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宋老師
01.
如果你讓我用三個詞來概括自己讀大學之前的性格,那么下面這三個詞最合適不過了:內向、害羞、靦腆。開始的時候,我非常討厭自己的性格。原因是,過于內向的性格讓我不敢去表達和展現自己、整個人都顯得非常不自信、和女生一說話就臉紅等等。
后來,我離開了家鄉(xiāng)去外地讀大學,來到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周圍全都是不認識我的人,這個現實一度讓我變得異常興奮。因為我覺得,這樣就可以擺脫熟人的眼光,換一種性格去生活了。
于是在大學里,我努力去競選班長、積極參加社團活動、鼓起勇氣向別人搭訕等等,總之,我想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外向。
雖然在逼迫自己變得更加外向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東西,例如:認識了更多的朋友、參加很多活動的同時讓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但是我始終有一種感覺:
當我努力去表現外向一面的時候,那并不是真正的我,那樣的我總是顯得矯揉造作,別人也會覺得我這個人看起來有點假,我感覺自己活得很累。隨著對心理學知識學習的逐漸深入,我慢慢地了解到一個真相: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無論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問題的關鍵是你能否接納自己的性格,并且把自己的性格優(yōu)勢給發(fā)揮到極致。
那么,性格內向者到底具有哪些優(yōu)勢呢?要想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下,性格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差異吧。
02.
我們對一個人的性格是內向或外向的一個常見判斷就是:這個人話多還是話少。話多是外向,話少是內向。這個判斷標準其實并不科學,根據瑪蒂·萊利的《內向者優(yōu)勢》一書,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區(qū)別應當是精力的來源方式不同。
性格外向的人,他們的精力主要來自外部世界。例如,參加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等等。所以,他們最喜歡在人多、事多、活動多的環(huán)境中工作,這種環(huán)境會讓外向者如魚得水。
而性格內向的人,他們的精力往往來自于內在世界。例如,從思想、情緒和觀念當中獲得精力。作為一個內向者,我經常會為自己腦海中迸發(fā)出來的某一個新點子感覺到興奮不已,同時也會在想不通一件事情的時候感到活力全無,把痛苦寫在臉上,甚至連正常的社交活動都想要去逃避。
關于外向者和內向者之間的差異,還有一個更加形象的比喻:性格外向的人,更加渴望拓展生命的寬度,例如對任何事情都知道一點、廣交天下朋友、盡可能多地去拓展自己的生命閱歷。
而性格內向者,則更加渴望挖掘生命的深度,他們喜歡較為深入地去了解某個問題、希望與較少的幾個朋友建立較為密切的關系、盡量限制外部世界的繁華侵入自己的內部世界。
03.
無論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其實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只不過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里,外向者的優(yōu)勢往往被夸大,例如,他們擅長社交、熱愛競爭、敢于表現自己等等;而內向者的優(yōu)勢往往被貶低,很多人甚至把性格內向作為一項缺點來談論。
例如,在不同場合中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我經常聽到有人會說:“我的缺點就是太內向。”接下來,他們還會列舉一大堆內向者的缺點。例如,與人交往的時候,內向者會表現得有些逃避、缺乏主動精神;遇到事情的時候,內向者更加容易多想、更加容易感受到壓力等等。
每當聽到這些言辭的時候,心理學出身的我,都忍不住找機會去奮力反駁,想要扭轉大家對于內向者的偏見,希望大家能夠看到內向者的一些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
首先,是人際溝通方面的優(yōu)勢:內向者也能成為溝通高手??!
不要認為只有外向者才善于溝通。很多真正厲害的溝通高手,往往都是非常擅長傾聽的內向型人。由于溝通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而非急于表達,所以內向者在溝通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
在我所接觸到的優(yōu)秀心理咨詢師當中,內向型的人占了大多數。因為內向型的人更加擅長傾聽,同時也更加擅長運用同理心去理解對方。除此之外,由于內向者通常會花比較長的時間去思考和琢磨一個問題,因此他們說出來的話也往往更加具有深度和洞察力。
其次,是知識獲取方面的優(yōu)勢:內向者更容易成為專業(yè)人才啊!
由于性格內向者更加擅長對某一件事情進行深入地研究,因此他們更加容易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內向者并不滿足于對知識僅僅有一個膚淺的了解,而希望能夠靜下心來琢磨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在知識管理領域,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
在《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這本書中,作者特別強調知識獲取應當講究深度,而不應當淺嘗輒止。“學習任何領域的知識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深度,否則你的知識就是常識。而常識怎么可能給你帶來個人的競爭優(yōu)勢呢?”
最后,是風險控制方面的優(yōu)勢:內向者做事更靠譜兒啊!
內向者在做事情之前往往會思前想后,他們做事謹慎、不容易忽略細節(jié),所以在風險控制方面往往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作為一個內向者,在挑戰(zhàn)去做某件事情之前,我經常會想到最壞的后果,并且做好最壞的打算,永遠都有一個Plan B(B計劃)。這就像是內向者在面對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所發(fā)展出來的一套防御機制,只有努力去控制風險,才會讓心里感覺踏實。所以說,如果當一個內向的人告訴你做某件事把握很大的時候,這件事就真的八九不離十了。
04.
從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到籃球巨星邁克.喬丹,他們都曾在公開場合中表示自己是性格內向的人。其實,無論你是內向還是外向,只要能夠將自己的性格發(fā)揮到極致,都有機會在這個世界取得成功。作為一個內向者,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之前,要明確以下三件事情:
第一, 要“避短”,更要“揚長”。
每當性格內向的來訪者來找我咨詢如何破解人際關系難題的時候,我除了會陪伴來訪者圍繞人際關系主題進行相關探討之外,還會努力引導他們看到作為一個性格內向者所具備的特殊優(yōu)勢,例如,在認真傾聽方面、思考問題深度、或者是寫作方面的天賦等等。
這種類似的引導,往往會讓來訪者更好的接納自己,進而對自己充滿自信。正如在張國榮的經典歌曲《我》中的那句經典歌詞一樣:“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第二, 了解自己的充電方式。
性格內向的人,在頻繁地和別人接觸之后,往往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才能充分恢復自己的精力。拿我自己來說,每次給學生上完幸福課,以及解答完學生的課后提問之后,我都喜歡去走一條人少的路回辦公室,因為安靜能夠帶給我力量。
即使有時候會在人群中顯得激情四射,內向者依然需要一段獨處的時間來恢復精力,否則就很容易感到身心疲憊,就像是沒電的手機一樣。而一個人靜一會兒,就是給自己充電的最佳方式。
第三, 跟“完美主義”說再見。
內向者往往對自己要求比較完美,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往往比外界的要求還要高。與此同時,內向者知道的東西也往往比顯露出來的東西還要多。因此,我們經常會用“內秀”這個詞來形容內向者。然而,在這樣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內向者必須也要嘗試著去展現自己的才華,只有這樣才會在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我的一個內向型的學生告訴我說,以前她總是要準備到百分之百的時候,才敢在人群中站出來發(fā)言。后來她發(fā)現,等她準備好的時候,往往也錯過發(fā)言機會了。
后來,她就大膽嘗試在準備到六七成的時候就舉手發(fā)言,如此一來,她得到了更多的發(fā)言機會。而且,她還發(fā)現,即使發(fā)言并不完美,她的話語依然會比外向者更有深度,因為這就是內向者的天然優(yōu)勢?。?/span>
P.S. 作為一個內向者,下面我要準備厚著臉皮向大家推薦我的第三本新書了。這本書的名字叫《高效努力:找準奮斗的正確方式》,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大概兩年前,我就開始捉摸著去寫一本如何擺脫低品質努力、同時能夠有效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書。在讀了很多書、走過了很多彎路、掉進了很多坑兒之后,我總結出了一套還算高效的努力方法。
講真,我自己也是這套高效努力方法的受益者。在過去兩、三年的時間里,我拼命向時間要效率,一邊工作、一邊讀博、一邊寫作,總共出版了三本書,而且,我?guī)缀鹾苌侔疽埂V坝X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回頭看看也都做到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