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09:33:53
丁甘仁,名澤周,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醫(yī)之一。其臨證時能融合傷寒、溫病兩大學說,化經(jīng)方、時方于一爐。在治療溫熱病時,也常常將傷寒的治療法則貫穿其中。我們在學習丁甘仁醫(yī)案時,確感其運用六經(jīng)辨治濕溫病特色鮮明,療效顯著,故將些許體會整理于下,以饗同道
通過學習丁甘仁醫(yī)案,梳理其運用六經(jīng)辨治濕溫病的經(jīng)驗,歸納出其治療濕溫的三大特點:其一,不拘泥濕溫病只限于陽明、太陰二經(jīng),而是將其擴大到六經(jīng)范疇。先辨病位,再定方藥,擅用合方。真正做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其次,重視少陽、厥陰經(jīng)的樞機作用,善用柴胡運轉樞機。第三,經(jīng)方和時方并用,經(jīng)方為主,在經(jīng)方基礎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滲、疏達之品以助化濕。
[關鍵詞] 丁甘仁; 六經(jīng)辨證;濕溫?。幻t(yī)經(jīng)驗 丁甘仁, 名澤周,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醫(yī)之一。其臨證時能融合傷寒、 溫病兩大學說,化經(jīng)方、時方于一爐。在治療溫熱病時,也常常將傷寒的治療法則貫穿其中。我們在學習丁甘仁醫(yī)案時,確感其運用六經(jīng)辨治濕溫病特色鮮明,療效顯著,故將些許體會整理于下,以饗同道。 濕溫病是指濕熱之邪侵襲人體所導致的以脾胃為病變中心的一類疾病。早在宋代朱肱《傷寒類證活人書》中就提出其治療原則為“治在太陰,白虎加蒼術湯主之” ,可見利用六經(jīng)來說明本病的病變部位由來已久。清代溫病名家薛生白更是指出:本病“中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的病理機制。由于濕溫病纏綿難愈,且隨著病人體質的不同及治療的干預極易發(fā)生變證,因此,比較經(jīng)典的“實則陽明,虛則太陰”則難以全面概括千變?nèi)f化的種種臨床證候
丁甘仁在深入領會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傷寒論》 中六經(jīng)辨證方法,并不拘泥于陽明、太陰兩經(jīng),而是本著“辨病機,有是證,用是方”的原則,廣泛而靈活地運用六經(jīng)體系及張仲景經(jīng)方辨治濕溫病,豐富了濕溫病的治療方法
1 太陽表郁, 宜宣表化濕
濕熱病邪初犯人體,郁遏在表之衛(wèi)陽,患者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身重,關節(jié)痛楚等太陽經(jīng)濕郁之象。同時由于內(nèi)外合邪,中焦?jié)窭?,從而出現(xiàn)胸悶,泛惡,納食減少,舌苔垢膩等太陰損傷的癥狀。對于此種病況,丁甘仁主張采用“外開太陽之表邪,內(nèi)除太陰之里濕”的表里雙解之法,常常應用五苓散合平胃散加減治療[1]1125 。其中特別提出的是,桂枝與蒼術兩 味藥物的應用:桂枝辛甘溫散,既可祛除在表之邪,又可通陽化氣,助人體水濕之滲利;蒼術苦溫燥濕,尚有一定解表之力?!稘駸岵∑分械诙⑷龡l均用蒼術治療濕邪困表的證候, 特別是第三條中還明確指出了蒼術皮可用于治療有“惡寒”癥狀者。此二藥均屬溫性藥, 然對于表邪較重,濕邪化熱尚輕之證,用之可謂恰到好處。同時方中之厚樸、陳皮疏理氣機,豬苓、茯苓淡滲利濕,再配合鮮藿香、鮮佩蘭芳香化濁, 故奏效顯著
還需要注意的是,吳鞠通提出濕溫病的治法上 有“禁汗”之說[2] ,指出“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 不欲言”。其實這一提法宜活看,對于濕溫病濕邪已化熱,且熱象較明顯者;或是濕溫初起即投以麻、桂、羌、防等辛溫發(fā)散藥物,損傷心液、心氣,確可出現(xiàn)濕邪上蒙的神志異常癥狀。但對于濕邪郁遏衛(wèi)表,仍可以使用宣表化濕之法予以治療,即薛生白所言:“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復有得汗始解之治法”。關于其遣方用藥, 丁甘仁之法可資參考
2 熱重于濕, 當清解陽明
濕熱病邪侵襲人體,多從口鼻而入,“直趨中道”而犯于脾胃。薛生白有言:“陽明為水谷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多陽明、太陰受病?!倍鴮τ谒伢w陽旺之人,濕熱病邪會隨從火化而歸于陽明,從而形成了以“ 熱熾陽明,濕困太陰”為基本病理特征的熱邪偏重的濕溫類型。由于陽明病可以分為陽明表證、陽明經(jīng)證及陽明腑證,因此,丁甘仁亦將其分成數(shù)種情況分別論治
2.1 陽明里熱下利, 兼表不解
葛根、黃芩、黃連湯出自《傷寒論》第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喘而汗出者,葛根芩連湯主之。 ”后世醫(yī)家多認為其有“外散表邪,內(nèi)清里熱”之功[ 1]1125 。丁甘仁靈活將其用于治療濕溫病屬于陽明里熱下利, 兼有陽明表邪未解之證候者,并謂其有解肌清溫、苦化濕熱之功。葛根入于陽明,升清以止泄, 發(fā)表以解肌。周禹載在分析本方時指出:“舍桂枝而用葛根,取其因勢達外,本腑本經(jīng)之為便也”。黃芩、黃連味苦燥濕,性寒清熱,諸藥合用,自有利止熱除之效
2.2 陽明經(jīng)熱熾盛, 濕困太陰
此證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不退,或潮熱汗多,口渴欲飲, 身重脘痞,舌紅絳、苔黃微膩,脈滑而數(shù)。多見于濕溫病中濕邪將要化燥,卻尚未化盡之時。雖有一派陽明熱盛之象, 同時尚伴有身重,脘痞,舌苔膩等濕困太陰的癥狀。丁甘仁認為,此證治療重在陽明,兼顧太陰。故擬辛寒清氣泄熱,苦燥兼化脾濕之法, 臨證時常以白虎加蒼術湯[1]1130 加減化裁,如口渴津 虧較甚者,常加入天花粉、蘆根等生津泄熱且不礙化濕之品以助膏、 知之力;如發(fā)熱較重,則輔以金銀花、連翹等辛涼疏達之藥以透邪達表;如患者胸痞、惡心、腹脹等濕邪癥狀較重時,可酌加竹茹、半夏以化濕, 茯苓皮、滑石、通草淡滲利濕
2.3 濕熱積滯互結, 陽明腑實
濕溫病雖有“禁下”之戒,但不可完全拘泥。當濕熱與積滯結于腸道,則必須應用下法。治療時尚分兩種情況: 一種見于積滯停于腸道,尚未形成腑實,此時可以遵循葉天士“下之宜輕”的治療方法。另一種情況則濕邪完全化燥,形成陽明腑實證候。丁甘仁指出:區(qū)別兩種證候的關鍵在于患者臍下是否拒按。對于前者,丁甘仁常使用郁李仁、火麻仁等 藥物潤腸通便[1]1134 。而對于后者,丁甘仁則果斷的予以大承氣湯攻下熱積[1]1129 ,并謂“有形之滯得下, 則無形之邪自易散”。在丁甘仁的醫(yī)案里,攻下法的及時應用,不但能夠挽救許多危候,甚至可以收到“起死回生”之效。當然丁甘仁在運用芒硝、大黃攻積時亦十分注重保護胃氣,中病即止,藥后調(diào)理胃氣。此外, 在用藥的同時,還叮囑患者要節(jié)制飲食,以防“食復”的發(fā)生。
3 少陽厥陰, 多透達樞機
濕溫病邪處于半表半里的病位常被稱作邪伏膜原, 其治療一般應用達原飲作為主方隨癥加減。然達原飲方中藥物辛香燥烈,僅適用于表現(xiàn)為憎熱惡寒,舌苔白膩如積粉的穢濁邪氣較重的濕溫病證。而對于一些濕邪不是很重的邪伏膜原證則不適宜,誤用后甚至有化熱之弊
丁甘仁認為,少陽為全身半表半里之部位,即膜原所在之地。因此, 對于濕邪不是很甚的邪伏膜原證候,表現(xiàn)為寒熱往來、口苦、胸滿脅痛等癥狀時,多從少陽論治, 常應用柴葛解肌湯加減治療。在藥物選擇上,一般只選取原方中柴胡、葛根兩位君藥。其中柴胡行于少陽經(jīng),和解樞機;葛根乃陽明經(jīng)之正藥,可清陽明之熱。同時減去苦寒冰伏的黃芩等藥物,復加入芳香化濕之藿香、佩蘭、豆卷,利濕之澤瀉、六一散等,同時配合服用甘露消毒丹以解穢毒。如此配伍應用,則樞機得開,濕熱得散,而病自愈
需要說明的是,丁甘仁十分重視柴胡轉運樞機的作用。薛生白在《 濕熱病篇》中對于濕溫病中少陽與厥陰的樞機作用講得非常清楚:“病在二經(jīng)之表者,多兼少陽三焦;病在二經(jīng)之里者,每兼厥陰風木。以少陽厥陰同司相火,陽明太陰濕熱內(nèi)郁,郁則少火皆成壯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梢娚訇栘赎幵跐駵夭〉陌l(fā)病過程中意義極為重大, 因此,在臨證時, 對于濕溫病纏綿不已,正虛邪戀,惡寒發(fā)熱癥狀較為明顯,且內(nèi)熱較甚者,多從三陽合病進行論治。常處以小柴胡湯加桂枝白虎湯加以治療。而其中柴胡和解樞機,透達膜原,對疾病的快速痊愈功不可沒。
對于邪陷厥陰證,丁甘仁亦常用柴胡轉運樞機,使邪氣自他經(jīng)而出。如其治療濕溫三陰合病之重證,常應用桂附理中湯溫脾腎之寒,同時配合小柴胡湯, 以撥動樞機,使得邪氣轉出陽經(jīng)。還如其治療一孕婦患濕溫日久,邪入厥陰,出現(xiàn)肝風夾熱上擾,表現(xiàn)為四逆、口噤、神昏等一派危候。丁甘仁不避證險,遵從“有故無殞,亦無殞也”之經(jīng)旨,以四逆散加 入化痰熄風之品而收效
4 邪入陰經(jīng), 須溫陽固脫
濕溫日久,纏綿難愈,濕邪留戀人體,損傷人體陽氣,可引起心、脾、腎三臟之陽氣衰微。故葉天士有“濕盛則陽微”之論斷。由于陽氣虛衰,水濕無以溫化, 更易停留于體內(nèi)。二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huán),常常導致危重癥的出現(xiàn)。因此,濕溫病后期陽氣不足的階段,完全可以按照傷寒太陰、少陰虛寒證進行辨治,根據(jù)“宜服四逆輩”的治療原則,溫法就成為了這一階段的根本大法
4.1 少陰脫證
本證型常見于患病時間太久或誤用過于寒涼藥物所致,往往見于濕溫病的終末期。由于腎陽衰微,陰寒獨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患者會表現(xiàn)身熱、顴紅、口干、脈數(shù)等一派假熱之象。但經(jīng)細致檢查后,又可發(fā)現(xiàn)患者具有雖口干卻不欲飲或喜熱飲, 精神疲憊而不亢奮,小便清長且色白,舌質不紅而灰,舌面捫之不干, 脈數(shù)但無力欲絕等一系列虛寒表現(xiàn)。因此,丁甘仁強調(diào)識證的重要性,否則寒熱誤判,生死在頃刻之間。在治療上主張運用大劑參附龍牡湯以回陽、潛陽救逆,對于因陽氣不足,無力推動引起之便秘 者,常加用半硫丸以通下冷積
4.2 少陰水凌證
少陰水凌也是在濕溫病后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證候,其主要原因在于腎陽虛衰,寒水無制上犯。患者多表現(xiàn)為浮腫, 心悸,氣短,腹?jié)M脹,小便少,舌淡苔白。丁甘仁治療本病常從太陽、少陰經(jīng)著手,認為太陽乃寒水之經(jīng),本陰而標陽;太陽與少陰互為表里,少陰為水火之臟, 本熱標寒。太陽之陽不行,少陰之陰亦傷。少火不能生土,中土不健,則水濕泛濫。因此,常用五苓散合真武湯,以開達肺氣,鼓動腎陽,溫化
水濕;同時合入五皮飲及椒目等利水消腫之品,以標本同治,增強療效。當然對于出現(xiàn)寒邪夾飲循肝經(jīng)上擾,表現(xiàn)為干嘔、煩躁者,常將吳茱萸湯合入于 內(nèi)
5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丁甘仁運用六經(jīng)辨治濕溫病可謂既遵經(jīng)旨,又圓機活法,方藥多變。概括起來大致有三方面特點: 其一,不拘泥濕溫病只限于陽明、太陰二經(jīng),而是將其擴大到六經(jīng)范疇。先辨病位,再定方藥,擅用合方。真正做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其次,重視少陽、厥陰經(jīng)的樞機作用,善用柴胡運轉樞機;第三,經(jīng)方和時方并用,經(jīng)方為主,在經(jīng)方基礎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滲、疏達之品以助化濕。
再話“濕溫”
濕溫似乎溫病派的創(chuàng)新,芳香化濕法也是有別傷寒的一種創(chuàng)新。一年前我未學習經(jīng)方,未接觸胡老的八綱辯六經(jīng)體系前,我也是認為溫病是有別于傷寒的,也屢用《溫病條辯》里的三仁湯、甘露消毒丹加減化裁治療濕溫病,臨床雖有些效果,(可見于我前寫的文章http://www.fuxzy.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724)但近每用八綱辯六經(jīng)分析治療濕溫病更感經(jīng)方之神效。很多中醫(yī)人常說,傷寒方不能療溫病,經(jīng)此我覺得誤也,可能只是很多人未能掌握好傷寒論的辯證方法而已?,F(xiàn)舉近日幾案,雖有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之嫌,但錄此之驗案均是真實且有明確回訪之案,在此供同道門參考討論。我只是一個基層小醫(yī)生,不是什么專家,請各位大師們用口水淹沒我吧?。。。?!
1、群嬸,丈母娘家隔壁,女,56歲。我于2014-05-18晚有事上丈母娘家。鄰居群嬸因發(fā)熱惡寒1天,在某醫(yī)處輸液、服藥(具體不明)后仍高熱不退請我一看??淘\:病人身熱燙手,但身蓋一層羽絨被仍感怕冷,頭痛欲裂,四肢酸重、疼痛甚,身無汗出。人煩躁不得眠,不口渴,不苦,食尚可,二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數(shù)而有力。
辯六經(jīng):太陽陽明合病
方大青龍湯:麻黃18生石膏45桂枝10杏仁10炙甘草6大棗4枚生姜3片 一劑
當晚7點多抓藥回來,一劑煮兩遍后混合,先服一碗。兩小時后怕冷稍減,但仍無汗出,再服半碗。一小時后身微微汗出,熱退身涼,不再怕冷,一夜安睡到天亮。
2014-05-19,病人訴雖無發(fā)寒熱,身沉痛稍減。再服大青龍湯減麻黃為10g二劑而愈。
按:病人發(fā)熱惡寒甚,身痛為太陽病,煩躁為陽明石膏證,故與大青龍湯而效。藥后熱退,身仍沉痛為風水郁表,故再與大青龍湯減麻黃量發(fā)越表之水氣。
2、陳X松,本鎮(zhèn)雅道村人,男,32歲,發(fā)熱、咳嗽3日于2014-05-21來診?;颊咴V身熱、體溫在38度左右,手足心尤甚,頭昏,乏力,四肢酸沉,每天下午4-5時則各癥狀加劇,入夜后稍減??人詿o痰,胸悶,但咳嗽用力,入夜尤甚,咳劇胸痛。經(jīng)前醫(yī)肌肉注射,口服藥物(具體不詳)無效來診。無畏寒,食納差,口干欲溫飲,但口淡不多飲。二便正常,喜眠多夢。舌淡胖苔干厚,脈浮細重按則弦滑有力。
辯六經(jīng):太陽陽明太陰合病
方麻杏苡甘湯合半夏厚樸湯加生石膏:麻黃10杏仁10薏苡仁30炙甘草6制水半夏20茯苓15蘇子10厚樸10生姜3片生石膏45 三劑
2014-05-22下午,帶其兒來我診看時,訴藥后微有汗出,熱退精神可,一身輕松多了?,F(xiàn)咳嗽有痰,痰白粘,咳嗽輕松,。病人后無來復診,應該三劑而愈。
按:乏、四肢酸沉、脈浮細為太陽濕遏于表;發(fā)熱、無惡寒、日晡所發(fā)熱、舌苔干為陽明郁熱于里,頭昏為太陽濕遏,也為陽明熱上沖;咳嗽、胸悶、食差、口淡欲溫飲、舌淡胖為太陰里飲;手足心熱,脈重按弦滑為里濕熱加蒸。故選麻杏苡甘湯祛表之濕熱,半夏厚樸湯去里之水飲,加生石膏清肅里熱。
3、秋茂姆,本村人,女,61歲,發(fā)熱畏寒、流涕、體痛乏力1天于2014-05-23來診。病人于一天前吹空調(diào)后感冒,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身無汗出,鼻流清涕,全身酸痛??淘\:測體溫38.7度。起病來,食可,口淡不喜飲,二便正常,欲眠。舌滑苔白根膩,脈沉緩。
辯六經(jīng):太陽太陰合病
方麻黃加術湯:麻黃10桂枝6杏仁12炙甘草6蒼術15 三劑
2014-05-24,病人來我處問藥后諸癥皆愈,現(xiàn)一身輕松,是否還要再服余下二劑。即已愈,囑其少吃生冷之物,余下二劑不用再服。
按:發(fā)熱惡寒、身無汗出、鼻流清涕、全身酸痛為太陽傷寒證;疲倦乏力、口淡不喜飲、舌滑苔白膩、脈沉緩知里有水飲;全身酸痛也當是表里之水氣之共同作用;故用麻黃加術湯清表里之濕而病愈。。此病人之迅速痊愈,遠出我的意料,不得不感嘆經(jīng)方之魅力。
4、林X楠,本鎮(zhèn)西溪村人,男,45歲,發(fā)熱4天于2014-05-23來診。病人于4天前在高溫下工作后,隨發(fā)高熱,于該村衛(wèi)生站吃藥3天(中西藥皆用,具體不明)、輸液1天仍時發(fā)高熱來診??淘\:病人體溫39.5度。訴每天下午則熱盛,不惡寒且惡熱。頭昏,身沉困頓,不想動。口渴多飲,冷熱皆可。診其脈時,發(fā)現(xiàn)病人身熱而身微有汗出。食差,眠可,小便頻而黃,大便已二日未行(前大便每日一行)。舌紅苔薄白,脈洪滑數(shù)。
辯六經(jīng):陽明外證
方白虎加人參以山藥代粳米湯:生石膏100知母20炙甘草10淮山藥20西洋參10 三劑
2014-05-26在上班路上偶遇患者在幫他人搬貨,問其情況,知其一劑減,二劑諸癥皆已,家里還剩一劑,現(xiàn)身上有力,所以能干活了。
按:病人發(fā)熱、不惡寒且惡熱知其熱在陽明,身沉困頓是因為不得蒸蒸汗出而濕留組織。方證對應,故取捷效。
5、張X然,男,28歲,本鎮(zhèn)三洲村人,頭暈、全身酸痛、倦怠來診。患者于天前開始出現(xiàn)發(fā)熱、頭暈、體倦,于某醫(yī)處口服中西藥、肌肉注射藥物后,熱退但仍頭暈、體倦?yún)柡碓\??淘\:體溫36.8度,手足心熱,無惡寒,身微汗出而惡熱。全身肌肉酸痛,雙下肢尤甚,頭暈重欲睡。口干但不多飲,喜溫不喜冷,口苦淡,食欲不振,精神差,尿黃短,大便日一行。舌胖苔白膩,脈沉滑。
辯六經(jīng):太陽陽明太陰合病
方越婢加術湯:麻黃18生石膏45炙甘草6大棗4枚生姜3片蒼術15
2014-06-01即昨日,病人打電話給我說他一朋友也和他上次感冒一樣,上次的藥吃了兩劑后就好了,家里還剩下一劑想給他朋友服。我跟他說很多病看是相似,但很多是不一樣的,最好還是帶你朋友過來看下最好。
按:病人頭暈、體酸痛為太陽水氣郁表;手足心熱為陽明系在太陰,濕熱交蒸,故惡熱、微汗出、尿黃短、脈沉滑;口干但不多飲,喜溫不喜冷,口苦淡,食欲不振,精神差,舌胖苔白膩為病在太陰。用越婢加術湯清肅表里而病愈。
6、張X鵬,本村人,男孩,6歲,發(fā)熱3天于2014-05-28來診?;純悍磸桶l(fā)熱于鎮(zhèn)衛(wèi)生院輸液3天,白天輸液不發(fā)熱,入夜則發(fā)熱,體溫多在38.5-39度間,給美林后則燒退??淘\:患兒精神差,不想動,無發(fā)熱惡寒??诳仕魉?,但飲不多,多喝、多食則易嘔。食欲差,不愛吃飯。小便黃短,大便溏,日一行。舌淡紅苔白厚,稍干。脈細緩,脈來尚有力。
辯六經(jīng):少陽太陰合病
方小柴胡湯合五苓散:柴胡12黃芩5黨參5法夏5炙甘草3生姜2片大棗2枚桂枝3茯苓5蒼術5豬苓5澤瀉10 三劑
今日2014-06-02看賽龍舟時遇見其爺孫,問及情況,知藥后不再發(fā)熱,三劑盡而病愈。
按:患兒反復發(fā)熱,精神差,多喝多飲則易嘔為少陽?。皇巢?、便溏、舌苔白厚為病在太陰。故以小柴胡湯合五苓散治之。
濕阻
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于脾胃,引起舌苔膩為主癥的疾病。多發(fā)生于夏令梅雨季節(jié),南方或潮濕地方較為多見。
濕阻治療的診斷要點
臨床表現(xiàn)以全身困重乏力,胸悶腹脹,口淡納呆等癥狀為特征。
舌苔為膩苔,脈象為濡脈,浮而細軟。
發(fā)病多為夏令梅雨季節(jié)。
濕阻治療的辨證分析
本證病因多由于濕邪阻滯中焦,使脾胃受病,以致精微不得輸布,水濕停驟為患。若患者平時脾胃虛寒,則濕邪易從寒化,表現(xiàn)為濕困脾胃和脾虛濕阻,當以苦辛燥濕或健脾化濕治之;若平時胃腸積熱,則濕邪易從熱化,表現(xiàn)為濕熱中阻,當以清熱化濕治之。
濕阻治療的辨證論治
濕困脾胃
【證見】 肢體困倦乏力,頭重如裹,胸悶腹脹,飲食不香,口淡或有甜味。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 苦辛燥濕。
【方藥】
1.主方平胃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蒼術12克,厚樸10克,陳皮6克,藿香12克,法半夏12克,白芷10克,茯苓12克,谷芽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藿香正氣丸,每次1瓶,每日3次。
濕阻治療的其他療法
1.簡便方
(1)藿香12克,茯苓15克,水煎服。適用于濕困脾胃。
(2)黨參15克,白術12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服。適用于脾虛濕阻。
(3)布渣葉30克,木棉花15克,水煎服。適用于濕熱中阻。
2.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jīng)脈調(diào)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3.預防調(diào)護
(1)脾胃素虛者,每逢夏令梅雨季節(jié),切勿恣食生冷瓜果及油膩、肥甘之品,以防濕邪中阻。
(2)在夏令季節(ji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也可選用藿香、佩蘭、荷葉及炒谷、麥芽,煎水作飲料。功效是芳香化濕,醒脾和中,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脾虛濕困
【證見】 四肢困重,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脘悶腹脹,飲食無味,厭食油膩,大便稀溏。舌質淡胖,苔膩,脈濡緩。
【治法】 健脾化濕。
【方藥】
1.主方六君子湯(虞摶《醫(yī)學正傳》)加減
處方:黨參15克,茯苓12克,白術12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砂仁6克(后下),藿香12克,炒扁豆12克,谷芽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香砂六君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濕熱中阻
【證見】 胸悶腹脹,口苦粘膩,不思飲食,口渴不欲飲,或有低熱,尿黃。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法】 清熱化濕。
【方藥】
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溫熱經(jīng)緯》)加減
處方:綿茵陳20克,滑石18克,黃芩10克,石菖蒲6克,藿香12克,連翹12克,白蔻仁6克(后下),木通9克,布渣葉15克,射干10克,薄荷6克,金銀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五花茶,每次10克,每日2次,沖服。
濕溫1
濕溫是由感受濕熱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熱病。本病四時皆有,但多發(fā)生于雨濕較盛的夏秋季節(jié)。濕溫初起以身熱不揚,身重肢倦,胸悶脘痞,苔黃膩,脈緩等濕熱遏阻證候為主要特點。根據(jù)好發(fā)季節(jié)及臨床表現(xiàn),本病與西醫(yī)的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感染、胃腸型感冒等某些病毒感染疾病相似,故以上疾病可參考濕溫病進行辨證治療。
濕溫的診斷要點
本病常年可見而多發(fā)生于夏秋雨濕較盛季節(jié)。
起病較緩,初起表現(xiàn)為身熱不揚,惡寒頭重,身痛肢倦,胸悶脘痞,苔膩,脈緩等。
傳變較慢,以脾胃為病變重心,常留戀氣分,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病變后期,可有化燥傷陰與濕勝陽微兩種不同轉歸。
本病應注意與暑濕相鑒別。雖然兩者發(fā)病季節(jié)類同,證候表現(xiàn)相似,但暑濕病起病較急,初起暑熱證候表現(xiàn)突出,兼濕證候表現(xiàn)為次,而濕溫病起病較緩,初起濕重于熱證候表現(xiàn)突出,兩者自是不同。
濕溫的辨證分析
濕溫病的發(fā)生由感受濕熱病邪而致。因夏秋雨濕偏盛,容易形成濕熱病邪致?。换蛉藗兪仁成?,損傷脾胃,水濕內(nèi)停,復感外邪,內(nèi)外相引,并為濕熱。本病所及臟腑、部位,以脾胃為重心,可外郁遏肌表,內(nèi)熏肝膽,上蒙心包,中困胃腸,下注小腸,蘊結膀胱。
濕熱病邪重濁粘膩,侵犯人體發(fā)病較緩,傳變較慢。臨床上,初起多見濕重于熱,濕中蘊熱,邪遏衛(wèi)氣分;進而濕熱并重,濕熱郁蒸氣分,由于濕熱彌漫,可波及多處臟腑、部位;濕熱久戀氣分,可漸化火,則出現(xiàn)熱重于濕的證候表現(xiàn)。若氣分濕熱郁蒸日久不解,也可化燥傷陰,深入營血,出現(xiàn)動風、動血等危重證候;也可因濕熱邪氣久困,偏于濕勝,損傷陽氣,而致濕勝陽微的轉歸。
濕溫病以清熱祛濕為總的治療原則。臨床上必須根據(jù)濕、熱的偏盛以及病變所及臟腑、部位,辨證選方用藥。至于濕熱化燥傷陰,深入營血,則參考暑溫病營血分病證進行辨證治療。
濕溫的辨證論治
邪遏衛(wèi)氣型
【證見】 惡寒,少汗,身熱不揚,午后熱象較顯;頭重如裹,身重肢倦,胸悶脘痞。舌尖邊紅,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 芳香辛散,宣透濕熱。
【方藥】
1.主方藿樸夏苓湯(石芾南《醫(yī)原》)
處方:藿香9克,法半夏8克,赤茯苓15克,杏仁10克,生薏苡仁18克,白蔻仁8克,豬苓12克,澤瀉8克,淡豆豉9克,厚樸6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l劑。
若濕漸化熱,無惡寒,但有口渴、小便黃者,可去藿香、赤茯苓、豬苓、澤瀉、淡豆豉,加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竹葉10克(即成為三仁湯)。若身重體倦較甚,并見關節(jié)肌肉酸痛者,可加入秦艽10克,蒼術9克。
2.中成藥藿香正氣丸,每次l。2瓶口服,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金不換正氣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厚樸10克,藿香10克,半夏10克,蒼術10克,陳皮6克,炙甘草8克,生姜3片,大棗4枚。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劑。
濕熱郁阻膜原型
【證見】 寒熱往來,寒甚熱微,汗出身痛,手足沉重,胸脅脹滿,惡心嘔吐。舌尖邊紅,舌苔白厚膩濁,脈緩。
【治法】 疏利透達膜原濕濁。
【方藥】
1.主方雷氏宣透膜原法(雷少逸《時病論》)方藥
處方:厚樸6克,檳榔8克,草果6克,黃芩9克,藿香葉8克,法半夏8克,生姜3片,粉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l劑。
若身熱不揚、納呆、口渴不飲或喜熱飲者,可加佩蘭10克,鮮荷葉9克,連翹9克,以升清化濁,透邪外泄。
2.中成藥小柴胡沖劑,每次l~2包;配以藿香正氣丸,每次1~2支口服,兩藥均以每日服用3次。
3.單方驗方柴胡達原飲(俞根初《通俗傷寒論》)
處方:柴胡8克,枳殼9克,厚樸8克,青皮6克,黃芩10克,桔梗6克,草果6克,檳榔6克,荷梗9克,甘草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劑。
濕熱并重。交蒸蘊毒型
【證見】 發(fā)熱,口渴,胸脘痞脹,肢酸倦怠,或咽喉腫痛,或身目發(fā)黃,納呆,便溏,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治法】 清熱利濕,泄?jié)峤舛尽?/span>
【方藥】
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溫熱經(jīng)緯》)
處方:滑石30克,綿茵陳12克,黃芩12克,石菖蒲9克,川貝母8克,木通8克,藿香9克,射干8克,連翹9克,薄荷6克,蔻仁6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1劑。
若小便不利、渴不多飲、惡心嘔吐者,可加茯苓皮10克,薏苡仁15克,竹茹9克,法半夏9克。若少腹硬滿、大便不通者,可加皂莢子9克,枳實9克,寒水石20克。若咽喉腫痛甚者,加馬勃9克,崗梅根30克,板藍根20克。
2.中成藥甘露消毒丸,每次9克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廣益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綿茵陳30克,金錢草18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敗醬草18克,丹參15克,板藍根30克,茯苓25克,萆薜12克,薏苡仁2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劑。適用于濕熱蘊毒發(fā)黃。
濕熱困郁中焦型
【證見】 發(fā)熱,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飲,脘痞嘔惡,心中煩悶,便溏色黃,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滑膩,脈滑數(shù)。
【治法】 苦辛通降,清熱化濕。
【方藥】
1.主方王氏連樸飲(王孟英《霍亂論》)加味
處方:川黃連8克,厚樸9克,石菖蒲9克,法半夏9克,淡豆豉9克,梔子12克,滑石20克,竹葉12克,藿香梗9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津傷甚而口渴多飲、小便短赤明顯者,加蘆根15克,天花粉15克。若濕熱郁蒸外發(fā)白痦者,加薏苡仁30克。若便溏泄瀉者,加火炭母15克,馬齒莧15克。
2.中成藥救苦丹,每次4丸,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黃芩滑石湯(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黃芩12克,滑石20克,茯苓皮12克,大腹皮8克,白蔻仁8克,通草6克,豬苓9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劑。
濕熱釀痰,蒙蔽心包型
【證見】 身熱不退,朝輕暮重,神識昏蒙,似清似昧,或時清時昧,時或譫語。舌紅,苔黃膩,脈濡滑而數(shù)。
【治法】 清熱化濕,豁痰開竅。
【方藥】
1.主方菖蒲郁金湯(孟澍江《溫病學》)
處方:石菖蒲9克,廣郁金9克,炒梔子9克,連翹9克,木通6克,鮮竹葉9克,粉牡丹皮9克,淡竹瀝12克,燈心草6克,玉樞丹1.5克(沖)。水煎服,每日2劑。
若熱偏重,見有口渴、便秘、小便黃赤者,加服至寶丹2—3克。若痰濁偏重,見痰涎涌盛,或喉中痰鳴、胸悶氣促者,加服蘇合香丸3克。若兼見手足抽搐,或頸項強痛、牙關緊閉,或雙目上視者,加地龍20克,僵蠶10克,全蝎8克。
2.中成藥醒腦靜注射液,以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靜脈推注,繼以20毫升加人5%或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靜脈點滴。
3.單方驗方?jīng)鲭跎⒓訙p(彭勝權《嶺南溫病研究與I臨床》)
處方:梔子15克,薄荷9克,黃芩15克,連翹12克,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佩蘭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2劑,送服蘇合香丸。用于治療濕熱穢濁熏蒸,蒙蔽心包,效果顯著。
熱重于濕,邪從熱化型
【證見】 高熱,汗出,面赤氣粗,口渴引飲,身重脘痞,納呆,大便溏,小便黃。舌紅,苔黃微膩,脈滑數(shù)。
【治法】 辛寒清泄胃熱,苦燥兼化脾濕。
【方藥】
1.主方 白虎加蒼術湯(朱肱《類證活人書》)加味
處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粳米18克,蒼術12克,佩蘭12克,蘆根18克,梔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兼惡寒者,可加香薷9克(后下),藿香9克。若小便短赤者,加滑石30克,薏苡仁30克。大便溏泄、瀉下熱臭、肛門灼熱者,加黃連8克,黃芩12克,火炭母25克。
2.中成藥
新癀片,每次3片,每日3次;配以藿香正氣丸,每次1瓶,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銀花白虎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金銀花25克,連翹20克,防己25克,木瓜25克,知母15克,粳米18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劑。
邪從濕化,濕勝陽微型
【證見】 濕溫病日久,身熱漸退,形寒神疲,心悸,頭暈,面浮肢腫,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脈沉細滑。
【治法】 溫陽利水,健脾祛濕。
【方藥】
1.主方真武湯(張仲景《傷寒論》)加味
處方:茯苓25克,白芍12克,生姜3片,白術9克,熟附子10克,桂枝8克,薏苡仁20克,紫蘇梗9克,大棗6枚。清水800毫升煎至350毫升,分2次溫服,每日1劑。
若心悸兼氣促,動則喘促不寧者,加黨參20克,黃芪15克。便溏而腹脹者,加蒼術10克,厚樸8克。
2.中成藥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溫陽湯(賴天松等《I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熟附子12克,炙黃芪25克,黨參20克,丹參20克,澤瀉20克,茯苓18克,白術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淫羊藿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1劑。
濕溫的其他療法
1.拔火罐
濕溫病腹脹脘痞者,可于神闕穴拔火罐,15分鐘后起罐。
2.揉摩法
濕溫病脘痞胸悶欲嘔者,用酒浸泡蔥白(15克)及燈心草(10克)后,文火燉熱,取蔥白及燈心草于脘腹揉摩;冷后燉熱再揉,一般10—20分鐘,諸癥可除。
3.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jīng)脈調(diào)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4.擦浴法
濕溫病持續(xù)發(fā)熱者,將清水一盆煮沸后,加入柴胡、荊芥、紫蘇、薄荷各25克,再煮5分鐘,待水溫適中,進行全身擦浴,微汗而熱退。
5.飲食療法
(1)鮮蘆根薏苡仁粥:鮮蘆根60-10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25克,淡豆豉15克,粳米45克。洗凈合煮為稀粥,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每日食用l~2次,用于濕溫初起的輔助治療。
(2)藿荷蘆根茶:藿香10克,薄荷葉10克,鮮荷葉10克,佩蘭葉8克,鮮蘆根12克(洗凈切碎)。共人杯中,加滾開水煽泡20分鐘,分次飲服。適宜于濕溫病后期,余邪未凈出現(xiàn)的身熱已退、脘中微悶、知饑不食、苔薄膩等。
濕溫2
一、定義 :
感受濕熱病邪引起,多發(fā)于夏秋雨濕季節(jié),病變以脾胃為中心,初起以濕遏衛(wèi)氣為證候特點的急性外感熱病。
發(fā)病季節(jié):夏末、初秋多見。但四季皆可發(fā)生。
初起證候特點:濕遏衛(wèi)氣。
發(fā)病特點:發(fā)病較緩,傳變較慢,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二、病名沿革
1、病名首見于《難經(jīng)》。
《難經(jīng)·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 其中的濕溫是廣義傷寒中的一種熱病。
晉·王叔和論濕溫為暑邪挾濕。
宋·朱肱提出濕溫當用"白虎加蒼術湯主之"
金元以前對濕溫的認識:① 仍隸屬傷寒之中;② 與暑病未作明確區(qū)分;③ 作為熱病挾濕證候的辨證和治療。
2、清·薛生白《濕熱病篇》是第一部論述濕溫的專著。
3、清·吳鞠通《溫病條辨》立濕溫為專病。至此濕溫始成為一種獨立的疾病。
三、范圍
西醫(yī)的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屬感染、某些腸道病毒感染,另外胃腸型感冒及鉤體病的某些類型等也可參考本病辨治。
病 因 病 理
一、病因與發(fā)?。?nbsp;
外因--濕熱病邪
內(nèi)因--太陰內(nèi)傷,濕飲停聚
薛生白《濕熱病篇》:"太陰內(nèi)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nèi)外相引,故病濕熱"。
吳鞠通《溫病條辨》:"內(nèi)不能運化水土之濕,外復感時令之濕"
二、病理特點:
(一)初期:濕熱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犯及脾胃,邪遏衛(wèi)氣;初起濕濁偏盛者,亦可有邪阻膜原證。
薛生白認為:"濕熱之邪,由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薛生白《濕熱病篇》:"邪從上受,直驅中道,多歸膜原。"
(二)中期:
1、以脾胃為病變中心,有濕偏盛或熱偏盛兩種表現(xiàn)。
薛生白曰:"中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
中陽偏虛--邪從濕化--濕重熱輕
中陽偏旺--邪從熱化--濕熱并重,或熱重濕輕
2、病程以留戀氣分階段為長。
3、蒙上流下,彌漫三焦,內(nèi)外上下俱病出現(xiàn)具有氣分濕熱特征的多種證候
(三)后期:
1、化燥傷陰和寒化傷陽兩種轉歸:
(1)濕重熱輕者--濕勝傷陽(寒化)--濕盛陽微
(2)熱重濕輕者--化燥傷陰(燥化)--深逼營血 (以大便下血最為常見,出血過多可致氣隨血脫)
2、脾胃虛弱,氣陰兩傷。
診 治 要 點
一、診斷要點:
(1)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發(fā)熱而熱勢難退。
(2)起病徐緩,初起惡寒發(fā)熱,熱勢不揚,脈緩,繼則熱勢漸升,持續(xù)難退,伴有頭身重痛,胸悶脘痞,腹脹惡心欲嘔,舌苔厚膩。
(3)病程較長,易發(fā)白倍,后期易出現(xiàn)便血。
二、辨證要點:
(1)首辨濕與熱的孰輕孰重;
(2)辨邪在上、中、下三焦的部位;
(3)辨衛(wèi)氣營血層次 ;
(4)辨證情的虛實轉化。
三、治療原則:
總以分解濕、熱,使?jié)袢峁聻樵瓌t。
祛濕: 上焦--宣肺化濕; 清熱: 上焦--輕清氣熱;
中焦--苦溫燥濕; 中焦--苦泄熱邪;
下焦--淡滲利濕。 下焦--苦寒通導。
濕熱在衛(wèi)氣營血不同則治法各異: 衛(wèi):濕郁衛(wèi)表--宣化透邪;
氣:濕熱在氣--清化濕熱;
血:化燥入血--清營涼血。
辨 證 論 治
一、濕遏衛(wèi)氣
【證候】 惡寒少汗,身熱不揚,午后熱甚,頭重如裹,身重肢倦,胸悶不饑,面色淡黃,口不渴,苔白膩,脈濡緩。
【分析】 衛(wèi)氣同病,內(nèi)外合邪,濕重熱輕。
惡寒少汗--濕遏衛(wèi)陽,開合失常;
身熱不揚,午后熱甚--濕中蘊熱,熱不得揚越;
頭重如裹,身重肢倦,胸悶不饑
--濕邪內(nèi)阻,氣機失宣;
面色淡黃,口不渴,苔白膩,脈濡緩
--濕邪偏盛之象。
【治則】 芳香宣化,雙解表里之濕
【方藥】
(1)表濕明顯者--藿樸夏苓湯《醫(yī)源》
豆豉、杏仁--宣肺疏表
藿香、厚樸、半夏、白寇仁--芳香化濁,苦溫燥濕
豬苓、赤苓、澤瀉--滲濕泄熱
(2)里濕較盛者--三仁湯《溫病條辨》
杏仁--輕宣開泄肺熱
寇仁、厚樸、半夏--芳化燥濕理氣
薏苡仁、滑石、通草、竹葉--利濕泄熱
本病初起吳鞠通提出"三禁":禁汗、禁下、禁滋膩,即"汗之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
二、邪阻膜原
【證候】 寒熱往來如瘧狀,寒甚熱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嘔逆脹滿,苔白厚膩濁,或如積粉,脈緩。
【分析】 邪由上受,直趨中道,病歸膜原。
寒熱往來如瘧狀--邪正反復交爭于半表半里;
寒甚熱微,有汗--濕濁偏甚,阻遏陽氣;
身痛,手足沉重--濕濁外郁肌肉經(jīng)絡;
嘔逆脹滿--氣機失調(diào),胃氣上逆;
苔白厚膩濁,或如積粉,脈緩--邪在膜原的標志。
【治則】 疏利透達膜原濕濁
【方藥】
(1)達原飲《溫疫論》
厚樸、檳榔、草果--辛苦溫,直達膜原,疏利濕濁;
黃芩--燥濕清熱;
知母--滋有;
白芍--和血;
甘草--和中。
(2)雷氏宣透膜原法《時病論》
厚樸、檳榔、草果--辛烈溫燥濕濁;
黃芩--清濕中蘊熱;
藿香、半夏、生姜--攻香化濕,暢氣和中;
甘草--和中
三、濕熱困阻中焦
【證候】 發(fā)熱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飲,脘痞嘔惡,心中煩悶,便溏色黃,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shù)。
【分析】 濕郁化熱,濕熱并重,互結中焦,脾胃升降失常。
發(fā)熱汗出不解--蒸濕動,濕性粘滯不易驟去;
口渴不欲多飲--熱盛傷津,濕邪內(nèi)阻;
脘痞嘔惡,心中煩悶--濕熱中阻,氣機不暢;
便溏,溲赤--濕濁下迫;
苔黃膩,脈濡數(shù)--濕熱并重之象。
【治則】 辛開苦降,清化濕熱
【方藥】 王氏連樸飲化裁《霍亂論》
黃連、梔子--苦寒,清熱燥濕;
厚樸、半夏--辛苦溫,燥濕理氣落;
豆豉--配梔子透達蘊熱;
菖蒲--芳香醒脾,助厚樸半夏芳香化濁,醒脾祛濕。
四、濕熱蘊毒
【證候】 發(fā)熱口渴,胸悶腹脹,肢酸倦怠,咽喉腫痛,小便黃赤,身目發(fā)黃,黃膩,脈滑數(shù)。
【分析】 濕停熱聚,濕熱穢濁,郁阻蘊蒸,釀而成毒,彌漫三焦,充斥氣分
發(fā)熱口渴--濕熱并重;
咽喉腫痛--熱毒上壅;
胸悶腹脹,肢酸倦怠--濕濁中阻,氣機不暢;
小便黃赤--濕熱蘊毒,流于下焦;
身目發(fā)黃--濕熱交蒸,郁結肝膽;
苔黃膩,脈滑數(shù)--濕熱并重之候。
【治則】 清熱解毒化濕
【方藥】 甘露消毒丹《溫熱經(jīng)緯》
連翹、薄荷、黃芩--寒涼清熱,解毒透邪;
藿香、蔻仁、菖蒲--芳香化濕避穢;
滑石、木通、茵陳--滲透濕熱淚盈眶;
射干--清熱利咽;
川貝--清熱化痰。
五、濕熱釀痰,蒙蔽心包
【證候】 身熱不退,朝輕暮重,神識昏蒙,似清似昧,或時清時昧,時或譫語,舌苔黃膩,脈濡滑而數(shù)。
【分析】 氣分濕熱郁而不解,釀痰蒙蔽心包。
神識昏蒙,似清似昧/時清時昧/時有譫語--痰蒙心包,心神受擾;
身熱不退,朝輕暮重--濕熱蘊蒸氣分;
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濡滑而數(shù)--濕盛或濕熱并重均可致之。
【治則】 清熱化濕,豁痰開蔽
【方藥】 菖蒲郁金湯《溫病全書》合蘇合香丸或至寶丹
菖蒲--辛溫芳香開竅
郁金--辛寒行氣開郁
丹皮、山梔、連翹、竹葉--清熱;
木通、燈芯--導濕熱下行;
竹瀝--清化痰熱;
紫金片--避穢化濁開蔽。
偏濕重者--溫開--合蘇合香丸
濕熱并重者--涼開--合至寶丹
六、熱熾陽明,濕困太陰
【證候】 高熱汗出,面赤氣粗,口渴欲飲,脘痞身重,舌苔黃微膩,脈滑數(shù)。
【分析】 濕漸化熱,熱重濕輕。
高熱汗出,面赤氣粗,渴飲脈數(shù)--陽明熱盛蒸迫;
脘痞身重--濕困中焦氣機不利;
舌苔黃微膩,脈滑數(shù)--熱重濕輕之象。
【治則】 辛寒清泄陽明,兼化太陰脾濕
【方藥】 白虎加蒼術湯《類證活人書》
本方以白虎湯清陽明胃熱,蒼術燥太陰脾濕。
七、化燥入血
【證候】 身灼熱、心煩燥擾,甚或神昏譫語,發(fā)斑或上、下出血,舌絳而干,或灼熱煩燥,便下鮮血,舌質紅絳。
【分析】 熱重于濕,化燥傷陰,熱盛動血證。
灼熱、舌干絳--營血分熱毒灼傷陰液;
心煩燥擾,甚或昏譫--血熱擾心;
發(fā)斑或上、下出血--熱甚迫血妄行;
或灼熱煩燥,便下鮮血--陽明熱甚,邪從燥化,深入營血,
最易損傷手陽明大腸血絡。
【治則】 清營涼血解毒
【方藥】 犀角地黃湯加減
可加紫草、連翹、銀花、茜根等,亦可加碳類止血藥。
氣隨血脫者--獨參湯
八、濕從寒化
【證候】 脘腹脹滿,大便不爽,或溏瀉,食少無味,苔白膩,或白膩而滑,脈緩。
【分析】 濕盛熱微,濕郁傷陽,寒濕困脾。
脘腹脹滿,食少無味--氣機不暢,胃失和降;
大便不爽或溏瀉--脾運失職,濁濕下流;
苔白膩或白膩而滑,脈緩--寒濕困脾之象。
【治則】 溫運脾陽,燥濕理氣健胃。
【方藥】 四加減正氣散或五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
九、濕勝陽微
【證候】 身冷,汗泄,胸痞,口渴,苔白膩,脈細緩。
【分析】 濕從寒化,重傷脾腎陽氣
身冷--陽虛;
汗泄--衛(wèi)陽不固;
胸痞--氣機受困;
口渴--陽虛不能蒸化津液,津不上承;
苔白膩,脈細緩--陽虛寒濕內(nèi)阻。
【治療】 補氣扶陽逐濕。
【方藥】
(1)輕者--薛生白扶陽逐濕湯《濕熱病篇》
人參、附子、白術、益智仁--固護元氣,溫腎補脾
云苓--運脾滲濕
(2)重者--真武湯《傷寒論》
十、余邪未盡
【證候】 身熱已退,脘中微悶,知饑不食,苔薄膩。
【分析】 氣分濕熱悉減,余邪未盡。
身熱已退--邪熱已退;
脘中微悶,知饑不食--余濕未盡,胃氣未舒,脾氣未醒;
苔薄膩--余濕未盡之象。
【治則】 輕清芳化,滌除余邪
【方藥】 薛氏五葉蘆根湯 《濕熱病篇》
藿香葉、佩蘭葉、荷葉、薄荷葉、枇杷葉
-- 芳香化濕,清宣氣機,醒脾和胃;
冬瓜仁、蘆根--淡滲利濕,清利余邪。
胃陰虛明顯者可用--薛氏加減生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