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平水韻和中華新韻的優(yōu)點和缺點分別有哪些?
平水韻繼承了隋唐的韻書一脈傳承而來,是沒有割裂的文化瑰寶。中華新韻,包括今年大力推廣的中華通韻是為了適應新的時期,為初學者不受今古音韻不同的困擾而制定。
1、讀懂古詩詞需要學習平水韻
關(guān)于入聲韻
今天的人閱讀《念奴嬌赤壁》、《滿江紅》等入聲韻的詞,肯定是不押韻的,閱讀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也是不押韻的:
-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
-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如果不了解古韻,可能很奇怪為什么詩詞不押韻呢?因此造成很多一部人認為詩詞是可以不押韻的,我們??吹揭恍┚W(wǎng)絡古風就有這些現(xiàn)象。
不可以亂押韻的平聲韻
先、寒、、刪、咸等平聲韻不是一個韻部,不可以亂用,例如
杜甫的這首秋興八首押韻十五刪: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李商隱《無題》用的是十四寒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不知道平水韻,不會知道古人的押韻有這么多講究,也不知道古人遣詞造句的功力有多深。有一些學詩的人就因為押古韻顧此失彼而望而卻步,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平水韻有106個韻部,其中:
上平聲15部,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聲15部,如一先、二蕭、三肴、四豪……等;
上聲29部,如一董、二腫、三講、四紙……等;
去聲30部,如一送、二宋、三絳、四寘……等;
入聲17部,如一屋、二沃、三覺、四質(zhì)……
而最新的中華通韻只有十六個韻部,非常好記,下面是 (十六韻)簡表目錄(按照漢語拼音韻母順序排列):
新韻取消了入聲韻,基本是以漢語拼音來分韻部,不再像平水韻那么麻煩。
1、新韻的優(yōu)勢 古韻的劣勢
了解了上面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新韻非常簡單,基本是普通話發(fā)音,作詩不必再去查找韻表,押韻變得異常簡單;
而古韻與普通話有很多差異之處,僅僅是入聲17個韻部就把人搞糊涂了, 如屋、熟、集、覺這些古入聲字都是仄聲,而新韻里是平聲,因此用古韻作詩, 需要經(jīng)常查韻書,否則極容易落韻。
2、新韻的劣勢 古韻的優(yōu)勢
新韻的劣勢也很明顯今天很多人讀不懂古詩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懂古韻。另外,新韻割裂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用古韻作詩才能繼承古詩詞的意蘊,
1、方言與韻書
生活中的發(fā)音和韻書不一致的問題不是今天才發(fā)生的。在隋朝制定切韻的時候,本來就是評估了各地方言所編制,即使是隋唐時期,韻書的發(fā)音也不是和各地生活中的發(fā)音一致。
大家知道康有為詩廣東南海人,他說話北方人聽不太懂,但是康有為作詩依然用平水韻
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
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
眼中戰(zhàn)國成爭鹿,海內(nèi)人才孰臥龍?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唐朝的宰相張九齡是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人,口音當然與韻書不同,但是這些詩人們作詩都是依照韻書標準押韻。
2、官話與韻書、科舉
元朝和清朝的官話,也沒有入聲,和韻書也不一致,可是詩人們作詩依然以傳統(tǒng)的韻書作為標準,清朝的官方韻書佩文詩韻就是平水韻一脈相承而來。無論元朝還是清朝作詩都是平水韻。
元朝的王冕《梅花 》中,潔、雪,依然是入聲的用法,這首詩押入聲韻:
清苦良自持,忘言養(yǎng)高潔。夜靜月明多,開門滿山雪。
在清朝可以看到五言八韻16句的試帖詩依然是唐朝的體式,押韻也是如此,如《陰陰夏木囀黃鸝》(李惺,嘉慶丁丑翰林)
長夏千章木,濃陰百囀鸝; 雙襟黃似繡,一帶綠成?。?/p>
葉暗佇蹤久,枝高送響遲; 舌尖風剪剪,身外雨絲絲;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兒; 好音難自閟,炎景不曾知;
楊柳三@路,櫻桃四月時; 幽情煩鼓吹,寫出畫中詩。
這首科舉考試的考卷詩作押韻平水韻【上平四支】,其中的“兒”的發(fā)音早就和生活中不同,但是依然采用古韻。倒數(shù)第二句的“吹”,是用的平水韻仄聲發(fā)音。
我一直以為,用新韻和古韻是自己的自由,但是想提高自己的寫作和鑒賞水平,一定要學習用古韻作詩。
@老街味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