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人情往來是家家戶戶都避不開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在農村,鄰里之間知根知底來往甚密,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禮尚往來那時經常的事。
在這些人情交往中,對禮品 的選擇其實很有講究的。古人曾總結了在人生三個重要時候送禮,尤其要注意,那就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補禮”。
這三句話是什么意思?有沒有道理?
首先,喜不送傘:
喜則很好理解,就是喜事的意思。喜事是人生一大快事,鄰里鄉(xiāng)親,親朋好友,都會前來祝賀,有的送禮物。而這種場合自然有很多忌諱,傘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傘”的諧音就是“散”了,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我們只是想圖個順心舒心。喜事雙方風雨同舟最終走到一起,送傘無疑會讓人想到分散,肯定會讓人非常的不快。所以在親朋好友喜事的時候,“喜不送傘”。
其次,壽不送煙:
和喜事一樣,講究的也是一個諧音,也是因為“煙”和“咽”同音。在傳統(tǒng)的壽宴上,最常見的壽禮就是送酒,因"酒“和”久“諧音,寓意著長長久久,萬壽無疆。而不送煙,是因為煙的諧音是“咽”,會讓人聯想到“咽氣”,感到不吉利。所以,在過壽的場合就不適宜送煙了。其次,水果也不能送梨,因“梨”為”離“,這在民間也是十分忌諱的。
最后的喪不后補:
我們有時候在隨禮的時候,有很多人因為沒能及時收到消息,而錯過了時間。比如,親朋好友結婚辦喜事那天,自己因為在外而錯過赴宴,沒能及時隨禮,一般這樣的情況是可以在事后補上禮金的,還被認為是一種喜上加喜之事。
但如果是喪事,耽誤了隨禮,那是萬萬不能補禮的。就是意味著家里有人故世去。而在事后補禮,會給人不好的聯想,覺得會給家里人帶來再度的損害。喪事都是讓人悲痛的,都是不愿過多提及的,通常只有喪事當天會收禮,這也是主人即便悲痛也領了大伙節(jié)哀的心意。但事后再補無疑是舊事重提了,自然是很不禮貌的了。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