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最大化催生長劇
長劇有利于“培養(yǎng)”收視率、攤薄成本
馬百軍對電視劇的印象形成于自己學生時代,那時候大多數電視劇都在20集到40集之間,50集以上是難得一見的大制作。事實上,這種認識直到兩年前依然正確。
從電視機走進千家萬戶的上世紀80年代至今,絕大多數經典國產電視劇并不長,甚至很短。1987年《便衣警察》12集,1990年《圍城》10集,1991年《外來妹》10集,1994年《過把癮》8集,《北京人在紐約》21集,1998年《還珠格格》28集,《永不瞑目》27集……即使2000年后播出的《長征》《亮劍》《士兵突擊》《奮斗》《蝸居》《潛伏》等劇最長也不過35集。曾在網上熱炒的“編劇作家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高滿堂,其代表作52集《闖關東》在2008年已是超長篇作品。
2012年以前,長劇更多是嚴肅歷史題材的正劇。《雍正王朝》44集,《康熙大帝》50集,《大明宮詞》40集,《漢武大帝》58集,1994年版的《三國演義》總共84集。
業(yè)界普遍認為,長劇之風盛行于2011年的《后宮甄嬛傳》。這部制作精良的76集電視劇三年來紅透大江南北海峽兩岸,直至今日,不少已將《后宮甄嬛傳》播放數十遍的省級衛(wèi)視仍在白天時段反復播放該劇?!逗髮m甄嬛傳》的成功讓熒屏迎來了長劇的全盛時期。
電視劇《抹布女也有春天》制作人楊利表示,制作方的利潤來自電視臺對電視劇的購買,電視臺的利潤來源于廣告投放,廣告商在意的是節(jié)目的收視率。電視臺對收視率的重視是催生長劇的主要原因。
現(xiàn)實的狀況是“限娛令”要求從今年開始在17∶00至22∶00黃金時段,娛樂節(jié)目每周播出不得超過三次,大部分電視臺干脆把綜藝節(jié)目安排在22:00以后,這樣從19:30到22:00就多出了一集電視劇的時段。于是,各家電視臺紛紛選擇在黃金時段電視劇三集連播。
“按三集連播的速度,一部20集的電視劇一個星期播完。觀眾可能還沒有進入劇情,對劇中人物的感情也沒有培養(yǎng)出來?!墩鐙謧鳌肥撞コ跗?收視率1%不到,后來才進入了越播越火的良性循環(huán)。如果一部70集的劇收視好,電視臺何必去買3部20集的劇呢?”楊利說。
據索福瑞數據顯示,大部分長劇的收視率都高出衛(wèi)視每年的平均收視率,其中黑龍江臺播出的50集《鄉(xiāng)村愛情變奏曲》平均收視率是2013年電視臺平均收視率的178%。
除此之外,制作電視劇的高昂成本是制作方主動追求長劇的另一原因。據一位制作人透露,兩三年前演員吳秀波片酬10萬一集,目前已高達70萬。但實際上,業(yè)內大多數演員跟影視公司談的是一個打包價,即一部戲拍多少天直接拿走多少錢。這部分成本從一開始就基本固定。而制作方賣給電視臺則是按集數算錢,那么,通過各種手段讓電視劇變長對制作方攤薄成本極為有利。畢竟,除了少數強勢的大牌演員能要求制作方把多出來的那幾集片酬補上,大多數演員和工作人員在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中并沒有太多話語權。
把電視劇變長的36計
“注水”劇賣到電視臺仍可能不得安生
但媒體批評的焦點是,像《后宮甄嬛傳》那樣的精品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長劇都是制作方刻意為之。
《鐵齒銅牙紀曉嵐3》編劇汪海林曾透露,他一部25集的劇,但實際上劇本能拍30集。這是制作方提前給他打好的招呼。制作方以25集的名義與演員談片酬,跟工作人員算工資,但最終會將電視劇以至少30集的版本賣給電視臺。
編劇只能“幫”到這里了,接下來是導演和演員。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導演在拍攝的過程中,為了讓演員們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只有一兩句臺詞的時候,會讓演員稍微往外延展。演員也是允許二度創(chuàng)作的,可以給自己適當加戲。
“我寫三行臺詞,演員可能會加到一頁甚至一頁半?!鼻嗄昃巹⌒旖〔┱f,與編劇不同,除了少數大牌演員,大多數演員都喜歡加戲,“他們的職業(yè)就是靠曝光度吃飯的,需要在鏡頭前盡量表現(xiàn)自己?!?/p>
當編劇、演員、導演都為電視劇變長打好地基后,接下來就看剪輯的了。最簡單的方法是如果集數不夠長,剪輯在剪的過程中就會把第一集最后五分鐘放在第二集開頭作為劇情回顧,這樣三十集下來就會多出兩集的量。
長達120集的《隋唐英雄》在每集正片播出之前會先播放一段“上集精彩回顧”,緊接著正片的播放中,新一集的內容又會與上一集重復近一半。有觀眾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37分鐘的劇情中有十幾分鐘是重復的。
其次,剪輯覺得有一段戲內容不夠的時候,導演拍攝多出來的素材就可補進去,覺得集數不夠長的時候也會將演員的這些“二度創(chuàng)作”放進去。批評文章最常引用的案例是80集《愛在春天》里作為配角的“歌神”白浪在整部劇里只有一首作品《愛神愛神在哪里》,翻來覆去在劇里唱了20多回,有時一集都要唱三回。
最后已經被“注水”的電視劇賣到了電視臺手上仍不得安生。據某業(yè)內人士透露,片方在給電視臺成片的時候,有些電視臺就會向片方詢問是否還有些沒有剪的素材可以提供,拿過去之后電視臺就可往里塞。
據悉,電視劇收視好或者劇里的明星具有粉絲號召力時,電視臺就會加劇集。收視不好,后期就給它剪短。湖南廣播電視臺節(jié)目交易管理中心副主任肖寧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說“其實電視劇都會有10集左右的空間是靠電視臺依據收視率來操縱的。”
刻意追求長劇必然導致電視劇的質量無法保證。徐健博說:“過去20集諜戰(zhàn)劇就是諜戰(zhàn)劇,20集武俠劇就是武俠劇?,F(xiàn)在為了把劇本變長,只能古裝戲里有家庭戲的情節(jié),家庭戲里有諜戰(zhàn)戲的情節(jié),最后大家都差不多?!?/p>
長劇趨勢不可逆
“歸根到底是觀眾喜歡看。如果觀眾不買賬,電視臺也不會買長劇”
從舉辦的2013年度“中國電視劇秋季節(jié)目推介會”上看,參展的電視劇節(jié)目精品力作490多部,1.77萬余集,平均每部電視劇集數達到36.12集,比2013年初的春季推介會上平均每部電視劇30.61集,多了近6集。這也意味著明年播出的電視劇會更長。
長劇正大行其道。那么,類似《圍城》《外來妹》《北京人在紐約》的短劇是否還能重新占領熒屏?
2012年金鷹獎最佳導演閻建回憶2000年拍《秦始皇》時,自己曾因為覺得劇本不夠好,暫停拍攝一個月,細細打磨劇本。那個時候電視劇是電視臺出錢拍,工作人員都是電視臺的職工,按時拿單位工資,工作模式跟影視公司完全不同。
“就像當年《紅樓夢》能拍三年,現(xiàn)在根本不可能。利潤、資本、上市……驅使著我們往前走?!睏罾f?!皻w根到底是觀眾喜歡看長劇。如果觀眾不買賬,電視臺也不會向我們買。”
正如《電視劇研究》主編劉剛所說,長劇有其存在的市場。因為傳統(tǒng)電視的收視人群中,年齡大的和文化水平稍低的人占主流,比如退休后的老人、正在上學的學生。他們有固定的時間去觀看電視劇,并且由于年齡和文化水平的問題,也需要長劇集來慢慢地解讀故事。
楊利認為,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對長劇批評的聲音,但批評長劇的人并不是國產電視劇的主要受眾?!按蠖鄶涤^眾習慣在看電視劇時和家人聊天,或者上個衛(wèi)生間,要保證他們跟得上劇情。畢竟習慣美劇快節(jié)奏的只是少數文化水平較高的人?!?/p>
馬百軍的朋友羅雪蕾儼然就不是國產電視劇的受眾。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每周末追日劇的新番才是她的打發(fā)業(yè)余時間的方式。主流的日劇大概都是10集左右,每周出一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周播劇。
周播劇會不會取代國內主流電視劇播放模式?楊利說這需要電視臺為精品劇騰出空間?!爸谱鞣阶鳛樯倘?總不能沖著虧本制作電視劇?!?/p>
徐健博則表示,中國沒有周播劇的土壤?!拔腋恍┍睔W朋友接觸過。在他們國家,經過市場細分,針對不同的人群每天播出不同的劇集。觀眾可能只關心自己的劇集,每周定時觀看,看完準時關機。其他時候,他可能會選擇看書或者收拾屋子。但大多數中國人的消遣就是看電視,上網看視頻,如果你在量上無法滿足觀眾需求,他們就會馬上選擇別的劇?!?/p>
據統(tǒng)計,2012年,中國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而來自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tǒng)計顯示,北歐國家國民每年讀書24本左右,幾乎是中國的6倍。
徐健博的結論是,在中國長劇的趨勢不可逆轉,這是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和國民文化素質現(xiàn)階段水平共同決定的產物?!凹热徊荒芨淖兯?我們只能去適應它。雖然這個時代創(chuàng)作不像當年那么純粹,但同時代作品比較總有優(yōu)劣之分。做得不好的,還是會被淘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