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wèi)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肩負民族的期望,高唱戰(zhàn)歌,開赴朝鮮戰(zhàn)場。歷經(jīng)兩年零9個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zhàn),贏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在連天炮火中,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他們發(fā)揚勇敢頑強、不怕犧牲的戰(zhàn)斗精神,堅守在列車運輸、線路修復、車站調(diào)度等崗位上,在朝鮮戰(zhàn)場上筑起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保證了急需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
今天,我們銘記偉大勝利,繼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匯聚起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血肉筑起生命線
在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里,一組雕塑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炮火把天空映成了紅色,一群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頂著槍林彈雨,搶修鐵路、搶運物資……雕塑再現(xiàn)了當年活躍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的場景。96歲的原綏化機務(wù)段183號機車司機宋貴榮對此感觸頗深:“白天進山洞躲避,晚上罩上防空簾運輸,我們運送的不僅是軍需物資,還是戰(zhàn)爭勝利的希望。”
千條萬條,運輸?shù)谝粭l。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zhàn)期間,所需軍事物資和幾十萬大軍的給養(yǎng)全部仰賴國內(nèi)供給。敵人妄圖憑借空中優(yōu)勢,切斷我軍后勤補給線。在敵人狂轟濫炸下,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鐵路職工堅守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信念,用血肉和生命保證鐵路暢通。
1951年8月開始,美軍發(fā)動“絞殺戰(zhàn)”。僅朝鮮新安州、價川、西浦小小的三角地,美軍投入的飛機就超過900架;在100多公里范圍內(nèi),每天出動飛機200多架次、投彈3萬多枚,有些鐵路地段幾乎每2米就有一顆炸彈。面對這樣的槍林彈雨,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不怕犧牲,以勇敢和智慧為前線的戰(zhàn)士們提供堅實的支援保障。
為防止敵人襲擊,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白天在洞內(nèi)待避,趁夜間抓緊運行,發(fā)現(xiàn)敵機時,迅速把列車開進就近山洞;把機車、車輛、宿營車進行偽裝,將司機室全部用黑布簾子裹起來,防止夜間運行焚火作業(yè)露出亮光來;在列車運行中,派一名休班乘務(wù)員在宿營車持槍站崗值班,宿營車就在機后第一輛,乘務(wù)員吃住全在宿營車上,若發(fā)現(xiàn)敵機立即鳴槍,司機聽到槍聲后,即刻采取緊急措施,同時充分利用雨雪天氣、敵機不能起飛的空當,日夜搶裝搶運。
抗美援朝戰(zhàn)爭初期,鐵路東北工程總隊緊急將原來的鳳城至寬甸灌水鐵路延長修至上河口鐵路橋,與朝鮮定州至清水的鐵路接軌,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開辟了一條秘密運輸線。
96歲高齡的李德文老人,是當年往來于秘密運輸線的火車司機。回憶那段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老人激情滿懷:“我們創(chuàng)造了集體直達、分段倒運、片面運輸、合并運轉(zhuǎn)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創(chuàng)造了‘敵隨炸,我隨修,路隨通’的奇跡,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絞殺戰(zhàn)’。”
這條秘密運輸線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通過車輛達21723輛,3萬多名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和大量軍用裝備物資由此進入朝鮮戰(zhàn)場,大量傷員經(jīng)此轉(zhuǎn)運國內(nèi)治療。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鐵路職工與朝鮮軍民一起搶修、搶建、復舊正橋128.88公里、便線便橋127.79公里、線路1003.3公里、車站股道161.13公里、隧道122座次、給水310站次、通信線路2.03萬余公里,使朝鮮北部鐵路通車里程由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時的107公里延長到停戰(zhàn)前的1382公里,建成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下,“鐵牛”奔馳奮勇向前。中國人民志愿軍急需的軍事物資、生活物資源源不斷地運抵前方。
談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彭德懷曾這樣說過:“朝鮮戰(zhàn)場打勝仗,一半功勞歸前方浴血奮戰(zhàn)的同志,另一半功勞歸負責維護交通、保證供給的同志,他們也是在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天天在拼搏呀!”
英雄贊歌慨而慷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cè)耳聽。
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
1951年1月28日,連接滿浦、平元兩條鐵路干線的大同江橋被敵軍炸毀,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奉命搶修便橋。離休干部黃立起回憶:“當時,白天敵機在上空盤旋襲擾,只能夜間施工。3月4日上午,剛進入工地,美軍4架重型轟炸機就從空中俯沖投彈,30多名戰(zhàn)友瞬間就被震塌的土方蓋在底下。敵機走后,我們瘋了一樣地挖開土方。然而一切都晚了,一具具遺體就那么直挺挺躺在我們眼前?!辫F路抗美援朝博物館館長解本勝說:“每一公里的鐵路,就犧牲一名戰(zhàn)士。鐵路有多長,就犧牲多少戰(zhàn)士。鐵路是由鐵道兵和鐵路職工的鮮血建成的。”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是一場極不對稱的較量。敵強我弱,裝備落后,缺衣少糧……是什么樣的信念支撐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穿越槍林彈雨?是什么樣的精神鼓舞中華民族歷經(jīng)血與火的考驗?
答案,在被鮮血染紅的金達萊花里,在從戰(zhàn)場凱旋的老兵記憶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經(jīng)70余載風雨而愈發(fā)燦爛輝煌的史冊里。
聽,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激蕩時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這是和平的勝利。在抗美援朝紀念館里,一輛英雄機車將歷史永遠定格:1952年7月12日深夜,1115號機車冒著濃煙沿軌道從朝鮮定州向陽德沖刺。身后,3架敵機瘋狂地投下十幾枚炸彈,頓時軌道上被炸得火光沖天。司機長李國珩指示副司機帶著司爐,向火室里不停地添煤,加上快檔,拉開氣門。只見列車煙筒如火山噴發(fā)一般,冒著翻滾的濃煙,隨著火車加速留下一條長長的煙幕。待到形成濃煙帶后,李國珩隨即命令大家停止添煤,同時關(guān)閉火車氣門,如此一來濃煙消失。
當晚,李國珩駕駛1115號列車同3架敵機周旋了2個多小時,最后順利沖破封鎖,駛進陽德。此時,列車上的“寶貝”揭開神秘面紗,原來是一架架火箭炮,它們正是上甘嶺戰(zhàn)役急需的利器。當年駕駛機車奔馳在朝鮮戰(zhàn)場的佳木斯機務(wù)段退休司機張成萬談到這段歷史,語氣堅定地說:“當時,伙計們都有一個信念,開好軍用列車才能保衛(wèi)祖國,把敵人打跑了,咱們的小家才能有太平日子過!”
——這是正義的勝利。1951年8月下旬的一天,漁波站通向平壤的通信線路突然被炸斷,而此時,站內(nèi)正停著一列準備開往前線的彈藥車,急得值班站長來找電話所想辦法:“電話不通,與平壤聯(lián)系不上,列車無法開行,這可怎么辦?”哈爾濱電務(wù)段話務(wù)員丁淑芬急中生智,接通了鄰站石巖站的閉塞電話:“石巖站!我是漁波站,這里的電話線路被炸斷,請協(xié)助‘接力’通話……”于是,他們通過“接力法”,一站一站地將信息傳到了平壤站調(diào)度所,使?jié)M載彈藥的軍用列車從漁波站順利開出,向前線飛馳而去。不滿20歲的丁淑芬在日記中寫道:“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幸福,要勇敢地戰(zhàn)斗,把自己鍛煉成一個鋼鐵戰(zhàn)士?!?/p>
——這是人民的勝利。參加抗美援朝的鐵路職工在前線浴血奮戰(zhàn),后方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1951年6月21日,中長鐵路管理局發(fā)出了開展愛國捐獻運動的通知,號召捐獻飛機5架。廣大鐵路職工、家屬積極響應(yīng),有的從省工、超軸獎金中拿出錢來,有的每月捐獻1天工資,共捐獻人民幣141億元(第一套人民幣舊幣),超過計劃40%。職工內(nèi)部還訂立了愛國公約,為了支援朝鮮前線,努力超額完成運輸生產(chǎn)任務(wù)。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抗美援朝期間,先后赴朝參加搶修搶運工作的鐵路職工達42008人,鐵道兵團大部分兵力赴朝參戰(zhàn),搶修搶建鐵路,有3231人光榮負傷,1705人壯烈犧牲;在朝鮮參戰(zhàn)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最多時達15萬余人。
薪火傳承永向前
10月23日,高延春、傅殿松作為抗美援朝老同志代表,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
“剛上去查看情況,那箱炸彈就炸了,把他兩條腿都炸飛了?!闭f起同事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作出的犧牲,90歲的高延春老人禁不住哽咽。高延春是原丹東鐵路分局的職工,1951年隨單位到抗美援朝前線修鐵路。
今年88歲的傅殿松曾參加了金城反擊戰(zhàn),這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戰(zhàn)役。在這次戰(zhàn)役中,他所在的部隊肩負了突破敵人前沿陣地并向縱深穿插的光榮任務(wù)。過程中,老人被彈片擊中右臂。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和鐵路職工,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幾十年內(nèi),我國鐵路事業(yè)快速發(fā)展,路網(wǎng)密布、高鐵飛馳,旅客出行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姑涝瘧?zhàn)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成為指引鐵路人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抗美援朝精神在鐵路鮮明地體現(xiàn)為“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國家哪里有需要,鐵路就延伸到哪里,鐵路人就到哪里去。
今年春天,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鐵路人聞令而動、英勇作戰(zhàn),再次彰顯了非常時期的“鐵”之擔當。
關(guān)閉車站離漢離鄂通道、減少旅客列車開行、取消退票費、進出站測溫、實行分散就坐……一道道站車防控指令迅速下達,一條條鐵路防疫措施有力有效。
車輪滾滾,運送物資,奔馳不息,助力抗疫。一批批醫(yī)護人員、醫(yī)療設(shè)備、生活物資通過流動的鋼鐵大動脈馳援湖北,為抗疫前線送去了希望和“彈藥”。
“點對點”開行復工專列,加大企業(yè)原材料、電煤運輸,中歐班列馳援國際抗疫,鐵路不僅為復工復產(chǎn)注入活力,而且為全球產(chǎn)業(yè)鏈供應(yīng)鏈穩(wěn)定提供了強大動力。
七八月份,我國出現(xiàn)1998年以來最嚴峻汛情,全路廣大干部職工再次展現(xiàn)鐵一般的作風,聽黨指揮、奮勇作戰(zhàn)。干部職工“跑步”到崗、全員值守,查險情、除隱患、保安全,筑起一道道沖不垮的紅色堤壩。
從長江流域到淮河流域再到東部沿海,從高山深澗到江河湖畔再到偏遠小站,干部職工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打好、打贏鐵路防汛救災(zāi)和運輸安全這場硬仗。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光彩。
今天,在橫貫我國東西的隴海鐵路線上,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大橋,它就是以登高英雄楊連第名字命名的楊連第大橋。70多年前,楊連第不懼生死,登上40多米高的橋墩裝炸藥,通過爆破百余次修復橋墩頂面,為修復隴海鐵路8號橋創(chuàng)造了條件。
33歲那年,楊連第在搶修清川江橋時被彈片擊中頭部,犧牲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被中國人民志愿軍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稱號,鐵道部將隴海鐵路8號橋命名為“楊連第橋”。
洛陽工務(wù)段楊連第橋隧工區(qū)的職工正是守護這座“英雄橋”的護橋人。60多年里,這里的職工換了三代,但英雄的旗幟從未褪色。他們繼承和發(fā)揚楊連第“登高精神”,精檢細修護衛(wèi)大橋安全,橋梁設(shè)備優(yōu)良率一直保持在100%。
“我父親抗美援朝時被炸傷手臂,治療時還念念不忘開火車的事?!?/p>
“老爺子特別懷念一起戰(zhàn)斗過的戰(zhàn)友,我要像他那樣努力工作,為鐵路作貢獻?!?/p>
“我爺爺冒著槍林彈雨、飛機狂轟濫炸在清川江搶修鐵路,這是他一輩子的驕傲。”
這些動人的講述來自一線鐵路職工。70年前,他們的爺爺、父親扛槍上前線,修鐵路、運物資。如今,這些新一代的鐵路人踏著先輩的足跡,聽著英雄的故事投身鐵路建設(shè),在各自的崗位上接續(xù)奮斗,成為抗美援朝精神新的傳人。
“毛澤東號”“朱德號”“鐵牛號”……抗美援朝時期,它們是開赴前線輸送戰(zhàn)備物資的英雄機車,和平年代,它們是馳騁運輸一線的模范機車。
“毛澤東號”機車安全走行超1100萬公里,“朱德號”機車多次參與運送防疫物資;換型后的“黃繼光號”機車安全正點牽引中歐班列476列。技術(shù)在變、車型在變,始終不變的是鐵路人的紅色基因,是對黨忠誠的奉獻精神。
70年前的昨天,十多萬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和鐵路職工鑄就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鋼鐵運輸線,取得了可歌可泣的偉大勝利。
70年后的今天,鐵血精神永傳、初心始終不忘,世代賡續(xù)的紅色基因激勵鐵路職工繼續(xù)奮勇前進,向著新的勝利,前進!前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