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比較常態(tài)化的話題,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會經(jīng)常忍不住對孩子發(fā)脾氣?這樣對孩子會產(chǎn)生什么危害嗎?可以用什么方式緩解這種情況呢?
我想很多家長應該都挺關心這個話題,畢竟家里有個“熊孩子”的可能性還挺高的,而父母被孩子氣急了的時候往往都忍不住對孩子發(fā)火。有的家長把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的原因歸結到他自己不學好上,實際上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必然有一對問題父母。所以,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也是家長身上存在的問題。
一、造成教育失敗的原因從來不是貧窮,而是對孩子精神上的“虐待”
1、窮人也可以把孩子教育的很優(yōu)秀,所以,窮不是教育失敗的原因
有一句講窮人的孩子非常合適,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種聽話乖巧懂事并不需要大人多教,孩子自己就能懂,因為他能夠對大人的辛苦感同身受,所以他能夠做到多體諒父母的不容易,這樣的孩子是最令人心疼的,他們的成熟懂事都是被迫堆砌起來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窮人的孩子也可以成長地非常優(yōu)秀。
我們村里在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出了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他父母也只是個地地道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也不識得幾個字,農(nóng)忙時他每天放學回家之后還要幫父母下地干活,不忙的時候也會在家給父母準備晚飯,但忙碌的生活并沒有讓他停止努力的腳步,他成績在班上還是能名列前茅,最后如愿以償考上了大學,現(xiàn)在一家定居在城里,好不幸福。
這對父母沒文化,教育不了孩子,講不了什么大道理,但是孩子還是像胡楊一樣,筆直地生長,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窮人也可以把孩子教育地很優(yōu)秀,所以,貧窮并不是教育失敗的原因。
2、對孩子精神上的“虐待”才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現(xiàn)如今的人活在世上,害怕的已經(jīng)不是饑餓的問題了,但是又出現(xiàn)了另外讓人感到害怕的東西,一是肉體暴力,像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類,二是精神暴力,包括語言暴力,網(wǎng)絡暴力等?,F(xiàn)在的父母一般都不是“穿西裝的野人”,讓孩子遭受肉體暴力,但是通常會用另外一種方法,讓孩子遭受精神上的“虐待”,那就是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的表現(xiàn)在于經(jīng)常忍不住對孩子發(fā)脾氣,尤其是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所做所為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或者是打破了自己的底線時,就總會忍不住訓斥孩子,對孩子發(fā)脾氣。實際上,這種對孩子精神上的“虐待”才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一句話:每一種性格殘缺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我們通過觀察那些迷途少年自己他們背后的家庭時,往往都能發(fā)現(xiàn),孩子之所以會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與小時候父母對待他的方式是有很大關聯(lián)的。我小的時候就特別怕我爸給我輔導作業(yè),因為只要我數(shù)學題沒寫對,他就會在一邊咆哮,這么簡單的題你都不會寫,豬都比你聰明。雖然這也是很多父母現(xiàn)在輔導孩子作業(yè)的一個很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并不支持父母始終用這種態(tài)度教育孩子,像我爸一樣,完全不知道“耐心”兩個字怎么寫的這種。
所以,對孩子精神上的“虐待”才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二、習慣對孩子發(fā)脾氣有什么危害?
1、近墨者黑,孩子容易受到影響,也成為一個愛發(fā)脾氣的人
父母好的行為,讓孩子看到了,她會學習,同樣的,父母不好的行為孩子也能學到。
拿我跟我爸來說,我爸對奶奶經(jīng)常講話語氣都挺不客氣,于是我也養(yǎng)成了有的時候尤其是覺得他們做錯了,講的不對或者誤解我的時候,我也會用更不禮貌的語氣頂回去,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是有的時候,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想改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很多人告誡自己要有耐心,要用耐心的態(tài)度去教育孩子,但往往因為修為不到家,被孩子破功一次兩次三四次,最終破罐子破摔,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你教育孩子一句,他能頂你兩句,甚至比大人的口才還要好。因為他受到了大人的影響,也成為了一個有小暴躁脾氣的孩子。
2、壞脾氣是親子關系的殺傷性武器
如果說成人之間關系的殺傷性武器是吵架,那么親子關系的的殺傷性武器就是壞脾氣了。
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處的像是朋友一樣,孩子有什么話都想和父母分享,但是有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是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tài),整天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父子兩個或者母女兩個就像天生不對頭一樣,到一起就要吵,家里永無寧日,其實這種情況只是因為他們都不愿意做先低頭的那一個罷了,可以說是性格使然了。
我們可以說小孩子是很健忘的,是不喜歡過于計較的,但是有的時候他又會特別記仇。比如有一個小女孩,拿鍋蓋的時候不小心沒拿穩(wěn),掉到地上直接摔得稀碎,手也滑破流了血,家里長輩沒忍住批評了她幾句,接下來她就記在心里,好幾天都沒和家里人講話。因為在她心里,她認為家里人把一個玻璃蓋看的比她還重要,實際上家長這樣做只是因為在借此發(fā)揮玻璃蓋被弄碎的心疼或者一點不滿罷了。但是就因為沒忍住朝孩子發(fā)了脾氣,最后讓孩子生了好幾天的氣。
一次尚且如此,經(jīng)常這樣呢?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不敢,越來越不想親近父母,又談何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三、應對壞脾氣,可以用什么方法緩解這個問題?
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壞情緒。
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往往很多人因為情緒管理做不好,所以總是“傷及無辜”,在一個家庭中,夫妻之間需要相互包容和諒解,所以有的時候負面情緒沒來得及處理掉就爆發(fā)出來,誤傷到另一半,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不同啊,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從力量上來說,他是整個家庭中最弱勢的那一個,所以有的父母就仗著我孩子我隨便怎么折騰都行的想法,脾氣收不住的時候就在孩子身上尋找到一個突破口。
實際上造成你情緒崩潰的緣由真的是孩子嗎?不是,可能是你在公司受上司的氣了,被同事排擠了,回家路上沒趕上公交了等等,回到家看到家里一片狼藉,孩子也不寫作業(yè)再那玩,平常能夠耐下心教育孩子的你,這下子情緒崩潰了,借著這個油頭,把心里的氣全發(fā)在孩子身上……
所以,父母應該要形成一個清晰的認識,我現(xiàn)在情緒這么壞,不是孩子的錯,和孩子無關,所以我更不能把所有積攢的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其次,要即時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避免爆發(fā)。
不能把負面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我們就只能憋著,可是憋久了人是會生病的,所以就要通過一些方法即使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了,避免突然爆發(fā),最后有了壞脾氣的行為表現(xiàn)。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我自己經(jīng)常用的方法,我喜歡記錄,所以有各種情緒的時候,不管是難過到想哭還是憤怒到想干很多過分的事情,只要記錄下來,之后心情就會平復很多。
以前一直掛了一個qq小號,專門用來寫這些東西,但是后來覺得不安全,就轉為采用紙質的形式記錄。每次記完之后,之前的情緒就會消散大半。當然,你也可以嘗試用別的方法,比如下廚做飯,去ktv這類的場所吼一嗓子,把心里的負面情緒排除掉,然后再去面對孩子,面對家人。當然,當你實在控制不了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告訴家人,讓他幫你排解,畢竟一家人就應該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最后,認真地生氣不如讓孩子的脾氣“一拳打在棉花上”。
我初中的時候,班上坐在后面的小男孩們總是喜歡通過做一些小動作來吸引全班師生的注意,當他們上課時間鬧事的時候,班上其他同學都轉過去看,那么這種小動作就會不間斷。后來我們語文老師就說,后面同學鬧出動靜后,前面同學不要回頭看,晾著他們就行,果然,不能吸引到其他人注意力之后,很快這些同學就覺得無趣,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也想發(fā)脾氣的時候,千萬要忍著,別輕易掉進了“圈套”里面。比如說媽媽讓孩子等長輩上桌之后再吃飯,孩子就不愿意,拿著自己的餐具上桌就像模像樣地吃起來,和孩子好聲好氣地說,他偏不聽,還瞪了媽媽一眼,又很兇狠地又扒拉了很多菜進自己碗里,接下來你怎么辦呢?發(fā)火嗎?不,你就當做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一樣,心平氣和地吃飯,也不要跟家里其他人說這件事,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事后,孩子知道媽媽不理他,是生氣了的表現(xiàn),他就會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后他就不會再犯這種錯誤。
所以說,認真地對孩子的某些行為生氣不如讓他要發(fā)的脾氣也“一拳打到棉花上”,不給他回應,他自己就能意識到問題所在了,克制一下脾氣能讓孩子的行為變得更好,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造成教育失敗的從來都不是貧窮,而是對孩子精神上的“虐待”,俗稱對著孩子胡亂發(fā)脾氣。世界這樣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