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地點:上海
居住人口:5人
面積:建筑面積44㎡,使用面積38㎡
費用:27萬元
楊先生一家五口人住在上海最普通也最早建設的老公房里,然而當夜幕降臨時,睡覺,這個對于絕大數(shù)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卻讓他們發(fā)愁。
這個44㎡的家,實際使用面積卻只有38㎡。
家里的人口多,房子也變得擁擠。
因為是再婚家庭,老兩口不愿意住到大房間,
而是選擇和即將念大學的孫子擠在北面10㎡的小房間內。
三個人要睡一張寬1米35,長2米的床。
孫子卻身高1米83,體重有202斤,一睡下去就占了半張床。
搬桌子、鋪泡沫、拼凳子,這是爺爺、奶奶睡前必備的功課
睡眠空間不夠,只能通過板凳、椅子對床進行加長改造。
然而即使橫睡加拼椅子,加長成2米的“床”,可供爺爺睡覺的空間仍只有0.3米,睡眠質量可想而知。
爺爺幾乎每晚都要醒上3到4次,他已經(jīng)18年沒有睡過好覺了
楊家房子不大,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卻未改變。
盡管居住的空間局促,他們依舊保持空間整潔。
例如管路原因沒有油煙機的廚房,卻依然一塵不染,這些全是奶奶每天清洗的功勞。
除了屋子要整潔干凈外,老兩口也很注重個人衛(wèi)生。
然而,兩人每天都要洗澡的習慣,卻成了兒子心中最大的擔心。
家住頂層,水壓不夠。出水小,洗澡只能靠燒水。
年過古稀的爺爺、奶奶每天要將燒開的水從廚房一鍋鍋運輸?shù)皆∈遥?/strong>
不僅大大增加勞務壓力,沸水運輸對于老人來說更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楊家人口眾多,洗完衣服,晾曬也是個大工程。奶奶經(jīng)常要爬上凳子,探出半個身子晾衣服。
衛(wèi)生間只有2㎡,空間狹小,洗衣服只能保持著背部170度彎曲的姿勢,對于73歲的爺爺來說實在吃力。
老兩口24小時不間斷的付出,小輩心里既是感激又是愧疚
雖然房子有著不少問題,但在他們心里,
五個人能在一起這就是家。
因為是老公房,房型無法有大的變動,設計師如何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極限改造,完成他們夢想中的家?
設計師介紹:這一次的設計師是擅長空間布局的“理性派”設計師吳方浩和擅長色彩細節(jié)的“感性派”設計師李楠,一起挑戰(zhàn)這個38平米老公房。
改造前后:
設計師通過資料查找,實地勘察并詳細傾聽了楊先生家里人的需求,經(jīng)過認真測量,合理規(guī)劃,設計出最合理的家居空間。
▲改造前平面圖
▲新規(guī)劃空間圖
▲三室兩廳,九大功能!
孫子房間:
設計師團隊將梁嵌入升降床內,將升降床做成凹字型。解決層高問題。
設計師受到三面翻廣告牌原理的啟發(fā),并結合了改造空間的層高要求,將一塊板的正反兩面分別制成硬面與軟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使用需求進行調節(jié)。
▲方案修改
爺爺奶奶房間:
設計師覺得這次改造要把祖孫三人的床分開,不過究竟是使用密閉性良好的墻體隔斷還是輕質的軟隔斷,設計師吳方浩與李楠之間產(chǎn)生了嚴重的分歧。
最終,吳方浩最終還是被李楠說服了,整個團隊選擇了密閉性好的移動墻體作為隔斷,放棄了軟性隔斷。
衛(wèi)生間:
衛(wèi)生間經(jīng)過改造后,變成了功能齊全,干濕分離,可以同時供三人使用的空間??紤]到老人不適合使用需要跨進跨出的浴缸,因此設計師用淋浴房取代了浴缸,還增加了全套的安全裝置。
廚房:
與過道廳打通后的廚房,選用了白色與灰綠色的搭配??瓷先ジ逍卵胖?。考慮到最常使用廚房的人是奶奶,櫥柜不僅高度降低了,還配備了下拉欄,并增加了豐富的下柜儲藏容量。
在廚房操作臺旁邊還配備了可以供兩到三人使用的移動小餐桌
兒子兒媳房間:
北面的小房間以綠色為主色調,搭配白色家具,頗具老上海風情。1米1的高度,讓整張床不僅有著儲物功能,而且還是個分類細致的衣帽間。
房間中,有著細膩功能分區(qū)的家具還有這個既可以做咖啡吧臺又可以做書桌的柜子。
過道:
過道被充分利用,搖身一變成了洗面臺、梳妝臺,還有強大的收納功能,一處角落也沒有被放過。
前后對比圖:
情感凝結:
大房間的玻璃天花承載著這個家太多的回憶,設計師李楠將天花的圖案進行重新繪制,設計成了餐具、靠包。家是新的,卻也是舊的。天花是新與舊交替的象征,也是一家人情感的凝結。
貼心細節(jié):
考慮到老人夜晚有起夜的習慣,將老兩口的床鋪分開,留出一條寬45公分的通道。
通道處裝了感應小夜燈,可以照明,也保證了老人的安全。
設計師特地在大房間的客廳中設計了一面照片墻,放下祖孫三代的美好回憶。
惠及他人:
解決了楊家墻體隔熱層的問題,設計師又在房頂進行了隔熱層鋪設,惠及整層樓的居民。
設計師還在樓頂上安裝了太能板,可以供整棟樓的公共用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