過程趣味化
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教學整合后,課堂上能夠提供、呈現(xiàn)給學生的學習內容趨于多樣化,有文本、圖形、圖表等。在聲、光、色、圖的共同配合下,營造出了賞心悅目的學習氛圍,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和新鮮感,能較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5.使學習方式多樣化
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教學整合,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且轉變了學生在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趨于多樣化。首先,信息技術使教師向學生提出的任務更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其次,信息技術使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自主或合作學習的學習資源更豐富;再次,網(wǎng)絡等技術手段,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溝通、合作、探究的渠道更通暢;另外,信息技術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獲取、選擇、加工的信息更具個性化;最后,信息技術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更便利,教師對學習過程與效果評價反饋更規(guī)范。這種整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鍛煉了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的角色地位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在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促進者。教師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出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寬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穿針引線、設疑啟智,了解學生的認知過程、思維碰撞、合作效果,在學生有疑難時加以點撥、引導;在學生陷入困境時為他們鋪路架橋;在學生偏離正路時及時調控、指導;在學生取得成功時進行鼓勵評價……
2.教材的功能地位
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供給學生的信息資源和學習空間更豐富,更廣闊,更具時代感,于是有的教師干脆用電腦課件和網(wǎng)絡徹底取代了教材,使教材喪失了原有的功能和價值。教材的功能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在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如何繼續(xù)發(fā)揮教材的指導與利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探討。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當然,我們也要注意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有選擇地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整合,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
作者單位 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大峪中學分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