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苓散
茯苓40豬苓30澤瀉30白術(shù)30桂枝30
組方意義:
茯苓、豬苓、澤瀉這三個利水的,桂枝通血的,白術(shù)是個吸收的藥,這個配伍,茯苓的水是組織的水,澤瀉是腎水,豬苓是清熱的,排異的作用較強,這三個利水的藥各有特點,到一塊利水的作用是特別完整的;桂枝通血脈,桂枝在這個利水的方子里頭,起的什么作用?水從小便出,小便從血得經(jīng)過腎分泌出來的,所以桂枝通血脈,對于利水,不是直接利水,是一個間接的作用;白術(shù)對于水有一個作用,能止渴,它不僅是能把結(jié)腸的水讓結(jié)腸吸收,它能使水進入組織。
我們看五苓散的癥狀是什么,發(fā)熱、小便不利、渴,發(fā)熱小便不利,我們再看一看用茯苓澤瀉,不用豬苓的方子,都是沒有熱的,一般的說都是沒熱的,只要是用豬苓的就是有熱的,只要是有渴的用白術(shù),要不渴的不用白術(shù)。
2.茯苓甘草湯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庇纱丝磥恚蜍吒什轀C應為: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者。
茯苓42桂枝28甘草14生姜42
兩者區(qū)別:茯苓甘草湯沒有澤瀉也沒有豬苓,也沒有白術(shù),為什么?因為不渴,沒有發(fā)熱有小便不利,不渴;五苓散有發(fā)熱,有小便不利,還有渴,看這兩張方子癥狀有所不同,用藥也有所不同,原因也有所不同。
3.茯苓四逆湯
《傷寒論》第69條: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六兩(味甘平)人參一兩(味甘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干姜一兩半(味辛熱)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它有茯苓甘草,茯苓甘草治什么的,治水的;人參附子干姜治什么的?人參、附子提高循環(huán)功能;干姜,是止瀉的,這個四逆就是四肢厥逆,在體表面沒有熱,沒有向外的排異反應,在里也沒有熱,也沒有排異反應,但下利是因為功能低落,腸的供血不夠,發(fā)生的下利,所以用附子干姜人參,這是個自主調(diào)節(jié)的;用茯苓甘草,茯苓是利水的,組織里有水,是因為功能低落,組織里才潴留了一些水分,這是茯苓四逆湯。
4.五苓散、茯苓甘草湯、茯苓四逆湯的區(qū)別。
三個方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病機,不同的藥,
共性:都是因為水,小便不利,都是治水的方子。
個性:
五苓散:發(fā)熱,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实谋举|(zhì):胃里頭存著水,組織里頭存著水,還渴,喝了水下不去就吐,這是水到不了細胞里去;
苓桂甘草湯:不發(fā)熱,不渴,小便不利。不渴的本質(zhì):小便不利,水在這兒存著出不去,細胞內(nèi)不缺水,他就不渴。
茯苓四逆湯: 不發(fā)熱,組織有水,小便不利,腸供血不足引起下痢,四肢厥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