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威脅生命健康,導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如缺血性腦卒中、冠心病等。相關研究表明,血清膽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而且,血脂異常與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關系十分密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因此,防治血脂異常非常重要?!吨袊扇搜惓7乐沃改希?016 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指南”)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為我們指出精準調控血脂的方法。
強調成年人要定期檢查血脂
常規(guī)血脂檢測基本項目包含:
1、總膽固醇(TC,正常參考值3.1~5.7mmol/L或120~220mg/dl)
2、甘油三酯(TG,0.4~1.7mmol/L或35~150mg/dl)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1.6mmol/L或38.6~61.8mg/dl)
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0~3.4mmol/L或0~131.3mg/dl)
上述1、2、4項升高,3項下降,任一項異常,即可診斷為“血脂異?!?。
指南對血脂異常切點規(guī)定:TC>6.2mmol/L(240mg/dl)為高膽固醇血癥;TG>2.3mmol/L(200mg/dl)為高甘油三酯血癥。
血脂與脂蛋白
血脂檢測中,與臨床密切相關的血脂主要是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兩者與載脂蛋白形成脂蛋白存在于血液中。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中;而膽固醇主要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中。
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中間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
血脂檢查的重點對象
指南建議:40歲以上男性及絕經后女性每年檢測1次,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ˋ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每3~6個月檢測1次。高危人群包括:
(1)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
(2)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多種心血管病病史者;
(3)有早發(fā)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指一級直系親屬中,男性55歲前或女性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者),或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
(4)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5) 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患者。
血脂異常的分類
從臨床角度看,醫(yī)生只需知道血清TC升高就是高TC血癥,TG升高即為高TG血癥,TC和TG均升高則為混合型高脂血癥。
原發(fā)性高脂血癥指血脂異常主要由遺傳基因異常,或與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患病。大部分原發(fā)性患者是單一基因或多個基因突變所致,且多具有家族聚集性,通常稱為家族性高脂血癥。指南特別增加了引起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的基因突變類型。
繼發(fā)性高脂血癥指由已知疾病所引起的血脂異常??梢鸬募膊∮校焊哐獕骸⒎逝?、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此外,某些藥物如利尿劑、非心臟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繼發(fā)性血脂異常。
總膽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高膽固醇血癥
↑
高甘油三酯血癥
↑
混合型高脂血癥
↑
↑
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
↓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異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
堅持健康飲食,以谷類、薯類膳食纖維為主;控制脂肪攝入。
規(guī)律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級別的有氧運動。
戒煙酒,保持理想體重,嚴防肥胖。
血脂異常治療原則
治療上,和國際上各血脂指南高度一致,強調依據個體ASCVD危險程度決定是否啟動藥物調脂治療。其他治療原則上,則體現(xiàn)了中國血脂異常人群的特點。
(1)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作為防控ASCVD危險的首要干預靶點,非HDL-C可作為次要干預靶點。
(2)調脂治療需設定目標值:極高危者LDL-C<1.8mmol/L,高危者LDL-C<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mmol/L。
(3)首選他汀類藥物。血脂達標后,調整劑量,以最小而安全、達標的劑量,長期堅持服用。無特殊原因一般不應停藥,隨意停藥容易引起血脂異常反跳,會使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上升。
阿托伐他汀降低 LDL-C效果優(yōu)于其他他汀,不良反應相對少些;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都不經CYP3A4酶途徑代謝,因此可大大減少藥物之間相互干擾而產生的不良反應;普伐他汀最早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心血管病的一二級預防中療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調脂藥物常用的還有依折麥布、普羅布考、膽酸螯合劑、脂必泰和多廿烷醇、中成藥血脂康等。
(4)我國人群使用他汀多數(shù)適合中小劑量,如洛伐他汀10~20mg,或辛伐他汀10~ 20mg,或普伐他汀20mg(40mg),或氟伐他汀20mg,1次/d,晚餐后服;
亦可用阿托伐他汀10mg,或瑞舒伐他汀5mg,1次/d,晚餐后服,服用6~8周;
若血脂仍不達標,可與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10mg,1次/d),聯(lián)合用藥。
(5)常見的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有肝酶異常、橫紋肌溶解及肌炎的相關癥狀,如肌肉酸痛、疲憊乏力等,和其溶解對腎功能造成的損害;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對糖代謝有潛在不良影響,長期用藥可使新發(fā)糖尿病發(fā)生率上升3%~12%。
不過,他汀類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總體益處遠大于新增風險,需要嚴格按危險分層管理達標。
總之,控制血脂水平,目的是減少ASCVD事件。從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和規(guī)范診療入手,并提高患者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方能控制血脂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