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有一檔節(jié)目特別火,節(jié)目采用辯論賽的形式,談論的是社會熱點問題,那就是“奇葩說”,我聽過幾期,深深為辯手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征服,細品發(fā)現(xiàn)節(jié)目火是有原因的,因為背后蘊含著心理學的內容,以下是我一些辯節(jié)選的一些辯題: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嗎?
孩子的作業(yè)太多總是寫到半夜,我該不該跟老師理論?
我很愛我的伴侶,但TA是個“扶弟魔”,我該分手嗎?
在廁所隔間聽到同事說我壞話,要不要大方走出來?
頻繁被“渣”,是不是我的問題?
這只是一部分辯題,但已經(jīng)包含了心理學的很多內容。
就拿第三個來說吧,這個話題同時涉及兩個內涵,一是“扶弟魔”,這個問題涉及到原生家庭和同胞競爭;而“我該分手嗎”又是在探討親密關系。
從這些辯題可以看出現(xiàn)在社會對心理學的關注度在提升。這些辯題內容涵蓋個人價值、親子關系、親密關系、原生家庭、職場人際、個人成長等等方面,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心理學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里的學問,而是接地氣的生活智慧。
那么我們就從這些辯題出發(fā),去看看弄懂了背后的心理學知識會給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從古至今,人們在溫飽之余都會考慮一些哲學終極命題,中國有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夢醒恍惚間不知是自己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自己,這是主客體關系。
西方有哲學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何處去”。而心理學也是從哲學發(fā)展而來,學了心理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
人最基本的關系就是和自己的關系,而和其他人的關系建立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很多時候我們怎么看待別人實際上反映出我們怎么看待自己。
張德芬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碑斠粋€人誠信待人,那么他會覺得別人也是值得信任的;當一個人覺得別人都在算計他,實際上他也在算計別人;當一個人覺得別人總是要害他,實際上可能他本人也做過虧心事。
我們對外在世界的看法,實際上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個投影,專業(yè)術語叫“投射”。
那么,我到底是誰呢,我是生物學我和社會學我以及發(fā)展性的我的綜合體。從生物學上看,我們會從遺傳的角度來解讀自己,我有什么樣的爸爸什么樣的媽媽,我繼承了他們那些特點,我跟他們又有哪些不同。
從社會學的我來看,我有哪些角色,我是女兒、妻子、媽媽、單位職工、一個心理學作者等等,在這眾多角色之前,我首先是我自己,我要在這些角色之間轉換,但我不等同于這些角色。
從發(fā)展中的我來看,我是一個成年人,我這個階段的任務是繁衍后代,避免停滯感,而我也可以回顧我嬰兒時期是否獲得了充足的安全感,少年時期是否有充分的集體融入感,青春期獲得了自我認同感嗎,而到我退休以后我是否還能體會到自己的意義感。
在學習了心理學之后,我們還會知道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不一定是一樣的。有時候夫妻倆吵架,那爭輸贏的樣子跟兩個小孩比誰的玩具更好的樣子也沒太大區(qū)別,如果一方能看到這一點,那也吵不下去了。
還有,如果我們總是會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這往往是因為對方身上有我們壓抑而無法展現(xiàn)的另一面,比如一些乖乖女總會愛上“壞小子”,一個非常節(jié)儉的人卻找了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一個從小父親家暴的女孩往往會喜歡上有暴力傾向的人。
如果我們看到那是我們在補償自己,也許就能走出不斷重復的命運怪圈。
當我們對自己很了解的時候,我們就能更好地和他人相處。
人是社會性動物,從一出生就活在一段段關系中,先是與家人的關系,然后是夫妻關系,或許還有親子關系,然后還有職場關系,如何在這么多關系中活得更自在,也需要學點兒心理學。
我們出生后到成人前接觸時間最長、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和原生家庭的關系。
武志紅的一本書《家為何會傷人》揭開了中國人不愿面對的原生家庭的疤,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開始在我國廣泛流傳,很多人開始思考自己的種種問題是不是來自于原生家庭,那段時間很流行的兩句話就是“父母總想要一句謝謝你”和“孩子總想要一句對不起”。
那么原生家庭要不要背鍋,這個問題要辯證來看。的確,一個人早年的經(jīng)歷對于人格的塑造是起非常關鍵的作用的,而家庭無疑是個人性格及人格形成的重要環(huán)境。
如果按精神分析的觀點,一個人如何與他人互動跟他幼年時怎樣和媽媽互動關系很大,如果一個媽媽能在他需要自己的時候及時地給予照顧和回應,又在他需要獨立探索時得體地退出,然后夫妻關系和諧融洽,爸爸也參與育兒,那么這個孩子將會成長得非常好。
看到這里,相信有人會問,那么我們的父母并不都是照著教科書育兒的啊,有的媽媽并沒有給予孩子太多關注,有的媽媽又干涉太多,有的家庭是喪偶式育兒,而有的家庭甚至還有家暴。
那么是不是所有童年不幸的孩子都會有心理問題呢?當然不是。人是有自我修復力的,也許在家里沒得到關愛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一個好老師,或者他有許多好朋友互相支持,也許他有其他關心他的長輩,也許他在很多書里找到了改寫自己命運的方法等等。
如果真的覺得原生家庭造成了現(xiàn)在的一切,我們也可以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讓自己跟問題分開,看到錯不在我,也看到父母的局限,分清自己和父母的責任,讓塵歸塵土歸土,與父母保持一個既能融洽相處又能有邊界的關系,慢慢地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當我們成長到一定階段,會自然地被另一個人吸引走進親密關系,親密關系是最有張力的關系,因為這是兩個沒有血緣的人的結合。人們?yōu)槭裁磿嬋霅酆?,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有的是因為日久生情,有的是一見鐘情,還有相親結合的。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了一個愛情三角形模型,他認為愛情是有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情感成分,親密是動機成分,而承諾是認知成分。
如果三者兼?zhèn)涫峭昝赖膼矍椋绻挥杏H密和激情就是浪漫愛情,而如果只有親密和承諾是伴侶愛情,如果只有激情和承諾是愚蠢的愛情。大部分人走進婚姻的原因基本上都可以用這個愛情三角形來解釋。
那么是不是走進婚姻就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故事就結束了呢?不,這只是開始,如果要一段婚姻從一而終,是需要一輩子的維護和保養(yǎng)的。
這就不能不提到《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里提到,愛的語言可以歸納為五種:肯定的言辭、精心的時刻、接受與贈送禮物、服務的行動和身體的接觸。
如果想要婚姻幸福美滿,我們可以試試這五種語言,比如:經(jīng)常夸夸伴侶,有一些儀式感,兩個人一起做做家務或者為對方做他喜歡的事,常常擁抱等等,不要小看這些事,這些其實都是在愛的儲蓄罐里加分。
很多人在婚姻中累覺不愛,其實往往是因為一件件小事的積累,在心中給伴侶一次次扣分,都扣成負分了。那么如果我們能給下班回家的愛人倒杯水,或者丈夫在妻子很累的時候洗洗碗,妻子在丈夫洗碗的時候表達感謝,要么是每天坐下來聊聊天一起追追劇,都能讓愛意在心里蔓延,為幸福加分。
還有很多夫妻抱怨對方太不會說話,不懂得安慰自己,只會出主意。遇到事情指責為主,對方又不甘被罵,兩人爭吵升級,那么也許在《非暴力溝通》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書中通過具體而生動的例子向我們展示了什么是暴力溝通,指責、冷嘲熱諷、挖苦打擊都是暴力溝通,暴力溝通對別人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有時候甚至比肢體暴力還要傷人。
那么我們如何能既表達出自己的需要,又能讓別人好接受呢?
書中詳細地闡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首先是用語言敘述看到的事實,不加評判;
接著,表達感受,把自己的情緒用詞匯描述出來;
然后,說出之所以自己會有這樣的情緒,背后有什么需求,比如關心、愛、尊重等等;
最后,說出希望對方做的事情,要具體可行,如果是希望對方能關心自己,這樣的請求就不夠具體,如果是說希望對方幫忙倒杯水,那伴侶就很容易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使用非暴力溝通時,傾聽也同等重要,我們也需要在對方的話里聽到這四個要素:他在說什么事實,他在表達什么情緒,他有什么需求,我要怎么讓他舒服。
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少一些自動化的反應,多一些非暴力溝通,那么夫妻倆的矛盾都會少很多,關系也會更加親密和融洽,還能感到一種平等,而不是一方委曲求全。
相信很多人走上心理學的道路不光是為了療愈自己,而是能在自我成長的同時幫助別人。那么如果學習了心理學,即使不做心理咨詢或者心理治療,我們也可以更好地去幫助周圍的人。
首先,學心理學之后就有了覺察。也許一開始會在孩子寫作業(yè)時河東獅吼,但是懂得尊重孩子之后,慢慢的吼過會有反思,看看自己為什么會那么激動,再然后,也許在孩子做作業(yè)之前就能和他有個約定,然后讓他負起他應負擔的責任。
其次,學了心理學后有了邊界,在聽到好朋友訴苦時,也許一開始會忍不住給她出主意。然后,下一次也許還是會出主意,但是會對自己想要快點兒趕走不愉快的念頭有所覺察。
再接下來,或許再聽到抱怨,會耐心地聽她說,然后從自己的角度談談經(jīng)驗。要是再提升一步,也許建議都不會提,相信她自己能解決,只是暫時想不開。
然后,學了心理學以后更懂得了尊重,就像上面提到的《非暴力溝通》,其實精髓在于聽,聽到對方抱怨背后的期待、問題背后的目標、困難背后的堅持,從平視的角度看待對方,看到一個為了生活做出種種努力的血肉豐滿的人,就算他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他的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我們再面對他的問題,就會多一點尊重,多看到一絲希望。
學習心理學,從此就開啟了終身幸福的可能,它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也讓我們更了解他人,讓我們在關系中更舒服,也讓別人因我們的存在更幸福。
心理學就是這樣樸實無華又平易近人,讓我們走近心理學,開啟終身幸福的旅程。
聯(lián)系客服