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的諾貝爾獎在一片熱鬧討論中花落各家,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今年的新晉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那就是“不會演戲的基金管理人不是好經(jīng)濟學家”。因為除了經(jīng)濟學家這個頭銜之外,塞勒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身份:演員。
今天就跟隨萬方財富進一步認識這個大神,并且認識行為經(jīng)濟學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
在獲得2016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電影《大空頭》中,塞勒本色出演,客串扮演了一名經(jīng)濟學家。
【人的非理性經(jīng)濟行為總是存在的】
在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學中,一切都以“理性的經(jīng)濟人”為假設(shè)前提。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會有情緒的一面、短視的一面。行為經(jīng)濟學就是研究聰明人為什么干蠢事。
人作為經(jīng)濟行為和決策中的主體,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社會地位,情緒,個性,情境等心理作用的影響。對泰勒而言,他把行為經(jīng)濟學用于金融實踐,利用市場對消息產(chǎn)生的行為偏差進行投資。
依據(jù)經(jīng)濟行為學,泰勒研究發(fā)現(xiàn),通常市場對于已有的負面消息總是過度反應;而對新的、公司正面的消息又往往反應不夠。過去表現(xiàn)好的股票在接下來3-5年會成為輸家,而過去表現(xiàn)差的股票會在接下來3-5年成為贏家。據(jù)此他提出一個炒股新方法:買進過去3至5年內(nèi)虧錢的股票,賣出賺錢的股票。
用這個方法他成立了一個基金,1998年低開始,若當時投入1萬美元,到今年9月底有9萬3千美元,回報率達到了驚人的832.44%,比巴菲特多了50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賬戶】
泰勒提出并發(fā)展了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理論,這是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理論,大體是說:在人的心里,對不同類型的消費有著不同類型的賬戶歸屬,不能把所有花銷放在一個賬戶里。
比如線上購物,就是把心理賬戶用的最溜的: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是不是無形會讓你買一些日常消費不會買的?那些年放在購物車里的東西,在節(jié)日時尤其會忍不住一鍵支付 。這是因為,“日常消費”和“節(jié)日消費,本質(zhì)上就是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
但是實際上,這種行為有時會導致額外的支出,比如不使用長期儲蓄賬戶里的錢來滿足短期需求,而選擇昂貴的消費貸款。
人們做決定時,往往會通過建立多個不同的“心理賬戶”來簡化經(jīng)濟決策,同時傾向于狹隘地考慮單個決定的后果,而不是考慮整體效果。就我們投資股票而言,假如1只40元的股票跌到了30元,我們可能更愿意繼續(xù)持有,因為在感覺上目前只是賬面虧損,一旦賣出就變成了實際虧損,這樣一來我們或許會賠得更多,心理上更難接受“割肉止損”了。同樣地,假如股票盈利拋出后,再次投資時謹慎度將大為降低,因為在潛意識里對待賺來的錢不會像本金一樣珍惜。
雖然每個人可能只有一個銀行賬戶,但實際上卻有幾十個心理賬戶,人們會根據(jù)每個心理賬戶中的得與失,來權(quán)衡自己應該做什么,不做什么。對于投資者而言,該在什么地方花錢,花多少錢,如何分配預算,如何管理收支,大體上總要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規(guī)劃。只有懂得投資理財,合理規(guī)劃資產(chǎn),遇到了心理賬戶里的那個心儀產(chǎn)品,才能盡早下手。
【寧原得不到,也不愿失去】
假如你工作非常努力,天天晚上加班,為了鼓勵你,領(lǐng)導特意打報告,為你爭取加薪。然而到了年終,辛苦了一年的你,卻一無所獲。
這時你一定非常失望。
事實上,你什么都沒有失去。但是經(jīng)過一場想像中的“得而復失”后,你的心情比什么都沒有發(fā)生時還要糟糕。
經(jīng)濟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假設(shè)你今天早上出門上班時的“心情滿意值”是100,忽然,你撿到一個大皮夾子,里面有100元錢,“心情滿意值”迅速上升50%,達到150。
可是樂極生悲,你遲到了,扣工資100元,“心情滿意值”下降50%,變成75。
一得一失,錢沒有任何變化,但“心情滿意值”卻從100變成75。
有人會說,這個計算有問題,為什么“心情滿意值”不是加減某一個值,如果那樣算,“得而復失”就沒有任何變化了。
這就問到點子上了。好比同樣是撿到100元,一個百萬富翁和一個乞丐的感覺完全不同,我們擁有的東西是我們價值判斷的起點。所以“心情滿意值”的變化不是加減某一個值,而是乘除一個比例。
就像我們拿1萬元炒股,虧損10%,再盈利10%,就變成了9900(反過來也是一樣),憑空少了100元。
上面的例子證明了“投資決策心理”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損失厭惡”:得到一樣東西的快樂,通常小于失去一樣東西的痛苦。我們與生俱來的“避害”大于“趨利”的本能,使我們更容易厭惡眼前的風險,從而無視機會成本,而這也是我們會因短視的厭惡損失而放棄投資的長期回報率的重要原因。
【會花錢才會賺錢】
當你擁有一樣東西之后,你對這樣東西的評價會高于你沒有擁有它時——泰勒將這種心理稱為“稟賦效應”。
當然,不同人的財富狀況不同,對金錢的“擁有感”也不同:窮人的錢是用來維持生計的,所以窮人常常對錢有“擁有感”——花100元錢的痛苦大于得到100元商品的快樂;喜歡的東西沒貨了,竟然如釋重負地松一口氣。
而富人相反,他們的錢是用來“錢生錢”的,不停地進進出出,所以不會有“稟賦效應”的心理負擔。
在泰勒獲獎后被問及,“你會怎么花費900萬瑞典克朗(約折合735萬元人民幣)的獎金?”72歲的老爺子繼續(xù)開起了玩笑:“我會盡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這些錢花光。”
錢這個東西,一旦停止流動,就會迅速貶值,所以這個世界往往窮人更窮,富人更富。用一句老話說:錢只有被用掉了,你才擁有了它的真實價值。
投資中的行為經(jīng)濟學
當然,從本質(zhì)上講,沒有完全理性的人,但是作為投資者,要盡可能地覺察自己的非理性,盡可能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盡可能克服本能、讓自己的決策和行為更合理。只有這樣,財富增值之路才能越走越快,這或許是行為經(jīng)濟學對我們投資做的關(guān)鍵指導。
原創(chuàng)聲明
本文為“萬方財富”原創(chuàng)首發(fā);
文章僅供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