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胃痛、噯氣泛酸3月余,老...
膽汁反流性胃炎:胃痛、噯氣泛酸3月余,老中醫(yī)藥證相符,治愈
陳某,女,42歲。
患胃脘部疼痛并噯氣泛酸3月余。經(jīng)查胃鏡,診斷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刻診:脘痞疼痛,甚則痛引兩脅,每于郁怒而痛甚,吞酸嘈雜,噯氣頻作,嘔惡,間吐酸苦水,納谷欠香,大便偏干,心煩,夜寐欠安,神疲乏力,舌苔薄白稍膩、質(zhì)淡紅,脈弦滑。
辨證為肝膽氣逆,胃失和降。治以疏肝利膽,降逆和胃。方用四逆散和旋覆代赭湯加味。
藥方:柴胡,白芍,炒枳實,炙甘草,旋覆花(布包),赭石(杵),黨參,法半夏,蒲公英,煅瓦楞子(杵),醋香附,郁金,生姜,大棗,7劑。
復(fù)診:脘痞疼痛好轉(zhuǎn),噯氣已平,納谷較香,但仍感嘈雜吞酸、口苦,大便仍解而不暢,心煩,夜眠欠安依然,遂于原方去旋覆花、赭石,加生大黃,黃連,吳茱萸,7劑。
三診:脘脅疼痛明顯好轉(zhuǎn),大便得暢通,夜眠較安。后以原方略事加減,并酌小其制,服至月余,脘脅疼痛、吞酸嘈雜諸癥均除。
后復(fù)查胃鏡,胃黏膜炎性病變基本消失,未見膽汁反流。
本案由肝膽失于疏泄而上逆犯胃,胃氣失于通降,膽汁得以反流,上逆為病,故見脘痞疼痛、嘈雜、吞酸、口苦、噯氣頻仍等癥。
首診時用四逆散疏肝膽以理氣滯,緩急迫而止脘脅疼痛,旋覆代赭湯扶中氣以和胃消痞,降逆氣以除噯氣頻仍,并輔以香附、郁金、蒲公英、瓦楞子等味,以疏肝利膽,清熱和胃。
二診以噯氣得平,而去旋覆花、赭石,以仍感吞酸、口苦、大便不暢、心煩、夜眠欠安,而益以黃連、吳茱萸,清泄肝膽郁火,大黃通腑,以遂“膽隨胃降”之常。
藥后獲效,遂小其制以蠲余癥。又四逆散及郁金、大黃等藥,在膽汁反流性胃炎證治中每作為常用方藥。
藥理及臨床研究均表明,枳實能促進(jìn)胃腸蠕動,增強(qiáng)胃排空能力,與芍藥、甘草合用,又能降低迷走神經(jīng)的興奮性,提高幽門括約肌的張力,從而控制膽汁反流。
其它如枳實配柴胡,郁金佐柴胡,大黃與枳實相伍,對控制膽汁反流時多常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