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一個晚上,橙子爸爸出去遛圈,遇到了一對正在鬧矛盾的母子。他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路邊的長椅上跪坐著一個小男孩,雙手拄著膝蓋,背朝著行人,一動不動,留給行人一副倔強的背影。
小男孩的姿勢引起了橙子爸爸的好奇,他走過去,問:“就你自己嗎?你媽媽呢?”
小男孩把臉扭向一側,不理他。
橙子爸爸向四處張望了一下,發(fā)現(xiàn)幾十米外站著一個中年婦女,看樣子應該是小男孩的媽媽。
他就溜達過去,和那位媽媽聊起來:“小家伙是你的嗎?”(真夠八卦的)
“是?!憋@然媽媽也在氣頭上。
“怎么了?鬧氣呢?”
“嗯,跟自己生氣呢?!?/p>
橙子爸爸說:“去哄哄他吧?!?/p>
“不管他,越管越壞?!?/p>
“為什么生氣?。俊保ㄔ僖淮胃袊@橙子爸爸的八卦精神)
那位媽媽說:“給他買的蛋糕,沒拿住,掉地上了,讓我再買一個。”
“那就再給他買一個吧?!?/p>
“我不給他買。”
“不給他買也可以啊,你和他好好說說?!?/p>
“我和他說了,我告訴他,這是你自己不小心掉地上的,又不是我給你掉地上的,你就應該承擔這個后果,后果就是今天不能再買了。他不干,就跟我鬧氣了。”
這位媽媽正說著,橙子爸爸發(fā)現(xiàn)小男孩突然從長椅上跳下來,跑到旁邊的樹叢后面去了。
他趕緊提醒那位媽媽:“快去找吧,小家伙跑了?!?/p>
那位媽媽像彈簧一樣彈了起來,趕緊跑了過去。
橙子爸爸回來后,無意中提了兩句這件事,我挺感興趣,抓住他,讓他盡量還原當時的情景和對話(我也挺八卦的)。
在我看來,這對母子的僵持,就是陷入了典型的權力之爭,其中有很多可以細細琢磨的地方。
所謂權力之爭,簡單說來,就是“誰說了算”“聽誰的”。
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太常見了,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都會隱藏著它的身影。
尤其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是權力之爭的重災區(qū)。
因為父母天然就對孩子有管教的權力和義務,所以很多家長都認為,父母管教孩子,孩子聽從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
父母管教孩子沒錯,但往往忽略了一個前提:尊重。
因為,孩子再小,也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也有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意愿。
而權力之爭,表面上是爭奪誰說了算,誰聽誰的,實質上,是雙方都想讓對方先滿足自己的需求。
就拿這對賭氣的母子來說。表面上看,是為了要不要再買一個蛋糕而僵持不下,但實際上,他們都有內心的需求想讓對方滿足。
媽媽的需求是:你需要服從我的權威,這樣我才能感覺良好,才有當家長的尊嚴。
而孩子的需求是:我想通過讓媽媽答應我的要求,來證明媽媽是愛我的。
再往深里看,其實媽媽和孩子的需求是相同的——他們都渴望被認可、被接納。
可惜,孩子意識不到,媽媽也沒有意識到,兩個人都認為是一塊蛋糕引起的矛盾,矛盾的焦點是“要不要再買一塊蛋糕“。
所以,即便這次媽媽迫于無奈給孩子買了蛋糕,或者孩子藏起來,逼得媽媽去找他,兩人重歸于好,但實質問題沒有解決,只是暫時擱淺了,下一次又會因為某件小事而爆發(fā)。
父母和孩子之間總是發(fā)生權力之爭,會有怎樣的后果呢?
孩子可能會有幾種應對方式。
第一種,在和媽媽的較量中敗下陣來,學會壓抑自己的需求,主動找媽媽和解。
在媽媽看來,自己的權威得到了維護,孩子變得懂事了。
這貌似好事,但代價可能是,孩子的獨立人格和情感需求被一次次打壓,變得依賴、沒有主見,順從權威。
在我沒學習心理學前,我和橙子的關系就是這樣,常常陷入權力之爭。
我記得,橙子一歲多的時候,因為什么事我生氣了。他坐在地上,伸著手要我抱抱。我正在氣頭上,堅決不抱。
橙子一邊哭,一邊跑過來,跑到離我?guī)撞竭h的地方,又坐到地上,伸著手要我抱。我的倔勁也上來了,就是不抱。
最后,橙子跑到我身邊,坐到我腳下,抱著我的腿哭。我這才敷衍地抱抱他。
現(xiàn)在想來,真是挺自責的:自己怎么那么狠心,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非要跟孩子爭個你輸我贏。
我贏了權力之爭,卻又大大地輸了。
橙子大一些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一生氣,橙子會乖巧地說:“媽媽你別生氣了,我錯了?!?/p>
這讓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這幾年,我不斷地學習、成長、改變,用了很大心思讓橙子變得有主見,讓他勇于說“不”,讓他贏。
這樣的彎路,我不想讓你再走。
第二種,孩子大哭大鬧,逼迫媽媽妥協(xié)。
如果媽媽妥協(xié)了,有了這次的成功經(jīng)驗,下次孩子還會用這種方式來贏得“戰(zhàn)爭”。如果媽媽下一次不妥協(xié),那就加大力度,哭鬧升級。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忽視規(guī)則秩序,唯我獨尊,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圍繞自己轉的。
第三種,陷入僵持狀態(tài),隱性反抗,曲線救國。
就像這個小男孩一樣,發(fā)現(xiàn)媽媽遲遲沒有過來找他,他就躲起來,讓媽媽著急來找,以此化解僵局。
當他發(fā)現(xiàn)這么做有效,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可能會用新的刺激來迫使媽媽妥協(xié),比如離家出走,比如不吃不喝,讓你著急上火,憂心忡忡,看你妥協(xié)不妥協(xié)。
總之,權力之爭沒有贏家,兩敗俱傷。
即便一方表面上贏了,比起這次小小的勝利,其實輸?shù)臇|西更多。
那該怎么避免權力之爭呢?我們可以從這幾件事做起。
第一,覺察自己頭腦中的條條框框。
當我們的頭腦里有太多是非判斷、條條框框。
遇到一件事,我們下意識就會做出評判,能框進去的,就是對的,框不進去的,就是錯的,就要“矯正”孩子的行為。
總之,就是認為,我是正確且唯一正確的,別人應該按照我的想法來做——尤其是孩子。
有沒有可能,事情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解讀?解決方法也不只一個?別人的想法也有合理之處?
固化的思維必然導致權力之爭,因為你沒有看到其他人,對方為了滿足自己的意愿,必然會有反抗。
如何覺察?
有一個巧辦法,就是留意你的想法中的關鍵詞。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里有太多“應該”“必須”時,就要提醒自己了,這件事是不是“必須”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就像這對母子。媽媽就認為:孩子“不應該”把蛋糕掉到地上,他“必須”為此受到懲罰,否則,他不會長記性,下次“一定”還會再犯。
這些固化思維導致了媽媽的處理方法也是僵化的、單一的。
同樣的事,換作其他人,可能就覺得,這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沒必要上綱上線,再買一個就是了。
我在讀者群里討論過這件事,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再買一個蛋糕就是了,同時提醒孩子注意拿好,就可以了。
當我們的思維更靈活、更寬容時,很多權力之爭就化于無形之中了。
第二,適當放權,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
孩子想再買一個蛋糕,媽媽不同意,顯然,買不買的決定權在媽媽這里。孩子只能有兩個選擇:反抗,或者順服。
此時,媽媽和孩子的關系是對立的。孩子注意的焦點自然集中在媽媽身上。
有沒有可能,媽媽適當?shù)胤艡嘟o孩子?在一定范圍內,讓孩子自己決定。
這樣,孩子的注意就回到自己身上了。他會反復斟酌,怎樣選擇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多滿足,同時,也學會了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時,媽媽和孩子就由對立關系變成了同盟關系。
媽媽可以引導孩子,為孩子做參謀出主意,幫助孩子做出更好的選擇,無形中也促進了親子關系。
比如,孩子每次去超市都吵著要東要西,不給買就大哭大鬧,這就陷入了權力之爭。
如果媽媽改變策略,去超市之前,告訴孩子,今天你的零花錢額度是十元,要買什么你自己決定?;蛘?,你今天只能買兩個好吃的,不過,你可以著急選擇買什么。
這樣做,就可以大大避免權力之爭。
第三,當陷入權力之爭時,家長就要及時覺察,提醒自己:孩子在爭什么?孩子的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透過孩子的胡攪蠻纏不講理,看到他渴望得到的東西。
這些東西往往不外乎此:愛、認可、接納、尊重。
孩子表面上爭的是一塊蛋糕,但實際爭的,是媽媽的愛。
他想讓媽媽答應他的要求,以此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當他感受不到,他就會用各種辦法來討要,比如,大哭大鬧、和媽媽賭氣、躲起來讓媽媽去找他。
而這些行為,在媽媽眼里,卻是無理取鬧,撒潑耍賴。
所以,我們在平時就要注意培養(yǎng)和孩子之間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遇事有商有量,多聽取孩子的意見。
比如,當情況確實不允許回去再買一塊蛋糕時,給孩子說明原因,告訴他,下次咱們再買。
一般來說,孩子也會通情達理,能夠理解。
因為他在平時就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心理營養(yǎng)很充足,就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觸發(fā)他的匱乏感,總是想著用這些事情來索要、證明父母對他的愛。
總之,如果經(jīng)常和孩子陷入權力之爭,我們就要反思:
是不是經(jīng)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還打著為“你好的”旗號?
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認為小孩子懂什么?
是不是想從孩子身上得到確定感、權威感、掌控感?
如果你不想得到一個叛逆的孩子,如果你不想和孩子變得無話可說、說不了三句就吵,那請從現(xiàn)在開始,減少權力之爭,真正做到改變自己,尊重孩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