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
2、教育“如扶孩子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
3、學校教育應(yīng)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
4、教育之要點,當天逾養(yǎng)成兒童正確精神之思想能力。
5、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
6、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
7、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
8、教師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9、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
10、師范教育是推進和革新教育事業(yè)的根本。
11、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
12、當教師的人,應(yīng)當講究修養(yǎng)。
13、品德教育重在實做,不在于能說會道。
14、文當然要作的,但是要緊的在乎做人。
15、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緊要之點。
16、德行須從民主來修養(yǎng)。
17、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8、失敗是成功之母,奮斗是成功之父。理想是事業(yè)之母。
19、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
2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1、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22、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23、養(yǎng)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24、在現(xiàn)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可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
25、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zhuǎn)變?yōu)橹鲃有缘摹白晕医逃薄?o:p>
26、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
27、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
28、國文是兒童所需要的學科,國文是發(fā)展兒童心靈的學科。
29、或說寫似技能而非技能,實際是其人的表現(xiàn)。
30、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
31、做教師最主要的是不說假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32、自己摸索得來比向別人學更重要。
33、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34、習慣就是由于多次重復和長期練習而鞏固下來的并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
35、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學生精讀效果的考問方法。
36、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
37、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38、兒童時期如不經(jīng)說話的訓練,真是遺棄了一個最可寶貴的鎖鑰。
39、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
40、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
41、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42、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43、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
44、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45、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
46、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故隨時宜注意減輕學生之依賴性,而多講則與此相違也。
47、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xù)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48、教習某科為教學工作,熏陶善誘為教育工作,凡為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
49、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
50、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并非一切由教師主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聽教師講說。
51、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領(lǐng)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52、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
53、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為人師表,有好的品德,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使整個學校形成一個好校風,這樣就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
54、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這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55、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怎么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了?這是多么好的境界?。?o:p>
56、讓受教育者“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成為一個能'自得’的人”。 ……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57、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應(yīng)該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的純技術(shù)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yǎng)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的流淌了。
58、所謂學習方法,無非是參考、分析、比較,演繹(一般個別),歸納(個別一般),涵泳,體味,整飭語言,獲得表達技能這些項。
59、閱讀書籍的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欣賞文學的能力不是憑空培植,寫作文章的技能不能憑空訓練。國文教學所以要用課本或選文,就在將課本或選文作為憑借,然后種種工作得以著手。
60、語文教學好比一個鎖鑰,用這個鎖鑰可以開發(fā)無限的庫藏——種種的書,你肯將它扔在抽屜里嗎?鎖鑰既已玩熟,老玩下去將乏味,必然要插入庫藏的鎖眼兒,把庫藏開開,才感滿足。于是你漸漸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這樣,語文素養(yǎng)有了,豈不是你一輩子的受用?
61、一個不識字的人拿一本課本在手,其意義不只是識幾個字,更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語言,接受新的詞和句式。因此,作為學習材料的課本當然不能馬馬虎虎。
62、文化、文法的后面附著練習的題目,有的是屬于測驗性質(zhì)的,有的是待讀者自己去發(fā)展思考能力的,逐一練習過后,不但對于選文和講話可以有進一步的理解,并且可以左右逢源,發(fā)見獨自的心得。
63、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兩方面必須聯(lián)成一貫;就是說,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大使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具有這種生活的能力。
64、學語文為的是用,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經(jīng)過學習,讀書比以前讀的透徹,寫文章寫得比以前寫得通順,從而有利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才算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進一步說,學習語文還可以養(yǎng)成想得精密的習慣,理解人家的意思務(wù)求理解得透徹,表達自己的意思務(wù)求表達得準確;還有培養(yǎng)品德的好處,如培養(yǎng)品德的好處,如培養(yǎng)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這樣看來,學習語文的意義更大了,對于從事工作和培養(yǎng)品德都有好處。
65、閱讀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象每天吃飯吸收養(yǎng)料一樣。閱讀是吸收精神上的養(yǎng)料。……寫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人家知道,或是用嘴說,或者是用筆寫。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是出,從內(nèi)到外。這兩件事,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經(jīng)常需要的。這兩件事沒有學好,不僅影響個人,還會影響社會。說學習語文很重要,原因就在這里。
66、所謂訓練,當然不只是教學生拿起書來讀,提起筆來寫,就算了事。第一,必須講究方法。怎樣閱讀才可以明白通曉,攝取精華,怎樣寫作才可以清楚暢通,表其情意,都要讓學生們新知其故。第二,必須使這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之習慣。因為閱讀和寫作都是習慣方面的事情。
67、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lǐng)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巧為善教者也。
68、教育工作不限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抓,才能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實益,打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基礎(chǔ)。
69、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jīng)驗和知識上,彼此雖然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
70、在教育方面,什么學制、備課、訓導綱要、教科書籍,比起教師來,都居于次要地位。
71、教訓對于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于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
72、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73、讓學生走上創(chuàng)造之路,手腦并用,勞力上勞心,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雙手,三解放頭腦, 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間,六解放時間。
74、教師應(yīng)該為學生的一生著想,要想想學生將來怎樣一輩子做人,想想做一個社會主義的好公民應(yīng)該具有什么樣的知識品德。
75、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里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yōu)椤靶∨笥选?。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唇邊,油腔滑調(diào)的喊一聲;而是出于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贏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76、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shù)、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jīng),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
77、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都要以啟發(fā)誘導為主,教師只須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多讀、多想、多寫、多改。只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位,以教師為主導,經(jīng)過長期的輔導和訓練,學生自然就能學會舉一反三、觸處自伸的本領(lǐng),嘗到學習語文的甜頭,得到學習語文的實益,這又會反過來進一步促使學生去“自求得之”,那就進入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成為“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
78、閱讀是從他人的經(jīng)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jīng)驗,增強我的能力。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閑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含有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于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guān)系。
79、語文教育說到底應(yīng)該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合格的、全面的、善于處理生活的普通公民,決不能把學生訓練成記誦很廣博的“活書櫥”,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或大或小的官吏,靠教讀為生的“儒學生員”。
80、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shè)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須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81、教師只管講,教師是演員,是主角;學生只管聽,學生是觀眾,即使偶爾舉舉手回答個問題,也不過是個配角。這在學生很輕松,聽不聽可以隨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學生會不會習慣了教師都給講,變得永遠離不開教師了呢?永遠不離開教師是辦不到的,畢業(yè)了,干什么工作去了,決不能帶一位教師在身邊,看書看報的時候請教師給講講,動筆寫什么的時候請教師給改改。那時候感到不能獨自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豈不是極大的苦惱?
82、語文教師以講解為務(wù)者尚不乏其人,以為學生鮮能自覽,必為之講解始能明曉。鄙意則謂今日而言教育,此一點首宜打破。
83、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shè)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為什么長期以來,相當多的語文教師還只是注重在“教”上用功夫,而不愿在“導”上花氣力呢?那是因為“教”比“導”容易,“導”比“教”困難;“教”有地方搬用,如教學參考書或優(yōu)秀教師的教案等,而“導”卻完全得由自己去反復琢磨,精心設(shè)計。
84、語文教學之提高,與教師之水平關(guān)系至巨。……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師不斷提高其水平,實為要圖。假若教師本人既不善讀,也不善寫,怎么能以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有效引導、激發(fā)學生呢?以己之昏昏,欲人之昭昭,自古及今,未之嘗聞也。
85、語文教學過程中認真地把握好三個階段,即“預習—討論—歷練”;其中“預習”在課前完成,“討論”以課內(nèi)為主,“歷練”則以課外為主。
86、“逐句講解”的教法卻只是從教師的主觀愿望出發(fā),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瓶子或袋子,認為學生是無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得靠老師來講解,來灌輸。這種方法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演,學生看;老師寫,學生抄”,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87、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使學生養(yǎng)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終于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
88、教師引導學生用心閱讀,宜揣摩何處為學生所不易領(lǐng)會,即于其處提出問題,令學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則為講明之?!傊處熤鲗ё饔迷诰蛯W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適當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領(lǐng)會課文之內(nèi)容與語言之運用,最后達到不待教師之講解而自能閱讀。
89、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髡b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
90、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yīng)用。……使學生在這方面打定根基,養(yǎng)成習慣,全在國文課的略讀。
91、學生在課內(nèi)“精讀”的基礎(chǔ)上,課外要進行大量的“略讀”和“自讀”?!熬徒虒W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運用。
92、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yǎng)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
93、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只須提綱挈領(lǐng),不必纖屑不遺,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學生的功夫而言:還是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但是精讀時候出于努力鉆研,從困勉達到解悟,略讀時候卻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隨機肆應(yīng),所以叫做'略’。
94、我們一方面要讓學生善于說,一方面要使他善于聽。讀和寫呢?讀就是用眼睛來聽,寫就是用筆來說;反過來,聽就是讀,用耳朵來讀,說就是寫,用嘴巴來寫。所以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要把聽、說、讀、寫這四個字連起來?!诂F(xiàn)在的時代,聽、說、讀、寫非連起來不可了!
95、教育心理學工作者觀察一般語言活動的使用頻率,得到的結(jié)果是:“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
96、凡是帶點兒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樣:自己做不到的,別教人家做;自己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己做出榜樣來。
97、國文教師的任務(wù),一般人不大肯想,只覺得茫無涯岸;其實也很明白,只要指導學生,使他們能夠閱讀,能夠?qū)懽?,就可以俯仰無愧了。這里說的閱讀也包括聽,即用耳朵來閱讀;寫作也包括說,即用嘴巴來寫作。
98、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
99、語文老師要加強進修,邊教邊學,以身作則,自覺覺人。最要緊的是自己能讀能作,不至于讀而不懂,作而不通。
100、教師講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話,可是他的實際生活并不那樣,他的話就不會對學生起多大的作用?;蛘咧v了什么是不好的,可是他的實際生活里就有那種不好的成分,那就會給學生很壞的影響。
101、人類是社會的動物,從天性上,從生活的實際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觀察、經(jīng)驗、理想、情緒等等宣示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愈廣遍愈好。有的并不是為著實際的需要,而是對于人間的生活、關(guān)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歷、情思、想像等等,發(fā)生一種興趣,同時仿佛感受一種壓迫,非把這些表現(xiàn)成為一種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據(jù)這兩個心理,我們就要說話、歌唱,做出種種動作,創(chuàng)造種種藝術(shù);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利便的,要推寫作。
102、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xiàn)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的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是現(xiàn)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虧的不只是個人,同時也影響到社會。
103、語文教學自有它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訓練?!@種技術(shù)的訓練,他科教學是不負責任的,全在語文教學的肩膀上。所謂訓練,當然不只是教學生拿起書來讀,提起筆來寫,就算了事。第一,必須講求方法。怎樣閱讀才可以明白通曉,攝其精英,怎樣寫作才可以清楚暢達,表其情意,都得讓學生們心知其故。第二,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之的習慣。因為閱讀與寫作都是習慣方面的事情,僅僅心知其故,而習慣沒有養(yǎng)成,還是不濟事的。
104、語文教學需采用啟發(fā)誘導,溫故知新,閱讀與寫作,精讀與略讀,經(jīng)師與人師等相互結(jié)合的方法和原則。
105、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是語文課本。
106、語文教育懸著明晰的目標:養(yǎng)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這些目標是非達到不可的,責任全在教師身上;而且所謂養(yǎng)成,培植,訓練,不僅對一部分學生而言,必須個個學生都受到了養(yǎng)成,培植,訓練,才算達到了目標。
107、閱讀任何東西不可馬虎,必須認真。認真閱讀的結(jié)果,不但隨時會發(fā)現(xiàn)晶瑩的寶石,也隨時會發(fā)現(xiàn)粗劣的瓦礫。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無足取的,自己才會漸漸地成長起來。
108、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諸種心理能力中,想像力僅開發(fā)利用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109、優(yōu)良的文風應(yīng)具備“三性”要求,即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其中準確性是基礎(chǔ)和前提。
110、教師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動真正有益于學生,有益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教師之間就要團結(jié)合作,互相配合。
111、教師得先肯負責,才能談到循循善誘,師生合作。教師不負責,有的因為對教學本無興趣,當教師只是暫局。這種人只有嚴加淘汰一法。
112、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tài)度,對掌握業(yè)務(wù)專。門知識抱什么態(tài)度,這也是師德問題?,F(xiàn)在,有的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那門功課不大懂,今天聽別人講,自己沒有好好領(lǐng)會,明天就去教學生,這樣講課不會給學生太多的益處。教師應(yīng)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
113、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xù)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114、有七種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第一種教師以為教學國文就是把文字一句一句講明,而講明就是把紙面的文言翻作口頭語言。第二種教師喜歡發(fā)揮,他們可以根據(jù)課本中的幾個詞或幾句話而推廣到與本篇文字毫無關(guān)系的限度以外。第三種教師把學生的一切道德訓練都擔在自己的肩膀上。第四種教師喜歡稱贊選文,未講之前先來一陣稱贊,講過之后又是一陣稱贊,用的大多為“好”、“美”之類的形容詞語。第五種教師喜歡出既難又深的議論題目讓學生作文,學生自己無話可寫,只得把聽來的看來的話復述一遍。第六種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大動干戈,整段鉤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或者在鉤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間寫上一些文字。第七種教師則在學生作文每行句子下面不停地打圈,表示眼光并未在任何地方跳過,篇末還會加上諸如“清順”、“意不完足”之類不痛不癢、不著邊際的話語。
115、一、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五、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六、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閑時間消化所學,并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干一點他自己高興干的事情。
(注:葉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葉紹鈞,字圣陶,漢族人,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解放后,葉圣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葉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