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搞冷餐會活動,主題就是“愛的分享”。孩子們把自己的蘋果、香蕉、橘子等水果帶到教室里。 家長們各自帶來了盤子、叉子、水果刀牙簽等。 在家長的幫忙下,同學們帶的水果分別削好裝盤給各個小組,每組再提供一個空盤子,讓大家自由選取水果拼擺造型,想象力得到釋放,有的擺小花,有的擺汽車,有的擺小兔子,還有的擺笑臉、鎧甲勇士……隨后,品嘗的時候,孩子們走下位子把水果分給到會的家長、老師,好朋友之間也相互拿起一塊放到對方的嘴巴里,那幸福的愛意暖暖地融入進教室每個人的心里。
活動創(chuàng)設的原因來自于看到這樣一則新聞:20歲的年輕女孩看中了一部價值2000多元的手機,但超出了爸爸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爸爸因此不同意買,可女孩沒有理解爸爸的難處,竟一氣之下沖到馬路上,橫臥在路上造成交通堵塞,以這樣的方式跟爸爸賭氣。后來,民警分別做了父女倆的工作,女孩才同意和爸爸來到路邊。爸爸唉聲嘆氣,女孩則坐在地上繼續(xù)生悶氣。最終,父親為女兒購買了心儀的手機,路口交通秩序及時恢復正常。
什么原因?qū)е潞⒆釉絹碓阶运?
如果說上述例子屬于極端情況,那么在我們的周圍,你是否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些畫面:父母接送孩子時,為孩子背著書包,孩子卻在一旁輕松自得;帶孩子坐公交車時,孩子坐在座位上,父母卻在邊上站著;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一把拿過來,自顧自地吃,卻沒想到身邊的父母……如此種種,父母們不禁感嘆:我們對孩子都是無私的,為什么孩子卻如此自私呢?
教育專家說,孩子產(chǎn)生自私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天生的利己傾向。在孩子心理發(fā)展未達到成熟階段的時期,往往單純地確定“我即世界”,這種自我中心雖隨時間和經(jīng)歷的推移,逐漸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行為。而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這方面,家長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可謂“居功至偉”。
經(jīng)常會聽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自私自利,也收到不少父母的來信抱怨孩子的不當行為。每個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天使,有開朗的心,愛笑的眼睛。所以就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他們還會常常不講道理,自私到讓人無法忍受。
考慮到社會現(xiàn)狀,這個疑問一點都不難理解。在一個家庭中,當孩子被“眾星捧月”似的呵護著,從長遠來看,難免會形成“唯我獨尊”的個性特點,自私也便在所難免了。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就更容易讓孩子一切從“自我”出發(fā),而難以培養(yǎng)起換位思考與體諒他人的意識。父母對孩子過于的溺愛,導致孩子的獨占欲很強,只關(guān)注自己的利益,不關(guān)注他人的利益。
家長對孩子越無私,孩子反而會越不懂得付出,家長要學會讓孩子承擔義務。對孩子,家長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滿足欲望,而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地位,要讓他們懂得欲望的滿足和履行義務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獨自一個享用,而是主動與他人分享,在家務上,則常常想到自己應該幫父母干點什么。這樣,孩子才會養(yǎng)成尊重長者,關(guān)心別人的習慣,而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
“一個孩子的開銷比兩個大人還多。”這樣的話在生活中恐怕我們都不陌生了。是的,現(xiàn)在養(yǎng)孩子越來越不容易了,原因就在于,成人常常以孩子的生活及物質(zhì)需求為中心,把最好的給孩子,滿足孩子一切物質(zhì)需求。
殊不知,成人在不斷滿足孩子的需要中,助長了孩子的霸道、自私。例如,當孩子看到別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時,哭鬧后成人一般都會滿足。從而,滋長了孩子對物質(zhì)的索取,孩子不斷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
“小自私”如何變“大方”
對于已經(jīng)形成自私傾向的幼兒,家長不必恐慌,也不要感到束手無策。發(fā)現(xiàn)孩子問題本身就是教育的契機,處于此年齡的孩子可教育性強,只要家長認真對待,方法得當,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讓孩子遠離自私,首先要教會他們換位思考?!爸袊冒职帧睆埩琳劶白约旱挠齼航?jīng)時強調(diào),換位思考是他成功的關(guān)鍵。就是學會把自己想像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其實不單是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在與其他人接觸時也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孩子才能擺脫自私。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盡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當孩子剛表現(xiàn)出自私行為時,家長不要立即責備,可以跟孩子進行一些討論,使孩子了解自私的后果。如果孩子屢次犯同樣的錯誤,家長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出不接受的態(tài)度,以此強化他對“對”和“錯”的認識。
分享,不只在于您和孩子之間,而在于一種平時的習慣,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因此,您不妨想一想,您與愛人之間,與長輩之間,懂得分享和體諒嗎?如何在整個家庭成員之間建立起分享與體諒的習慣。這樣,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習得。
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于不能及時滿足的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過分遷就,即使孩子很強硬,家長也要把正確的堅持到底,不給孩子留余地。如果有一次妥協(xié),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家長應指導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給爸爸媽媽倒茶水等,讓他體驗父母勞動的艱辛,懂得要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以便將來為家庭和社會多作奉獻。
近日還看到網(wǎng)傳的一則視頻,家長對著服務員拍桌子大喊大叫,坐在身邊的孩子就躍躍欲試地學著張嘴喊叫,小手輕輕拍打著桌子;家長把易拉罐遠遠地扔到垃圾桶外,孩子也跟著做了同樣的動作。是不是很可悲啊。轉(zhuǎn)變后呢,家長的文明帶動了孩子的行為的轉(zhuǎn)變。所以說,孩子在學校里接受的都是同樣的教育,為什么孩子的表現(xiàn)不同,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家庭的投射。想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彼此接受成長中的不足,敢于承擔,努力完善做更好的自己,這才是最好的策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