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自己從未完全處于接通的狀態(tài)。我在這兒,可同時,我看見我自己在這兒。例如,現在,就在我跟您說話時,我看見我自己正在和您說話,而且我在分析這個場景。
這是塞西爾在接受心理咨詢時說的話。但是弗朗索瓦、樊尚、保羅還有很多其他人也都跟我這么描述過,所有人都有這種經歷。
發(fā)生了什么事?資優(yōu)者思維的樹狀結構使得資優(yōu)者能夠同時在若干軸線上思考,使得資優(yōu)者能夠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當人們需要同時關注若干事物時,每個人都可能具有分散性注意力,但是這種分散性注意力在資優(yōu)者身上有特殊的維度:景深。資優(yōu)者可以從二維思維方式過渡到三維思維方式。資優(yōu)者經歷的事,主要的場景,被置于透視視角下,并通過仰攝的方式進行觀察。就像一個攝影師在轉動鏡頭。但是,資優(yōu)者也是導演,他觀察、分析并可能修改某些參數。他會預計對方的反應,加快獲得結果的速度,猜測結果,明白意圖... ...并自我調整。
為什么?還是因為資優(yōu)者強烈的控制和指揮需求,因為資優(yōu)者需要了解,不能允許自己被意外情況弄得很狼狽,也是因為害怕。害怕自己受情緒的影響,害怕感覺到自己很脆弱,害怕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但這也是一種無意識行為,這不是資優(yōu)者有意識的策略,而是其大腦過度興奮產生的副作用。資優(yōu)者運用這種大腦運行方式,但也為此感到痛苦。資優(yōu)者也會經常感到痛苦,因為自己無法“完全”體會一種情景而不進行分析,這種分析能力會不間斷地辨識最小的細節(jié)。
我生活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總是感覺自己在看電影,我無法參與到我所經歷的事中。這是我感覺最糟糕的時刻??墒怯袝r候,我會突然覺得自己又與世界有了聯系,我有點飄飄然,我感覺自己什么都能做,于是,如果我無法做得更多,這會讓我惱怒。
年輕的成年資優(yōu)者奧利維耶準確地說出了一種矛盾現象,有時候他感覺自己在生活之外,有時候又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自己的局限或世界的局限會讓他沮喪。
對于資優(yōu)者而言,完全處于當下,與自己的感覺和情緒同步,享受當下簡單的快樂,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哲學家所說的活在當下鼓勵人們充分利用自己在當下的經歷,但這對資優(yōu)者而言卻是無法做到的。資優(yōu)者對所有自己經歷的時刻保留的元認知使他無法安靜地做一名演員,使他無法平靜地體會當下。他永遠都不只是演員,他同時也是觀眾,甚至是自己人生的評論員,就像旁白。這令資優(yōu)者感到疲乏,有時候很痛苦,經常會讓資優(yōu)者感到失望。
資優(yōu)者也會對自己進行透視了解。資優(yōu)者首先觀察的是自己,并評價、判斷、評定。通常是消極的批評,因為資優(yōu)者從未覺得自己足夠好,從未覺得自己足夠有能力,從未覺得自己足夠有競爭力。無論在什么領域,他很難喜歡自己,賞識自己。覺得自己脆弱、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害怕讓別人失望... ...憂心忡忡的成年資優(yōu)者不停在尋找他人的承認和自己的價值,一刻不得閑。為了讓自己安心,關于他自己,關于人生。這可能實現嗎?
這是資優(yōu)者大腦運行方式的另一個結果。
相對于我所經歷的,我總是處于超前狀態(tài)。我無法在我經歷事物的時候感受這些事物。好像我是在這些事情發(fā)生之前看著這些事情發(fā)生。我時不時地會感覺到我在等。我已經知道了,我很清楚情況會如何演變。我覺得很奇怪,因為別人好像對此一無所知。于是,我有時會改變方向,以防止不愉快的結局發(fā)生。然后,我以消極的方式詮釋一切。因此,我難以在我經歷的事物中獲得快樂,因為我總是設想一些災難場景。尤其是和我女朋友在一起時。
不斷地預測,經常讓人憂慮,會導致彌散性的、持久的焦慮。這會讓人錯過人生中的一些快樂,讓人無法寧靜地生活。我們已經在前面,等著事情的發(fā)生。
安德烈亞以一種感人的方式說道: “我很少會說:這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然而,我倒是希望獲得真正的意外!例如,在我的生日到來之前,我就知道將會發(fā)生什么事。于是,在我的腦海中,就像一次總彩排。我預感到生日當天的各種小的事件和細節(jié),以及禮物,我看到我的反應,以及周圍人的反應... ...但當事情真正發(fā)生時,永遠沒有預計得好。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這種預測帶來的各種出人意料的后果。馬克斯在工作面試結束前就離開了,因為他已經知道這次面試不會給他提供工作機會;瓦萊麗說: “好的,我同意分開。 ”而她的丈夫才開口說話;當皮埃爾明白他的對話者對他的計劃不感興趣時,他就更換了話題... ...而布魯諾則羞愧地說道: “跟我妻子在一起時,真是讓我痛苦。雖然我早就知道她將要說什么,但是我不得不讓她把話說完。有幾次,我沒有意識到,我打斷了她,她還沒有說完接下去的觀點,我就已經回答了她!這讓她非常崩潰! ”
差距啊,差距... ...
這是出乎意料的抵御方式,資優(yōu)者對自己生活無休止的分析感到筋疲力盡時,會激活這種自我保護的回應方式,資優(yōu)者對自己生活無休止的分析使得他無法獲得很多快樂,于是,他選擇了享樂主義。這可以讓他不再“苦思冥想” 。為了快樂而快樂,僅此而已。
在男性資優(yōu)者關于性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fā)現上述現象。資優(yōu)者害怕自己無法滿足對方的期待,害怕讓對方失望,害怕發(fā)現對方其實不快樂,害怕投入感情,害怕必須談論自己... ...這些害怕讓某些資優(yōu)者尋求與輕浮女孩的轉瞬即逝的快樂?;ㄥX讓自己快樂,我們能夠控制這種快樂,且不需要任何回報。這是一種逃避情感的方式,也是溫柔的幻覺。這讓人放松,因為這是一種選擇,能夠讓我們避開具有抑制作用的預感陷阱。
身體快樂的過度投入也可以在其他情況下出現。唯一的目標是感覺自己活著,真正活著。能夠在自己身上感覺到天然的快樂,且不因為分析和思考而有絲毫減弱。
弗洛朗斯選擇了蹦極 : “我沒有思考的時間、提問的時間,我跳下去,突然,各種感覺迸發(fā)出來,這真是前所未有的輕松感。 ”
當然,享樂主義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過度追求享樂會導致生活不正常。偶爾追求享樂,這是一種策略,而長時間追求享樂就成了一種病。(摘自讓娜·西奧-法金 Jeanne Siaud-Facchin 著《太聰明所以不幸福?》)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