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葛根湯:葛根四兩(12g),麻黃(去節(jié))三兩(9g),桂枝(去皮)二兩(6g),芍藥二兩(6g),甘草(炙)二兩(6g),生姜(切)三兩(9g),大棗(擘)十二枚。
使用時機:疾病初期,全身疼痛,發(fā)燒,太陽或與陽明合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怕風,咽痛咽干,及節(jié)氣反常,因不正常的天氣所出現(xiàn)的疫病。可酌情加茯苓、白術。
2,小青龍湯:麻黃(去節(jié))9克, 芍藥9克, 細辛3克, 干姜3克, 甘草(炙)6克, 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 半夏9克(洗)
用方要點:小青龍湯為治外感風寒,內(nèi)停水飲之咳喘證的常用方,以惡寒,發(fā)熱、無汗、喘咳、痰白清稀為辨證要點?,F(xiàn)代應用小青龍湯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肺炎、肺水腫、肺心病等屬于寒飲犯肺者。
3、大青龍湯:麻黃六兩(12克)、桂枝二兩(6克)、甘草二兩(6克)、杏仁四十粒(6克)、石膏如雞子大(18克)、生姜三兩(9克)、大棗十二枚(3枚)。
使用時機:疾病初期癥狀沒控制住,在高熱,肺炎還沒形成時,使體溫降下來,護肺潤肺;體溫在37.8℃以上,就給予大青龍湯,而不是等到高燒才用。之后,要根據(jù)發(fā)熱的程度不同,采取4---8小時不等的再服方式。
方意:是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瘟疫流行的首選方:麻黃宣肺,肺主皮毛,麻黃可保證肺氣與皮膚毛孔的通道暢通;杏仁補充心肺的津液,石膏涼肺護肺,不讓肺灼傷,桂姜棗加強胃氣,炙甘草緩和心臟跳動速度。
所有藥物的用量,依據(jù)病情病人來調整。瘟疫病情猛,入里迅速,故麻黃量要大,方能快速阻擋,同時保證肺與皮毛間的通道暢通。石膏則要依據(jù)病程和體溫來調整,病程久或體溫高,則量要大;病程短或體溫不是很高,則量減。杏仁補津,體溫高,津耗大,則量大。炙甘草緩心悸動,如心動過快則量加。
4、射干麻黃湯方:射干十三枚(9g),麻黃四兩(12g),生姜四兩(12g),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各9g),五味子半升(12g),大棗七枚(7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
使用時機:治咳而上氣(咳到喘不過氣)。因肺組織水腫,肺收縮不良,上焦有寒飲。胸部影像學沒有改變,是把肺里的多余的水分去掉,不給病毒或者細菌生存的環(huán)境,從而就可以阻止肺炎的形成。
方意:射干(排肺組織內(nèi)的水腫),紫菀(降逆下氣,讓肺泡收縮,去寒痰), 款冬花(排寒去水飲), 麻黃(宣肺,保持肺與皮毛通道間通暢,同時發(fā)表去表寒,將水氣與邪氣驅到皮表,讓汗水帶出體外),生姜(溫脾胃,去水飲), 大棗(護胃生津)。上焦有水飲,源自胸膈有濕氣,造成水氣運行受阻,上下不交,水氣累積。生姜散水,讓上下焦能通利,如脾胃中寒則加用干姜。半夏(去水化痰),五味子(加強水氣排泄,排肺泡全部的水飲),細辛(溫肺化寒去水)。
5、澤漆湯:生半夏15克,澤漆15克,紫參25克,白前25克,黃芩15克,生姜5片,炙甘草15克,紅參15克,桂枝15克。
使用時機:治咳而脈沉者。治痰飲在肺,清肺水、降肺氣。是在沒有阻止住肺炎的形成情況下,肺炎形成后更進一步的去除肺水,改變肺部的環(huán)境,從而改變病毒的生存空間環(huán)境,使肺部的炎癥減輕,直至痊愈。
方意:半夏(化痰去水), 澤漆(去肺泡組織水腫,讓肺氣下降),紫參(即拳參 ,當肺有氣郁時解郁,散胸部郁氣),白前(宣肺,藥性與麻黃相似,但沒有麻黃強,白前停在肺上,僅打開肺孔,使肺氣不郁,不似麻黃能打開從肺到全身毛孔),黃芩(去上熱,能瀉肺熱),生姜(去胃區(qū)水飲) 甘草 (安脾臟),人參(補胃氣) ,桂枝(強心脾之氣)。
6、茯苓四逆湯方:茯苓20克,紅參或黨參15克,生附子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是病人的陽氣嚴重受損,用來提振陽氣的。
使用時機:入院時就有胸部影像學改變,就立即給予澤漆湯及茯苓四逆湯。
方意:茯苓(利水除煩健脾,把水往下消導,同時也潤肺), 人參(補津補液,去心下痞),人參茯苓,一補一瀉,形成新陳代謝;生附子(強心陽),炙甘草(緩心動悸) ,干姜(溫中潤肺)
7、麥門冬湯方:麥門冬25克,生半夏25克,紅參10克,炙甘草10克,大棗60克(掰開),粳米2勺。
使用時機: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熱在上焦專門潤肺,肺痿虛熱,去熱祛痰,干咳無痰、失音等。
方意:麥門冬潤肺,補肺津液,半夏(肺痿,胸膈上抬,因熱肺內(nèi)有濁痰,用半夏降膈、化痰、去水),人參炙甘草粳米紅棗補胃腸津液。
8、葶藶子大棗瀉肺湯方:葶藶子30克,紅棗10個(掰開)。
使用時機:肺癰,喘不得臥,胸脹滿,咳逆上氣,呼吸有痰鳴,支飲不得息。肺里積痰,日久生飲。用于胸悶重,氣道有堵塞的情況,使痰盡快去除。
方意:打開堵塞的氣道,就更有利于肺部病變的恢復。
9、千金葦莖湯方: 蘆根15-30克,生薏仁25克,桃仁10克,冬瓜仁或子10克。
使用時機及方意:病人咳嗽聲音重濁,其實就是大氣管出現(xiàn)了痰飲,就加用千金葦莖湯。
10、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大黃湯方:茯苓2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5克,干姜15克,細辛15克,半夏25克,杏仁25克,大黃5-10克。
使用時機及方意:病人出現(xiàn)刺激性干咳,就是隔間有水飲產(chǎn)生,加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湯。病人有上熱下寒的情況出現(xiàn),就適當加用炮附子溫下焦,當腎陽充足時才能夠很好的納氣。
11、小柴胡湯方:柴胡15克,半夏15克,黃芩15克,黨參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二片,大棗10枚 。
使用時機及方意:病人有惡心時,就是疾病已經(jīng)進入少陽;疾病的早期楊老師就發(fā)現(xiàn),會有出現(xiàn)三陽并病的情況,給予小柴胡湯加減。
12,清肺排毒湯:麻黃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 30g (先煎)、桂枝9g 、澤瀉9g 、豬苓9g、白術9g、茯苓15g、柴胡16g、 黃芩6g 、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細辛6g、山藥12g、枳實6g 、陳皮6g、藿香9g。
13,麻杏石甘湯:麻黃9~12g(4兩)、杏仁9g(50個去皮尖)、甘草6g(2兩炙)、石膏24g。
主治:外感風邪,邪熱壅肺證。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shù)者。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支氣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屬表邪未盡,熱邪壅肺者。①麻杏石甘湯有退熱及抗病毒作用。、麻疹合并肺炎等屬表邪未盡,熱邪壅肺者。
14,預防:甘草干姜湯:
炙甘草12克,干姜6克。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主治】治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以致胃氣虛弱,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治胃虛氣結夾濕之痞;
15.甘草瀉心湯:【組成】甘草12克(炙),黃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棗12枚(擘),黃連3克。(注《金匱》有人參三兩)
主治: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以致胃氣虛弱,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治胃虛氣結夾濕之痞;。
注意:以上僅供參考,勿自行套用,請在醫(yī)師指導下運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